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羊場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

用戶61407135


羔羊的存活受著多種條件的影響,在母羊的分娩過程當中,或者是在羔羊的飼養管理過程當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如何才能夠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呢,下面我們就這個問題做一下回答。

產前的準備工作

①接產的準備:母羊分娩前我們最好做一下b超檢查,檢查一下胎位,判斷一下是否會發生難產等事情,有些都是因為胎兒不正或者是胎位過大等母羊造成了難產,有的也因此造成了母羔雙雙斃命。不是必要的時候儘量讓他自己分娩。如果是有第二胎的時候,這個時候母羊的努責基本上力氣已經用完了,我們應該幫助他進行生產,用膝蓋壓著他的肷部,等到他的頭部露出來之後,用一隻手拖著頭,一隻手拽著前肢隨著母羊的努責拉出來胎兒,千萬不要無規則的拉否則很容易拉傷產道等。

難產時:主要分為產力異常,產道異常,胎兒異常, 常見的難產原因:子宮頸狹窄,胎兒過大,頭頸側彎,腕部前置,肩部前置,坐骨前置,胎兒下位,胎兒橫向或者豎向。

預防:在母羊的妊娠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改善它的飼養管理方式,如果吃的過好,營養過剩有可就成胎兒過大造成了難產,有可能營養不良胎兒抵抗力弱小。臨產的時候進行檢查,這個時候基本上就可以避免一些難產了,我們可以做充分的準備。

②產後管理:產出來之後把鼻腔裡的粘液和口腔中的黏液清除乾淨,有可能窒息死亡,最好是讓母羊舔乾淨,因為當中有唾液酶,還有利於促進母子感情,冬天比較冷,一定要注意保溫。這個時候也有可能遇見假死,可以提羔羊的後肢拍打她的胸部,還可以使它臥躺,有節奏地推壓他的胸部兩側,或者弄一點酒精在鼻子上等。


③管理:一定要讓羔羊及時的吃初乳,五天以內的一般叫做初乳,裡面有豐富蛋白質,各種營養物質,最重要的是抗體。如果自己吃不了,那就要人工輔助,如果母羊的母乳不夠可以催奶,一定要讓他們吃足,一個星期以後慢慢的放一些青嫰柔嫩的青飼料,讓他們慢慢的吃一點,後期還可以補充精料,雙羔母羊一般的母乳不夠。而且還要根據當地的疫情標準,給相關的羔羊注射疫苗,重要的是要預防腎炎以及他的痢疾,有的羔羊一旦得了痢疾,基本上就形成了長不大的羊。


催奶方法:可以使用200克的花生,再加三個雞蛋,最好煮一煮水分兩三次飼餵,可以使用紅糖,或者是將大豆泡一泡,第二天磨成豆漿,分兩次飼餵,一直連續飼餵幾天就可以了。

④衛生管理:衛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羊的圈舍一般一天要打掃兩三次,如果是暖式大棚,要及時的通風,但是也要防止賊風進入,通風換氣是非常關鍵的,有利於空氣流通。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我家也養了幾百只羊,是我兄弟在家負責餵養,開始沒有經驗,損失慘重,前前後後死了幾十頭羊,弟準備放棄,但是又投資了二十多萬,沒有回本不甘心,繼續努力,不斷學習,慢慢摸索,總結經驗教訓,慢慢的羊羔的出生率和成活率都有不斷的提高。現在已經養羊8年了,本錢回來了,年年都有盈利,算一算比打工強一點,起碼照顧到老人小孩,一家人在一起。

奉勸各位剛剛開始創業的廣大農民工朋友,種植業養養殖業遠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剛開始要小規模發展,摸索經驗,起碼的三到五年見效益 ,大規模投資大風險大。市場變化,價格無規律性變化,把握不好,你會是打工不如創業,創業不好更不如打工的怪圈⭕中徘徊,成功的人畢竟是少數,不是萬中之一,起碼也是千中之一成功率。

回答正題,養羊第一,養殖場的選址應該在放羊的地方附近,離開村莊,避免農村其他家禽病菌感染;第二,養羊的棚舍建設,離地面1米左右,羊舍又通風向陽,羊舍要乾淨,羊糞便要方便排放,具體情況可以參考專業養植戶;第三,引進種羊要適合當地氣候條件,要引進優良品種;第四,在決定養植羊之前最好還是實地考察,自身條件是否可以,天時地利人和你都具備再做決定;第五,最基本的最簡單的獸醫知識你的學習,怎麼打針,羊的各種病怎麼治療,怎麼預防,多久打一次針,羊的各種情況是怎麼樣你的瞭解;第六,放羊的地方有沒有,餵羊的草料,青草料的儲存,過冬的籌備等等工作。羊的配種接生,等等一系列問題。冬天保暖,夏天降溫等等。

只有做好心理準備,做好這些基本功,你才可以做好一個養植人。羊羔下來,要單獨把母羊和羊羔關在“貴賓房VIP”,要喂精草料或玉米麵,保證母羊有足夠營養,才有奶水餵羊羔。你把羊當“孩子養”,一定會有好回報,你把羊當畜生養,不管不問,任其發展,估計會以失敗而告終。無能是基本功,還是後續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不可粗心大意。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說明養殖業是有風險的。

以上僅限於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有養羊的,需要這方面諮詢的,可以給我留言,可以私信給我,我回答不了的,我會問我弟,一定給大家一個滿意的回答。望大家留言評論,共同進步,一起學習。



農村運哥


一,為了提高羔羊成活率,修建羊場應根據羊的生活習性,羊適宜生活在乾燥通風,涼爽的環境中。因為潮熱環境影響羊的生產性能和健康。所以選擇地勢高燥,向陽背風,排水良好,通風地方。,羊場地的土質應選擇透水性強,質土均勻和抗壓性強的砂質土壤。這種土質能使羊舍清潔乾燥,減少羊病的發生。,考慮好羊場周圍的飼草,飼料資源。放牧的羊,羊場周圍要有充足的四季放牧草場。不出群放牧的羊,要有飼草料基地和飼草料來源,供羊飼用。,要有水源,水質要清潔,充足,使用方便。

二,羊場要有活動母仔欄。按羊大小分組型羊場產羔期用,為了隔離產羔母羊和帶羔母羊,便於母羊和羔羊的護理。,羔羊補飼欄。用柵欄在羊舍一邊圍成圍欄,只許羔羊自由進出釆食的柵欄門。,分群欄。按要求將羊分組,利用分群欄可減輕勞動強度,方便防疫。分組欄用柵板在羊出入口處為嗽叭形,中部為通道,只容羊單行前進。沿通道兩旁設置兩邊開門的小圈,通過門的開關來控制羊,只沿通道進入小圈。,堆草圈。為貯備乾草和農作物秸稈,供羊冬季補飼,在羊舍周圍,用磚或柵欄設堆草圍,網欄圍成,上面遮住雨雪就行。四周設排水溝,以免防潮。,藥浴池。定期給羊藥浴,以防羊體外寄生蟲的危害。藥浴用水泥築成,形體為長方形水溝狀,具體尺寸,按實際規範即可,池的入口端為陡坡,入口一端用磚砌成,出口端設滴水流臺,羊出浴後可在滴水流臺停留片刻,使身上的藥液流回池內。滴水流臺必須修成水泥地面。尺寸大小由人定。,飼料青貯設施。青貯窯一般是圓桶形,底部為鍋底狀,分為地上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三種。選擇地勢高燥,地下水位低的土方,窯壁,窯底用磚水泥砌成,窯壁要光滑,容量大小根據飼餵量定。,青貯塔。用磚鋼筋水泥在地上面築成一個圓桶飼料庫知調料庫,室內要通風,乾燥,清潔。夏季要防飼料潮溼黴變,庫房地面和牆壁平整,四周設排水溝,建築形式是封閉式。,供水設施。在不出群放牧的羊場周圍要有自來水塔或貯水池,通過管道引入羊舍或運動場的固定水槽上面,供羊飲用。,母羊授精室。因為羊多,為使發情母羊適時配種,優秀種公羊得以充分利用而建。授精室要有釆精室,精液檢查室,室內要保溫,明亮,釆精和輸精室溫度為20%,精液檢查室25%,釆光係數不少於1:15。灬


周向賢


問題:養羊場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

答案:養羊場母羊較多,在繁殖季節,產仔母羊產仔數量巨大。此時,管理人員人手短缺,照料很難周全,導致羔羊成活率下降,影響養殖種苗,影響養羊業生產,制約經濟效益。所以,養羊場提高羔羊成活率非常重要。



怎樣提高羔羊成活率?首先,解決母羊缺奶水的問題。由於養羊場,羊只數量多,不管是投餵,還是放牧,羊的特性是聚群吃草。因此,羊群吃草時,王者為上,爭吃搶吃是常態。所以,造成性情惰弱的體質瘦弱的母羊過多。由於吃草量過少,受孕後母羊體質更加瘦弱,造成這樣瘦弱的母羊奶水分泌過少,不能滿足羔羊生長需要。造成羔羊體質過差,弱不經風,很容易感染疾病,是造成羔羊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另外,羔羊出生後,環境和氣候影響也是造成羔羊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

解決辦法是:投餵草料時,嚴重控制聚群取食,儘量分散飼餵,照料母羊水草充足,提高母羊體質,多產健壯羔羊,多產奶水。冬季和早春,氣溫低,產下的羔羊,要做好保溫保暖工作。母羊和羔羊欄舍要乾燥,地面要墊乾草,注意環境衛生和消毒,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抗病和免疫能力,提高羔羊成活率。在放牧時,母羊和羔羊儘量避免風雨天出牧,造成遇風淋雨,降低羔羊成活率。



總之,提高羔羊成活率,做好母羊的營養管理和羔羊保溫保暖、防寒防溼、防病和營養管理是關鍵。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養羊場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說到羔羊的成活率,我是頗有感觸。因為,家裡就是養羊的,規模不大,也就是70頭左右,黑山羊的。最近幾年,非常讓人頭疼的是母羊產的羔羊,成活率太低了。這小羊羔剛出來的時候,活蹦亂跳的,沒幾個周就無精打采了,再過幾天就莫名其妙死掉了。

經過不斷地實踐,就把得出來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幫助養羊戶提高羔羊的成活率。



加強防疫很必要

小羊羔剛出來,抵抗能力弱,怕冷怕潮溼,容易發生疾病和感染一些寄生蟲。這些疾病如果不提前預防,小羊羔感染上了,死亡率很高。所以,做好疾病的防疫是很關鍵的。具體操作如下:

  1. 小羔羊長到15~20日齡的時候,皮下注射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羊猝狙三聯疫苗;
  2. 小羔羊長到30日齡的時候,皮下注射口蹄疫疫苗;
  3. 小羊羔40日齡皮下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50日齡皮下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活疫苗等等;
  4. 羔羊兩個月大的時候,可以斷奶了。此時,開始進行驅蟲,可使用丙硫苯米唑。然後,每個季度驅蟲一次。



幫助小羊羔喝奶

有些母羊是不懂得給小羊羔喝奶,或者說不配合給小羊羔喝奶。特別是一些第一次產羔羊的年輕母羊。這會導致小羊羔喝不夠或者不能喝,體質慢慢變弱,失去抵抗力,最後很容易被疾病感染而死。

所以,需要幫助小羊羔喝奶,用一手抓住母羊的一隻觸角,另一隻手摁住它的靠近屁股的後背,將其固定住,讓小羊羔可自由吸奶水。

另外,當羔羊達到10日齡之後,可以誘導其吃優質青飼料,以刺激它的胃發育;15日齡之後,除了喝母羊的奶水之後,還需要補喂一些優質的青飼料。這樣做,一是確保羊羔食物充足,營養跟上,提高成活率;二是可以幫助小羊羔儘快成長,學會自己吃草,可以獨立。



最後,需要提及一點,就是小羊羔在冬季出生,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受凍而死。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養殖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我也養了幾隻羊,剛好說說!剛下的羊羔成活率確實低,羊群發情很集中,下羊當然也集中了。人手少了忙不過來,還要看你家的羊下了幾隻羊羔,在什麼季節下的羊羔。一隻羊羔基本上不用管,羊羔多了老羊加營養,小羊天熱喂水,天冷保暖。總之你只要像養孩子那樣養羊,羊羔的成活率也會很高……

如果你人手少,精力不夠,經驗不足。你可以定期配羊定期下糕,讓羊在天不太熱天不很冷的時候下羊羔。還有如果羊羔下多了,你可以賣幾隻寒羊,我們這裡一隻寒羊賣100 到300的樣子。減少了你的精力增加了你的效益……

養羊辛苦,養羊少了效益低,沒有勞動價值,養羊多了投資大風險高………樓上的人說過養羊也要天時地理人合………




老農王五


羔羊從生到斷奶是羔羊的哺乳期,對於養羊人來講,這個階段是十分重要的,決定養羊收益的高低。



哺乳期的羔羊管理好了,今後的各生長期更容易管理,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高。哺乳期管理不到位,後期管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生長緩慢,體弱多病等。

一、羔羊管理好首先要環境好,兩個方面:

1、羊舍環境要保持足夠的清潔乾燥,羔羊出生前和飼養過程中要定期消毒。地面是是母羊趴臥的地方,乳頭最容易汙染帶菌,羔羊每天要多次吸吮乳頭,所以地面乾燥清潔很重要很重要。養羊的朋友們,在意過這一點麼。

2、產羔的季節和氣溫要適宜,養羊的各環節是相連的,這就涉及到集中配種和擇時以配種,羊的孕期接近150天,要計算,使羊在溫暖舒適的季節集中產羔。避天最炎熱的季節和寒冷的天氣產羔。好處和壞處不用多說。

二、做好哺乳期母羊補飼。

要根據母羊的乳汁情況著情增減飼料,注意,不是一味的加料,要著情增減。哺乳前十天乳汁夠用就好,羔羊前幾天吸吮量並不大,雙羔還好說,對於單羔母羊,如果這期間乳汁分泌過多容易乳房腫脹,有形成乳房炎的可能。

三、羔羊哺乳。

羔羊出生後及時吃到初乳很關鍵。產羔母羊最好進行一下乳頭消毒。尤其初產母羊,有的初產母羊乳頭會有硬痂,可以幫助清理一下乳頭,可以把母羊產羔時的護理做為一項紀律,不必靈活運用。

四、羔羊補飼。在羔羊產下七日後就可以進行引誘羔羊早期補飼,雖然吃不了多少,但很關鍵。哺乳期哺飼可以在母羊圈內,也可以在母羊圈外。

1、圈外補飼就是在產羔母羊圈外設補飼槽,為羊羔留有小的,可以自由出入的出口。

2、圈內補飼就是在羔羔母羊圈內設小的圍欄,也留有小的,可以自由出入的出口,圍欄內放補飼的料槽。

養羊是個好項目,這行適合一句古文,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養羊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能把羊養精了,你會發現即使再做其它行業,你也不弱。


中正絨山羊


多胎羔羊成活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冬季時節,初生羔羊體溫調節機能差,因而要做好保溫防寒工作,一般室內要墊草,溫度維持在5℃以上,防賊風侵襲。營養是另一主要原因,首先是初乳,羔羊出生後,應儘早吃到初乳,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礦物質和其他無法替代的抗體。對增強羔羊體質、抵抗疾病和排出胎糞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須讓每頭初生羔吃到初乳,甚至採用人工方法讓每頭羔羊吃到羊初乳,使每頭羔羊成活,否則一胎多羔羊也就沒有意義了。

一般母羊和初生羔羊共同生活7天左右,才有利於初生羔羊吮吸初乳,建立母子感情。對於多胎羔羊,容易缺乳,就在羔羊吃到初乳後,需補充乳源,提供營養。其方法有:一是找保姆羊,找產單羔且奶多母羊作保姆羊。開始時把保姆羊的奶汁或尿液塗抹到羔羊頭部或後軀,混淆母羊嗅覺,經過幾次羔羊認奶,母羊認子,餵養就可成功。二是進行人工哺乳,人工乳可用牛奶、山羊奶、綿羊奶、奶粉或代乳品等。奶要新鮮、無雜菌汙染。用奶粉喂羔羊時,應先用少量溫開水把奶粉溶開,然後再加熱,可加些魚肝油、胡蘿蔔汁、多種維生素等。如用豆漿、米湯等代乳,應添加少量食鹽、骨粉、蛋黃、魚肝油、胡蘿蔔汁、多維及微量元素等。

人工哺乳必須做到:

1.清潔衛生。奶瓶、飲奶槽等哺乳用具要定期消毒。

2.定時。初生羔羊每天人工喂6次,每隔3-5小時喂1次;10天后每天喂4-5次,每5-6小時喂1次;20天后羔羊可採食草料,每天喂3-4次。

3.定溫。1月齡以內羔羊,冬季乳溫在38-39℃,夏季在35-36℃。溫度過高,容易傷害羔羊,或發生便秘;溫度過低,容易發生消化不良、拉稀、膨脹等。

4.定量。人工乳濃度在羔羊前期應濃些,羔羊大些後可適當稀一點,初生羔羊全天餵奶量為初生重的1/5。在度過羔羊生長前15天后,補料是保成活、促生長的主要措施,羔羊10-15日齡就可以開始訓練吃草料,以刺激消化器官的發育,促進心肺功能的健全。在圈內安裝羔羊補飼欄,讓羔羊自由採食。補料要少給勤添,待全部羔羊都會吃料後,再改為定時、定量,每天每頭可補精料100克左右。20日齡後,羔羊可隨母羊一起放牧。1月齡後,羔羊逐漸轉變為以採食為主,除哺乳、放牧採食外,還要補給青草料。1-2月齡每天喂2次,補精料150-200克;3-4月齡每天喂3次,補精料250-300克。飼料要多樣化,最好有豆餅、玉米、麥麩等混合飼料,以及優質乾草、苜蓿、切碎的胡蘿蔔等,在精料中添加0.5%的食鹽和2.5%-3.0%的礦物質。羔羊斷奶一般不超過3月齡,多采用一次性斷奶方法,母子隔離4-5天,斷奶即可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