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悠然見東山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自古至今人們對身體健康都很重視,對於人們來說,身體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錢,所以在農村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如何保持一個健康身體的。比如俗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精足不思淫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即使是精力很旺盛,也不要把精力放到男女之事上。其實精足不思淫是修行中的第一個境界。俗話說的好,精藏於腎,腎精固本,年輕人之所以會身體好,其實就是精氣神多,但是如果把充足的精氣神不用在平時的工作中而是用在男女之事上,那麼用不了多久就會精力不足導致身體衰敗。所以精足不思淫告訴我們年輕人雖然精力旺盛,但是要用在正道上,才會使你的身體一直健康下去。

氣足不思食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氣的話,及時不吃飯也不會感覺到餓。氣足不思食是修行的第二個境界。雖然現在人們覺得一天吃三頓飯正常,其實很多修行的高僧大德都是過午不食,甚至有一些辟穀修行的人好幾天都不會吃東西,雖然他們不吃東西但是都不會餓,這是因為他們的有足夠的氣。雖然大家看著修行的人不吃飯不正常,其實他們的身體卻比普通人還要好,這就是為什麼高僧大德都很長壽的原因。

神足不思眠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精神的話,及時好長時間不睡覺,都不會感覺到困,這是修行的第三個境界。記得看《了凡四訓》這本書時,袁了凡因為和高僧打坐了三天三夜沒睡覺得到高僧的賞識,而普通人只要一晚上不睡覺便會感覺到睏乏,這就是因為普通人的把精神用在了其他的地方,滿腦子都是天馬行空,而修行的人則是通過徹夜的打坐使自己更加精神。

雖然很多人不能做到“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平時要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不熬夜,多做運動,及時做不到俗語這樣的成果,但是身體也會很健康,人也會長壽。你們說呢?

小馬話三農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養生保健的說法之一,是以鹿、龜、鶴三種動物的生活規律的現象總結出來的俗語。

一,鹿一年僅交尾一次,乃精足而終身貌美年輕;


二,龜以慢吞吞、靜悄悄地生活,一年不吃不喝也不會餓死,乃氣足而長壽;

三,鶴飛千里不累,乃神足,被謄為“千年龜、萬年鶴”,比烏龜還長壽。

所以由“精、氣、神”三字引申開來,組成中醫理念,認為人的生命活動中的三大要素是:“精旺、氣足、神全”。只有養足養好精氣神,身體才會健康,才會少生病。


精:一般指"腎精”,認為腎衰則精虧,腎健則精壯,人的一生中從“出生、發育、生殖、衰老”都由腎主管著,所以中醫非常講究養腎保腎。


氣:氣功中,講的是靜以養氣,煉氣功講納入新鮮空氣、吐出濁氣,煉可每分鐘僅需納吐一、二次,表示肺功很強大,並且已煉到了較高境界,氣可在全身循環,推陳納新,經絡暢通,身體健康。

神:是指人的修養,只有德、善兼備,為人一生,問心無愧,知過改過,知錯糾錯,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只有行為端正,道德高尚,善良仁義的人,才能神氣充足。否則“心傷神去,神去則死矣”。


老蛇正宗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老話說的是人們身體狀態方面的俗語,一個人最健康的狀態就是精、氣、神三方面都十足,這樣的人一般壽命也比較常。那麼具體這句話是指什麼呢?



“精足不思淫”,在男人當中,精藏於腎,腎精固本。雖說飽暖思淫慾,精力旺盛的人對於男女之事比較迷戀。但在現實生活中,精足的人往往是事業也做得比較成功的人,因為他們會話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事業上,而不是整天在牡丹花下迷失了自己。過度沉迷女色的人一般會活得越來越慘,最後人也逐漸衰退下去,身體也會被掏空。



“氣足不思食”,這裡的“氣”是指對於一些修煉之人要達到某種境界而所擁有的一種特殊功能,我們在終南山、華山上看到的道士就是擁有體內擁有這種內力所在,他們一天很少進食,而且也不覺得餓,也不想著進食。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為了減肥或者其他原因而原因的“辟穀”,就是氣足不想進食的表現。



“神足不思眠”,這裡的“神”是指人的神態、精力旺盛,各方面都感覺非常好而且絲毫沒有疲倦的意思。這種神足是睡眠和食物都得到很好的補充以後的狀態,這種情況人們就不會想著睡覺,而且在自己精神狀態佳的時候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如果一個人都能達到精、氣、神最佳狀態,那麼他是非常健康的。


鄉村波比


農村老話博大精深,有時候一句話更是能夠有兩個意思來解釋,一些人看不懂的會就容易誤會了。至於“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老農就來詳細說說,大家可不要想錯了。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

中醫認為,人體有“三寶”,即精、氣、神。精氣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只有精充、氣足、神全,人體才會健康發展,少生疾病且思維敏捷。

1、精足不思淫,說的就是精氣神越充足越不思淫慾

人們常說飯飽思淫慾,其實並非如此,很多人就認為人往往是精氣神越不足的時候越想著男女之事,而精氣神越足,那越不會想著男女之事,更多還是想著幹自己事業。而越往精神放在事業上面,其實是真不會想著男女之事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呢。

2、氣足不思食,說的就是精氣充足感覺不到餓

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可以理解為活力或者是精氣,有了充足的的精力,那麼就有很強的活力,往往會感覺不到餓,因為精氣足說明著營養物質還是非常充足的,基本上是感覺不到餓了。這就好像一些農民起得早,精氣神非常足,往往一干到中午都不餓的原因。

3、神足不思眠,說的是精神充足的話不會想著睡覺

至於神是指人體的一系列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可以說精神足的話是不會想著睡覺,也是可以很長時間不需要睡覺的。就跟一些人晚上吃了點提神的飼料就睡不著覺一樣,一些物質能夠強行提升精神,神全則無需睡眠。

只不過這句老話有些說得有道理,但是有一些還是不用為好,比如說氣足不吃飯,一般人是無法達到這種地步的,還是需要保持飲食規律的。而睡眠也是必須要充足的,尤其是年紀大了越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然對於身體還是不好的。


深山老農民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們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句話裡邊提取關鍵字出來,就是“精氣神”,這是中醫認為的人體三大寶,精氣神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只有養足了精氣神,人體才會健康發展。

但“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句話與我們平時的認知是矛盾的,我們更認可一句叫“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的這句老話!食色性也,不思吃不思喝,無慾無求之人,非死即神了!

可是在這裡,“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說的就是一種修行的境界,講的就是道家的修行。



精足不思淫

對應的就是道家百日築基的功夫,一段時間戒酒戒色,戒財戒氣之後,人便能斷除邪淫之心,不斷固本強腎,藏精不發,回覆到像孩子一樣的未瀉未經狀態。就像動物神“鹿”那樣,一年只交配一次。成年鹿和少年鹿便是一樣的容貌。



氣足不思食

說的是一種“辟穀”的功夫,那些修煉的人可以一個禮拜不吃飯只喝水,有的人甚至可以一個月不吃飯!我的朋友中間就有這樣的人物。他們修煉到了不思食的境界,任憑美食在眼前,他們也能做到視而不見,無慾無求。道家認為這也是修煉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你是一個凡人,沒有修煉過,是達不到這種境界的。一頓不吃就餓得慌了!氣足的代表是烏龜,烏龜一年不吃東西,仍然可以生存。



神足不思眠

老人們稱這種現象叫做“斬睡魔”,如果一個人修煉的好,可以徹夜不眠。修煉到一定程度,內心清淨,精力充沛。呼吸之間都是高智慧的運動,就不屑於睡覺了!這方面的代表是鶴,它可以一飛千里而不需要休息,少少停留,又可以翱翔千里。

人類的這三種修煉,精為第一階段,氣為第二階段,神為第三階段。三個階段修煉到了,你也就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也可以做到“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神,神足不思眠”了!

但我們這些肉體凡胎,要修煉到這個程度,可能不僅僅需要意志,還需要方法!所以,切莫一時性起,錯誤效仿,走火入魔就不好了!

總之,“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修行人的道理,要想做到這些,需要戒灑戒色,戒吃戒喝的艱苦鍛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村姑說村事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道家修煉人的最高境界,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慾。而我們凡夫俗子也不必為這句老話較真。



說什麼淫是萬惡之首,而人正常生理調節,精足而排,排而存,是人的生理特徵。食者,人乃食五穀,有食才有氣,這裡所說氣乃氣流通暢,是力氣,不食者你說那有力氣,常言: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食餓得慌。眠乃人的睡眠,人要保持好的心態,充足的睡眠,第二天神情氣爽,你說不眠那有精氣神。


有緣人和大家觀點有點差異,做真正自我,不必太較真,享受人生快樂,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網圖。


有緣人153832681


精氣神,是我們中華傳統五千年,長壽的秘訣,也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精力旺盛的表現,一個人如果精氣神旺盛,外表的氣場就非常強大,你站在人群中,普通人都能一眼看出你,玉樹臨風的樣子與眾不同,風水學講,這種氣場,邪氣都不敢近身。

精足不思淫,思淫過度,就會精血不足,身體出現乏困,工作沒精神,記憶力下降等症狀,所以精足的人從不貪戀床上那點戲。

精力旺盛的人,很會控制自已的淫念,把旺盛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全身充滿著正能量,這種人事業性很強,身上沒邪氣,很容易成功。

武術界講究,想要達到武功最高的境界,必須要養精蓄銳,斷了心中的淫念,才會一展身手,揚名四海,童子功就是這樣練成的。

氣足不思食,人體養精蓄銳的境界,達到精足神旺時,體內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元氣,會打通體內的五臟六腑,九竅十二舍的氣門,讓人紅光滿面,神清氣爽。

心氣足的人,吸收著天地精華之氣,生活有規律,飯食有規律,做事有風度,說話氣壯山河,有份量,心胸如大海,可以海納百川。

氣足就會氣定神閒,全身細胞的工作量就小,吸收的養份少,所以飲食很少,感覺不到餓。

全身氣通後,五臟六腑就會運行的有規律,氣場就很穩定,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就不會為自已遇到的喜怒哀樂,打亂自已的氣場,心氣足的人,心胸不狹窄,做事有肚量,志向遠大,思維敏捷,一生不會為自已的一日三餐發愁。

神足不思眠,神旺氣足,就會精神煥發,產生一種天龍蓋地虎的氣場,神氣駐守在心中,管控著全身的氣場,指揮著大腦思維不被邪氣淫亂。

神足是人做事堅定,遇事穩如泰山,精神不乏困,遇困養養神,就精力充沛,這種人做事有計劃,有分寸,不會為任何困難夜不思眠,做事從不拖泥帶水,意志堅定,威武霸氣,不懼怕任何坎坷,註定是幹大事的料。

精氣神足,就會產生慧眼,能與對方心與心交流,可以看到對方的心裡面去,曾國藩就練到了這種境界,總結經驗,出了一本《冰鑑》。

精氣神靠德來維護,無德元氣散,德高精氣神旺,這種旺盛的精氣神,會助人一生健康平安,逢凶化吉。風水大師,遇到德高神旺的人,都避而遠之,說,這種人神佑之。





劉成繼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是特別多,老張每天都要看見好幾十個,這些俗語有的是寫關於人生哲理的,比如說“五十不出門,六十不蓋屋”就講的是人年齡大了就儘量少出門,更不要做修房子這種勞神費力的事情。當然農村有些俗語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俗語就顯得過於牽強附會。



精足不思淫

“精足不思淫”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精神信念比較專注的時候,常常忘記念想一些其他的東西。這個大家都很好理解,比如說我們會專心致志的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常常會忽視到自身其他的感受,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夏天的晚上看一部電視劇,看的特別精英有味的時候,常常會忽視掉自己腿上吸血的蚊子而渾然不知。

氣足不思食

“氣足不思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中氣特別足的話,我不會經常感到肚子空空,或者時常伴有飢餓感。現實當中我們很多人都有身邊的朋友消化的比別人快,當別人還沒餓的時候,他已經肚子餓得咕咕叫。其實啊,這個人可能是身體內在的中氣不足,所謂的中氣不足是中氣上行則人會產生厭食、嘔吐,如果中氣下行,那麼人就會餓得特別快,嚴重的時候會伴隨痔瘡、肛瘻等症狀。

神足不思眠

“神足不思眠”這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心神安寧的時候,就不怕睡不著覺。事實上,失眠現在正成為困擾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理疾病現象。在我們失眠的時候,有時候服用安定等藥品,其實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腦細胞安靜下來。而我們在神特別亂的時候,腦袋裡會不斷的胡思亂想,有時候甚至兩腦空空什麼也不想,也依然睡不著,這主要是我們身體心神不安。


其實老張覺得“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句話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畢竟我國的中醫是從人體的內外兩部分來理解門的人體構造,既要注重肉體,更要注重精神,在這一方面來講,西方的醫學是遠遠比不上我們中醫的博大精深的。


老張談三農


這是修行人才能有的身體現像,童子身就是這樣,一但有了男女淫慾瀉精那就不行了。這是道家佛家修身的功夫,練精化氣,達到一定功夫幾天不吃飯不睡覺都是常事,現在大多人不修行,也體會不了那感覺,還不相信,其實這是真有的事。精足神就足,神足氣就足,確實不怎麼餓也不想睡,男了要是能三個月不瀉精也能體驗,不過不好守呀。


他大大大大舅


農村老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很多俗語老話被人們傳承下來,雖然有很多是人們從生活經驗中得到的道理,但是也有很多是人們從一些知識中轉化出來的結果。比如農村人們說的“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咱們來看看這句話是否有道理!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

精足不思淫:這裡的“淫”並不是單純的指的是男女之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富貴不能淫”這句話,其中的“淫”指的是過度、不節制,而“精足不思淫”也是同樣的意思。指的是精足之人對於男女之事都是比較節制的,不會過度。

氣足不思食:而氣足為什麼不思食呢?這是因為這裡的“氣”並非單指空氣,還包括人們生命活動中所需要的一些物質,例如養分之類的。而氣足,則說明人體活力旺盛、營養充分,所以對於食物也不是特別的渴求,自然不思。

神足不思眠:“神”指的是人們的精神狀態,神足則表明人此時的精神處於興奮的狀態,精神飽滿,思想集中,自然不會感到睏倦想要睡覺。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句話其實更多的是被用於道教的一種修行境界,同時也是人們對於健康狀況的一種描述,咱們常說的“精氣神不錯”,指的就是這句話裡的“精足、氣足、神足”。

駿景——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