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著名的美食“莜麵栲栳栳”為什麼要叫“栲栳”這個名?

手機用戶81499391929


說到山西人的“家鄉味兒”,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豐富多樣的麵食。對於山西人來說,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麵食永遠都是餐桌最後的主角!

“莜麵栲栳栳”也叫“莜麵窩窩”。是山西高寒地區尤其是忻州地區用莜麵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也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因其外形象“栲栳”而得名。“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外形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是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一種器具。用莜麵做成的栲栳栳,不僅美味,還特別頂飽,正如俗話說“四十里莜麵,三十里糕,二十里蕎麥麵餓斷腰。”意思是,吃了莜麵能走四十里路,而吃蕎麥麵只能走二十里路,由此可見,莜麵是很頂飽的一種食材。

隋末唐初,民間相傳,唐國公李淵被貶太原留守,攜家眷途經靈空山古剎盤谷寺,老方丈特製了這種莜麵食品以款待。李淵問: “手端何物?”老方丈答: “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稱,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條編成的盛物器具。那麼當時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籠屜作答了。後來李淵當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臺山當住持。老方丈帶領眾僧赴任,路過靜樂縣,看莜麥初收, 便把莜麵栲栳栳製法傳給當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代的更替,袁煥的子子孫孫為躲避戰爭一大部分遷徙到了大同的天鎮,隨後又遷到了張家口的張北縣,日久這種民間美食傳遍了山西、陝西、內蒙、河北等地,成為山區人民的家常美食,現如今袁煥的第二十二代傳人袁博已定居在張北縣二泉井村,還保存著“莜麥”傳統的加工,製作方法。是屬於全人類的“民間文化”,來自唐朝的“味道”。

莜麵栲栳栳,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製造莜麵栲栳栳,將莜麵加開水和制,用手掌在潤滑的板面上推一下,再用食指一卷,做成如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做好後,挨個站立並排在籠內酷似蜂窩。熟時即香味撲鼻,吃時加上“羊肉臊子臺蘑湯,一家吃著十家香”,使人聞之垂涎,胃口頓開,食之香醇異常,耐人尋味。而莜麵栲栳栳的吃法也有好幾種。一種是栲栳栳沾滷子吃。滷子一般有羊肉蘑菇臊子、肉醬或者依個人口味澆以用肉,土豆,茄子等炒在一起做成的醬,軟筋適口、濃香不絕。另一種是把蒸好的栲栳栳切開加菜炒著吃。還有一種是蒸好的栲栳栳直接吃,也可蘸著酸辣汁,口感筋道爽口。

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臺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時至今日,每逢老人壽誕、小孩滿月或逢節待客,多以此進餐。山區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時,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謂夫妻白頭到老。年終歲末時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運亨通。

莜麵栲栳栳的營養價值很高,其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腦醒目,還可降低現代人“三高”的狀況(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還有保肝、保腎,造血及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百味食間


“莜麵栲栳栳”是山西著名的麵食小吃,起源於隋末唐初,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據說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就用這道麵食犒勞三軍,“栲栳”就是由“犒勞”演變而來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莜麵栲栳栳”因外形似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一種用具——“笆斗”,民間叫“栲栳”而得名,其中“栲”是植物的泛稱,“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條編成的盛物器具。

“莜麵栲栳栳”製作時,用手掌將和好的莜麵在光滑的板面上推捲成筒狀,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之後挨個並排放置在蒸籠內,形似蜂窩,蒸熟即食。吃時最好蘸以羊肉或蘑菇湯,味道更是鮮美。“栲栳栳”吃起來堅韌、醇香,食後經久不餓,已成為人們特別是小孩、學生的常食零食。

“莜麵栲栳栳”製作極講究,必須四熟兩蒸,各道工序缺一不可。蘸料一般有兩種。愛吃羊肉的蘸清蒸羊肉汁,羊肉汁也要上籠蒸熟,佐料十分講究,火候要到位。不愛吃羊肉的可以蘸上油炒辣椒或蔥油鹽醋等,別有一番風味。


山西晚報


莜麵主要生長在高寒地區,這種植物在山西很多地區廣泛種植。所以,在山西,莜麵有很多種吃法,其中比較有特色的一種就是“莜麵栲栳栳”,而且,關於“栲栳”這個叫法,有很多歷史傳說。但本人作為一個山西人,覺得比較靠譜的是下面這種。

相傳,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便用莜麵這種當地的麵食犒勞三軍,一舉成功,建立了唐王朝。“犒勞”諧音“栲栳”,這種叫法就這樣在民間廣為流傳。後來這種美食也傳至晉、陝、蒙、冀、魯等地,成為北方很多地區的一道名食。

莜麵栲栳栳的做法比較複雜,用手指在比較光滑的面板上,將和好的莜麵劑子搓成薄薄的長條,然後沿著手指繞成一個圈,一個個整齊的碼在籠屜上,就像蜂窩一樣,蒸熟後可以澆上肉臊子或者西紅柿醬食用,也可以加菜再炒一遍食用。總之,味道一級棒。


太原晚報


此是民間傳說,但莜麵栲栳栳在山西民間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確實還有犒勞親朋貴賓之意。在雁北和呂梁山區,人們賦予吃莜麵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徵。每逢老人壽誕、小孩滿月或逢節待客,多以此進餐。山區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時,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謂夫妻白頭到老。年終歲末時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運亨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