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龐統、郭嘉、周瑜如此有才,為何都沒有活過40歲?

李辰曉


這個問題很難。人言天妒英才,放到這幾位身上,再恰當不過。

三國時代,人口急劇下降,十室九空。


公元156年,據史料記載全國有5600萬人口。但是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的混戰,赤壁大戰之後全國人口為140萬。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將近800萬。魏蜀吳的魏國剛剛建立時,魏國大臣陳群曾說:“現在整個國家的人口,比起漢文景時,不過就是一個郡而已。”

所以,曹操講,生民百餘一。

所以某人講,原子彈比不過劉關張的大刀長矛。三國,真是一個悲慘的時代。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掛呢?

第一是戰亂,第二是災荒,第三是疫病,第四是生產破壞。把三國人的活路堵的死死的。

諸葛亮說他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真不是謙虛。

龐統、郭嘉、周瑜,他們不存在餓死的問題。要麼是戰爭中被殺死,要麼就是病死。

龐統是運氣不好,被流箭射死了。這沒什麼好說的。刀劍無眼。



郭嘉和周瑜,都是年紀輕輕病死的。三十來歲四十歲。三國時期,疫病橫行,醫療條件又不行,往往一個小小的病就能要了一個壯漢的命!劉備就拉肚子拉駕崩的。


關羽的小兒子,聰明極了,諸葛亮很賞識。二十來歲,沒了。張飛的兒子,年紀輕輕,沒了。曹操的小兒子,十來歲,沒了。都是病的。

因為很容易就會掛掉,也導致後來玄學興盛,這都是後話了。


上將噯福斯


應答:這題很難解釋,該說天不惜英才,龐統,龐士元是隨劉備進益州在攻打雒縣率眾攻城時中流矢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身先士卒一高級軍事指揮員親臨一線,可見忠心可贊,不是嘴上說的功夫,劉備痛心之極,可歌可泣。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初見袁紹後投靠曹操,三國志記載,太祖曰: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太祖問疾者交錯。及薨,臨其喪,哀甚,謂荀攸曰: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乎!…郭嘉謀略過人,深得曹操歡心,平定北方隨軍出征,出奇謀,是曹操得心應手的軍事,失之曹操大哭,親祭,在赤壁殘敗時還想起郭嘉。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而道於巴丘病卒,時等三十六歲,周瑜一生功績不用介紹網友們都清楚,是何等威風!一場赤壁之戰名揚千古,三國才正色成鼎立之勢,在於曹仁隔江防範中延誤箭傷的治療,病故,一代英才消失。

除郭嘉病故,周瑜,龐統都是死於戰爭,可見世代人們希望和平,不喜歡戰爭,若不是戰爭啊!何來這麼年輕就亡呢?





9紫氣東來


龐統、郭嘉、周瑜都是有才之士,卻不到40歲就丟了性命。實在可惜。

龐統去世,對劉備來說打擊很大,當時龐統在劉備心裡地位僅次於諸葛亮。三國志中曰「先主痛惜,為之流涕」可知劉備對龐統的倚仗。龐統死於落鳳坡,龐統字鳳雛,此處也許是天意!

郭嘉號稱曹操第一謀臣,有鬼才之城,他的去世是由於身體原因,曹操十分可惜。他臨死前建議曹操小心司馬懿,此人可以用就用好,不能贏就殺之。可以他對司馬懿一直提防。“嘉不死,仲達不出”!

周瑜是吳國大都督,與吳國國王孫堅、孫權關係很好,而且很有帥才!他的死源於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由此可見,也許他的心胸過於狹窄,容不下比他謀略高的人,實在可惜。


偉人雜談


這個必須要提到一點,古人30幾歲其實已經不能算短命了。

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人骨測定年齡,經過計算,古代人的壽命其實是很短的。以《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記載,夏、商時期平均壽命不過18歲,周、秦時大約為20歲,漢代是22歲,唐代27歲,宋代達到30歲,清代是33歲,到民國時期約為35歲。

這個數字可能會有一些出入,但是至少也可以作為參考。另外可以參考下康熙子女的壽命,康熙一共有35個皇子、20個皇女,其中5歲前死亡的有皇子12人、皇女10人,5-18歲之間又死了皇子3人、皇女2人,剩下的也大部分死於40歲左右。以皇家的生活、醫療條件尚且如此,普通百姓更是可想而知。

具體到問題所說的龐統、郭嘉、周瑜,因為他們都有一定身份地位,生活條件較好,所以比人均壽命高是正常的。但是他們長期征戰奔波,龐統死於戰爭,郭嘉也是在隨軍時水土不服病死,周瑜也受過傷,所以30幾歲死很正常了。



不沉的經遠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龐統、郭嘉、周瑜都是魏蜀吳三國不可多得人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是這是三位重要謀士,基本上都是英年早逝,為什麼他們都沒有活過40歲呢?

1.郭嘉:郭嘉的死因屬於病死的,由於曹操帶著郭嘉遠程烏桓,雖然大勝而歸,但是郭嘉在撤軍之時,由於水土不服、氣候惡劣,染上疾病,不久便身亡了,由於古代的醫學還不是很發達,所以郭嘉得不到很好的醫治,患病身亡也是在常理之中。

2.周瑜:很多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認為周瑜是諸葛亮給氣死的,因為在小說中有三氣周瑜這個典故。那是作者為了神化諸葛亮而特意安排的劇情,周瑜的心胸沒有小說中描述的那麼狹隘,周瑜制定好了入川計劃,行軍至巴丘,突然病故。

3.龐統:我們知道劉備入川的時候帶的是謀士龐統,為自己出謀劃策。但是在攻打雒城的時候,龐統不幸被流失擊中,不久便喪命於此,劉備為此大哭一場。龐統之死,實屬意外。如果它沒有被弓箭所傷,應該可以活過四十歲。

其實由於古代的醫療水平有限,大多人的平均壽命只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這三位頂尖謀士沒有活過四十歲也在常理之中。郭嘉和周瑜是病死的,而龐統卻死於戰爭。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請把你的想法寫在評論區,喜歡的朋友可以加個關注,謝謝。


東方未明哥


郭嘉,字奉孝(170——207)。戲志才死後,曹操悲痛欲絕,引出潁川又一鬼才——郭嘉!郭奉孝幼承家學,天文地理無所不精,奇門遁甲陰陽術數無所不能,尤其善於占卜,其機神鬼莫測!有生之年為曹操平河北,滅烏恆。一舉征服了曹操的大後方,解決了曹魏的後顧之憂。可惜死於征討烏恆的返回途中!其時,曹操赤壁用兵……赤壁兵敗,曹操長嘆:奉孝若在,孤何敗於此啊!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單論這一句話就可以看出,郭嘉的才智比諸葛亮只高不低。

有說法是郭嘉死於嗜酒如命;又有說法是郭嘉每逢大戰事,必先佔卜,故死於洩露天機!至於郭嘉好不好色就不好說,但好酒是真的。郭嘉,38歲病逝!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179——214)。龐統,師承叔父龐德公,與諸葛亮齊名。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崔州平等為友。看看這些同學朋友就可以知道他龐統是啥樣的人了!赤壁大戰,一條連環計突顯出鳳雛的才智。鳳雛臥龍得一人者可得天下!當然了,這句話可能是龐德公推銷自己的學生侄子而打的廣告吧!有個笑話,傳聞左慈遊訪龐德公的時候見到龐統。左慈看了龐統半天說:這娃兒才智超人,可惜啊,是個短命鬼!後來果然被“烏鴉嘴”說中:龐統,36歲死於雒縣落鳳坡!

龐統雖說是一文職軍師類的人,卻親自領兵入川,甘冒風險“替身”劉備,結果成為“眾矢之的”。當然了,也成就了龐統的千古英名!

周瑜,字公瑾(175——210)。與孫策同齡,好友加連襟。周瑜相貌堂堂,是個大帥哥,要不咋能娶得了孫策的小姨子呢?周公瑾不但人帥,他還精通音律,東吳那些搞音樂的人都說:曲有誤,周郎顧。要不然周董一曲“東風破”能唱得那麼美綸美幻,祖上遺傳啊😄😄

周郎在史上堪稱奇才,羅貫中把他寫成嫉才妒能、心胸狹窄之人,只不過是為了褒揚劉備集團諸葛亮等人的封建復辟思想罷了。真正的“草船借箭”應該是周瑜的傑作。孫策死後,周瑜輔佐孫權,率江東將士,聯劉備軍團,大敗曹操於赤壁。形成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勢。可惜,高富帥的命也不長,公園210年,一代嬌子病逝,享年36歲!

為什麼要“天忌英才”!龐統、郭嘉、周瑜都是三國裡的精英之才。如果可以活得久一點,三國是不是更加精彩?

都說三國時候人均壽命不超過30歲,我也不知道這個數據是怎麼得來的。但是古時候由於醫療衛生條件差,比現在人活得短一點是肯定的事情。加上亂世之中人的平均壽命都會大大縮短也是不爭的事實。

龐統死於貪功冒進!急於建功立業!

郭嘉死於好酒貪杯,生活無節制!

周瑜死於傷兵纏身上陣,急火攻心!

三人都死於一個字:貪!

龐統貪功!郭嘉貪杯!周瑜貪名!








上善若水36526


其實這個問題便有群缺陷,屬於標題黨一類,雖然再說這三人為何早死,但是卻抓住活不過四十這個點給自己的標題造勢,問得十分沒有水準!這三個人的死亡原因各有不同:

首先從郭嘉說起,這是個充滿爭議的人物,雖然是三國頂尖的謀士,但是作風不良。愛喝酒,比女色,身體被掏空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徵烏桓歸來的途中,郭嘉因為水土不服,再加上氣候惡劣,在急行軍的狀態下舟車勞頓,又操勞過度,新病舊疾碰在了一塊,無奈英年早逝!

其次再說說周瑜,能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作為三分天下的主人公,周瑜有非常雄厚的本錢!但是他征戰一生,很早就攢下了一生傷痕,再加上赤壁之戰中了箭矢,病情逐漸家中!這種情況下週瑜如果好生修養,也許壽命會延長不少!可惜為了江東大業,他選擇了帶傷上陣,也許是積勞成疾,再加上傷口感染造成的,一代名將只能含恨去世!

龐統雖然與諸葛亮齊名,但是真實能力無從考證,唯一的閃光點便是在入川之戰!但是這個人過於膽大,明明為謀士,卻敢率眾攻城!那麼老天也沒有特別關照他,當飛箭向他飛來的時候,龐統理所應當的戰死了!


小高論古今


冷月無聲

天妒英才早奔西,

極樂世界續傳奇。

人生如燭皆仙逝,

只候去早與來遲。


用戶2722114801962


不死或許就不會成名。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既生瑜何生亮,龐統送命奪西川。


歷史論


應該是機緣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