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這首《浣溪沙》,輕吟一遍,心中的柔軟就增添一分!

都說人生是一場虛幻的夢,然而夢裡夢外,都是真實的自己。每當看到夕陽沉沒,看到草木凋零,看到送別的人們,就感覺是一場戲的落幕,一段故事的結束。此時就會想起晏殊詞裡的一句:不如憐取眼前人”,輕吟一遍,心中的柔軟就增添一分,彷彿所有虛妄的努力,忙完了追求,到最後都與心相違,都不過是,為他人做了嫁衣。不如珍惜可以把握住的光陰,憐惜眼前的人。只需要給一份尋常的偎依,這樣才可以省略去那些無由的風雨。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輕吟一遍,心中的柔軟就增添一分!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詞的大意:片刻的時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東流,一去不返,深感悲傷。於是,頻繁的聚會,借酒消愁,對酒當歌,及時行樂,聊慰此有限之身。

若是登臨之際,放眼遼闊河山,突然懷思遠別的親友;就算是獨處家中,看到風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傷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愛憐眼前的人。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輕吟一遍,心中的柔軟就增添一分!

賞析:晏殊生於臨川才子之鄉,十四歲以神童入殿參加考試,脫穎而出,受到真宗的嘉獎,賜進士出身。之後平步青雲,官居宰相。一生顯貴平坦。他惜才,好賢士,范仲淹、孔道輔都是他提拔的。他是一個坦蕩之人,有豁達的心胸,不拘泥狹隘的思想,不為俗物所糾纏,所以才能寫出這樣清澈醒透的文字。

他起筆就感嘆“一向年光有限身”這麼直接,在剎那間就撼人心魄。讓我們都明白,年光的短暫,生命的有限,看著似水光陰淙淙流淌,我們是這樣的無能為力。是的,春光就是這般易逝,盛年轉眼就不見了,我們只能從容的迎合自然規律,因為任何的抗拒都是徒勞,他說:“等閒離別易銷魂”----別離不過是人間最尋常的事,就像是一則故事的剪影,帶著些許傷感的情節,但也是恍然而過,稍縱即逝。感嘆是多餘的,倒不如對酒當歌,自遣情懷。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輕吟一遍,心中的柔軟就增添一分!

也許晏府裡總是賓客如雲,晏殊是灑脫之人,他懂得及時行樂,聊慰有限之生。然而,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散了,一種繁華後的寂寞,頓襲心頭。“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若此時登樓放眼遼闊的山河,徒然的去懷思遠去的故人。若是獨處於窗下,看院內繁華疏落,反添了傷春之感,莫如憐惜眼前的人。

一個簡單的道理,也許有些人,一生也悟不到它的真諦,明明已經擁有了人生最平淡最樸素的幸福,卻不知道珍惜。總希望將自己拋擲到滾滾紅塵,在浪濤裡去打撈,那些虛幻而華麗的夢。為難以企及的名利,為不可獲得的愛情,為華而不實的榮耀,付出慘痛的代價。卻辜負了一生默默相隨的人事。流光易換,淡如雲煙,應記取:滿目河山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