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桂系,什麼是舊桂系?

白馬嘯長安


一言以蔽之,新桂系就是以李宗仁、黃紹翃、白崇禧為代表的民國新軍閥;舊桂系就是以陸榮廷為首的老桂系軍閥。

廣西在辛亥革命後,革命黨人並未能控制局勢,政權落到了土匪出身的地方實力派陸榮廷手中。陸榮廷自幼家境貧寒,於是鋌而走險嘯聚山林做了土匪。晚清時期陸榮廷被清政府招安,在舊軍隊中平步青雲做到了提督。民國時期陸榮廷控制貴州後任人唯親,重要自己做土匪時的舊部署,形成了以陸榮廷、譚浩明、陳炳坤等人為首的桂系軍閥。

陸榮廷鼎盛時期曾雄踞兩廣,兵鋒直抵湖南,成為顯赫一時的地方勢力。但後來陸榮廷在兩次粵桂戰爭中戰敗,一潰千里,最終被新崛起的李宗仁取代。

李宗仁字德鄰,原為林虎部將,林虎失敗後遁入六萬大山打游擊。埋頭髮展實力。在陸榮廷與沈鴻英鏖戰時李宗仁聯合黃紹翃的討賊軍突襲陸榮廷,擊垮沈鴻英統一廣西。形成新派桂系軍閥。

新桂系在北伐戰爭中壯大,一度與老蔣爭霸天下,李宗仁更是兩度逼迫蔣介石下野,1949年更是做上了國民政府代總統的寶座,達到了人生巔峰,後來新桂系在解放戰爭中被我軍擊敗,新桂系的歷史也隨之告一段落。


林屋公子


在民國曆史上,有桂系軍閥之稱,而桂系軍閥又有新舊桂系之分。其中舊桂系即以兩廣巡閱使陸榮廷為首的老廣西軍閥;新桂系即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和黃旭初為核心的新廣西軍閥。

武昌起義後,全國各省紛紛響應,廣西提督陸榮廷也趁機宣佈廣西獨立,被推舉為副都督。後來陸榮廷提出桂人治桂的口號,排擠革命黨人,自己擔任了廣西都督,掌握了廣西軍政實權。

舊桂系代表人物陸榮廷

陸榮廷與袁世凱的北洋政府時分時合,二次革命是陸榮廷支持袁世凱,反對孫中山領導下的國民黨;護國戰爭時陸榮廷又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討袁,擔任了廣東都督和兩廣巡閱使,將勢力範圍擴大到廣東一帶。

陸榮廷在兩廣與孫中山也是時分時合,護法戰爭是支持孫中山,後來又與孫翻臉,被孫中山逐回廣西老巢,舊桂系倒臺。

這是廣西已經不是陸榮廷一人之天下,而是陸榮廷、沈鴻英、李宗仁三足鼎立。1924年初,陸榮廷在桂林被沈鴻英包圍數月之久,李宗仁趁機發兵攻打陸,將陸榮廷勢力消滅,以陸榮廷為代表的舊桂系勢力從此垮臺。

此後,李宗仁與沈鴻英爭奪廣西的控制權,1925年,李宗仁消滅了沈鴻英勢力,統一廣西。此後,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等人控制了廣西全境,他們被史學界稱為"新桂系",以區別於陸榮廷的"舊桂系"。

新桂系三傑,右邊是白崇禧,中間是李宗仁,左邊是黃紹竑

新桂系後來融入國民黨,成為國民黨內一大派系。新桂系在抗戰中立功甚偉,在李宗仁領導下取得了抗戰史上著名的臺兒莊大捷;白崇禧等任職中樞,為抗戰出謀劃策,表現出了應有的民族大義。這是新桂系值得肯定的地方。

李宗仁(左)和白崇禧在臺兒莊

1949年代末期,在國內外形勢壓迫下,蔣介石宣佈下野,桂系李宗仁擔任了代總統,此時新桂系走上了巔峰。但不久,國民黨政權退居臺灣,李宗仁飛往美國,白崇禧手下數十萬大軍也全軍覆沒,新桂系至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民國年間那些事


桂系是指民國時期(1912-1949)統治廣西的地方軍事集團。

舊桂系的首領為陸榮廷。陸榮廷出身綠林,後接受清政府的招安,至宣統三年的時候已經官至廣西提督。辛亥革命之後,陸榮廷被推舉為廣西副都督。後來趕走了廣西的都督,陸自己當上了廣西提督,從此確立了對廣西的統治權。“二次革命”時,陸榮廷倒向了袁世凱。“護國戰爭”時,由於陸榮廷與袁世凱的矛盾,陸又倒向護國軍一方。護國運動之後,陸榮廷的勢力擴大到廣東。1920年孫中山命令粵、滇等省的軍隊擊敗了在廣東的桂軍,陸榮廷退了廣西。



新桂系軍隊脫胎於舊桂系軍隊。其代表認為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這三人被稱為“桂系三傑”。1923年孫中山任命黃紹竑為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白崇禧為參謀長。同年李宗仁將自己所部的軍隊改名為定桂軍。1924年,李宗仁和黃紹竑兩支軍隊聯合討伐陸榮廷並取得了勝利。1925年,李、白、黃三人指揮軍隊又打敗了桂軍的沈鴻英部,由以前的三足鼎立變成了一家,最終統一了廣西。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為首的控制廣西的新軍閥被稱為新桂系,原來統治廣西的陸榮廷、沈鴻英被稱為舊桂系。



新桂系統一廣西之後加入了廣州的革命政府,1926年其軍隊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到北伐戰爭結束的時候,新桂系的軍隊已發展成為了一個集團軍,李宗仁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是當時國民黨軍的四巨頭之一。後來桂系三傑之一的黃紹竑為了避免新桂系之間的矛盾,接受了蔣介石的委任,去南京述職。桂系中的黃旭初代替黃紹竑成為了新桂系三傑。


歷史軍魂


先說說什麼是舊桂系,舊桂系統治廣西十二年(1912年-1924年)之久,當時舊桂系集團首領是原廣西最高武官、提督陸榮廷,廣西武鳴人。此人是當時地主階級的代表性人物,由於廣西地處十萬大山,交通閉塞,手頭上也沒有多少軍費和武器裝備,他們的軍費來源基本都是靠買賣鴉片以及對老百姓的剝削。

一九一七年,由於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被段祺瑞控制,孫中山發動了護法運動,由於護法運動的總部是在廣東,而陸榮廷當時的統治越來越大,其地盤也已經擴大到廣東,對孫中山構成了嚴重影響。由於形勢所迫,孫中山被迫撤走,這對當時的護法運動是個很大的打擊。一九二一年,孫中山命陳炯明入桂討伐陸榮廷,陸被逐出廣西。

一九二一年陳炯明討伐陸榮廷時,當時的李宗仁已是陸榮廷手下的一個統領。陸榮廷被逐出廣西后,李宗仁帶一千多人馬投靠陳炯明。第二年,由於陳炯明叛變,把廣東軍全部返回廣東,這樣給李宗仁提供了可趁之機。由於陳炯明的撤出,廣西成為無政府狀態,紛紛自立為王,成立了自治軍,這時李宗仁也自封為廣西自治軍第二路總司令。當時李宗仁所控制的地區,都是廣西富足的地方。李宗仁招兵買馬,擴充、整肅軍隊,加強軍事訓練,招募可用之才,勢力逐漸強大。

李宗仁成為新桂系代表的重大轉折是黃紹竑帶殘部幾百人來投靠,黃紹竑來桂後,實行的政策和李宗仁的政策基本一樣,招兵買馬,幾過幾次擴張,勢力大大增強。一九二五年,李宗仁與黃紹竑一統廣西,成為了新桂系的代表人物。

新桂系自抗日戰爭以來,幾十萬廣西軍隊奔赴戰場,抗日救國空前高漲,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為爭取廣西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很大貢獻。


東語東願


所謂新舊桂系,即民國時期,先後兩支以八桂子弟為基幹的軍事團體。


舊桂系的頭領陸榮廷

陸榮廷本是清末,縱橫於廣西與越南邊境的綠林人物,受清廷招安。辛亥革命前夕,已官至廣西提督,掌握全省主要軍事力量。附義革命後,漸謀取了廣西一省軍政大權。

護國戰爭時期,經梁啟超策動,反對帝制,加人護國軍列,發兵廣東,驅逐袁世凱的親信,兩廣巡閱使龍濟光,將廣東的控制權抓入手中,其勢力盛時,兵鋒一度抵湖南腹地。


由此,陸氏漸做起了兩廣土皇帝的美夢,並逼走孫中山與其支持者。

1921年,支持孫中山援閩粵軍 由福建入粵,發動驅陸榮廷桂軍一戰。已腐化陸榮廷桂軍迅速被擊敗。

就在陸系桂軍敗退回廣西之際,其部一位青年軍官,深感桂軍暮氣已深,無意再為軍閥爭權奪利而戰。約集志同道合者,得千餘人,遂脫離陸部。以保境安民為號召,進駐玉林。這位青年軍官便是李宗仁,即新桂系主要領導人之一。


不久李宗仁所部,又得黃紹竑與白崇禧等率部加盟,實力大增,遂發動定桂之戰,徹底蕩清陸榮廷餘系,底定全桂。至此三人為成為廣西主要領導人。其團體亦被稱為新桂系

之後新桂系所領導的桂軍,揚威北伐。龍潭,湘江,抗戰等諸役,俱有上佳表現。乃得桂軍鋼軍,廣西狼兵之稱。。


一羽凌霄296


舊桂系是以陸榮廷為首的舊軍閥。因排斥藍黨力量,多次與之發生戰爭,1921年被基本摧毀政權體系。1924年被李宗仁徹底取代。

新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主要代表,1924年取代舊桂系,加入藍黨方面並參加北伐。獲得極大的發展。利用黨內爭奪取代蔣而佔據中央位置。1928年蔣復起,1929年砍向桂系。桂系自山海關至廣西的龐大勢力如雪崩般瓦解,李宗仁白崇禧化妝逃亡。後期,李白利用複雜局勢再佔廣西,只是就此淪落為地方勢力。

此後新桂系努力發展地方,不斷與蔣為難,都因為實力差距無果。1937年抗戰爆發,新桂系宣佈服從中央。為抗戰做出重要貢獻,李宗仁長期擔任戰區司令,白崇禧作為統帥部副參謀長到各區督戰,都是有功勳的。

1948年李宗仁於國民大會當選副總統,1949年推動蔣下野,代理總統。後期飛去美國,拒絕去臺就職,1965年歸國。1949年,恆寶戰役結束,新桂系軍隊覆沒,白崇禧下野去臺,長期任總統府資政。李宗仁歸國後,白被發現死於護士情人床上。


四川達州


桂系顧名思義就是廣西的地方軍閥。舊桂係指的是以陸榮廷為首的廣西軍閥。新桂系是以李黃白為首的民國軍閥,他們是先後關係。

舊桂系首領陸榮廷在清末原來是廣西一土匪,後來招安,憑藉個人努力和機遇當上了廣西提督。辛亥革命後,廣西新軍譁變宣佈廣西獨立,陸榮廷被推舉為廣西都督。1924年鼎盛時期,陸榮廷的舊桂系勢力一度盤踞2廣和湖南南部,陸榮廷自封為兩廣巡閱使,但因剝削廣東人太過激起廣東軍閥陳炯明反攻,加上舊桂系內部叛亂,舊桂系勢力退出了廣東。1925年舊桂系分裂,主要有陸榮廷和沈鴻英部。

此時新桂系的李宗仁接受孫中山支持,自玉林起家,和黃紹宏2部聯合,後來白崇禧加入,李白黃組合正式成立,2年間擊敗各部勢力統一廣西,1927年新桂系成立。

新桂系李白黃能力出眾,三人性格互補,李心胸寬廣,志向遠大,黃擅長政治謀略,白以軍事見長。新桂系勢力一度從廣西打到山海關,湖南湖北安徽一度成為新桂系地盤。


ZW142635155


舊桂系,一個為謀私利勝於為國家的軍閥勢力。

新桂系,一個為國家勝於為謀私利的軍閥勢力。

“桂系”這兩個字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很重的分量,談論近代,談論民國,永遠繞不開桂系。

從袁世凱死後,軍閥割據開始的時候,桂系便存在了。北洋軍閥中的皖系、直系和奉系不過是各領風騷四年,可是桂系卻不同,它直到1949年李宗仁逃去美國、白崇禧逃去臺灣才宣告徹底結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它像新陳代謝一般更新過自己的領導核心,即舊桂係為新桂系所取代。

舊桂系的名頭當然不如新桂系響亮,從實力方面來說,舊桂系也不如新桂系。

舊桂系的頭頭是陸榮廷,一個南寧人,巔峰時期的勢力範圍從廣西延伸到了廣東和湖南,1920年時被粵軍驅逐出粵,1921年7月被迫通電下野,隨後避居上海。1923年在孫中山忙著對付陳炯明的時候,陸榮廷獲得北京政府的支持回到廣西,試圖東山再起。但是,此時的沈鴻英已經膨脹,表面上服從孫中山,可是實際上卻想學曾經的陸榮廷,他又怎麼可能會讓陸榮廷在廣西東山再起?所以,在陸榮廷剛回廣西沒多久,沈鴻英便在孫中山的命令下率軍攻打陸榮廷,實際上即使沒有孫中山的命令他也會這麼做。

沈鴻英也是舊桂系的主要將領,一介土匪出身,辛亥革命時率領眾匪接受同盟會的招安,從此由黑道走上了白道,從一個賊成為了一個官。但是,他的賊性一直改不了,不管是在陸榮廷手下,還是在孫中山手下都沒有變過。

1924年11月,陸榮廷部被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等人擊敗,陸榮廷本人則早已於8月通電下野並去了上海。

1925年7月,沈鴻英在李宗仁的步步緊逼之下絕望地遣散所部,然後潛藏,9月扮成商人悄悄去了香港。

至此,以陸榮廷、沈鴻英為代表的舊桂系宣告終結,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為核心領導的新桂系宣告誕生,李白黃三人並稱“桂系三傑”。

黃紹竑在中原大戰時脫離桂系,投靠了蔣介石,所以在說新桂系的時候,又常常只說“李白”二人。

新桂系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領導下,發展很迅速,新桂系的勢力範圍也急速擴張,向北方省份延伸。在白崇禧的構想中,是在佔領中原後,像古代的王朝那樣攜勢自北攻南,從而拿下江山。只可惜“李白”沒能實現這個構想,因為新桂系很快被蔣介石用“軟刀子”捅出了一個窟窿,在蔣介石的收買下,新桂系的部分將領紛紛叛變並投靠了蔣介石,蔣幾乎“兵不血刃”地瓦解了來自新桂系的威脅。

但是,新桂系並沒有倒下,“李白”仍然強勢地站立在民國政治舞臺的中央繼續“高歌”。蔣介石的幾次下野,便離不開桂系在背後的操縱。

李宗仁也是唯一一個從頭到尾反蔣但是始終站立著的軍閥,甚至在最後時刻還過了一把皇帝癮,當上了國民政府的代總統。即便到了後來不得不走的時候,他也選擇了去美國,而不是臺灣,只因為他不願意向蔣介石低頭,更不願意將自己置於蔣介石的擺佈之中。

在抗戰時期,桂系也為抗戰事業付出了無數的鮮血,桂系健兒們一個又一個地奔赴抗日戰場,為國家、民族和百姓能夠擺脫侵略者而拋頭顱、灑熱血!

不管最後結果如何,桂系之於民國,李宗仁之於桂系、之於民國,始終是一個傳奇!


吾與吾國


桂是指廣西,桂系軍閥就是指廣西軍閥,然而在民國時期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軍閥被稱為舊桂系,而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為首的桂系軍閥被稱為新桂系。

新桂系是從舊桂系當中分化出來的,在舊桂系瓦解的基礎上在經過一系列的戰爭統一而形成的,從1921年開始,孫中山領導下的粵軍不斷打擊陸榮廷,使得舊桂系逐步瓦解,李宗仁等新桂系從舊桂系中分化出來,並且開始與孫中山達成合作意向,1923年新桂系開始利用舊桂系中的矛盾討伐陸榮廷,1924年開始新桂系逐漸統一廣西,擊敗唐繼堯的滇軍後,掌握了廣西政權。

當然,新桂系與舊桂系之間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本文主要介紹二者之間的差別。

新桂系和舊桂系之間的有著本質的區別

因為新舊桂系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並且是新桂系取代了舊桂系,很多人認為以時間新舊而劃分,將桂系分為兩派,並且有一些學者認為“新”“舊”桂系在本質上沒有差別,只是時間上的先後,這是極為錯誤的理解。

實際上,舊桂系應該說是以陸榮廷、譚浩明為首的屬於北洋軍閥一類的舊軍閥,與舊桂系對應的應該是皖系、直系、奉系這樣的軍閥;而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為首的桂系,則並不是單獨的桂系,而是國民黨的新軍閥系統,於此相對於的應該是那些服從於國民政府下的如粵系、滇系這樣的新軍閥。

這才是舊桂系與新桂系之間的本質區別,並非只有時間上的新舊,實際上新桂系這個詞並不能完全反應他的本質,如果將新桂系稱為國民黨桂系,舊桂系稱為北洋桂系,應該更貼切。

實際上,辛亥革命後西南地區一直是革命的根據地,以西南軍閥為首與北洋形成對峙之勢,他們都認同孫中山的革命觀點,但卻並沒有脫離自己的軍閥特徵,也就是私有部隊,私有地盤,新桂系從本質上來說和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川系、滇系、粵系等新軍閥沒有本質區別。

從新舊桂系的首領出身以及執政理念來看二者的區別

從首領的出身也能看出新舊桂系的區別,舊桂系的陸榮廷、譚浩明等人都是出身綠林,後來投身邊防營後來成附和革命,為辛亥革命的收益人,奪取了地方的權力,實際上他們的存在也是辛亥革命不徹底的表現。

而新桂系的首領則大多畢業於軍事學校,接受了先進的軍事理念,畢業後到桂系中擔任職務,後來逐漸取代舊桂系,這種取代並非“父死子繼”的傳承,而是一種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革新。

正是這種出身上的差別,也讓二者之間區別更大,陸榮廷這些人和張作霖一樣,只能依靠江湖義氣,依靠部下對首領的忠誠,最後就是各種各樣的紐帶關係,這樣的家族企業是走不長的。

舊桂系的統治基礎是依靠大地主、大買辦,而新桂系則在舊桂系的基礎上,增加了大資產階級,這也是新桂系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新桂系是屬於接受了孫中山先生思想的軍閥,因此在思想上更先進一步,新桂系的口號是“建設關係,復興中國”,並且將三民主義具體到廣西的建設上,一下子甩舊桂系不知道多少條街,只有思想武裝起來的隊伍才是能打的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