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大會直擊:卡托維茲能否拯救《巴黎協定》

气候大会直击:卡托维兹能否拯救《巴黎协定》

張鵬程

气候大会直击:卡托维兹能否拯救《巴黎协定》

當地時間12月8日,法國"黃背心"示威者發起新一輪抗議活動,抗議該國政府為了環保而提高燃油稅。

與此同時在波蘭卡托維茲,數千環保人士在當地舉行遊行示威,呼籲各國加快能源轉型,落實氣候承諾。

而此時在會場內,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在談判中阻撓各方就一項重要科學報告達成共識。

一場圍繞全球氣候治理的年度大戲正在上演……

12月2日至14日,數千名領導人、專家、活動家、創造性思想家、私營部門和當地社區代表聚集到一座位於波蘭南部的“煤都”——卡托維茲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來自近200個國家和組織的代表正在就《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展開談判。

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依然期待各國能達成共識,為地球描繪一個值得憧憬的未來。

气候大会直击:卡托维兹能否拯救《巴黎协定》

《巴黎協定》岌岌可危

2015年12月,近190個聯合國成員國在巴黎慶祝談判多年的氣候協議終於簽訂,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到2020年發達國家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金融援助。《巴黎協定》是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是開啟全球氣候治理新階段的歷史性協定,事關2020年以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安排。

但是協定的實施細則遲遲未能敲定,而抗拒的風潮已經在世界各地醞釀

先是2017年初宣誓就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給世界各國的減排努力澆上一桶冷水。接著,特朗普掀起的美國優先政策從貿易擴大到各個領域,使得全球化進程倒退。各國保護主義抬頭,甚至抱有鄰為壑的心態,對減排和抑制全球變暖的積極性降低。

迄今為止,伊拉克、伊朗和俄羅斯等油氣生產大國尚未正式核准該協定。澳大利亞右翼及國家主義政府上臺後,對參與國際氣候保護意興闌珊。巴西新任總統博索納羅聲言追隨美國腳步退出《巴黎協定》,並宣佈不承辦明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法國政府為推動環保而調高多種燃油稅,引發延宕數週的大示威,政府在壓力下不得不宣佈暫停調漲燃油稅政策。

气候大会直击:卡托维兹能否拯救《巴黎协定》

12月8日,巴黎發生新一輪大規模示威,數以千計民眾走上街頭抗議。

李洋 攝

《巴黎協定》到2020年即將生效,2018年是各簽約國商定通過履行《巴黎協定》承諾工作方案的最後期限

變暖進程已然脫軌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近期發佈預測,2018年將是地球有史以來第四最高溫的年份。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底發佈的報告稱,全球經濟在2017年出現增長,加上各國削減碳排放量的工作放緩,以致全球碳排放量連跌三年後,去年恢復上升,且達到新高。這意味著

世界各國必須付出三倍努力減排,才能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根據IHS測算,如果要實現在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則在2030年之前全球碳排放量需要從500億噸降至300億噸。這意味著世界各國要把年均減排幅度提高到4%,而迄今為止最有效的政策也只能實現年均2%左右的減排強度。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0月初發布報告稱,如今大氣層氣溫已較工業革命前高出1攝氏度,各國若不迅速採取應對措施,全球氣溫最快在2030年、最遲在2052年就會上升1.5攝氏度,並到2100年上升3攝氏度

根據IPCC評估的科學研究,如果氣溫升高超過2℃,我們可能遭遇:北極和南極動物棲息地不可逆轉地喪失;致命的熱浪更頻繁地發生;3億多人面臨缺水問題;對海洋生態環境至關重要的珊瑚礁消失;海平面上升威脅著所有島嶼國家和沿海低地城市經濟。

气候大会直击:卡托维兹能否拯救《巴黎协定》

“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文明的崩潰和大部分自然世界的滅絕即將到來,”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自然博物學家大衛·愛登堡在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上表示,“文明的延續和我們所依賴的自然世界掌握在你的手中。”

達成一致挑戰重重

“《巴黎協定》只是定義了我們有這麼一個機制,但是這個機制到底怎樣落實和執行,都是這次會議上需要通過的。”12月3日,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氣候變化高級顧問張曉華表示,為《巴黎協定》制定細則的難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是如何在具體規則中體現不同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這裡涉及到如何建立統一的透明度框架,但是又要體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力的不同;第二是如何實現1000億美元的承諾,以及後續的資金問題

中國生態環境部氣候戰略中心副研究員傅莎表示,要在兩週的時間內達成共識,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將會是一場非常艱難的鬥爭。

中國環境保護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與往屆氣候大會相比,今年全球的不利局面將使資金問題的談判更加困難。他表示,不僅美國宣佈退出,全球貿易摩擦增多、主要經濟體經濟復甦緩慢、金融風險增加等不利因素也降低了各方向資金問題妥協的意願。

而好消息是,世界銀行已經宣佈,為了支持各國對抗氣候變化,將在未來5年提供總計200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舉措有望為各國增添一定信心。

截至12月9日,本次大會議程已經過半,第一週主要由專家和談判人員從技術層面細化條款,各國將在第二週的部長級會議上爭取達成一致。本輪氣候大會主席、波蘭環境部副部長庫爾蒂卡說:“我可以感受到各方在這次談判中的態度都是積極的。我希望,第一週技術談判完成後遺留的分歧能在第二週的部長級會議上得到解決。”

中國立場堅定不移

“中國的氣候變化工作取得可喜的進展。”中國政府氣候談判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表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碳強度已經下降了46%,提前3年實現了40%-45%的上限目標。可再生能源佔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3.8%,預計2020年完成15%的既定目標。森林蓄積量已經增加了21億立方米,也超額完成了目標。

中國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力行節能減排,累計節能量相當於全球節能量的50%以上;優化能源結構,可再生能源的總裝機容量達6.5億千瓦,中國的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制發電裝機容量均居全球首位。淘汰關停火電機組1.7億千瓦,相當於整個歐洲地區煤電的裝機容量。在交通領域,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勢頭強勁,目前保有量佔世界保有量的50%。

气候大会直击:卡托维兹能否拯救《巴黎协定》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出席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系列邊會並致辭。

俞嵐 攝

本次氣候大會期間中國準備了25場邊會,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成果和實踐經驗。

中國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副司長陸新明表示,本次氣候大會中方的主要關切,就是要確保如期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不倒退、不重新談判《巴黎協定》。

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苟海波表示,中國堅定不移地支持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的體制,中國認為《巴黎協定》所代表的綠色、低碳發展大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大態勢是不可逆轉的

全球氣候已經開始加速變暖,留給各方爭吵不休、互相推諉的時間已經不多,各國必須共同商定一個大膽、果斷、權責明晰和監管有效的前進道路。卡托維茲氣候大會將描繪一個怎樣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路線圖,值得期待。

气候大会直击:卡托维兹能否拯救《巴黎协定》

聯繫方式:010-6452340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策劃統籌:張鵬程

校對:劉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