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喜提中國頂級設計獎——“紅星獎”,憑什麼?

9 日晚,號稱中國設計界的「奧斯卡」——中國「紅星獎」在京揭曉。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2006 年創辦的紅星獎,12 年來累計吸引 33 個國家和地區的 5700 餘家企業、近 5 萬件產品參評,也是全球稿件徵集數量最多的設計類獎項。曾被央視譽為「中國唯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獎」。2016 年,紅星獎共徵集到 6520 件產品,其獲獎產品有 319 件,比例為5.1%,而 2017 年,紅星獎的獲獎比例更是縮小為 3.95%,單就獲獎比例而言,紅星獎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然而,百度作為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百度設計竟然奪得 2018 年三項紅星獎,包括:設計語言、ID 設計及交互系統全面獲獎。其中,「以聚焦內容為理念的設計語言」就是 2017 年已經低調上線的百度內部代號為:「高級感」的設計。憑什麼?來讓我們一探究竟。

「是什麼?」

在 2017-2018 年,由數百名設計師、產品經理、工程師合作,對包括「百度 APP、百度搜索、百度地圖、百度貼吧、百度網盤、百度貼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等全線產品進行整體改版。百度用戶體驗中心(UXC)為此重構了百度全線移動產品的基礎交互框架,並設計了具有包容性和百度獨特性的品牌風格、設計語言——「以聚焦內容為理念的設計語言」,這一設計語言在內部項目代號為:「高級感」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隨著自媒體的蓬勃發展,我們每天接觸到的內容數量也是隨之爆炸,內容越來越多,可以利用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以聚焦內容為理念的設計語言」正是在減少無用信息的干擾,讓用戶可以快速聚焦的到內容本身。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百度 APP 舊版(左)和百度 APP 新版(右)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差別,我們也試著從「感覺」、「色彩」、「細節」「整體上」四個方面來尋找「高級感」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百度系列產品展示-百度網盤、百度 APP、百度地圖

「高級感」 in 「感覺上」

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認為最好的設計是「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當你處在某一環境下,你不需要過多的學習過程,潛意識會告訴你該如何做,這是最高級的設計。

將燈和鑰匙聯繫起來,一進門就要放下鑰匙和打開燈,為什麼它們不該是天然結合起來的呢?深澤直人設計的這款檯燈底座是個托盤,每當你下班回家,把鑰匙往托盤裡一扔燈就會自動亮起來,拿出鑰匙燈也就關上了。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深澤直人作品

將水果和包裝聯繫起來,盒子外型就是果皮的飲料盒,天然地讓你想摸一下,或者有拉開的衝動。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深澤直人作品

百度的「高級感」可謂是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數億認知水平各異的用戶,通過同一款百度APP,沒有過多的思考和負擔,就能輕易的高效的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是百度交互設計所體現的「高級感」。

「高級感」 in 「色彩上」

在色彩的使用上保持了極大地剋制,背景大面積留白,即使是用淺灰色線條勾勒的搜索框,也能凸顯出來,減少用戶的視覺壓力。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同時,隨著 UI 控件在優先級上的淡化和降低,文本、圖片這樣的內容在整個佈局中,信息層級得到了提升,用戶會更容易注意到文本和圖片內容。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高級感」 in 「細節上」

和諧的構圖比例可以給人帶來最舒適的視覺體驗,百度遵循「格柵化」設計,通過複雜計算,將頁面設計為 12N 的「柵格」結構。12N 的結構在手機屏幕上最優化的容納了「舒適邊距」、「三圖」、「單列文字」等排版元素。最大限度的實現了平衡協調,讓每一條信息元素都有平等的展示機會,將閱讀的重點放在內容上,自然也就

把閱讀的選擇權交給了用戶。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這種對用戶的尊重顯得尤為可貴。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高級感」 in 「整體上」

百度旗下目前有「百度 APP、百度搜索、百度地圖、百度貼吧、百度網盤、百度貼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等產品,在統一的設計語言下,百度系 APP 既保持了高度統一的設計風格,又能夠體現不同產品的各自特點。在這一設計語言的規範下,整個百度家族的產品風格都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統一。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高級感」 in 「未來」

百度喜提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凭什么?

從這一段宣傳片可以看出,百度推出的「以聚焦內容為理念的設計語言」除了應用在手機APP、電腦上,未來也極有可能應用在智能家居、家電甚至汽車交互設計上

這種極簡剋制的風格是否會被大眾所接受?後續百度又將如何演變與延續?如何在軟件設計與硬件設計上使用同一種設計語言?——也許只有「未來」能給我們答案

圖片來源:紅星獎官網、深澤直人工作室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