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普通人瞭解歷史嗎?你怎麼看?

李原草


但是,在從事歷史研究很長一段時間厚,我們慢慢發現對於專業的歷史研究者而言,與普通人所關注的歷史差別非常的大。歷史研究者和大多數普通人都是經歷過小學、中學的歷史學習過程,但是,到了大學之後,很多人並沒有從事專業的歷史研究。他們眼中的歷史更多的是來自於二手資料,例如各種歷史故事書籍、影視作品以及媒體宣傳等。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講,不會去看一手的史籍資料如《漢書》、《史記》、《戰國策》、《清史稿》等等。


對於浩瀚的史籍來說,普通人無法去了解也沒有精力去了解,而專業歷史研究者的專業文章很多普通人又不願意去看,大多數普通人看待歷史更多的是帶著故事性的心理和獵奇的想法。把歷史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可以發表各種各樣的觀點,特別是對各種野史趨之若鶩,更甚者認為野史比正史更加可信。


其實,不只是現在,歷史上的普通人和現在一樣都不是專業的歷史研究者,不能說他們不瞭解歷史,只能說這些普通人對待歷史的看法和專業的人員不一樣。其實,完全沒有必要讓所有人都成為歷史學家,歷史本就是人寫造的,每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都是在書寫著歷史,只不過每個人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專業的歷史研究者就一定通曉古今嗎,也不盡然。

相較於讓普通人去了解歷史,我認為,我們更需要的是讓普通人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了解歷史、研究歷史。我們說的以史為鑑,瞭解過去而才能更好的面對未來,歷史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傳承,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我們國家要樹立文化自信,就是要從我們悠久的歷史中汲取營養,讓我們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在今天乃至未來散發出嶄新的面貌。


北大爐爐


說是對歷史絲毫不知,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十二年義務教育深入人心。

但是眾人熟知的可能都是歷史上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對宏觀的歷史有一定了解,而細緻是遠遠談不上的。你去問他唐太宗是誰,他可能會快速的告訴你是李世民。但你問他唐哀宗是誰,他就可能會支支吾吾。

一個人對歷史是否瞭解,不能從對重大歷史事件入手。從那些較小的歷史人物和那些負面歷史開始詢問,如果他能回答個七七八八說明他是一名歷史愛好者。如果他能舉一反三,說明他對於你所問問題所處的朝代已經瞭解的十分透徹。這才是真真正正懂歷史的人。



從歷史到娛樂


歷史的本質是人,所以歷史分為客觀的歷史和認識的歷史,和普通人相比,一流的歷史學家只是更接近客觀的歷史而已,並且不同的歷史觀會對客觀歷史進行解讀而已。比如:以前人們崇拜智慧的諸葛亮,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最後成為贏家的司馬懿,讀歷史的人各取所需而已。

在現代社會,如果功利的看,學歷史確實沒有多大用處,不會因為你多瞭解一點歷史知識就能多掙多少錢。但是中國是一個比較崇尚文化的國家,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也對歷史表現出一定的興趣,尤其是男的,都多少對歷史有點興趣。

普通人學歷史,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以前上學的課本學習,多少能學點;二是來自於各類電影電視劇或諸如《品三國》之類的;三是來自於諸如《三國演義》《明朝那些事兒》等各類通俗讀本。總體上大家都能學點歷史知識。

個人認為,普通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學點歷史知識挺好的,沒多大用處,但也沒壞處,可以作為和朋友聊天的談資,也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最重要的可以增加點自己的內涵,畢竟“讀史使人明智”嘛。如果做不到讀史,也沒必要強求自己,畢竟這個社會很多家庭經濟壓力都很多,生存和家庭最重要。我本人喜歡讀歷史,但是大學本科並沒有選擇歷史,因為擔心專業冷門,找不到工作。但後來工作穩定了,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就攻讀了歷史學研究生,現在也堅持讀史,以前看不懂的《資治通鑑》和二十四史等,也能看的懂看的進去了,歷史知識對一個人的情商有著巨大的幫助,會帶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尤其現在,在頭條和大家分享一些歷史故事和感受,還有不少的閱讀量,說明普通人喜歡歷史的也很多。

最後說一句,普通人學歷史,可以“好讀書,不求甚解”。


笑傲江湖149553812


我覺得很多人所知道的歷史,基本上都是來源於課本。如果你不從事歷史及其相關領域,或者不是歷史愛好者,可能很少有人去觸碰歷史。畢竟很多時候很多人看的比較重的,還是眼前和未來,而不是過去。


稻米讀歷史


老一輩對歷史銘記於心,現在的人那還能深刻了解歷史,都在奔跑奮鬥的路上。歷史在這群人中已經不復存在。就像很多電視劇顛覆歷史,一味追求效果那還有歷史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