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日本的存在感

在美國等國拒絕中國華為產品的趨勢擴大的背景下,日本政府也將制定重視安全保障風險的採購方針。華為近年來一直在日本提高通信基站和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對日本零部件廠商的採購額達到5千億日元規模,針對華為的世界性的風壓有可能波及日本企業。

在華為2017年達到約10萬億日元的全集團銷售額中,中國以外的海外佔到一半。在日本,在面向通信公司的基站、面向企業的通信設備和麵向個人的智能手機領域的存在感正在提升。


華為在日本的存在感


日本調查公司MCA統計顯示,通信基站的華為日本國內份額2017年度達到13%。以據稱比日本企業低4~5成的低價格為武器,逼近達約18%的NEC和富士通。華為的淨利潤是NEC的17倍,研發費用達到13倍。除了價格之外,還在尖端領域提升技術實力。

在日本也將由中央省廳等考慮到中國企業調整採購方針的背景下,2019年啟動試驗服務的新一代通信標準“5G”的發展成為今後的焦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已禁止華為涉足5G項目。

在日本國內3大移動運營商中,只有軟銀已採用華為的基站。軟銀員工感到警惕,表示“如果政府進行限制,5G的引進有可能推遲”。NTTDoCoMo也在5G的驗證試驗中與華為合作。各通信運營商將在今後選擇5G所使用的基站製造企業,但在日本,如果將中國企業排除在外的趨勢擴大,計劃將發生混亂。

另一方面,華為從日本企業採購大量零部件。華為2017年在日本的採購額達到約4900億日元,比2016年增加3成。向一部分供應商提出了到2020年前後使在日採購額翻一番的計劃。如果世界範圍內不採用華為產品的趨勢擴大,日本企業也將受到影響。


華為在日本的存在感


索尼和TDK等供應智能手機零部件。供應智能手機和基站零部件的村田製作所社長村田恆夫表示,“認為將被排除的是與政府相關的設備”,在此基礎上表示“(美國等國制裁的)有效性仍不明朗”,顯示出密切關注的姿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