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孩子寫作業天天磨蹭到半夜,怎麼辦?

做作業磨蹭是多數小學生的通病。 說起這個,每個家長都感到頭痛不已,都能滔滔不絕的說上半天,什麼寫一小時作業能去衛生間七八次,什麼一會兒起來開冰箱,一會兒玩玩橡皮擦等等。現在小編就結合廣大網友的經驗,為大家奉獻一個綜合解決方案,希望對父母們有些幫助。

頭痛——孩子寫作業天天磨蹭到半夜,怎麼辦?

一、輔導孩子作業的3種錯誤類型

01、錯誤方法之監視型

這種錯誤方法容易造成的弊端有:

【1】家長在身邊,孩子做作業時有種被監視的感覺,心理壓力突增。

【2】孩子做對時,家長往往沉默不出聲;做錯時,家長就立刻指出來,孩子聽到的都是負面評價,容易對學習失去信心。

【3】學習是一種思維過程,家長不斷地打斷孩子的思維,容易導致思路中斷。

02、錯誤方法之騷擾型

面對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家長更容易充當服務員的角色。寫作業的過程中,一會兒“口渴了吧!先喝杯水”,一會兒“乖,你最喜歡吃的櫻桃,快來嚐嚐”,一會兒“鉛筆禿了吧!媽媽幫你削削”……

這樣看起來很有愛的畫面,其實是對孩子注意力的一種干擾,讓孩子分心走神,無所適從。

一個朋友曾如實對我抱怨:從小學一年級起,面對端茶倒水一直服務不停的父母,他寫作業時關注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父母什麼時候會離開。

03、錯誤方法之環境喧鬧

我們平常經常去小飯館吃飯,很多時候都能看見小飯館的桌子上有孩子的作業本。問過店主才知道,他們會在店裡客人少的時候,讓孩子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寫作業,也算是在看著孩子寫作業了。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接受這種說法,只要看著孩子寫作業,就算是輔導他了。但是,這種說法並不能獲得認同。就算店裡人少,但是環境還是嘈雜。不管家長的目的是什麼,孩子寫作業的環境就應該是安靜的。讓孩子在誘惑力多的地方寫作業,容易不專注。

二、父母應該怎樣幫孩子檢查作業

孩子放學後,和他聊幾分鐘,瞭解以下幾個問題:

【1】今天老師留的作業多不多?你大概多久能做完?

【2】今天有沒有覺得特別難的作業?作業是抄寫(體力)性質的,還是計算(腦力)性質的?

【3】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麼呢?

頭痛——孩子寫作業天天磨蹭到半夜,怎麼辦?

讓孩子先複習,再做作業。

先把當天學過的知識簡單列一列,做一個小複習,然後再著手做作業,可以提高做作業的準確率和速度,而且還能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減少做作業的阻礙,在列知識點時,可以參照下列格式進行。

語文:

所學課文;

要求掌握的字詞;

老師上課著重強調的地方;

對知識還有疑問的地方。

數學:

所學的概念;

所學的例題;

對課堂知識不明白的地方。

... ...

孩子慢慢養成這種複習的習慣後,就會發現,自己做作業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陪寫作業的4個精囊妙計

01、請不要干擾孩子

孩子一定要自己寫作業

家長不要輕意打擾孩子

楊絳先生提起對女兒錢瑗的教育時說到:“我們對女兒錢瑗,也從不訓示。她見我和鍾書嗜讀,也猴兒學人,照模照樣拿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

學習楊絳先生的方法,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在旁邊安靜地看書、工作,或者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那種寧靜的氛圍,可以幫助孩子靜下心來,順利進入學習的狀態,繼而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02、教會孩子使用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一般來說,學習的重點跟難點只佔全部學習內容的20%,我們卻要把80%的精力投入在這些重點跟難點上面;而其他內容雖然佔了80%,我們只需花20%的時間就能掌握。

寫作業的時候孩子這樣做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家長陪伴起來當然心情舒暢。

03、讓孩子準備錯題本

原因有三:

【1】錯題本是自身錯誤的系統彙總。

【2】錯題本能改變孩子對錯誤的態度,對待錯題的態度是減少錯題的關鍵。

【3】錯題本能改掉馬馬虎虎的壞習慣。

04、陪伴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呢?當然需要循序漸進地來。在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可以專心讀自己的書,父母認真讀書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示範,就已經為孩子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了。長此以往,何愁孩子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

多鼓勵少指責,家長應正視孩子的能力,當孩子課後不會做作業時,不要一味責罰, 而應當鼓勵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