《狗十三》:豆瓣8.4,被塵封5年的國片第一,痛擊我們的狗B青春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狗是引題,13是成長,加在一起,

是一個偽善的成人世界,名字叫做:

狗13

Chapter.1

很久之前,我在朋友圈問過:你是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長大了?

一個在銀行上班的朋友留言,讀高中時很想學畫畫,報名那天我放假回家,想和父母商量,卻聽到父母為家裡用錢發愁。

「我想學美術,這句話始終沒能說出口,一藏就是十二年。」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這種傷心的表情一定也在我的青春裡出現過

當時,我剛看完電影《狗十三》的展映,看著他的留言,心中鬱悶難過。

我們總是目睹一個個孩子因為懂事,失去夢想和初心,最終走投無路,被逼成人。

這其中,包括我們自己。

在電影《狗十三》裡,13歲的少女李玩,父母早早離異,之後父親重新組建了家庭。

李玩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老一輩的舊思想“重男輕女”時時刻刻提醒著李玩:你是一個父母離異的女孩子。

李玩有多沉默,內心就有多孤單。

後來繼母生了新弟弟,要起名字。

李玩的名字是隨便取的,但弟弟的名字要認真取,因為“男孩的名字不能太隨便了”。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李玩的親生爸爸平日裡忙於謀生,在面對孩子時,他的教育方式只有最原始的「棍棒教育」,嘴裡說著:

“我們都是為你好。”

“爸媽還會害你嗎?”

“你怎麼就不懂事呢!”

多麼熟悉啊,曹保平導演彷彿偷窺了無數中國孩子的青春,爸媽們以愛為名,帶來的卻是陰影和傷害。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歸根結底,中國式父母只想要懂事聽話的孩子。

面對分歧和矛盾,要麼家長打一頓了事,要麼小孩學會隱藏,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學會看眼色行事,成為“懂事”的開端。

於是,那些年委屈的痛哭,沉默的隱忍,最後都化作傷疤,隨著“成長”一筆帶過。

至於傷疤好沒好,只有許多年後的自己,再次面對需要自信和勇氣克服的困境時,才會知道。

傷疤下的膿一刻也沒有消失過。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誰沒花灑下哭過?

後來,父親送了她一條狗,因為喜歡物理,李玩給狗取名叫“愛因斯坦”。

在青春期叛逆少女的宇宙中,終於有了陪伴和溫暖,那麼珍貴的陪伴和溫暖。

可惜有一天,愛因斯坦丟了。

繼母為了討好李玩,找來一條狗冒充,全家人一起演戲,認定這就是愛因斯坦。

李玩一再否認,可大人們卻說,不就是條狗嗎,都一樣的。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在丟狗和找狗的過程中,李玩漸漸看清大人的世界,充斥著虛偽和謊言,他們永遠聽不懂自己的話,卻還自以為是。

所以伊坂幸太郎才會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Chapter.2

導演曹保平接受採訪時,談及拍攝《狗十三》的初衷:

“沒人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忽然長大,一切就好像自然的發生了,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很殘酷的,我想讓大家回頭看看這一天。”

電影裡,李玩在經過一系列衝突之後,似乎突然長大,接受了稜角被磨平,安靜、懂事,聽大人的話。

她不再抱有希望,甚至害怕找到愛因斯坦。

後來在一次聚餐時,大人們“貼心”地為李玩點了一份狗肉,李玩猶豫了下,還是把狗肉放進嘴裡,大口咀嚼。

卓良月評論說:牛奶換成紅酒,旱冰變成刀冰,成長中總有我們學不會的東西。

我們終將成為我們害怕的那種人。

這正是《狗十三》最真實的地方,影片幀幀不見血,卻讓人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成長,正變成一場“謀殺”。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很多人都說,《狗十三》講述的故事,才是我們的青春。

不是在狗血愛情故事中,激烈地和世界對抗,而是在大人的環伺下,漸漸地妥協,直至完全成為“懂事”的孩子。

因為成長就是對一件件事進行妥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漸漸學會了察言觀色、隱藏心事,不再執著於答案。

豆瓣上,有人評論說:李玩丟的不只是狗,還有整個青春。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李玩,失去了個性,扔掉了脾氣,忘掉了初心,最後只擁抱著害怕,成長為一箇中庸的大人。

Chapter.3

李玩終於慢慢接受新領來的“愛因斯坦”,可不幸的是,家庭矛盾又一次爆發:它因為咬了弟弟而被家人執意丟掉,反正只是一個玩物。

李玩無力抗衡,只能倔強地堅持要找回它。

於是產生了電影中讓人難忘的一幕,父親帶著李玩去流浪狗收容所找狗,卻發現狗早已經絕食而死。

李玩上車後,低下頭沉默,對父親說了一句:謝謝。

而後父親在車內淚眼朦朧,說自己,不是一個好爸爸。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這個畫面像極了《請回答1988》裡,德善的父親在讓女兒失望後對她坦言:

“爸爸也不是生來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當父親。”

在這裡,李玩和父親達成和解。

我想,父親也曾有過和李玩同樣的經歷吧,畢竟在任何一個年代,青春都是殘酷的。

正如白巖松說過: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這個時候,李玩已經和現實世界妥協,她不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思考平行宇宙,而是學會了像大人一樣思考。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成長路上,很多問題都沒有答案,無論我們是否願意,都將上岸前行。

年少時,我們和父母對抗,渴望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後來,我們在成長中被迫學會了圓滑世故,才終於明白父母的當初,同樣有一份無奈。

電影結尾,李玩和表姐在路上遇到了丟失的愛因斯坦。

當表姐認出那就是愛因斯坦時,李玩輕聲對狗的主人說:“對不起,我們認錯了。”

之後,一個人跑到沒人的角落哭到不能抑制。

這種感受,如同年少時,無力守護喜歡的事物,無論是什麼事,永遠只能擦肩而過。

再重逢時,早已物是人非,只能痛哭流涕。

那一刻,我們才明白,青春這種東西,真的已經不屬於自己了。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狗十三》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豆瓣評分8.4,好於87%的劇情片。

塵封5年後,這仍是一部值得我們走進電影院的電影。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豆瓣上有句影評是這樣說的:

Mumu:

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或者說,如果沒有共鳴,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運……

電影不僅講述年少的疑惑、糾結與成長,還有對教育的質疑、對重男輕女思想的批判、對中年人生存困惑的同情。

不過,在我看來《狗十三》最想告訴我們的是——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曾被粗暴對待的狗B青春,不要讓那種疼痛繼續傳遞下去。

雖然沒被世界溫柔以待,但也請勇敢面對生活的一切。

本文來源 | 失戀者博物館

圖片 | 網絡

《狗十三》:豆瓣8.4,被尘封5年的国片第一,痛击我们的狗B青春

稿費優,有意向者請加mu-mutong

添加請備註:作者,且附帶作品

掃碼關注,每日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