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哪一個瞬間讓你感覺到了貧富差距?

Google奧兒


瀉藥

我感覺最能表達貧富差距的大概就是這張圖了。

如您所見,我就是個在校學生,而且剛進入大學沒多久,高中時同學基本都在學習,平時穿的都是校服,吃的要麼是食堂要麼就是學校旁邊小店,至於用的最多也就是手機,也不會顯的貧富差距大。而大學不同,大學的同學來自全國各地,來自不同環境的家庭,這時候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是是寬鬆的,學校也不會像高中那樣要求學生們同吃穿住,富與窮在平常花銷就可見一般。

舉個例子,我隔壁宿舍有個同專業同學,


他新生報道的時候是一家四口一起來坐飛機來的,看清楚坐飛機來的,就是為了看下學校的環境,然後就坐飛機回去了,關鍵是他家是西藏的,想想自己來學校時為了省錢坐了十幾小時火車,唉!當然這還看不出來有多大差距,關鍵是這哥們來了學校,頭幾天算是正常上課,然後...就沒然後了,之後的課就很難看到他了,就連寢室的人也少見到他了,後面瞭解了下這哥們的生活,不是在網咖(會員一小時6塊)就是泡酒吧,生活可以說是很逍遙,終於有一回在正常的時間遇到正常的他(沒醉酒沒熬夜的那種),很好奇,就上去了解了下,原來是沒生活費了,我就有點奇怪了,因為這時候也就剛過月中,怎麼會這麼快沒錢,難道他父母沒給他打錢?想歸想,現實卻很快給了我一巴掌,他爸這個月已經給他打了八千多,現在他只是沒網費回來體驗體驗宿舍生活而已,要命的是,他告訴我這個月只是有點過頭了,平常他一個月也就一萬多一點而已...而已...,沒事,我還沒死,接著他問了我的情況,我一個月生活費固定兩千(這個費用不高但也不低,沒談戀愛的我在福州這個地方生活還是很充足的),瞭解完我的情況後,他問我是怎麼活下來的......活下來的......,我真的#$*&¥

下面這張圖表達我的心情


好吧,我承認,儘管我家境並不富裕,但我生活的很滿足(這是實話),我一(hen)點(ji)也(du)不(ta)羨(xiang)慕(guo)他這樣的生活。


恰小年



剛剛被拉入初中同學微信群,就看到有同學患病了,按照群裡發的地址,騎著電動車去看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想當年與這位老同學是前後桌,關係較好。

按圖索驥,找到同學居住的別墅區。被高檔小區的門衛攔住,不能騎車進去,問為什麼?答,住這裡的每家都有好幾臺豪車,電動車騎進去要是把豪車給刮壞了,肇事逃逸,怎麼辦?修車的錢誰出呀?

聽到這,我興致勃勃想看同學敘舊的心情蕩然無存。被人歧視,受人言辭欺侮,內心苦不堪言。

難道騎電動車的就是窮人嗎?騎電動車的就會肇事逃逸嗎?

澹然萬事閒,時光穿越無限,畢業這麼多年後,本是同樣求學的同學,在不如社會之後,因為種種機遇的差異,如今的生活境遇天壤之別。

想到與同學之間的巨大貧富差距,我的眼淚在眼中打轉,差點哭出來!看看手中沉甸甸的禮物,人家能看上眼嗎?這麼大的小區,用手提著這樣沉的禮物,也不行呀,還是急流勇退識真臞吧,乾脆就往回返吧。

看到別人在風中飛,自己在地上爬,就是應該想哭嗎?

看到別人怎怎樣,自己就想啥啥樣,就是應該如此嗎?

人都太過愛財,人人都想發財。對之,我不會說這是一件糟糕透頂的事情。

人們試圖發財,既不是錯誤,更不是罪過。

古人有三不朽的教誨: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由於立德、立功與立言,並不是限於私人所得的快意,而是立於人類價值的肯認,因此,它為教育設定了至上目標。 這與裴斯泰洛齊的全人教育理念不謀而合。乃是古今聖賢的通見。

一旦立定教育的終極目標,現實人生,就無論遭遇怎樣的挫折,也不會被摧折;無論有怎樣的成就,也不會得意忘形。

人的尊嚴,在其中勿需任何修飾地展現出來。 有限的生命,也就此融入了無限之中。

生活中的一個瞬間讓人感覺到了貧富差距,但是我行我素,我窮我善於窮歡樂!


樂善祥瑞


下雨天,在十字路口,紅燈。

我騎著小電車,披著雨衣,風很大,雨也很大。

冬天,很冷。手腳都有一種凍僵的感覺。

邊上停了一路銀色轎車,也在等紅燈。

車型很漂亮,車標是一隻奔跑的豹。

後來回家一查才知道那車叫捷豹。

車上是一位年輕的女司機,挺漂亮的。

我轉頭看的那一瞬間,她也看了過來。

綠燈了,她開車走了。

我也走了。

相仿的年齡,不同的命運。

可能她有個好爸爸,家裡有錢。

也可能是她自力更生,靠自己買的車。

但,她確實比我活得好。

那一瞬間,我沒有羨慕。

我默默地加油門,開動我的小電車過了路口。

因為後面的小轎車按喇叭催我了......


福利分享君


單位一個杭州的小姑娘,平時不顯山露水,只是覺得穿衣打扮很潮流,很時尚,人也很漂亮,比我還小一兩歲。平時還會經常一起打王者啥的,覺得和我們也沒啥區別,那天穿了一雙椰子,我知道這鞋子挺火的,我問了句,美女,鞋子多少錢啊,她笑笑,回了句買來7000多,現在可能快漲到一萬了。。


三點傑哥


高中同學。

熟悉之前知道家庭條件不錯,經常換手機,球鞋也是一出新的就換。不過經常不穿校服,穿著自己的短袖那時候打球兩支手臂摔傷了,所以一直吊著石膏。穿的很邋遢,經常穿拖鞋就覺得可能是家裡寵著而已條件應該還好。

一直到有一天變成了前後桌,聊上天覺得人不錯聊得來。後來他手好了就一起打球,直到有一天他和我說要不要去他家打球,我說好呀。

我以為是是去他家小區打球。打的到了他們家小區,小區裡有套房也有別墅,就一起進去,看到裡面一套別墅院子裡有籃球場,我就開玩笑的說了一句哈哈這是不是你家呢?他回頭看看我,笑了一下,從書包裡拿了一個電動遙控器,那套別墅電動門來了,我那時候的表情和心裡是石化的。那可是4層樓的別墅,停了三輛車還有球場然後還有一片小草地。最重要的是在一個東南沿海旅遊城市,房價基本保持在5萬左右。

這還不是重點,從那之後就經常去他家打球,有一天我們在打球他爸爸抱著他姐姐的孩子在院子裡說,以後也像舅舅一樣打球好不好呀?不過我們家這個地方太小以後再買個更大的好不好呀!!

那一瞬間我是崩潰的全國前4的房價,一畝地大小的市中心別墅。我能說啥!

不過和他在一起玩一直到現在都很好,可能是因為家教也好,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每天8點多回家,有禮貌體諒人。和他出門從來沒有掏過錢吃飯,他反正不讓,反正就是我還知道的親眼所見,他18歲生日家裡給了他1000萬現金。貧富差距對我來說大概是這樣的。


長頸鹿愛跳舞


看到某大型建築物的時候!



中版鋼鐵俠


在我還在猶豫買雅閣好,還是凱美瑞好的時候,進來一人五分鐘內定了三輛V8.。。。


新一看天下


貧和富,其實是相對的。

當下,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窮人,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富人。

就拿上海來說吧,一對普通工廠退休的工人夫妻,倆人每月退休工資相加7、8000元左右,住在二室戶60多平方米的公寓房內,其樂融融。平時,吃、住、穿、玩樣樣都不愁,每週有興趣去個幾回棋牌室,輸贏都不是回事兒。到年底,還能省出幾個子來貼補一下小輩,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你說,上述這一家子的情況能說他們是窮人嗎?這一對夫妻的生活在上海很有普遍的代表性,上海的絕大部份家庭生活也都是如此而已。

而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民營老闆,企業規模那叫一個“厲害了”。資產數百萬、上千萬,甚至數億都有,員工幾十、上百號。但是,老闆每天都要為企業的業務、安全、資金、人員等方面的問題發愁。每天財務室內的流動資金卻是少得可憐,甚至捉襟見肘。每到發工資日,老闆愁得不要不要的,拖上員工幾個月的工資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每月材料供應商上門取貨款,老闆都躲得遠遠的不待見;而每個月銀行的還貸,更是讓老闆對企業今後的發展感到一片渺茫。

除此之外,企業老闆每天還要為了業務而到處應酬、應付、求請、打探,有時候為了承接一筆業務甚至丟了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在應酬場合自己的時間都不是自己,都被他人所支配,為了面子化錢一擲千金,晚上回了家,只能打掉的牙齒往自己肚子裡咽。第二天晚上還得繼續複製前一天晚上的“故事”。

綜上所述,什麼叫窮人,什麼叫富人,都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

“幸福指數”的高低應該是定義生活質量的重要標準,切不能用“窮人”和“富人”來討論這個話題。


電視人jh


首先個人認為,大家對所謂貧富差距的認知,只是從物質上所感受的。從表面上講,你有錢了物質生活過的好就是富。你沒錢,看起來穿著樸素、省吃節儉就是貧。但是,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本人認為取決於貧富的不是金錢,而是一個人的思想。

今天我就不講富人生活,就講一下窮人為什麼窮?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是思想。對於這一點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俺出生於農村,更能接觸窮人生活。當然了也不扯太多,就講一下為什麼真正意義上的貧窮是思想決定的。

為什麼貧窮?因為是思想上的貧窮,在這些人中潛在意識就是窮。沒有更多的思想,辛苦勞動省吃儉用。出了一輩苦力,卻到老都不會享受天倫之樂。說這些我感覺大家也看不懂,我就講兩個實例吧!



我的一個姑姑,她女兒和兒子特別小的時候丈夫去世,然後一個人含辛茹苦的將兒女養大上了大學。可以想一下一個貧民家庭,一個女人多麼艱難將兒女養大上學。但是,她懂得如何教育兒女培養兒女。每天能支撐她差不多20個小時工作賺錢還能堅持下去的,是把自己夢想與希望全部寄託給了自己兒女。雖然沒錢,但對兒女的吃穿特別注重,思想上從來不覺得自己窮。我始終認為這個世界上,你有多大的付出就會得到多少的回報。你賦予了他們夢想,他們就會給你帶來希望。後來,女兒得到了事業有成的丈夫,兒子成了我們當地企業的董事長。我姑呢,現在生活富裕啦,全國各地到處遊玩。



為啥出現了所謂的貧富差距?為什麼人家富你卻貧。講一下我們村的,在這裡就把他叫做老李吧。老李他是幹裝修的,他有兩個兒子。裝修幹了半輩子,兒子長大後都給他們買了房。結果自己落了一個腰椎間盤突出,現在需要兒子看病照顧時兒子和兒媳卻不管了。老李現在呢?以前乾死幹活,現在忍著疼痛列著膀子一個月只接一家或兩家活。為什麼造成這種情況?我可以肯定的說是思想上的貧窮,只知道為了掙錢而掙錢。就像一個機器,沒有更多的思想與夢想,即使老天給你再多的錢,你依然不捨得去花。在你生命中,只覺得自己是窮人,賣命工作不捨得吃喝,只會出力掙錢花錢時能省則省,在你意識形態中刻骨銘心我就是窮人。

寫這些呢就是表達一下我的認知,對貧富差距的個人理解。總之,只要擁有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大局觀。就算沒有錢,我都覺得這種人特別富有。最後一句話!雖然沒錢但不要說自己窮!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貧富,這就是貧富差距、思想差距!


用戶98371816394


真人真事!我同學之前做房地產銷售(新樓盤銷售,不是二手房那種中介)集團旗下一別墅樓盤開始銷售,他賣掉兩套別墅,但是這是期房,等全裝修好要過一年零三個月才能交房,到了一年零三個月打電話通知各個業主來拿鑰匙和產證的時候,人家居然掛他三次電話,說他是騙子,堅持自己在上海沒買過房子!同學核對再三,第四遍打過去,再耐心的和他說了下中間的細節,業主恍然大悟,去年來上海旅遊的時候,一時興起看到了轉進來覺得很合算買了兩套,已經忘記了!此時此刻一萬個草泥馬從我同學頭上飄過。從此以後,這個事情成為了我們茶餘飯後的重要談資!順帶一提:兩套別墅2790萬。是全款一次性付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