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孝莊皇后,其實並不受寵,“太后下嫁”到底真相如何?

Wiil_wei


一直有關於孝莊太后有可能下嫁給攝政王多爾袞的原因猜測種種,那就是太后是為了保住兒子福臨的皇位而被迫下嫁多爾袞的。此說還是基於莊妃與多爾袞的私情而起的。太宗駕崩後莊妃借與多爾袞的私情,得到多爾袞的幫助,使得福臨順利地登上了皇位。莊妃本想垂簾聽政,又怕宗室中人反對,就與多爾袞商議。最後,兩人決定採用攝政制,由福臨做皇帝,太后掌執內權,容親王多爾袞攝政。

清廷入關後,攝政王仗著自己的軍功將大權獨攬,還讓王公大臣對他北面而朝。太后十分疑懼,但為了穩住攝政王,她故意下詔命諸臣以皇叔九千歲的禮儀進上,多爾袞並未懷疑,欣然接受。

可是,有一天,太后與多爾袞並輦而行,侍衛前來稟事,都是先太后,後オ輪到攝政王。多爾袞大為不滿,就耍起了脾氣,不上朝,不進宮。太后得奏,心中懊喪,當時沒有多爾袞還不行,可是多爾袞又如此專橫,這可怎麼辦?如果不想辦法,福臨的皇位早晚會被他奪去。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下嫁多爾袞。於是,太后命內大臣往攝政王府議下嫁之事,並命內三院擬太后下嫁及稱尊皇父的典禮。

聞聽此事,明朝舊臣陳之遴十分驚異,咋舌道:“這種禮也能議嗎?”太后聽說他的言論後,大怒,要不是有大臣在旁相勸“下嫁是大喜事,不宜用刑見血”,陳之遴必死無疑。陳之遴死罪雖免,仍被貶到吉林三姓城入軍籍服役。

可見,太后下嫁實在是委曲求全,不得已而為之。

關於太后下嫁的說法還有許多,有些故事荒誕不經,有的如同淫穢小說,都令人難以置信。但是除了民間傳說外,史學家也有太后下嫁的說法,大致與第三種說法相似,說是太后為了籠絡多爾袞,鞏固福臨的帝位而下嫁。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太后下嫁似乎已成定論,是否真的如此呢?

那些相信太后下嫁的人提出了自己的論據,他們認為作為一樁政治婚煙,太后為了保全福臨的皇位下嫁給多爾袞是完全可能的。試想,順治登基時還只是個孩子,而孝壓太后也是一個30餘歲的寡婦,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僅憑他們母子怎麼可能撐起整個大清江山?並且,當時多爾袞已經掌握全部軍政大權,尤其是入關後他更是專橫跋扈,說一不二,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作為福臨的母親,不委身下嫁,恐怕也沒什麼好法子了。至於是主動自願,還是被逼迫,以及結婚的時間、地點,是否舉行過大典,其實都是不重要的。因為,孝莊太后只要達到政治上的平衡,保住福臨的皇位就達到目的了。事實上她也確實牽制住了多爾家,所以,說兩人確實有私情,也是不過分的。


歷史說是非


太后下嫁的真相有很多種說法。

一是: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是想報恩。因為自從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完全有能力繼承大統,但是他選擇了年幼的福臨登上皇位,自己當攝政王。之後更是為了大清江山親率大軍揮戈南下,打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城,迎請順治帝移駕北京,成為清軍入關後的第一位天子。

第二種:多爾袞與孝莊太后早有私情,太后下嫁是順其自然。孝莊太后與多爾袞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孝莊嫁給了皇太極後,心裡一直惦記多爾袞,皇太極去世後,兩人便順其自然的在一起了。

第三種:孝莊太后為了保住兒子福臨的皇位而被迫下嫁給多爾袞。雖說兩人有私情,但是皇太極去世後,孝莊想垂簾聽政,又怕宗室中人反對,便與多爾袞協商好她管內政,多爾袞當攝政王輔政。但是清軍入關後多爾袞大權獨攬,直逼順治帝。孝莊為了能鞏固住福臨的皇位,便被迫下嫁與多爾袞,保住順治的皇位。


談歷史論古今


這個問題似乎只能用哲學原理去詮釋,即否定之否定。因為如果大明王朝不滅亡的話,便不會有清王朝的興起,而沒有清王朝的興起,自然也就不會有清王朝晚期的那種局面了。

當然,明王朝作為封建王朝,雖然已經出現了某種資本主義的萌芽,比如鄭和下西洋,但從根本上講,明王朝是註定要滅亡的,只不過早一點、晚一點而已。至於其滅亡時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