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

博弈娛樂新媒體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是六祖慧能法師說的,其實這句話之前還有另一句話,無月覺得只有兩句話放在一起,才能明白這句話到底是好在哪裡。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句話是怎麼來的:

咸亨三年(672),五祖弘忍為覓法嗣,乃命門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其時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惠能聽說之後,亦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將兩偈比較,認為惠能的悟境高於神秀,夜裡為惠能宣講《金剛經》大意,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惠能大悟,遂將衣法密傳給惠能,命他連夜南歸。(弟子有法如、神秀等,皆傳化一方,有“十大弟子”之說,後傳法於六祖惠能。)

這就是這句話的出處。

我們先來看神秀的那句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其實這句話已經說的很妙了,菩提樹是何物,釋迦摩尼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因此用菩提樹來指覺悟,領悟。明鏡則簡單,表示看透一切,也是覺悟的意思。

這句話講的是什麼意思,想必大家都明白了。

這句話已經很妙,但是慧能緊接著說了一句,兩相比較,則更妙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是在神秀的基礎上說的,菩提未必是樹,明鏡未必是臺,菩提可能是明鏡,明鏡也可能是菩提。身即是心,心也即是身啊。

兩句話對比,神秀的話是固定的,慧能的話是變化的。但是若沒有神秀的那句話,也顯不出慧能的話的高妙來。

因此弘忍就將自己的衣缽連夜傳給了慧能,其實應該是弘忍發現了慧能有“慧根”

無月以前經常在想這個“慧根”是什麼東西,後來有點明白,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類似“創新創意”的東西。會讀經,會解釋沒什麼了不起,但你若要能在原來的經文基礎上進行變化延伸,說明你的思想是活的,你就是“有慧根”的,你就可以開宗立派了,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也不要去對這兩話進行翻譯,只要明白這句話的意境就可以了,這就是禪機,是一種智慧。它啟發我們看待事物的一種角度,思考智慧的一種方式。

硬要把它一字一句翻譯出來,就沒有味道了。

也許,一千個人來看這句話,就有一千種味道。

原創作品,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918年,弘一法師在參透了這句話以後,毅然捨棄凡塵在虎跑寺出了家。

而凡塵間,真正徹悟了這句話者,寥寥無幾。大多數人都只明白字面的意思,卻並未能從深層真正理解它。

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就是六祖慧能的徹悟:萬般皆空。菩提不是樹木,明鏡也不是臺,世間本來就沒有任何真實的存在,又怎會惹塵埃呢?

簡單講,字面上的意思是說:世間的一切存在都是虛幻的,如夢幻泡影。

但字面含義之外,還有更深沉的含義,接下來,我們從心理角度出發,以李叔同為例,講述他的開悟。

李叔同本是名利雙收的青年,他有兒有女有妻妾,凡塵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似乎都擁有了。但突然地,在他在佛教寺廟進行了斷食後,他大徹大悟了:

名和利不是他的(非真實存在),兒子女兒妻子也不是他的,錢財不是他的,身體不適自己的,甚至連身上的衣裳也不是他自己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因為:世間的一切本都不存在。既如此,何須執著任何呢?

既然,無需執著任何,何不放手遁入虛空呢?畢竟,遲早,人都要歸於虛空!

凡塵之所以能理解字面意思卻未像李叔同一樣遁入空門,乃是因為,他們僅僅是理解,而沒有證見,既然不能正見,自然也不能開悟。

一旦凡塵證見,並且開悟,勢必也一樣會遁入空門。

而當一個人能證見一切都是幻想時,他對這個世界便不再會有任何執著,此時,遁入空門便成了唯一的選擇。

說來,凡塵得感謝自己沒能證悟空性。

李叔同無疑用生命證見了空性:他曾是豪門子弟,然而,在歷史變遷中,他的百萬家產頃刻散盡。這便是一次證見空性。而在後來,他經歷了數次感情,也親眼看到感情的緣起和幻滅,這又是一次證見空性。他有無數好友“天涯五友”便是其中之五,而最終,他們也悉數離他而去,這又是一次證見空性。最後,他甚至因為身體差經歷了幾次生死,在死亡邊緣,在即將與自己的身體告別時,他又正見了一次空性。

這種種證見,猶如親眼看到眼前所有一切化為泡影,如此,他怎能不覺悟:原來,一切都是一場虛空,並最終將歸位虛空。

既都是虛空,我又何須執著於這塵世的一切,何不早早歸位虛空。

於是,那一日,李叔同留書後,將自己在凡塵的所有物件悉數送人後,隻身來到虎跑寺梯度為僧,法號弘一。從此,世間再無書法家、音樂家、文學家李叔同,只在空門裡,多了一位“弘一法師”。

此後的餘生裡,弘一法師一直致力於讓更多的蒼生證得空性,以達到真正的萬般自在。


記者李滿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基本意思是:菩提本來無樹,明鏡也不是臺,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

如果單從這四句偈來看,而沒有設定背景或事件,那麼理解起來難免雲裡霧裡,似懂非懂,要真正讀懂,就必須和北宗禪創始人神秀的另外四句偈合起來一起理解: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和慧能是師兄弟,他們的師父是禪宗五祖弘忍,根據《壇經》記載,當時五祖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結果神秀寫了以上四句偈,但五祖不滿意,後來不識字的慧能請人讀給他聽後,作了以上四句歌偈。

讀了神秀的四句偈,我們能明白神秀對於佛性本心的理解,他認為應該通過修行而漸悟,我本身就是一棵菩提樹,我的內心也如同明鏡一般,只要我經常內省反思,防微杜漸,那麼就能保持內心的明淨如初,這也就是北禪宗的“坐禪習定”、“住心看淨”。

後人根據神秀和慧能的各四句偈,杜撰了“五祖弘忍傳慧能法衣”的故事,從中可見南北宗的紛爭,由於慧能出身更讓人有認同感,他的遭遇更讓人同情,他的四句偈也更讓人有所期待,所以他便被加上了主角的光環。

從對後世的影響而言,慧能無疑的貢獻更大,他推動了佛教中國化,讓中國人相信佛教不外來,佛性人人皆有,不要妄想執著,自可明心見性,自證菩提。而“菩提本無樹”四句指明瞭不必拘泥萬法也可領悟得道,不論次第,直接成佛。

然而,六甲番人卻認為,菩提本來有無樹,內心是否如明鏡,都應該見仁見智,內心是否要經常反思,行為舉止是否遵從修行之法,也應該因人而異。

漸悟和頓悟本來就沒有高下之分,漸悟是量變,頓悟是質變,但我們經常關注那些封王成神的剎那,然後卻又漠視那些艱辛的積累。

不是每個人都能頓悟的,但修行卻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修行的終點並不一定是領悟,但漸悟無疑是適用於每個人的道路,不是麼?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神秀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個人認為神秀的意思是,出家修行嘛!就要做到身體力行,看住自己的心,不要讓自己的身心處於那種所謂的紅塵鬧市的汙染當中。

而慧能的意思是:身體本來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而心又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所謂紅塵鬧市的汙染與否也是我們個人的知識與見解,這種知識和見解又不一定真的是對的。哪裡有能分得清楚孰是孰非呢!只要不起心,不動念,就沒有什麼對和錯,也沒有是與非了。如果修行到這樣了,就連什麼是身,什麼是心,什麼是塵埃,什麼是清淨都不用去計較了。因為心已經如同金剛一般堅硬,何時,何地,何人,何事,都不會使我們有絲毫的妄念。也就是長春般若寺已故住持成剛法師在講楞嚴經時所說的楞嚴經的主要含義“一切皆妄即是真”。也就是佛教最經典的一句話“一念不生,萬法莊嚴”。





仁道居怡康齋


先給大家說一下這首偈誦的由來:

一位出生在廣東新州的樵夫盧惠能在賣柴時聽到有人誦經,經文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聽到這句話,頓時馬上就有所感悟,於是詢問誦經人該佛經詳細情況,對方說這是《金剛經》,五祖弘忍大師在湖北黃梅東禪寺弘揚大法,你可以前往禮拜,並資助其一些盤纏,盧惠能徵得母親同意,安頓好母親後毅然踏上了求佛之路.

初到東禪寺,弘忍大師在佛堂問道:你來我這裡做什麼?惠能說:弟子來自嶺南新州,來這裡禮拜大師,不求餘物,惟求做佛!五祖說:你這個嶺南的南蠻子,這種形象也敢說要做佛,惠能不卑不亢道:南方人和北方人雖然不同,但是佛性是一樣的,南蠻子的形象和大師的莊嚴相貌有差別,佛性卻沒有什麼不同!弘忍心中頓知此人根性大利,不是一般人,於是留下其前往後院做一些雜務,惠能道: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不知道還要勞作什麼?弘忍大師點點頭,微笑著安排惠能先去後院做事。

八個月後,五祖弘忍大師想選擇一位明白佛法大意,深悟禪宗正解的弟子作為衣缽傳人,於是命所有弟子各寫一首偈語,表明自己的悟境。

弘忍大師的大弟子神秀上座於是做了一首寫在南廊牆壁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僧眾皆嘆寫得好,五祖只是淡淡說道:你們依此修行有大利益,不墮惡道!僧眾於是個個傳唱,此時惠能正在碓房舂米,一個來取米的小沙彌一邊吟誦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覺得寫偈語的人離真正領悟心性還有差距。於是便問那個小沙彌:“你剛剛吟誦的這首偈語是誰寫的?”

小沙彌回答道:“是神秀上座大師寫在南廊上的偈語。”

惠能來到南廊,很多人都在看那首偈語。由於其不識字,正好有一位叫張日用的朝廷官員在誦偈於是請幫他寫偈,官員譏笑道:你字都不認識,還會寫偈,開什麼玩笑,惠能說:下等人也有般若大智,上等人也有埋沒智慧的時候,你要是輕視初學的人,因為輕慢故就會犯下無邊罪過,官員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幫惠能在牆壁上寫下了光耀千古的開悟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大師看到後認為惠能真正理解了佛法大意,為了保護惠能,於是說此偈也未見性,命人擦掉,當晚三更,弘忍大師將衣缽和禪宗心法傳給了惠能,並親自送惠能到了九江口,告知惠能: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神秀的偈語闡述是有為而為,惠能的偈語更符合禪宗對空性的理解!



劉禹錫遊玄都觀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解:

喜潔必惡濁,

有美必有惡。

石性剛不易,

水性柔納容。

有生大道,

即有差別。

即有美惡,

即有上下,

即有貴賤。

心若有異,

若石不容,

心必生惡,

惡則動情,

情則動性,

性則傷身。

心無掛礙,

若水能容,

美無知美,

惡無見惡,

大千世界,

無有差異。

無以為,

心不動,

情不動,

性不動,

身不動。

心清淨,

有風常,

有浪常,

有光常,

心依然,

心不動。

若有知,

若有見,

若有美,

若有惡,

若有有,

皆非有,

皆非知,

皆非見,

解非美,

皆非惡。

若有有,

必有知,

若有知,

必有異,

若有異,

必有美,

若有美,

必有為,

若有為,

必損益,

若損益,

必有繳。

故無樹,

故無鏡,

故無照,

故無臺,

故無塵,

故無惹。

即使有,

自然象,

即是一,

我也是,

皆是一,

未有二,

無差異,

無差別,

同道道,

玄同同,

道常道。

上文是一境界,下文再一境界:

一若是無,

無亦是有,

有無相生。

一亦是有,

有亦是塵,

塵必相生。

故無亦無。

無無亦無。

再論之:

本來無一物,實際上即是《道德經》中的“上德不德”,無一物即是道的境界。即是玄德之境界,即是有德不居。也是道之無。

萬物居德而成魔,魔又生魔,生生不息,然魔者違道,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玄德者不居也,居則成魔,不道也,必去之。


遲程陽


菩提本無樹,這首詩是五祖慧能禪師所寫。如果單看這首詩的話,是沒價值的,因為單看此詩,容易引起誤會。要看前因後果,才能真正讀懂。【本回答屬個人心得體會,分享出來,若有錯失,請指正,不勝感激!】

五祖想考察弟子們都學的怎麼樣了?有什麼心得?於是叫弟子們各自作一首詩。大師兄就出來了,寫了一首很不錯的詩:菩提本是樹,明鏡亦是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一看,非常讚歎,告訴大家,只要依此修行,定能成就。

因為這是指人的心,被外界和慾望遮住,以致只能看到表面。認為樹就是樹,鏡子就是鏡子。那修行就是為了破這個相的,就是要“時時勤拂拭”,才可以有一天打開本來見到自性,這是非常正確的修行方法。但大師兄作出的這首詩,也代表還是修行階段,還屬於比較初級,沒有見性。

慧能禪師聽到這首詩之後,有感而發,藉助這首詩的意境,才另寫一篇。也就是提問中說的“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一首見性之詩,講的是慧能禪師認為,樹本非樹,鏡子也本來不是鏡子,這些都是幻象,何須擦去塵埃呢?這就是認識的高度更高一籌了。就像釋迦牟尼佛樹下悟道說的一樣,本來都是佛,只因顛倒妄想而不能證得。

五祖一看,知道慧能禪師已經見性,非常高興。本來無一物啊,何必留此詩?於是命令直接擦去,要不然真就惹塵埃了。也因為真正見性,是不需言說的,不需為外人說的。這也是佛門中規矩,不能公開賣弄。然後,偷偷授予慧能禪師衣缽,連夜送走。囑咐慧能禪師日後弘揚禪宗就靠他了。


命理師陳一宏


只要聯繫佛家常說的“空”,這首偈語就不難理解。

大家都知道菩提樹,也都知道明鏡臺,那是僧眾佛陀反省自我、反觀我身的地方,所以人人都提“菩提樹”“明鏡臺”。譬如神秀的偈語是這樣創作的,“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然而這還是“著相”了,佛家講究的是“空”“無”,你把自身比作一個什麼東西,還要勤擦拭,那證明還是沒有理解到佛義的精髓。故而慧能說“菩提本無樹”,菩提本沒有樹,“明鏡亦非臺”,明鏡臺也並不存在,“本來無一物”,本來就沒有的東西,“何處惹塵埃”,我又從何處惹得塵埃呢?

這兩首偈語的水平,歷來被認為後者高,前者低。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看,倘使將自己的身心比作菩提樹、明鏡臺,還要勤加打掃,好讓自己的心跟明鏡似的,那意味著生怕自己不是那種高尚的東西。既然生怕自己不高尚,那一定是認為普通人和普通事物,都是腌臢、猥瑣、不乾淨的。佛說眾生平等,這個想法,是在講求眾生平等嗎?恐怕不是。而慧能的偈語,說沒什麼塵埃不塵埃的,因為本來菩提樹是“空”,明鏡臺也是“空”,甚至連塵埃也是“空”,既然都是“空”,又何以生出分別心,要去打掃什麼“塵埃”呢?可知,慧能的偈語,道出了佛家的奧義,因此千餘年來被大家推崇。


豆子人民藝術家


這句話出自六祖惠能的《六祖壇經·行由·第七節》裡面有一個小小的故事。 五祖弘忍想退位時,說看誰的修行得道,我就把衣缽傳給他。”

其中一直深受弘忍器重的神秀的上座和尚便偈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看到後說“好倒是好,但並未到家。”後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讀後便知道慧能有佛的慧根必成大器。

把慧能的這句與神秀和尚的話對比,不難發現,慧能的話體現出了佛的“空”性。佛法裡都認為世間萬物一切皆為空,一切萬物都是不可住、不可留、不可得的。再回到句子本身,在慧能看來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沒有明亮的鏡臺,這一切都是虛空的,既然都是空的那哪來的塵埃呢? 透過這句話我們再回頭看看世間的萬物:金錢、名利、愛恨、情仇你也會發現一切都是不可留的。

上週和一個許久沒有聯繫的朋友聊起近況,說起她之前自己拼命工作可一直沒有等來升職加薪的機會,以至於壓力大到停經、失眠。

終於在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晚想明白了讓自己壓力倍增的是自己的一個心念,是權利和金錢的慾望,再想想哪怕曾權勢傾城也有退位的一天,真的是本來無一物又何需執著呢,於是便放下了,人也自然豁然開朗了。

前段鬧得沸沸揚揚的張雨綺離婚事件,從報道張雨綺夫婦爭吵動刀子報警,到兩個人的離婚聲明就出現就三天,有人說她任性但更多人贊成她的果斷和放得下。

但相比葛薈婕和汪峰、黃奕黃毅清離婚後各種詆譭謾罵,最後都疲憊不堪,倒不如學張雨綺把這段不幸的婚姻放下,放下不必要的執念,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就是這樣等你不執著了,不往心裡去了,它就不存在了,這事就不能傷害你了。

筆者認為這些都是在教我們學會放下執著,但我們皆凡人,在塵世間不可能不染一絲塵埃,都還在為名為,利苦苦地追逐著,但是如果我們悟到了慧能大師這句話裡的“空”性就不會那麼苦苦地去執著一些得不到的東西,就會

學會放下,這樣我們才能輕裝上陣,我們的人生路才會越走越平坦。


有書博物館


萬法不離本性,是解讀六祖惠能這四句偈的不二法門。

這四句偈出自《六祖壇經》,這是佛教經典中唯一一部以“”命名的本土經典,佛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最深度的融合產生的禪宗一脈是最具本土特色的佛門宗派,開啟了佛教教義解讀的新境界,正如胡適曾說的那樣:“中國禪並不來自於印度的瑜珈或禪那,相反的,卻是對瑜珈或禪那的一種革命 。”

這個故事許多人都聽說過,乃是五祖弘忍法師傳承衣缽的一個廣為人知橋段。五祖大徒弟神秀的偈語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當時只是火頭僧且還是個一字不識的六祖惠能卻明心見性,請人寫下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四句偈,於是五祖弘忍為避免徒生事端,擦去了惠能的偈語,然後故意說這四句偈也是未能見性。第二天,五祖弘忍到惠能的幹活的地方看他在碓米,於是閒聊幾句之後以禪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當下明白了五祖的意思,於是晚上三鼓時分進入方丈室聆聽五祖私下傳授的《金剛經》無上妙義。這個橋段被吳承恩活學活用現炒現賣,在《西遊記》中化用為菩提祖師傳道孫悟空時用手敲潑猴的頭三下然後孫悟空得以真正學到了一身本領。

至此,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時稱“南能北秀”。這兩種不同的修行法門路徑大相徑庭,南宗講究“頓悟”,北宗強調“漸悟”

從因果而論,惠能的這四句偈以果溯因,而神秀的四句偈以因追果,從宗教的本質一元論而言高下立判,神秀無疑落了下乘。惠能的這四句偈已然超越了身與心這種物化的束縛,更強調佛法的本源精神,一切皆空,這種佛教理念上的“空”超越了“相”的虛妄執念,正所謂“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是對《金剛經》精髓最深的參悟,是一種身處彼岸而回首此岸的一種大自在的境界。

見性即佛。拋卻所有的雜念方可體悟到佛法的無盡虛空中所蘊含的無上妙義,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綱舉目張證菩提之道,也即“一念不生,萬法莊嚴”的經典論斷。其實這四句偈換個角度也許更好理解,比如紅塵男女常說的“情到深處人孤獨”平淡如水的境界是也,而神秀的四句偈還處在“你儂我儂”的如膠似漆的地步。雖是笑談,但其中的境界的雲泥之別猶如此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