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富易主,許家印一把超越馬雲、馬化騰,為什麼房地產大佬的財富超越互聯網大佬呢?

小車說理財


這才沒多少天,馬雲剛剛登上首富榜首就再次被許家印反超,以367億美元身價成功超過馬雲354億美元以及馬化騰的350億美元。那麼,為什麼房地產大佬的財富再次超越互聯網大佬呢?

一、房地產的經濟增長態勢依舊存在。

雖然說許家印在投資賈躍亭FF新能源汽車上吃了很大的虧,至今也是撲所迷離,但是“老本”還是有的。在上一波房地產市場輪動蕭條期時,許家印瞄準三四五線城市,成功的推動房地產的開發與建設、銷售,以精裝修為基準進行推進,而在2016年、2017年間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火爆,更是達到了“一房難求”的程度,所以許家印也踏中了時機,一舉規模超過了“原龍頭老大”萬科,也一舉成為首富。當然在2018年間“住房不炒”“堅決遏制房地產價格上漲”“提速房地產稅”的背景下,房地產價格也是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依舊保持在“高位橫盤”,並沒有下跌,只是局部地區成交轉冷。

所以,在這種局面之下房地產市場雖然沒有繼續的火爆,但對於許家印身價的估值並沒有很大的折損。

二、馬雲、馬化騰身價因為股票市值的下跌反而被許家印反超。

阿里巴巴2018年最高價185美元/股,而現在只有150美元/股;騰訊控股更是由475港元/股,跌至現在的310港元/股。而恆大的股價31港元/股降低至25港元/股,再加上房地產市場價格並未出現較大鬆動,而科技股跌幅更大。所以,許家印也就能夠實現反超,一舉再次拿下首富。


厚金說


評論員門寧:

這不是許老闆第一次登上中國首富寶座的位置了,實際上在2009年恆大上市當天,許老闆就坐上了首富的位置,只可惜恆大的股價一直不溫不火,後來首富才被王健林、馬化騰、馬雲等人奪去。如今再獲首富的名號,許老闆自然是春風得意了。

許多網友不理解,兩位馬老闆幾乎壟斷了國內的互聯網服務,為何還是在首富競爭中落敗給許家印呢?筆者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1、房地產仍然是中國經濟的支柱

雖然大家這些年都在唱衰中國的房地產,但實際上房地產仍然是中國的支柱產業,房地產企業的銷售業績仍然在連續創新高。就看今年1-11月龍頭房地產企業的銷售額與銷售面積,均創出了歷史新高。恆大前11月銷售金額達到了恐怖的5391.4億元,權益銷售金額更是高居行業第一,達到了5127.2億元。

要知道阿里和騰訊今年的收入(預測)也就在3000億上下,兩者加在一起才和恆大站在一個數量級上。而除了恆大之外,房地產企業還有多年年銷售額數千億的巨頭,這個行業實際上還是非常賺錢!所以許家印能夠勝出,我一點都不感覺意外。

2、互聯網企業的股權結構分散

互聯網企業和房地產企業的經營存在很大的差別,地產企業是負債經營,股權始終保持集中;而互聯網企業由於缺少固定資產,借款困難,需要不停的稀釋股份來融資,以支撐公司的發展。

根據恆大披露的半年報看,許家印持有中國恆大(hk.3333)超過77%,這種比例不僅是高,簡直是太高了。

相比之下,馬化騰對騰訊的持股僅有8.62%,而馬雲對阿里巴巴的持股也僅佔阿里總股本的6.2%。

所以雖然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均為恆大的10倍左右,但無奈許家印持股比例太高,馬雲和馬化騰的想要拿到首富並不容易。

有人好奇為什麼雙馬持股比例這麼低還還能掌握公司的控制權,兩家公司還是有些不同。阿里巴巴分為AB股,兩種股票的表決權不同,馬雲持有的是表決權更高的股票;騰訊則是取得了背後大股東MIH的無條件支持。

3、地產行業還有進一步整合的空間

國內地產企業的規模雖然已經很大,但集中度仍然有提升的趨勢,未來一定是大房企吞併中小房企,最後產生萬億銷售額的巨無霸房地產公司,恆大就具有這樣的潛力。所以沒必要過度看衰這些地產商人們,他們賺錢真得太容易了(相對於互聯網企業)。

但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反而如果有一天富豪榜前十位都看不到地產大亨時,中國的經濟才是真正實現在產業升級!


首席投資官


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啊,首富風水輪流轉,估計過段時間就又轉回來了,不過許老闆確實很穩啊。

根據福布斯全球富豪實時排行榜顯示,許家印以367億美元的個人財富,超越馬雲的354億美元和馬化騰的353億美元,登頂中國首富。福布斯數據顯示,許家印、馬雲和馬化騰個人財富分別排名全球第20位、21位、22位。

這三位都很厲害,既有能力也有實力,所以首富變化來變化去都是他們這些大強人,我覺得大家不用大驚小怪的。

老許這波又第一了,我覺得是正常的,能力有多大就有多大的發展,想想這些年老許做了多少好事,特別佩服這樣的人,有這一顆感恩的心,民營企業的代表,加油,希望恆大越來越好,希望老許越來越好。


幹過羊


其實不是房產大佬超越互聯網大佬的問題,其實是我國民族企業迅速崛起到導致的必然結果。因為隨著中美貿易的對峙,我們的民族商業正變的越來越佔據更大的比重。

而相比二馬,老許是唯一把產業全身心地投入到國內的。這和馬雲不同,阿里巴巴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國外的輔助,他在國外的投資遠遠大於本國的發展經營。而現在的貿易趨勢是我們自己的經濟越來越能夠佔有更大的比重,民族企業也非常自豪。


所以現在可以說是誰在國內投入地多,誰就越了不起。這兩年老許的扶貧項目也確實為國家和人民做除了不少的貢獻。所以自然會有很大的優勢。相比而言,在這方面二馬卻沒有太大的貢獻。綜上所述,這個問題是可以理解的。


霜月寒天


21,22,23,排排坐,吃果果,哈哈哈,講真的,許老闆真的是很nb啦,現在房地產,講實話沒有前兩年那麼景氣,一個做房地產實業的,能打敗兩個做網絡產業如火中天的兩個大佬,很厲害,大寫的服氣,加油,恆大的房子確實不錯,物業服務也很給力,挺你


無聊走一走


說明了什麼?房地產公司是中國最吸血人民財富的公司。我想中國政府很無知,靠地產來起動中國經濟,真是笨到家了,因該把資金投入科研創新實體經濟上。科技不強!外國堅船利炮就會被打!


看天下無憂


許老闆這波又第一了,我覺得是正常的,能力有多大就有多大的發展,想想這些年許老闆做了多少好事,特別佩服這樣的人,有這一顆感恩的心,民營企業的代表,加油,希望恆大越來越好,希望許老闆越來越好



可樂可可1993


變化無時無刻不在發展著,也許就在一秒鐘之間。根據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榜顯示,富豪榜依然發現了一些改變。很明顯的變化就是有的人身價有所下降,表現的最突出的就是世界首富美國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24小時就賠了82億美元。另外大位大人物,傳奇股神巴菲特和微軟公司的大boss比爾蓋茨也沒能倖免。


還不趕快跑


隨著中國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並日趨成熟,房地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精心策劃,真抓實幹,才能讓企業走的長久,而許教授重新坐上首富寶座,更是說明其企業的穩固發展,方向正確,而且恆大不斷的精準扶貧更是體現了一個成熟的大企業該由的擔當。


曾經一度207141987


對於這些大佬來說,錢只是個數字而已,身價的變化也是跟股市的變動有關係。畢竟房地產屬於實體經濟,互聯網的發展也是迅猛無比,馬雲和馬化騰大有可為,但是也不妨礙許老闆務實勤勤懇懇的發展,隨著房地產體系的成熟,盈利也是趨於穩定,未來的房地產也是會可期的,只能說三位大佬都是能人,把自己的企業運營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