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和尚頭上的戒疤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密探零零發


戒疤是中國漢地佛教所獨有,這一項習俗的來歷久遠。

有人說梁武帝蕭衍痴迷佛教,他把死囚放出來,讓他們出家當和尚,終日唸經供佛來消除今生罪業。

但是這些死囚可不一定感念梁武帝的善良,他們得了機會就逃跑。

為了防止他們逃跑,梁武帝就決定效法黥刑,黥刑是在臉上刺字,梁武帝就在他們頭上烙上疤痕。

據說這是戒疤的由來。

不過我以為這是無稽之談,因為這是一種刑罰啊,梁武帝這個昏頭的皇帝,他以為這是為佛教擴大信徒,其實,這是在汙衊佛教,弄一群死囚,讓他們今生不受報應,反而因為佛教受到赦免。

難道寺院是藏汙納垢的地方嗎?而且人家死囚還不情願,你就在頭上烙上記號,那些高僧們跟這些人為伍,難道不感到恥辱嗎?

所以達摩祖師才跟他不歡而散,一葦渡江來到了少林。

其實戒疤的由來是一種虔誠到瘋狂的供奉佛祖的行為。

最早應該是個別過於虔誠的僧人為所為。

我們目前能看到的證據是在唐朝就有了這種行為,而且這種行為是跟燃指、自焚等行為聯繫在一起的。

到了元朝,有個大師志德和尚。

他在收徒弟的時候,就規定受戒者每人燃香於頭項,受沙彌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為終身之誓。

這項習俗流傳開來,就成為漢地佛教的一種特有習俗。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這項行為被佛教協會廢止了。

因為這不人道,敬佛心裡有就行了,沒有必要戕害身體。

佛祖一心為善,也不忍看見自己弟子這麼作踐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