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星星之火88637076


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的。是王陽明從中悟道而領會到儒家聖學的真諦!才有“龍場悟道”的典故。王陽明提出的是:知行合一

格物是什麼?

儒學八目:

物、知、意、心,

身、家、國、天下。

物 知 意 心” 前四者為未發邊,

身 家 國 天下”後四者為已發邊。

格物(是一個動態

物格(是一個動態>環節)物明而格後知至。

這就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的邏輯…

已發成者而身修:

修身須先正其心,

正心須先誠其意,

誠意須先致其知,

致知在於格其物。

“物”格而方能知至也,

知至而方能意誠也,

意誠而方能心正也;

心正則能身修(達小成者),

身修才能家齊(達中成者),

家齊才能國治(達大成者),

國治才能天下平(達至聖者)。

未發邊是物之本,已發邊是物之末。(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以及萬物皆是如此…如果單說“格物”不講 物格人們只會一臉懵逼不知所措。物也是事,更是萬事萬物,從古以來超者行大道,聖人也是謙和學之而生知安行…

原文: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物”有未格即是格物,已格即是物格


代用名


“格物致知”並非王陽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儒家經典《大學》。但是《大學》對於“格物致知”這四個字並沒有進一步地解釋。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的思想。

在解釋王陽明的意思之前,我們先看看朱熹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理。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觀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理就是倫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人必須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認識具體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陽明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王陽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終於明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對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過程中,你內心的塵埃會被慢慢擦去,良知會達到極致,就像明鏡一般明亮,這就是“致知”。


夢露居士


謝謝!看到你這個問題,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請多指教。

1、“格物致知”很簡單,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格物”就是觀察、瞭解、分析、判斷、總結所有事事物物後面的道理。一句話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規律。

比如說,我們下圍棋,圍棋是不是有金角銀邊,只要你懂得這個,不管你是先拿黑子,還是先拿白子,把邊邊角角給佔住,你就佔到先機了。

還有我們畫畫的時候,雖然一張紙大小有限,如何表現一整片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鄭板橋的畫,你觀察他的畫雖然只畫了幾根竹子,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整片的竹林,所以畫畫也是一樣的,要懂得金邊銀角。

2、王陽明小時候,大概16歲時,冒著肺炎的危險,跟朋友一起打賭“格竹子”。通過竹子這個物象,他想要了解事物的生長,壯大,消亡的規律。

3、“格物”這兩個字,用中國佛家的話就叫“參悟”,如參悟人生,參悟宇宙,參悟身邊的事事物物,從而獲得自己內心的覺悟。這就是格物。

4、“致”什麼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為到達,這個就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只有行動才能夠到達。所有心裡要想,身體要去行動,最後才能“致知”。而這個“知”呢,又有兩層意思:一是知識;二是智慧。

因此,“格物致知”不僅僅是要我們獲得知識,更要獲得事物全方位的最本質的東西,是和心相應的“智”。比如我們只要勤奮一點,腦子活一點,就可以學習到電腦的知識,上網的知識,玩自媒體的知識等等,這些知識是非常容易掌握的,但是要達到“致知”就很困難了。

5、“知”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智慧,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智慧的背後隱藏著“道”。只有覺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間所有的名利所困擾,所汙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這些人,他們在道的層面上了,所以稱為“悟道”。這個“道”是用來幹什麼的?說白了就是讓人覺悟的。人來到這個世間,是要發揮人們心靈的最高價值,這就必須要在道上面。所以我們中國人經常講一句話:這個人很上道。

6、面對今天的社會,大家都在講知識,技術,手段等等,把我們這個世界搞得豐富多彩,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已經背道而馳了。所以你才會感覺今天是越忙越亂,越忙越累,忙忙碌碌,人都是恍惚的,精神空虛,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反常的事件等等,都是因為離開“道”太遠了。解決之道就是讓更多的人都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答案都在老祖宗的智慧裡,從“道”的層面來生活,大家都會過得幸福,開心!

謝謝!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自由小小影


在《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裡,專門對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做了非常生動的解釋,作者用的是烤鴨的例子,而且還把王陽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做了對比,因為朱熹也提過這個說法。

假如你端一盤北京烤鴨,放到了朱熹和王陽明面前,朱熹老先生估計會問的非常詳細:這烤鴨怎麼做的啊、用了哪些材料、鴨子多大了、是公鴨子還是母鴨子?

然後,朱熹老夫子一定會把廚師叫過來,問的更加詳細;最後,連鴨子也不吃了,開始大量閱讀書籍,研究怎麼做烤鴨,然後給一幫學生們來個心得大分享,並提煉出一個金句:不經歷烈火,怎麼成為烤鴨,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得彩虹。

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獲得真理。

而王陽明就不一樣,他只會做兩步:拿起筷子趕緊吃,等朱熹去找書的時候,把朱熹的那個鴨子也吃掉。王陽明並不管你這鴨子多大了、是公還是母、用什麼材料做的、掌握了幾成火候等等。

他會認為,既然你在我面前出現的時候就已經不是活鴨子了,而是一直被烤過的、能吃的烤鴨,那我的任務就是把你吃掉,我要以“當下”的情況為標準,而不管你以前或以後怎麼樣。

這就是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端正自己的理念,實現良知。

所以,這一對比可以發現,朱老夫子屬於“學術型人才”,什麼事情都要鑽研下去,非得弄出個三七二十一。

但王陽明是一個“實踐型”人才,重視事物的具體實踐意義,而非背後的學理。

我個人很喜歡這位“明朝一哥”王陽明。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王陽明在年輕時曾經被格物致知這個問題困擾的茶不思,飯不香。

回答問題前,首先用要科普一下儒家八目,分別是八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語出《大學》。很顯然格物致知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那麼如何格物呢?理學大宗師朱熹的建議是向外求理。一開始王陽明是相信的並且身體力行,他就對著家裡的竹子思考,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陽明格竹''故事。結果王陽明對著竹子沉思七天七夜,理沒格出來,人到是病了。

因此,王陽明開始質疑朱熹格物致知的正確性,既然格不出來,說明方法和邏輯有問題,那麼到底哪裡有問題呢?

為此,王陽明進行長達數十年的思考,終於某一天頓悟了:心即理也。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啥意思呢?理不在竹子上,就在我心理。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四個字:格物致知。晚年的王陽明把心學總結說,一生心血皆在致良知三個字上。

我們首先要知道,良知思想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理論核心。

王陽明額的良知說起源於《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濾而知者,其良知也”,因此王陽明才說自己繼承的是聖人的血脈。

在孟子看來“良知”是先天的對是非標準和道德規範。所謂的良知其實就是良心。

王陽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說的基礎上把“良知”擴充為一種貫穿於萬事萬物的普遍原則。他說“良知者,心之本體”,認為“良知”是心的本然狀態。

王陽明的“良知”是倫理學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識的主體“良知”是“與物無對”的本體,是造化天地萬物鬼神人類的精靈,人的一切認識和實踐的活動,都是為了復歸此本體。

他說:“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王陽明把“心”進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慾”和外物干擾的“本心”即從“一塊血肉”的人心昇華為“良知”。

“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體,它處在虛靈明覺和恆照的狀。因此,作為超越具體“身心”特徵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體“器”的“道”。所以王陽明說“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若無有物慾牽蔽,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

因此王陽明推斷良知即是天道。有良知的人就是得道之人。

最後還要強調的是,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識,而是良知。王陽明不主張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方法,主張“心即理”,認為“格物”就是體認本心。從“心即理”的觀點出發,王陽明進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說。所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理念和思想意念;所謂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而知與行兩者的關係,則是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確實不是陽明先生提的,但陽明先生的學問卻由“格物致知”而來。

“格物致知”的理論在北宋經朱熹、程頤等人的宣講而發揚光大,被稱“程朱理學”,其主要觀點是“存天理滅人慾”。

到了明朝,發生了件好笑的事,太祖朱元璋在修家譜的時候,把他們老朱家和朱熹扯上了關係,說自己是朱熹的後人,並尊朱熹學說為《四書》的唯一權威解釋,由官方給予認證。於是“格物致知”在明朝得到了徹底的大發展。

陽明先生在此基礎上獨創了自己的“心學”,講究“知行合一”。對陽明先生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句話,想要了解陽明先生到底領悟了什麼,這句話很關鍵。

這裡簡單述說一下陽明先生的生平事蹟,因為我覺得這點也很重要,沒有他的這些經歷,也許陽明先生的“心學”未必會得到注意。

陽明先生出生於浙江餘姚,從下就愛“窮理”,十七歲結婚那天,因為和道士討教而忘了結婚;十八歲知悉“格物致知“,在家“格”了七天的竹子,沒有任何收穫最後病倒了;二十歲時轉而喜歡軍事;三十五歲時觸怒權臣劉瑾,被貶貴州龍場,途中還躲避了一場追殺,在龍場,當時的王守仁對“格物致知”有了新的領悟,史稱“龍場頓悟”;四十六歲蕩平江西匪患,獲“狡詐專兵”之名;五十歲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此後開始立院講學。並在六十歲的時候總督兩廣,平定當地叛亂,在歸途中病逝。

這就是王陽明先生的一生,從中可以看出陽明先生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他能文能武,而且文武都很突出。日本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有一塊牌子,上面篆刻了“一生俯首拜陽明”,也是一段佳話。

回到正題,陽明先生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無月前面說了那麼多,大家可以看出來,對比“程朱理學”,前者主要是將“格物致知”用於理論和法則,主要告訴人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實際應用專注於倫理綱常,非常的死板甚至封建。而

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很清楚的說明白了他的觀點,知識要結合現實,運用到行動中去,從陽明先生的一生可以看到,他把“知行合一”做的很好,這也是“心學”在當時得以盛行的主要原因。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理論聯繫實際”。

以上就是陽明先生“格物致知”的意思,即“知行合一”

原創作品,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說王陽明“格物致知”是天大的笑話,因為王陽明“格物”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王陽明從小就立了大志,這個志向就是要做一個聖人。那如何做聖人呢?就是讀聖賢之書,跟聖人上路。所以王陽明對《大學》裡講的“格物致知”就非常熟悉。

所謂格物致知,按朱子講的就是對世間萬物要去格,然後就能致知。一般人看到這說法也不當一回事,王陽明就認真地按照朱子格物的“說明書”去格物了。

先生說:“大家只知道講格物要按照朱子的‘說明書’去格物,可又有誰去按照他的說明去做過呢?我倒是切實地體驗過。當年我跟一朋友一起探討如何做聖賢,要去格天下之物,現在哪有那麼大的力量呢!我就指著亭子前邊的竹子讓我朋友去格,哥們就靠近竹子去格,去窮格竹子的道理,他竭盡心力地去格。格到第三天,就勞神過度,病倒了。當時我認為這是他精力不足,所以我就自己親自去格,從早到晚也沒有格到竹子的理,格到第七天的時候,也因為思慮過度,病倒了。”

“於是,我和朋友共同感嘆,聖賢是做不成了,主要是因為自己沒有聖賢那麼大力量與氣場去格物。後來在貴州龍場住了三年,深深地體會到格物的含義,才知道天下之物本就沒什麼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就在自己身心上做,我堅信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於是就有了一種責任感。這個道理,應該說出來讓各位知道。”

這就是我們最後的一位聖人王陽明,為求聖人之道,差點兒把命格進去。所以有了這次教訓,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他對聖賢之道就通透了。王陽明又悟道了一個道理——天下萬事萬物是格不盡的,如若要格盡天下之事只能向內求,那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說白了還是向自己的內心去求得。

由此,深讀王陽明,你也會明白,所謂“致良知”之說還是依然基於他的“心即理”學說之上的。所以,《大學》中的“格物致知”到王陽明這裡就成了獨具特色的“格內心就能致良知”。也由此,“良知”這個詞就和“良心”劃了等號,又由於“心即理也”,良知、良心就和天理又劃了等號,今天我們所謂的“天良”、“天地良心”就來源於此,由此,“虧心”、“喪盡天良”就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最惡毒的罵人語詞。

可以說,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給了我們這個民族內心最強烈的牽懾力和震懾力,使得“萬事憑良心”成為華夏兒女在行事之時的內心道德律令,從根在上促進了道德系統內在CPU的集成,形成了中華民族穩定有效、極富自覺性的道德狀態。

原創文章 選自保哥《中華文化的特質》


保哥談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因為《大學》文中並沒有作出任何解釋,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從漢代開始,關於它們的解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說法)的解釋和王陽明的解釋。


要想知道他們兩人的“格物致知”有什麼不同,各是什麼意思,請聽有書君細細給你道來。



雖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學家,但他對“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作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從明太祖開始,明朝獨尊朱熹學說為當時的唯一官方思想,成為科考中唯一的理論。


朱熹認為:天下萬物,要格物致知,並非窮盡天下每一個事物,而是積習既久之後會有“知”的獲取。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窮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比如說你現在吃一盤魚,在朱熹理論裡,要知道魚的道理,你就盯著它,長時間盯著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書查資料,吃不吃魚已經無所謂了。



明朝王陽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學的,他在娶妻回鄉途中,得到理學家婁諒的指點。王陽明從小就想做聖人,婁諒告訴他:“人在面對自己所不知的物時,要通過各種方式(實踐或書本知識)來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道理後,你就是聖人了。”


他回去之後,做過一件荒唐的事。朱熹理學要“格物”,他就邀請一位學友跟他一起“格竹子”。怎麼格呢?他們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長時間盯著它。


一天、兩天、三天後,那位學友受不了了,出現了幻覺,頭昏眼花,他回去了,讓王陽明一個人在那裡“格竹子”。等到第六天,王陽明不僅出現幻覺,還出現了幻聽,彷彿聽見竹子在嘲笑他沒用,“這麼明顯的道理你都格不懂。”王陽明直接暈倒在那裡。


後來,王陽明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在貴州龍場醒悟。接著就創建了陽明心學。陽明心學也提出了“格物致知”。他的心學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心即理,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事上練。



朱熹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萬物。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還是以前面的那盤魚來說吧,王陽明才不會管這魚是怎麼燒出來的呢,他會說,“魚啊,你現在已被人燒好送到我面前來了,那我就吃你。”這是天經地義,是天理。

“致”是停止、實現的意思,“知”則是良知。通過在事 上正念頭而實現良知。


比如說敬孝道。朱熹認為,孝順父母,你必須要探究學習孝順父母的各種知識,最後得出一套理論,再開始孝順父母。而王陽明則認為,只要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端正好態度,良知就會指引你去如何孝順父母,這些行為是不必向外學習的,天生就會的。


王陽明告誡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為一種生活狀態。比如說孝順,你必須有孝順行動,只嘴上說肯定不是孝順。



為什麼是“致良知”呢?良知就是判斷力。致良知,就是聽從內心的聲音。


王陽明的心學,並不反對人們去做官。他認為關鍵看這件事主動來找你的,還是你自己去求的。這件事主動來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應該是對心學最好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學,從不先從壞處想別人。他認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後來被自己的各種慾望矇蔽了心,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私慾,向內求,致良知,一切憑良心做事。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是實踐得出理論,實踐只是驗證理論。



哎呀,有書君自己也繞暈了。總之,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格物”就是正心,向內求;致知就是致良知。他的存天理去人慾,是通過致良知來得到的。


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用致良知來包羅統攝一切概念和學說,諸如格物、知行合一統統可以用致良知來解釋。他的“四句教”應該是他思想的光輝閃耀。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認為格是格除,格鬥,物是物質及物質享受,引申即為一切環境,及環境對心(良知)的影響!接近於儒家另外兩個成語-閒邪存誠(排除邪念,常保正念,此是指心),克己復禮(剋制自身弱點,堅定地走在禮法的道路上,此指行為)!與這兩個成語互相參照,可以理解得更深刻!知即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如同佛家的真如本性!通俗的解釋就是排除物質(包含金錢,美色,名聲……)及佔有物質這種慾望的干擾,讓心恢復到中正平和,仁慈博愛(及其他一切美好的)的至高境界!心地清明,又仁愛中正,就可以及時發現一切根苗(好的壞的,粗細的),且有恰如其分的應對之策!有良知必有良能!











逍遙子三陽開泰


“格物致知”與《易經》中“觀物取象”意思差不多,即通過觀察事物獲取知識,佛教“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也有同樣的道理。世界上人、動物、植物、器物、國家、文化、社會、企業……等等的一切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有其興衰、枯榮、生死、週期、轉化……等等規律。如果你研究的更深就會發現佛學也僅僅是中國易經文化的一部分。《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包涵宇宙極大與極小的奧秘、規律,中國後世諸子之學皆出於斯,只可惜由於認知水平差異及文字不能完全表達思想的原因,許多人還是理解不透徹,胡批亂注,正所謂“歪嘴和尚念歪了經”,誤導後世之人。因此孔夫子“信而好古,述而不做”多少有這些原因吧! 如果真想學國學,建議多看先秦諸子的著作,特別是河圖洛書、太極八卦圖及周易,邵雍的《皇極經世》對《周易》的研究也頗有見地,值得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