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該如何在股市裡投資?

fengdxt


我認為最好的投資機會已經在A股裡產生,我是一個長線投資者,在目前的A股市場我覺得還在做短線投機的,簡直就是在浪費老天給我們的一次踏上一個財富等級的機會!首先從A股的週期來看,有熊就有牛是鐵律,在28年裡一共有11次熊牛轉變,但是真正的大級別熊市只有5次,第一次是325點,第二次是998點,第三次是1664點,第四次是1849點,第五次就是現在!而每一次的大級別熊市都出現了大級別的牛市行情,分別為2245點,6124點,3454點,5178點,那麼我有理由相信此次2449點以後也會迎來一波大級別的牛市行情!


其次從中短線來看,此次的2449點政策底已經成立,市場底也大概率會在100-200點,甚至1-2個月的時間裡出現!再加上下方有著20年年線支撐,有著28年黃金支撐線存在,還有2449點的政策底助力,所以我相信下跌的空間十分有限!最重要的是此次的2449點下方存在的股權質押風險不亞於當初2638點的危機,所以在沒有解決這個隱患之前,沒人願意去觸雷,引爆這個危機!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A股震盪和下跌其實更多的是洗盤和誘空,如果換位3-5年以後的角度來看今天,你絕對不會因為買在2449點或者2600點而後悔,但一定會因為自己的恐懼沒有佈局而後悔!就像當初5178點牛市買有在4600-5000點拋出一樣!所以世界上最後悔的不是做了什麼,而是沒做什麼,目前的A股往下跌是賺股票,網上漲是賺鈔票,不要浪費大級別熊市的機會,更不要在應該做長線佈局的時候去貪圖蠅頭小利做短線投機!

八年茅臺漲60倍,5年茅臺漲10倍,投資就是這麼簡單,搞複雜了往往虧錢。其實每一次的成功也許只是一次孤獨地等候,在此之前,堅持!就是一切!看完給個贊哦,謝謝!!


琅琊榜首張大仙


2018年還有21天就要過去,今天大盤從最高點3578點一路下跌,跌至2449點,(還不清楚會不會是今年的最低點)。今年幾乎是從年初跌至年尾。很明顯的下跌走勢。

我統計了一下2018年個股的表現情況:剔除2018年新上市的股票,剔除暫時停牌的股票,剔除2017年12月20號以後新上市的股票。總共剩下3456只股票

上證跌幅達到21.85%,(12月10號)這是前20名的漲幅。有的個股主要是最近一段時間上漲,例如恆力實業。翻紅個股數為245

有一隻沒漲沒跌)。970只跑贏大盤,即跌幅沒超過大盤(21.85%)。如果按照虧損計算,其實3211只股票是虧得。也就是說92.9%的股票是虧損的。其實很多股票是2449點之後漲上來的。之前虧損的比例也很大,我們不一定能夠拿得住,可能已經提前止損出局了

總體來說,我們2018年大部分人是虧損的,如果中間參與進來,而且又一直拿著股票,沒有進行高拋低吸,很容易擴大自己的虧損。2018年即將過去,迎來2019年。

那麼2019年我們股市裡,我們應該那些因素呢?

1、2019年,是我國建國70週年,可能會出臺相關政策,為我們的經濟保駕護航,再加上“入富”將在2019年實行,而MSCI有可能會在2019年將我們的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總體來說偏利好。

2、不過2019年我們也不得不考慮一件事

,即美國的股市歐洲股市也是高位調整下跌。(所以全球範圍內,都處於這種情況,a股難有樂觀)

雖然美國股市目前還不能說是轉入熊市,也沒有跌破6600點,也沒有跌破周線MA120.目前還只能說是調整。由於近期下跌幅度加大,所以美國股數

不確定因素,可能會給我們a股帶來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加速下跌,影響力是空前的)

3、M1和M2的剪刀差在擴大,也就是說我們的企業不容易。而我們的M2增速在逐漸下降,降至現在8%左右,也就是說我們的貨幣供給偏緊

可以參照一下,一般來說M1-M2剪刀差到了-(9%-10%)。我們的股市也差不多觸底了。現在剪刀差還在-5.3%左右,也就是說我們還沒有到最艱難的時候。

考慮了這麼多因素,那麼2019年我們該怎麼操作呢?

1、我們認為年底之前反彈的概率很大,而目前下跌空間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這時候我們應該逢低佈局一些大金融板塊,建議靠近2449點附近購買大金融板塊個股,因為這時候國家可能會託市,而這時候大金融板塊個股,反而比較吃香。等指數上漲上來,可以按照技術分析操作,短線行為也是可以的。(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股市越差,越要買金融股,低位買入券商也是合適的

2、M1-M2

,還沒有達到最艱難的時候,不過一般來說我們的A股提前啟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相關的政策,我們股市依舊是政策市。就怕沒有政策出臺,沒有預期。所以說,目前剪刀差已經達到-5.3%左右。我們國家可能隨時出臺相關政策,對股市可能會有不錯的刺激,在加上2019年是70週年。股市反彈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因此,逢低佈局一些金融板塊是合適的,不管是因為國家託市,還是未來有可能牛市要來臨,金融板塊都會有不錯的表現。其次就是指數漲到一定位置,可以適當性的短線操作,畢竟這時候勝率高。至於2016-2018年大漲的,白馬股,藍籌股建議就別參與了,雖然也會反彈,但是反彈力度不一定強。

好了,今天就暫時講到這裡,希望大家關注我或者私聊我,股票問題,可以互撩


晚睡以防


2019年走出大牛市的概率不大,主要理由:一是近幾年家庭房產債務攀升快,總量大,家庭可用於投資股市的資金有限;二是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改善的條件不具備;三是國外主要經濟體指數在相對高位,從高位繼續回調的概率較大,A股獨立走牛的概率不大。

股指經過2018年的深幅調整,2019年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主要股指應該會在一個箱體中運行,箱頂與箱底之間估計在800~1000點以內。但市場不缺機會,結構性牛市依然存在,由於資金有限,牛股可能會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5G、新材料等政策支持力度大、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市值較小的板塊中誕生,2019年上證50板塊的機會估計不大,所以策略上應舍大取小。


德廣天下JOE


A股可不會管什麼底不底,依舊會按規律走下去,天天有人在說底,哈,有用嗎?十月初本人就說可能會築今年耒第三個箱體,至今整兩個月了,箱體己成型了,也許要拖到春節前後了,這裡要汪意一個動向,前期大多在2600至2700波動,後面是否會下降到2500上下波動,一旦成立,那就意味著熊市中期將完成!極有可能向熊市底部區域運行了!也就是說進入熊市底部區域第一步:探測時段!當然不可能2019年沒戲!歷耒均會在此展開年度行情,將大於反彈!大約有15%上下幅度!也許會發生兩次!等著吧!這可不是底不底,什麼估值,市值的因素,是股市自身規律的需求!(哈,空頭主力忙了一年也要賺一些,在低位做盤一可獲利,二,又不會進入被套區域。那可能像現在這樣,一個反彈才10%上面就是被套區域了)


手機用戶6651497671


優秀的管理層你們好!我們的GDP年年高速增長,不知道增長去了哪裡?你們發行新股審核嚴格,嚴格執行上市企業規範經營,不知道嚴格在哪裡?“媽媽送我上幼兒園時大盤 2000 多點;媽媽送我上中學時大盤 2000 多點;媽媽參加我畢業典禮時大盤 2000 多點;現在媽媽送我的孩子上幼兒園了,大盤還在2000多點。真希望媽媽的年齡也像中國股市的點位,永遠年輕。”中國故事!


牛78910犇


說到2019年該如何在股市投資,不怕諸位笑話,我的觀點永遠是獨立的,做法也“很別緻”。對於我個人來說,在2018年已經基本完成了投資階段,也就是佈局。2019年好像沒有什麼“投資”之類的事情要做。就是老老實實做個“小股東”,“監督”上市公司的發展,“慢慢看”公司怎麼去賺錢,股價如何去改變。到年底再讓券商算一算,我是賠錢還是賺錢。我一直強調,“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做股票也要求簡單。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靠上市公司賺錢”,無論重複多少遍,老是這句話,多麼簡單。對於我來說,很少考慮每天盯盤,是不是賺錢。投資就是往裡扔錢,把錢放進去,覺得合適了再取出來,然後算一算是賠錢還是賺錢。我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就是“炒”,炒的頭暈目眩,也未必賺錢。就是“算賬”也很簡單,能不能跑贏大盤,跑贏了證明自己還湊合,跑不贏說明技術沒過關。聽著簡單,做到很難。其實最簡單的事不是做股票,而是侃。所以侃的人越來越多,你要不侃幾句,就是浪費了平臺提供的空間。


麻辣SC


經歷了2018年的“快熊”之後,2019年開始的“慢牛”是值得期待的。但這只是“戰略”上的看多,因為市場總是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與隨機性,想要看穿2019年度每個階段的市場走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個純粹的交易者(做差價),那你只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選擇隨時改變交易“策略”與“戰術”,唯有這樣,你才能跑贏大盤。而如果你就是一個(長線)投資者,那你只需要在一些估值嚴重被低估的股票下跌時買入即可,完全不必去理會現階段市場的一個波動。

總之,2019年比起2018年來講,A股市場的投資(或投機)機會將會變得更多,但切不要有“魚和熊掌”兼得的心理,最後總是折騰到“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


風雨同舟榮耀共享


股市早已見底,現在回抽確認,馬上啟動牛市,最後低價買入機會。股市早已見底,現在回抽確認,馬上啟動牛市,最後低價買入機會。股市早已見底,現在回抽確認,馬上啟動牛市,最後低價買入機會。


講真實話


在中美貿易戰還沒出現收兵言和尾聲狀況下,上證股市還是以守為主,但估計2019年因為大國貿易戰會是二敗俱傷情況下,將會在握手言收場,再來的美聯儲因為中美貿易戰,美國也傷了筋骨,失業率上升,非農業指數下降而採取保持不再加息或明年只加息一次可能性,2019年上證股市將會從新漲升挑戰3300點以上。。。


方世家


春節前還有一波紅包行情,搶個頭彩好運明年,二O一九.七月將是轉宏運點,股道有稻香,有備財機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