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什麼原因引起?

wei210096997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根據胃黏膜的病理改變分為非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特殊類型的胃炎三類。較常見的有萎縮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和反流性胃炎。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病理上表現為胃黏膜內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為主的改變。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及腺體發生了萎縮性改變。小克將常見病因解釋如下,供大家瞭解。

1.幽門螺桿菌具有直接侵襲胃黏膜作用,另外幽門螺桿菌的代謝產物氨、分泌的毒素及產生的抗體可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應,是引起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2.甲狀腺病、糖尿病、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誘發慢性萎縮性胃炎。

3.當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膽汁、胰液和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破壞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襲產生炎症,誘發膽汁反流性胃炎。

4.老年人胃黏膜生理性功能減退、慢性右心功能不全、門靜脈高壓等引起的胃黏膜淤血營養不良也可以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生。

5.長期服用解熱鎮痛、糖皮質激素等有損胃黏膜的藥物、胃切除術後、放射治療等也可以引起慢性胃炎的發生。

6.長期抽菸喝酒、愛吃辛辣刺激、油膩的不宜消化的食物、愛喝濃茶、咖啡也可以誘發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發生。


總之,慢性胃炎是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在預防及治療中應該將去除病因放到首位,然後應用藥物正規合理治療,才能有效治癒胃炎,減少復發和誘發嚴重併發症。


小克醫學


\n
\n
\n

胃炎的病因頗多,大致可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類。常見的內源性病因有病毒和細菌感染性疾病,如白喉、猩紅熱、肺炎、傷寒、肝炎、\n流感等。其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外源性\n病因有化學性(藥物)、物理性(溫度的和機械的)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化學\n刺激可來自菸草(菸草中含有尼古丁等物質)、烈酒、濃茶,內服\n藥物如水楊酸鹽類和吲哚美辛等解熱鎮痛藥,物理刺激如過燙、過冷、過於粗糙的食物;進食被細菌或其毒素汙染的食物,可引起急性\n胃腸炎,致病細菌以幽門螺桿菌、沙門菌屬及副溶血弧菌為常見,毒素以金\n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為常見,而以肉毒桿菌毒素所引起的病情最為嚴重。病毒感染常為流\n感、腸道病毒等。

胃炎的發病機制主要由於致病因子損傷了胃黏膜防禦機制。後者包括黏膜屏障、\n黏液 HCO3-屏障、上皮快速修復功能、黏膜血流、前列腺素以及某些調節肽(表皮生長\n因子、生長抑素等)。各成分相互聯繫,可防禦各種外來、內在的損害因子的損傷。而胃\n炎的發生首先是由於各種過強的損害因子直接或間接削弱胃黏膜防禦機制的某一種或幾\n種成分,胃腔中的 H+反彌散到胃壁,引起血管充血、出血、黏膜水腫等炎症反應,並使\n胃黏膜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而出現糜爛、出血。非甾體消炎藥抑制環氧合酶活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進而胃黏膜修復功能降低。應激性損傷表現有皮質-腺垂體-腎上腺皮質軸活動亢進。急性胃炎在病因祛除後,可望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如病因長期持續存在,就會變為慢性胃炎。

\n
\n
\n

中華醫學科普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中醫內科程勇教授介紹:

中醫認為,引起胃病的原因有飲食傷胃、情志不暢、外邪犯胃以及素體脾虛。

從飲食上來說,飲食不節,或者是過度食用肥甘、生冷、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脾胃,造成胃失和降。從情緒上來說,不良的情緒如抑鬱惱怒,導致肝氣鬱結,憂思傷脾,導致脾失健運,最後肝鬱化火,久病入絡。外邪方面主要是寒邪溼熱等內客於胃,導致氣機阻滯。還有一部分人平時脾胃功能就比較虛弱,導致中焦虛寒,胃失溫養;有些熱病、鬱熱、香燥會傷陰,導致胃失滋養。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個對313例病人辨證分型的研究。按中西綜合分析,結合學科的標準,其中肝胃不和的有33%,脾胃虛弱的佔到36%,脾胃溼熱佔7%,胃陰不足佔7%,胃絡淤血佔15%。肝胃不和、脾胃溼熱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程度均明顯高於其他證型,胃陰不足型幽門螺桿菌陽性率最低。因此,中焦脾胃虧虛、氣滯溼阻熱蘊是慢性胃炎主要的病理機制。


海上名醫


【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93b00049098c9d044da\

醫學微視


慢性胃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胃粘膜被損傷造成的,有一部分的誘因是幽門螺旋桿菌,很多大夫會推薦你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可是很少有人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後面再怎麼做,所以後面復發的很多。

幽門螺旋桿菌破壞胃壁,殺滅或者抑制它是可以做,但是它的傳播途徑很多,其中就包括飲用水,中國的飲用水中檢測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很多,所以根治了幽門螺旋桿菌再復發,胃炎治好了再復發都不奇怪。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在胃裡面生存是因為它能分解尿素,產生氨雲,胃酸的PH值在1-1.5的時候,幽門螺旋桿菌是很難生存的,頂多在胃酸不太強的幽門部活動,不容易引起胃炎。

如果胃酸分泌過少,幽門螺旋桿菌就會成倍成倍的增加擴散,然後去胃壁打孔,免疫系統被激活,胃酸再添油加醋的腐蝕胃壁,胃炎、胃潰瘍也就來了。可以說胃炎形成是幽門螺旋桿菌、胃酸、免疫系統和炎症因子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什麼原因使胃酸變弱了?讓幽門螺旋桿菌有了可乘之機?

①壓力,現在很多人吃飯跟打仗似的,沒有專心吃飯的習慣,火急火燎的吃完,食物沒有充分得到消化酶,特別是唾液澱粉酶一類的,壓力情況下迷走神經受到抑制,胃酸也就分泌不足。同時還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合成胃粘膜過程受阻。

②飲食結構不合理,優質蛋白質(魚,蛋)、優質的油脂(N-3的亞麻籽、山茶油、魚油)、必須營養素(維生素A、B、C、D、E、K、U等)不足,修復胃粘膜的原料不夠(胃粘膜不是固定不變的,兩三天就會更新一次,需要原料更新),都會造成胃粘膜更新慢,增加胃粘膜受傷的概率。

③刺激性飲食,辛辣、酒精、慢性食物過敏都會造成胃粘膜受損,也會引起腸粘膜受損,吸收營養物質受阻,營養缺乏。

④作息不規律,不規律的作息,胃的生物鐘也會受到影響,本來胃應該早晨7點左右分泌足量胃酸去消化食物,因為不規律飲食,胃不知道該幾點上班分泌胃酸了,你需要的時候分泌不足,只會越來越少。越來越稀釋,以後要消化食物就越來越難。

醫生告訴你胃酸過多是說總量多,但是他不一定會告訴你胃酸變弱了,即使胃酸總體積比以前多了,還是不能充分分解食物,幽門螺旋桿菌一直猖狂,急性胃炎應該抑制胃酸,殺幽門螺桿菌,然後修復胃粘膜,補充胃酸。

慢性胃炎需要修復胃粘膜,殺幽門螺桿菌,補充胃酸。

這樣身體才能慢慢恢復到正常循環的道路上,後期恢復養護十分關鍵,醫院處理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很長的養胃修復之路,不能因為去醫院治療過了,吃了殺滅幽門螺桿菌的藥物了就萬事大吉了。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飛羽營養師


胃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病因比較多,通常與平時的飲食不當、酒精刺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因素有關的。也有可能是家族遺傳導致的。

如三餐不規律或是飲食辛辣生冷肥厚或是細菌感染等,建議描述清楚你現在有哪些不適的症狀,建議飲食清淡,三餐規律,喝點稀粥,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及時的給予抑酸護胃理氣和胃的藥物調理,如藥食同源的沙棘,西藍花,茯苓,猴頭菇粉,東方謂粉或者幽門螺桿菌的對抗菌。


消化道遊擊大隊隊長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噁心、嘔吐等。病程緩慢,反覆發作而難愈。 治療胃炎主要一是保護修復胃粘膜,二是飲食上好好養胃,三是注意休息積極樂觀情緒。有胃炎不要輕視,要及時治療,要真正解決問題推薦食療調理更安全徹底無副作用和依賴性。建議慢性胃炎患者服用 舒 消 茶中藥治療,效果很好,百度搜索可以找到。


qzuser228536744


幽門螺桿菌感染,病毒或其他毒素。

多見乾急性胃炎之後,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胃炎,主要指幽門螺桿菌感染。

刺激物質

長期飲用烈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可破壞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藥物

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膽汁反流

膽汁中含有的膽鹽可破壞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氫離子反彌散進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用戶80121223166


西醫是大部分認為是幽門螺桿菌造成的,中醫講的原因很多,木克土情況比較多。不要以為這兩個觀點不一致,其實是一致的,它們找到問題的層次不一樣,好比食物腐爛了,有人說它是因為長菌了,有人說它是保存不當,溫度溼度太大造成的,兩種觀點都沒錯。但是,治療這個疾病沒有立竿見影的藥物,除非止痛劑,它不能治療,只能給你一個不難受的假象。


我就要說實話


慢性胃炎是急性胃炎反覆多次之後才能產生,歸根結底還是急性胃炎引起,而急性胃炎西醫治療與中醫治療相比,其實是中醫最厲害,一劑草藥,30分鐘內絕對治好,當然是有絕對實力的醫者才具備此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