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建築行業大改,建企和工人沒有誰更容易

建築行業改革如火如荼,許多變動初顯眉目。在2019年,各項政策將深入推進,涵蓋到開發商、建築施工企業、勞務企業、包工頭、建築工人等方方面面。

建築施工企業和建築工人作為建築行業的中堅力量,佔據了改革的大半篇幅。那麼,建築施工企業和建築工人受益的可能性是多大,有哪些政策與其息息相關?

2019建築行業大改,建企和工人沒有誰更容易

建築企業:高出生率和低存活率

在2019年,企業資質電子化審批、告知審批承諾制、取消八大員考核標準等“放管服”政策將陸續落實,建築企業申請企業資質的門檻大為降低,中小建築企業將更容易進入建築市場。

但獲得入場券容易,存活下來卻難。

粗略統計,建築施工企業起碼要面臨5項生存難題:

1.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日常監督、長效監管、巡迴檢查相輔相成,建築企業必須每一步都走得身正影子直。

2.全國社保聯網後,建築企業要想平安度過信息共享平臺的監督,就得給掛靠過來的人員長期交社保。

3.從2019年1月1日起財稅改革,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建築企業必須按員工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經營成本大大增加。

4.勞務企業和包工頭不合法,施工總承包企業需要一力承擔建築工人管理、建築工人工資發放、分包和分包模式轉型等重擔。

5.失信懲戒力度加大,建築企業一旦觸碰欠薪、質量安全問題、揚塵管理不到位、手續辦理不全等等68種失信行為,輕則進入黑名單,重則逐出建築市場。因此,墊付工人工資等背鍋行為,建築施工企業是逃不掉了。

2019建築行業大改,建企和工人沒有誰更容易

農民工未必更容易

建築企業受到重重壓力,農民工也未必就跟政策展望裡寫的那樣順心如意。

首先,勞務企業和包工頭退出舞臺之後,建築工人由農村進城務工的渠道就被大打斷了。脫離了熟人組織、領導,農民工自行找到工程項目的可能性是多大?

其次,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制度下,各種信息化手段紛至沓來,許多年紀稍長的農民工無法適應電子化設備,他們是否面臨著“被退休”的命運?

再次,實名制下必須繳納五險一金和社保,而在稅改新政策下,該筆支出數額不小,建築工人是否願意?建築企業是否願意?如果雙方都不願意,會不會在監督盲點,滋生出更灰色的用工模式?

最後,實名制等各項改革需到2020年才能徹底落實,在2019年這個緩衝期間,拖欠薪資問題勢必不會徹底解決。前路雖然美好,但眼下照舊崎嶇。

建築行業改革下,建築企業和建築工人沒有誰比誰更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