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吸引外國勞動者還需完善哪些制度?

日本《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簡稱"入管法")修正案在12月8日的參議院全體會議上通過併成立,將改變日本社會的理想狀態。日本政府將於12月28日敲定具體對策,為2019年4月制度開始實施而加快推進準備工作。為了成為"被選擇的國家",日本將加快推進針對外國勞動者的生活支援和待遇改善。

要成為"被選擇的國家",日本的工資水平對亞洲的外國勞動者來說是否具有吸引力呢?新制度的對象多為工資相對較低的職業。中國和泰國的少子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也在加劇,亞洲地區的人才爭奪也將變得激烈。

日本吸引外國勞動者還需完善哪些制度?

日本的工資水平與成為競爭對手的亞洲國家和地區相比,算不上特別高。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17年度的調查顯示,普通工人的工資在東京為每月2406美元。香港為1992美元,新加坡為1630美元,比較接近日本。

日本政府要求外國勞動者的工資水平達到"與日本人同等以上"。很多觀點擔憂,隨著外國勞動者增加,可能日本人的工資水平也將下降。有預測認為,外國人將聚集於工資水平較高的東京圈等城市地區,而不是勞動力短缺嚴重的地方區域。

日本製度的確立多依據政令和省令(各省的命令),而不是法律。將在各領域的接收方針中提出今後5年的預計接收人數。如果不瞭解將接收多少外國人,企業難以應對。

日本法務省11月向國會提交了新接收外國勞動者的14個行業的主管省廳推算的預計接收人數。

在現階段,假設5年後14個行業合計短缺145萬5千人,自2019年4月起,在5年裡預計最多接收34萬5150人。日本法務相山下貴司說明稱,"不會高於這個數字"。

在外國勞動者激增時,人數上限將成為判斷是否停止接收的標準。其機制是主管各行業的閣僚在接近接收上限時,要求法務相就停止接收作出判斷。上限將成為各行業招聘外國人的大致標準。

如果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增加,將發生各種問題。外國人不熟悉租住協議的手續和扔垃圾的規則等日本的習慣。歐洲也存在像德國那樣因外國人激增而動搖國內政治的情況。

對於外國人來說,障礙尤其高的是日語。行政手續辦理需要支持多語言。此外,銀行賬戶的開設和遷居手續也需要支持多語言。地方政府將承擔日語教育和行政窗口的設置等大部分實際工作。

圍繞需要具備熟練技能、允許更新在留資格和帶家屬的"特定技能2號"在留資格,考試製度設計也成為課題。判斷應試者是否具備獲得資格所需的充分能力的考試仍未確定具體細節。

日本吸引外國勞動者還需完善哪些制度?

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將和日本人一樣,預先從工資中扣除公共養老保險費等。有可能形成外國人白交保險費的情況。

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在討論修改法律,在參加健康保險時,要求外國勞動者的撫養家屬符合一定居住條件。

取得新設的"特定技能"在留資格的外國勞動者大部分將來自目前的技能實習生。在技能實習制度方面,低於最低工資的低工資、違法長時間勞動和職權騷擾問題也浮出水面。

在參議院法務委員會,立憲民主黨議員有田芳生追究稱,在2015~2017年的3年裡,有69名技能實習生因自殺或實習中的事故而死亡。

還有黑心中介在外國勞動者來日本之前,要求其在祖國繳納高額保證金。法務省為了排除黑心中介,在省令中寫明要提前確認是否支付了高額保證金。法務省將在明年3月底發佈實際情況調查結果。

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要求在修正案施行之前向國會彙報運用方針、政令和省令的內容。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明確表示在施行前向國會展示制度的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