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經常閱讀嗎?喜歡哪種文學形式?

唯一的自媒體


不邀自來。

一直想寫篇關於讀書的感慨。

讀幼兒園時候,我家旁邊有個老頭經常擺地攤租連環畫書,我經常愛去蹭書看。每逢放學蹭到天黑。週末如痴如醉。全是啟蒙吧

讀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比較風趣,經常會跟我們講一些好聽的故事。

有次午休我看他在看一本書,他告訴我那叫東周列國志。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古典書籍,也是第一次接觸東周列國志。有時他講課興起,也會現場來一段東周列國志的內容。

小學圖書館的書不對學生開放,所以有時我會經常趴在窗戶渴望著。

從其他同學小朋友得知我家附近有個獨居的老太太有一些比較精緻的格林童話書。賣10塊一本,我當初從家裡偷了10塊買了一本。那時我小學四年級。現在依稀還記得格林童話中的荊棘鳥,睡美人。幾次搬家,書也不在了。

我家做生意的,跟我家做生意的一家商行有出租一些故事書,由於經常走動,我也會去借,然後開始瞭解了中華上古神話,還有地道戰,地雷戰。依稀記得有本書還教如何製作土質地雷,當初我還用竹筒加黃泥加石灰,加鞭炮灰試了下,沒成功。

我老爸送我第一本書,是口袋大小的新華字典。

那個時候,街上夜市慢慢多了些賣舊書的,大多是故事會,1塊錢3本,隨便挑。我也經常去蹭,後來也去買,當然是偷的。

還有一家電影專門賣武俠小說,金庸,黃易,梁羽生。還有些不知名的,我也經常去租。

我10歲生日的時候,我堂哥送了我一套連環畫版的岳飛傳。上中下三冊。那段時間經常把我哭的稀里嘩啦。

由於家裡經常,所以我暑假,寒假被經常扔到大伯,姑媽家過暑假。小孩的暑假大多是無聊的。剛好我姑媽家有本紅樓夢,和福爾摩斯傳。福爾摩斯傳是上中下三冊,我那時覺得名字太長,好難記,草草看了一遍打發時間。紅樓夢相對就比較吸引我,其實真正吸引我的是每頁下面古字,古詞組的翻譯,或者是東西的註釋。

我大伯是教書的,他那人比較嚴格,就會教練字,他家多政治書,也曾草草翻過,現在印象不大,唯一有印象的是一本我們當地的縣誌,隨縣誌。

我也在舅舅家看過當時流行的健美教練,武林外傳。主要就是講健美和武學的。

我接觸三國演義,跟鹿鼎記純屬一個美麗的誤會。一年暑假,家裡給了20塊,我本來想買2本武俠小說回去打發時間。當時時間緊,因為跟著大人上街。我當時買書都是塞在衣服裡的。老闆順手扔我兩本,就是前面提到的鹿鼎記和三國演義。

小學豐富的經歷,讓我在每逢語文課的時候大放光彩,經常被語文老師讚賞。

尤其是初中,語文老師,歷史老師簡直把我捧上天了。

初中那會,租書的就慢慢多了,劉庸的心靈雞湯啊,席慕容的詩詞,畢淑敏的散文,春上村樹的愛情故事。

後來我哥去他教書的圖書館借了泰戈爾的詩集飛鳥集,平凡的世界等等,前前後後幾年,每年都有借書給我看,有的還他了,有的至今還在我家書櫃中。讓我在初中三年裝盡了B.

對了,那時流行今古傳奇武俠版,5塊一本,月刊。我也經常會去買。現在家裡還收藏了許多。

同時那時流行寫信給網友,傳紙條我就這樣開始了我的初戀。

高中漸漸讀的書就更多了。林清玄散文,餘秋雨散文,還有萌芽書刊等等,林林總總。

以上少年經歷,奠基了我濃厚的閱讀興趣。以致,影響至今。


雲舒讀書


《我的閱讀習慣與閱讀偏愛》

我喜歡閱讀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特別是演義類文學作品。例如:《楊家將演義》、《說岳通俗演義》、《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呼家將》等。我認為,只有多讀古典文學名著,才能夠真正的見多識廣,借鑑學習,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因為既然是文學名著,就有其作為名著流傳存在的價值。所以,我年輕的時候堅持半月讀一本書,有時候,遇到所讀名著比較薄的,內容少的,就一週讀一本。現在年過五十,積習難改,仍然養成讀名著的習慣。紙質書字太小,改讀電子書,電子書又太傷眼睛,沒辦法,現在,有時候一月也讀不了一本書。我讀書的方式是粗讀與細讀相結合。讀書時,遇到朗朗上口的優美語句,遇到激動人心的故事,遇到精彩的人物與場境描寫,總是反覆咀嚼,念念不忘,以至熟讀成湧。書讀多了,自然就產生了寫作的慾望。

我讀書以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為主,兼顧其它。諸如路遙的作品,劉紹棠的作品,餘秋雨的作品,李敖的作品等,因為我欣賞他們的文筆,自然而然產生了閱讀的偏愛,於是想方設法把某個作者的作品儘量讀完。當然,也讀過其它方面的書,那只是讀文學名著間隙中的調味品而已。在這裡不再一一贅述了。

這就是我的閱讀習慣與閱讀偏愛。






紅雨隨


閱讀是素質養成,增加知識,增長見識的必要過程如手段。很難想像,一個不讀書的人會有高品位.高素質,也很難見到,一個厭惡書本的人會有很高的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具有真知灼見。

閱讀分有趣閱讀和無趣閱讀。你對哪種科學和學問有偏愛,你對哪門學科感到好奇,你會自覺地涉獵,這就叫有趣閱讀,反之,為了學校或單位佈置的學習任務,或為了工作生活必須學習的枯燥的學科或技術,既使你不喜歡也要被動學習的就是無趣閱讀。

我在青年時的有趣閱讀主要是國內外詩歌和小說。看詩歌.詩評詩論是創作需要,看小說是為了感觀和心理的刺激,從中也可受到很多方面的教育。

到部隊後閱讀新聞寫作是工作需要,當然也閱讀了很多陌生領域的學科,如天文.動植物等。

工作後主要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公務員必學的各種知識。閒暇時也大量閱讀了文學理論和作品,開始走上了創作道路。

退休後由於眼疾看書少了,但電視上我關注的視頻還是要看的,手機上感興趣的東西也是要看的。

至於喜歡哪種文學形式那就有淘汰性和單一性了。

國外的,我喜歡契柯夫式的以幽默見長的作品,當然也看沙士比亞的悲劇,大.小仲馬的小說,普希金的詩和托爾斯泰.高爾基的小說和散文。

國內的。前期主要看老舍.魯迅.巴金.等人的小說和古典小說和詩詞,詩歌最喜歡聞一多.郭小川的。後期主要看賈平凹.路遙.張笑天等人的作品,詩歌最喜歡顧城.舒婷等人的作品。

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滋潤.感染了我,也豐富.快樂了我的人生。


韓楓3897


先說看連環畫吧,上世紀60年代,北京西直門南小街一帶,靠福綏境小學,有一看小人書的店,書架的隔層很窄,一排排的小人書;底下是長條凳,花一二分錢看。新街口新華書店的連環畫專櫃,是我每星期光顧之處,外婆每天給我一二分硬幣,一星期買一本沒問題。

再說喜歡讀傳記,大約在1975年前後,在毛澤東視察黑龍江駐地,省委老幹部活動中心,有人幫我借閱《美國曆史上的七位總統》《東條英機傳》《田中角榮傳》。還有蘇聯解凍文學《多雪的冬天》給我深刻印象,我是當作真人真事傳記閱讀的,很提升一個人鑑賞力。

還有讀雜文隨筆,多與寫作相關。我寫《市民榮辱論》等雜文在《中國青年報》獲獎,還被收入《中國青年雜文選》。建議:寫雜文的人有一本《古代漢語詞典》;寫隨筆的人可以看一下《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資產階級文學家藝術家關於人道主義人性論的言論選輯》。

要看日記信札呢,真版原件可重要。1969年10月起李又然給長子李蘭頌的百餘封信和一部自傳,父子天各一方單憑書寫捱到重逢語境,多為公共或民間珍藏:以李又然反戰抗戰著譯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當時當地名家日記信札考支撐,旨在揭示文學史和教科書無盡謎底。


李蘭頌


我喜歡閱讀,但是因為工作與家庭的緣故,閱讀時間並不是很多,特別是在今天這個知識碎片化的時代,更多的閱讀時間花在了手機或電腦上,而留給紙質書本的時間,平均下來大概每天不超過1個小時,不知道這個情況算不算得上"經常"。

而對於閱讀的領域,我讀得比較雜,哲學,歷史,文學,動植物學,佛學……等等都會涉獵一點,但讀得最多的還是歷史及文學類書籍,文學類中比較偏愛的是小說和詩歌,有時候有了靈感,自己也會心血來潮寫上幾篇。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但對於我來說,讀書,更是我抵禦外部世界的方式。書本撫慰我的傷口,驅除我的無知,對抗我的孤獨,重燃我的鬥志,激發我的活力,讓我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和對美的讚許、對生活的善意,亦讓我的精神不至於空虛。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在今天這個浮躁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能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念一首好詩,給自己與閱讀來一次靈魂的碰撞。



易曼荼


是的!喜歡散文和小說。更喜歡日本川端康成那具有抒情散文式的小說,還有沈從文及汪曾祺的簡潔樸實的作品,很有美感!是一次心靈的昇華之旅!如品一杯新茶,清香醉美!



用戶93014814735遠山




青草做的蛋糕



高靜環



蘭花花4722


一天不閱讀,會像少吃了一頓飯似的。我訂閱過的報紙雜誌,有《星星》(詩刊)《散文》《嬰兒畫報》《兒童畫報》《故事會》《讀者》《讀書》《演講與口才》《知音》《人物》《隨筆》《揚子晚報》《參考消息》《南方週末》等。專業雜誌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