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萬蜀軍伐吳,孫權提出歸還荊州以求和,劉備為何不答應呢?

CJ-J


劉備帶領蜀國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吳國推進的時候,孫權確實立刻就向劉備提出了求和的請求。但這個求和請求中,有沒有歸還荊州這個條件,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史料上並沒有這方面的記載,所以我們不能信口胡說。

(劉備劇照)

不過,史料上雖然沒有記載,但是這件事可以分析。我認為,孫權在求和信中提出歸還荊州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是當時吳國的邊界已經推進到了巫山附近,已經遠遠超過了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範圍。這麼龐大的地域,孫權不可能在劉備還沒開打的時候,就主動歸還荊州等大片地域。二是孫權打荊州是蓄謀已久的,而且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最後因此獲得成功。他不可能把好不容易獲得的荊州,拱手送給劉備。三是孫權怎麼說也是一國之主,就這麼輕易地送出去了,面子上也說不過去。四是在吳國看來,荊州本來就是他們的,是劉備“借”去不還。現在奪回來,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怎麼可能又退還呢?如果退還,那就說明自己打錯了,這不是自打耳光嗎?

那麼,孫權在求和信上肯定不會什麼也不說,肯定有關於土地問題的表態,他會說什麼呢?

我覺得孫權最有可能說的,就是把夷陵之西的兩三百里的土地歸還劉備。這樣做,不但多多少少平息了劉備的怒火,自己也沒吃虧。一來,夷陵以西的兩三百里土地,都是很平整的,雖然出產莊稼,但是沒有據點,守不住。二來,孫權是以退為進。把劉備放在夷陵西兩三百里土地上,正好居高臨下攻擊。三是這是一個驕兵策略,可以以此讓劉備放鬆警惕。

(孫權劇照)

那麼,孫權都這樣求和了,劉備為何不借坡下驢,或者和戰結合,非要一味強硬地和孫權開戰,以至於最後失敗呢?

第一,劉備有驕傲情緒。

劉備為什麼有驕傲情緒,這是由幾方面形成的。一是劉備在很短時間裡,從被呂布、曹操這些人追得到處逃竄,到擁有了益州、荊州、漢中等三個龐大的地域,並數次打敗敵人,讓他心裡充滿驕傲。這種驕傲,不僅僅他有,部下將士也有。張飛因為鞭打士兵被殺,就是他太目中無人的表現。二是劉備當了皇帝,而孫權只是諸侯。而且劉備還自認是繼承了漢朝衣缽的皇帝,他對孫權自然有居高臨下的感覺。三是孫權因為故意示弱,讓劉備中計,讓劉備以為孫權怕了。

第二,劉備認為有必勝把握。

為什麼有必勝把握?一是孫權地小國弱,財力不雄厚,軍隊的戰鬥能力也並不突出。他們能夠在赤壁大戰中戰勝曹操,是依靠長江天險。他們能夠獲得荊州,是偷襲得手。二是當時吳國最值得倚重的,也是偷襲荊州成功的大將呂蒙已經去世。吳國已經沒有拿得出來說話的大將(那時陸遜並未顯山露水)。三是劉備可以依靠巫山的山川之險攻打吳軍,吳軍無法防守。

(夷陵之戰)

第三,劉備認為不能求和。

為什麼不能求和呢?一是求和會失面子。這就相當於人家對你猛一通老拳,接著又說,好吧,我送你去醫院,給你掏醫藥費。這顯然是讓被打的人倍覺屈辱的事情。二是求和會影響士氣。劉備帶著大軍東征,士氣非常重要。一旦士氣洩了,長途遠征,不打已經先輸了。

也就是說,劉備不同意孫權就求和的主張,肯定是沒錯的。錯在於他的戰略選擇,最終並沒有憑藉到巫山之險,而把部隊擺在戰場平地上,同時由於吳軍拒不出戰,最後原本很旺的士氣,白白地洩了,最後打得一敗塗地。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第一,劉備東征東吳,是舉當時蜀漢全國之力的,戰爭的開端他勢如破竹,所以當孫權提出歸還荊州的時候。劉備想的卻是鯨吞東吳,他已經不在乎荊州了,他要的就是整個東吳。他自己也感覺自己能夠拿下東吳!其實劉備的心裡已經算好了。與其吞下實力更強的魏國,不如去吞併實力還比較弱的東吳,而後再去北征魏國!



第二,對於當時的戰爭而言,就算孫權割讓了荊州,對於劉備而言基本上一無所獲,劉備從新野南逃江夏的時候。裹挾了大量百姓,曹操所得的新野也只是一座空城。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的時候,三國志記載丞相諸葛亮遷三郡居民入川,所以劉備如果得到了荊州也很可能。只是一座座的空城,如果兵源和糧食一無所獲,豈不是虧大了,所以劉備既然舉國之力攻打東吳,他不在乎孫權是否割讓荊州了,他望的是正個東吳。



農人牧子


75萬蜀軍伐吳,孫權提出歸還荊州以求和,為啥劉備不答應呢?

從三國演義描述看,確實劉備軍力強盛,氣勢磅礴。但是文藝作品,有歷史上慣用的誇大,號稱等成份,從劉備傳,陸遜傳看,並沒有劉備兵力具體多少的記載,但陸遜對抗的吳軍五萬是明確的。以蜀國僅有益州,漢中地盤的情況分析,應該有七八萬人馬,加上沙摩軻,杜路,劉寧支援的兵馬,至多八九萬。對孫權提出歸還荊州求和,劉備為啥不答應,只能根據當時情況推斷,因為究竟為啥,只有劉備知道。

第一,懷疑孫權求和誠意和自己當初的選擇。就在六年前的建安二十年(215)孫權乘劉備在益州無法分身,派呂蒙帶兵兩萬,奪取了荊州的長沙等三郡,劉備也很惱火,曾經帶兵五萬返回荊州,並令關羽帶兵三萬進入益



陽。但由於曹操窺視益州,劉備壓力山大,只好與孫權訂立協議,按地理位置雙方各分三郡,東邊歸吳,西邊歸蜀。可僅僅四年,孫權又讓呂蒙偷襲荊州,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喪失理智的報仇雪恨。孫權不僅奪走荊州,還殺了關羽。人死不能復生,關羽是結義兄弟,



劉備如今成皇帝,而關羽卻死於非命。加上張飛當面哭訴,發兵以後,殺害張飛的兇手又投東吳,劉備當時怒火中燒,這種情況下,頭腦不太清醒,恍惚間反思當初訂立協議,覺得紙上談兵沒用,還是軍事手段算數。第三,虛幻的正統優越感。劉備剛剛宣佈登基稱帝,群臣擁戴朝賀,舉行祭祀劉邦大典,劉備覺得自己堂堂大漢皇帝,孫權小兒沒有資格和老子談判,伐吳才能體現正義,懲惡揚善,加上蠻王沙摩軻等捧場,劉備頭腦發熱,乘著氣勢正盛,一口回絕求和請求,待冷靜下來,一切都晚了。



以上三條是主要原因,另外,劉備閉目塞聽,錯誤判斷形勢。比如,自行登基稱帝的理由,是漢獻帝被害,開始可能是信息傳遞有誤,但隨時間推移,漢獻帝的真實消息,應該已經清楚,劉備對政治形勢應有清醒認識,不應繼續裝糊塗;還有對重大警示信號置若罔聞,比如,張飛遇害就是嚴重警報,因為本來劉備經眾人勸誡,已經有所鬆動,張飛一番話,又激起劉備憤怒。按說劉備此時應深刻思考,慎重對待,而劉備仍然堅持錯誤,拒絕檢討,終於釀成不可挽回的惡果。(6:09)


流譽後


首先,別說75萬,能有10萬就不錯了,而且別看不起東吳,東吳的軍事實力不下於西蜀,只是分兵防禦曹魏了,當孫權忍無可忍的時候,先向曹丕稱臣,爭取時間,然後把兵力集中,一把大火讓劉備回到解放前

其次,劉備的戰略眼光有問題,當時孫權有大部分的荊州,揚州,交州,而劉備就一個益州,剩下的八州半全是曹丕的,劉備打盛產叛徒主君闇弱的益州都花了三年,打三代經營,軍事不弱於西蜀的東吳六年都不夠,真的打起來,曹丕可以派曹真,司馬懿駐紮宛城,曹休駐紮合肥,一旦劉備進去江東地界,從宛城出兵,奪下荊州(劉備和孫權開戰,不能撤兵回防)然後曹真抄劉備後路,和東吳兩面夾擊,司馬懿留守荊州,防止諸葛亮的增援(劉備基本抽空了兵力,諸葛的增援最多萬餘人),而孫權把兵力抽空抵禦劉備,曹休能輕易的通過合肥,和曹真一起包餃子(不要問曹魏哪來這麼多人,打仗士氣比兵力重要,孫劉大戰,皆是疲敝之卒,而曹魏以逸待勞,而且八州地盤,除開防禦人馬,兵力上≥孫劉總和也不是不可能)最後東吳滅國,蜀漢半死不活,曹魏一統三國,可喜可賀

這種結局,諸葛這種智者一眼就能看穿,所以極力反對,但是劉備膨脹到不可一世,西蜀東吳能在曹魏手下苟延殘喘,地利的功勞佔一大半,北方人不善水戰,長江天險保江東無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川中地形複雜,能輕易的以寡敵眾,保西蜀萬全,真正的軍事實力,從正史上就能看出來,諸葛打了一輩子陳倉,孫權打了一輩子合肥,都不得寸進

所以夷陵之戰就是一昏招,既然戰略上選擇了三分天下,那麼也就只能固守以待“天下有變”曹魏綜合實力最強,但也是內部最混亂的,一旦主君無能,很容易分崩離析,然而劉備等不及了,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安能不敗?


破碎軌跡


整個益州男女老幼總人口才94萬,何來75萬蜀軍?難不成蜀中全民皆兵?

孫權何時提出過歸還荊州以求和?如果他會歸還荊州的話,那為什麼要偷襲荊州?偷襲了再還回來,豈非兒戲?

言歸正傳,公元221年七月,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傾蜀漢全國之力執意發動夷陵之戰,這裡有兩個問題:

一是劉備為何要發動夷陵之戰?

二是劉備帶了多少人馬?



關於劉備為何要發動夷陵之戰,至少有3個原因:

1、為關羽報仇。天下人皆知關羽仍劉備結義兄弟,劉備如果不報仇必為天下人齒笑,況且劉備仁義重情,此為兄弟情感原因。

2、奪回荊州。天下人皆知孫權偷襲荊州,使蜀漢白白丟了荊州三郡之地,從此蜀漢僅益州一地,北有崇山阻擋曹魏,東有孫權佔據荊州,蜀漢的戰略地位一落千丈,毫無發展可言,被堵死在蜀中之地,劉備為了蜀漢發展,必要奪回荊州,此為國家發展原因。



3、暮年壯志。公元221年劉備己經61歲了,英雄己暮年,劉備自感時日無多,已經耗不起時間了,從劉備稱帝到發動戰爭僅2個多月時間,時間對劉備來說很急迫了,劉備只希望在有生之年為下一代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此為個人情感原因。

整個蜀漢軍隊約十萬人,還要防守北部邊境及其它邊境,劉備能帶去打仗的撐死也就七萬人。



孫權怕了嗎?孫權怕了就不會偷襲荊州並殺關羽,孫權只是沒有安全感,他一方面向曹丕稱臣,緩和北部邊境局勢,另一方面與劉備議和,但並未提出歸還荊州,議和只是緩兵之計,並搶佔輿論導向,況且孫權料定劉備也不會接受,殺兄弟奪地盤可是不共戴天之仇,劉備會接受嗎?你會接受嗎?我想換誰也不會接受吧。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伐吳,那是關公死後八年的事了。劉備說伐吳是替關公報仇,那只是藉口,經過十幾年的養精蓄銳,劉備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國庫盈實,這時的劉備是志在獨吞天下,孫權哪能還個荊州就把劉備給打發回去?曹魏勢大,劉備暫時不好下手,東吳實力這時遠弱於劉備,劉備就借為義弟關公報仇為名先吞併東吳。劉備要的是整個東吳而不是區區一荊州!如果劉備拿下東吳,接下來集吳蜀兩國綜合實力,便有足夠的能力挑戰漢獻帝的皇權,完成謀國篡位的大計。曹操最後悔的事是:當初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怎麼沒殺了那大耳賊劉備!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閱人無數的曹阿瞞也看走了眼!


華學志6699


誠邀,如題。
劉備為何不答應孫權的求和,竊以為很簡單,劉備自以為有足夠的把握拿下東吳。


歷史上孫權是否願意割讓荊州竊以為值得考究,畢竟東吳耗費了許多錢糧才重新拿下荊州。怎麼可能打都不打就直接還給劉備,那還不如不派呂蒙取荊州呢?所以今天小編只按小說的說法來考究。

按小說的說法,當時劉備擁軍75萬,剛在漢中大勝曹操,已成天下第一雄主。東吳兵馬不過20論高端戰鬥力,劉備雖然折了關羽張飛,但還有馬超趙雲黃忠魏延這些當世名將,反觀東吳,周瑜魯肅死後,東吳人才凋零,呂蒙又稀裡糊塗在劉備伐吳之前死亡,東吳已經無大將可用了。實際上陸遜也是因為火燒連營七百里後才為人所知,劉備自然對東吳孫權不放在眼裡。

實際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情誼深重,關羽張飛是劉備集團最元老的人物皆因東吳而亡,人非草木劉皇叔豈能無恨,更不會輕易放過孫權。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無月在之前的問答裡也已經說過了,劉備伐吳,是一場滅國級的大戰,劉備出兵的目的就是掃滅東吳,而不是為了區區荊州。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為關羽報仇

這是劉備伐吳的出兵理由,直接導致了這場戰爭的發生。關羽是最早跟隨劉備闖天下的,那時候劉備一無所有,一起打拼到今天,跟劉備的感情很深,劉備為關羽報仇,合情合理,也符合劉備重情重義的人設。血債就要血償,你東吳殺了我關羽,賠我一個荊州怎麼夠,荊州本來就是我劉備的。劉備要的是孫權身死家破。

二、看透了東吳不滅,荊州不穩

關羽的死,讓劉備看明白了,想要荊州安穩,就得滅掉東吳。不然就算今天拿回了荊州,東吳還是會蠢蠢欲動,何況現在劉備也沒有關羽這樣的大將可以鎮守荊州,所以,即便拿回荊州,遲早又要被東吳拿回去。為長久計,必須滅掉東吳,荊州才可以長久。

三、劉備志在天下

劉備以仁義著稱,這也是他打下一片家業的主要手段。但是“仁義”也給劉備埋下了一個隱患,就是當初的“借荊州”。如果劉備真的仁義,借了的肯定早還了,但是劉備卻在這件事上一直閃爍其詞,甚至放了個關羽在荊州,自己再也不露面了。這就是真正的劉備,他志在天下,荊州對劉備而言就是劉備的,沒有什麼借不借,可是他偏偏不得不講“仁義”,想必這件事也是很令他煩惱的。所以,這次他就打算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這個問題。

四、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前期的戰鬥順利,讓劉備信心滿滿。大軍調動不容易,如果就這樣撤回去,對劉備而言,只是取回了原本就在關羽治下的荊州,並沒佔到什麼便宜,這樣回去,劉備很沒面子的。其實孫權也並不是怕劉備,只是怕破壞了三足鼎立的局勢,因此,孫權也不會作太多的讓步,讓出荊州,已是他的極限。因此,劉備的大軍,只有繼續前進,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原創作品,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這是作者吹的,故意要捧劉備說他重情重義,然後只能這麼一路邏輯下去。實際上整個歷史上孫權只是想要跟劉備和談停戰,但是並沒提任何荊州的事,因為荊州本來就是東吳借給劉備的,主權是東吳的,正是因為東吳屢次討厭不還孫權才會派兵強奪的,怎麼可能再讓出去。

其次是荊州地區對於孫權來說太重要了。周瑜曾說,只要東吳能夠佔領荊州,那麼就有實力對抗曹操了。早在關羽還活著的時候孫權就曾說過,只要能夠討還荊州,哪怕是他親爹也得讓路,怎麼可能再去還給劉備。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劉備的實力還不足以威懾到孫權。夷陵之戰以前,劉備也不具備比孫權更強的軍事實力。當時孫權的總兵力大約是13萬人左右,還有大約10萬左右的預備役部隊;而同期的劉備軍隊大約是11萬6千人,預備役部隊4萬人左右。單單從軍事實力上劉備就沒法勝過孫權。

再來是兵種與地利問題。當時的長江直接將荊州南北隔開來。劉備在關羽軍團全軍覆沒以後喪失了所有水師部隊跟戰船,而吳軍恰恰是水中霸主。這使得孫權就算在江北打敗仗那麼退守長江以南也是自保有餘的,這就是已經提前立於不敗之地了。因此,孫權只是不想跟劉備打仗並不是怕了劉備。


優己


75萬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兵數,所以應該從《三國演義》來分析。真正的歷史上,蜀國真的一次性集結75萬大軍,能做到事情已經很多了。

仁義君主

劉備在《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過渡仁義化了,為了義帝關羽報仇而不顧一切才更符合劉備的形象,如果因為一個荊州就能使得劉備心動不報仇,那麼羅貫中給劉備辛苦建立的仁義形象就會毀之一旦,所以一個荊州的代價是不夠的。


想吞東吳

其實劉備在《三國演義》裡面還要伐吳,更深層次的目的就是劉備真的動了滅吳之心,羅貫中把劉備的這個意思也隱藏在裡面。因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藉著血海深仇來滅吳,在正史裡面劉備也是有這樣的想法的。所以羅貫中也表現了這一點。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塑造了很多情節,但是大致的歷史脈絡羅貫中並沒有去改動,所以劉備伐吳是肯定要伐的,一個荊州是動搖不了小說情節的,而且失敗也是必然的,這樣既大致符合史實,又為諸葛亮的能力造了勢。有這麼多好處,豈是僅僅一個荊州就能比擬的,所以劉備為什麼要答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