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星空需要什麼裝備?

魏思江


星空攝影對於裝備來說其實誰說都是那幾樣,大光圈廣角鏡頭,三腳架,相機,快門線,頭燈,而且拍攝技巧也幾乎一樣,因為只有通過累計拍攝後期堆棧才可以避免拍攝中燈光的干擾問題,所以就不在過多闡述,說點除此之外的一些注意事項吧

第一個需要注意的

前景的選擇,一個好的星空前景絕對是第一位考慮的,因為不論你在哪裡拍星空都一個樣子,唯一不一樣的或者說好看的就是前景,那麼前景中什麼好看呢?這裡就推薦考慮乾枯的樹脂,廢棄的汽車,巨石,或者你認為更好看的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

星空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再好的裝備趕上一個惡劣的環境也是白搭,遠離市區到深山沙漠或者沒人的地方去,越黑越好,黑到伸手不見五指,這樣的環境才是絕佳的,拍出來的星空才夠清晰細節多,抬頭看天空那些星星多的嚇人,這才是最佳環境


第三個需要注意的

星空還好,如果你是拍攝星軌老司機都會提前拍攝一張高感最高的,這是為啥?其實這是為了避免一會3個小時星軌拍攝不在動機位,提前看好前景是不是最佳位置而拍攝的預覽照,如果ok直接刪了剛才拍的,機位不動,直接開拍,一下就3個小時過去了,如果你沒有提前看一下前景,拍完了回家堆棧看見,我次奧,前景歪了點,大老遠的不是白去了

雖然裝備部分和技術部分我沒說(這個說的人太多了,再說也是那麼點東西)但是希望這些經驗可以幫到你


原創不易,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色影君


拍攝星空裝備建議;

1、相機:最好選擇全幅相機如佳能5D4相機,全幅相機在使用廣角鏡頭時更能發揮鏡頭的優勢!良好的高感是比較重要的,因為拍星軌一般都要將ISO設定在800以上!

2、鏡頭:星空攝影拍星軌往往需要一支超廣角如佳能的14定焦鏡頭,光圈大!可以拍到比較暗的星星,同時大廣角拍銀河更加方便。

3、三腳架:穩定的三腳架是拍攝星軌的關鍵,要挑選一款重型的三腳架和雲臺,最好是碳素的輕便,吸震性好!三維雲臺更好調整水平,操作更方便!

4、快門線:選擇一個定時快門線設定好參數後,你可以在車裡取暖!

5、赤道儀:如果你想拍攝更遠的星雲,就要買一臺赤道儀,赤道儀可以跟著星星一起轉動便於長時間對著星空曝光還不產生星空拖尾的現象!方便實用長焦拍攝!

6、其他小工具:相機電池若干、手電筒、存儲卡!

祝你拍出來美麗的星空!




黑蛋攝影


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娛樂了,經常全球各地到處旅遊,滿足自己味覺的同時,還要兼顧到視覺享受。

當我們來到一個氣候宜人的地方,晴朗的夜晚抬頭望去,那漫天的繁星 跟小時候在農村院子裡面看到的一模一樣,當靜靜仰望星空的時候,思緒也放鬆 彷彿漸漸的回到了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多麼美好的感受啊~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用相機定格下這一刻呢?


首先一臺高感出色的全畫幅相機,一顆光圈2.8以上的定焦或者變焦廣角鏡頭,一副三腳架,沒有定時拍攝功能的機器 還需要一根快慢線。最好再準備一個光源。

首先器材準備好了 這是開始前的必備程序,但是咱們不是想拍就能拍了,還得看老天賞臉不,拍星空可是靠天來看的。一晚上烏雲密佈的話,哪怕是天文臺也沒轍。出發前可以先看看天氣預報,覺得晚上有戲了,那咱們就白天提前出發,早點去拍攝地做好準備,裝配好器材,選好地景,看好朝向,還有記住路線,野外拍攝可別迷路了!



地方選好了就可以紮營等天黑了,如果在車附近可以不紮營,但是在野外就必須紮營了,除非你不過夜。不然夜間氣溫驟降,身體吃不了,晚上起霧了之後 器材也需要一個乾燥的地方來存放。


待到滿天繁星出現在夜空,咱們就可以拍攝星空了,設備的調試方便注意以下幾點第一 大光圈 第二 高iso 第三 長曝光時間。基本上光圈1.4 iso1600 曝光30秒,只要調整好像這樣的三個參數 就能拍到滿天星星了,但是想要拍好,就需要做更細緻的調整了。具體的組合方式還是要看自己的感覺和環境的變化!


多試幾次,效果不滿意就調參數,構圖不滿意就調機位,如果有條件的話 可以上赤道儀拍攝,這樣可以在器材不給力的情況下 通過赤道儀跟蹤 更大的提高照片的質量。而後可以進行一些創意玩法,光繪,地面補光,放一些道具,多張拼接全景等,如果天氣條件好的話、拍一晚上感覺時間非常快就過去了。

最後一定注意安全,野外拍攝最好多人結伴,一個器材可以互相幫忙來拿,再一個有人配合可以提高效率,而且互相照應 安全問題也會好很多!



光影的光陰社


星空?手機即可,基本上各個品牌旗艦機都可以(iPhone不行,原因後面說)。

1. 要去光汙染少的地方,郊外,野外,農村等,天空無雲(必須)

2. 海拔高的地方(這個不是必須,但是最好)

3. 手機有手動長曝光功能,最好能有30秒(必須)

4. 三腳架+手機夾(必須)

5. 想拍銀河還要有一些APP用於定位,比如太陽測量師

都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了!

用APP確定星河的位置,避開月亮,找到空曠的地方,三腳架+手機夾子固定手機,然後構圖!然後手機調到手動模式,曝光時間20~30秒,焦距無限遠,ISO1600或者3200,按下快門,搞定!曝光時間和ISO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iPhone為什麼不行?因為iPhone最慢的快門只能1/2秒,沒辦法長曝光!ios上不是有很多慢門APP嗎?可以用來拍星空嗎?應該是不行,ios的慢門APP都是連拍照片堆棧來模擬慢門效果,並不是真的長曝光!

我可以證明我說的是真的

前幾天在1100海拔的山頂用小米5S拍的,同行的華為P9也可以,原圖無P






輕分享


1. 相機

首先來說,拍攝星空對於ISO會開得比較高,那麼這個就對相機高感性能要求很高,而高感性能直接與畫幅大小掛鉤。那麼最好是採用高感比較好的全畫幅相機,雖然現在很多手機也可以拍攝星空了,但從感光元件和畫幅角度來說,這些器材即使可以達到曝光秒數能記錄下星光,畫質也是無法保證的。全畫幅相機是最適合拍攝星空的,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2.鏡頭

鏡頭的話儘可能選擇廣角大光圈的鏡頭。因為想要把地面和星空都拍攝在畫面裡,所以一般拍攝星空都是使用廣角端,一支大光圈的廣角鏡頭是拍攝星空攝影必備的。

3. 三腳架

三腳架是很重要的輔助設備。

4.快門線

控制快門的遙控線,通常用於遠距離控制拍照、曝光、連拍,可以控制相機拍照而防止接觸相機表面所導致震動,防止破壞畫面的完整性。


縱橫視覺ZoneFoto


16-35f4拍的,怎樣?







舟皿盤


在攝影界,星空攝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題材。無忌曾邀請攝影師楊勇做過專門分享,在此,引用楊勇的分享做一解答。

消費級數碼相機一般來說就是我們常說的卡片機,下圖這些照片是消費級數碼單反可以做到的,只不過使用消費級相機拍攝你前期的準備和後期處理上相比正常的單反會相對複雜一些。

星空都是在在較暗的環境下拍攝,所以說拍攝星空的話需要高感比較優秀的相機,同時需要使用大光圈鏡頭和廣角鏡頭,而消費級相機因為本身的coms大小影響了鏡頭成像和照片的畫質。所以拍攝星空儘可能選擇專業的單反相機。

拍完將圖片導入相應的軟件,如Photoshop、Lightroom,對圖片做批量處理,保證畫面參數一致。可以將圖片裁剪和調整尺寸輸出,減少視頻製作壓力

多段延時素材可以單獨文件夾輸出存放,便於查找和製作。

最後,和大家分享幾張星軌的照片,這幾張星軌的照片有在郊外拍攝的也有在城市拍攝的,如果大家真的沒有時間去郊外拍攝,也可以選擇天氣好的日子在城市裡拍攝星軌。


色影無忌


在家裡拍照靜物,如何選擇器材根本不是問題,但如果我們需要在三更半夜驅車幾公里,去往荒郊野外拍照,精選器材、帶齊裝備就變得尤其重要。所以我們完全應該在出門之前就想好當晚需要拍什麼,並選擇相應的器材。因為此時器材會成為決定你成功與否的關鍵。

攝影星空有許多高大上的專業器材,但也並非沒它們不可,即便是初學者也能體會到拍攝星空的快樂,下面是我認為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裝備。

相機自是不必說,最好是全畫幅相機。下面重點說說鏡頭和附件

鏡頭

初次拍攝星空,最好有一支廣角大光圈鏡頭,預算充足光圈越大越好。

三腳架

三腳架是天文攝影必不可少的裝備,無論拍攝前構圖對焦還是拍攝過程中保證機身穩定都離不開它。三腳架首先的要求就是穩,除此之外最好方便戴著手套操作。有些腳架的手柄在相機上仰的時候有可能與架身衝突,所以要選擇較大的三維雲臺。

燈光

大半夜出門沒有燈光當然不行,但太亮的燈光不僅晃眼睛,還可能破壞現場的光影效果。使用高功率LED的手電筒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遙控器

不管是無線遙控還是有線遙控,都能有效地幫助我們在拍攝夜景的時候, 避免機身震動造成的畫面模糊。

濾鏡

有些攝影師喜歡使用UV濾鏡保護自己的鏡頭不受到意外的傷害,但也有些攝影師認為這樣增加了額外的玻璃反射面,有可能影響照片的成像質量。看你自己的選擇。

防霧加熱器

霧氣是星空攝影時候的大問題。隨著氣溫慢慢降低,鏡頭上就會開始起霧,就好像停在野外過夜的汽車風擋玻璃一樣。降溫不是特別厲害的時候,在鏡頭上套一塊布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當降溫幅度變大,可以把兩個暖寶寶用橡皮筋綁在鏡頭上提高溫度,避免結霧。終極解決方案是購買專門的防霧加熱器,它可以纏繞在鏡頭上。唯一的不便之處是這種設備需要獨立電源。


牛頭說


旖旎多變的星空是非常讓人著迷的,那麼想要通過相機記錄下這美麗的星空需要什麼裝備呢,這裡就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下。


1. 相機

首先來說,拍攝星空對於ISO會開得比較高,那麼這個就對相機高感性能要求很高,而高感性能直接與畫幅大小(CCD 屏尺寸)掛鉤。那麼最好是採用高感比較好的全畫幅機身。雖然現在很多手機也可以拍攝星空了,但從感光元件和畫幅角度來說,這些器材即使可以達到曝光秒數能記錄下星光,畫質也是無法保證的


雖說全畫幅並不是最大的畫幅,但綜合性能和便攜性來看,全畫幅相機是最適合拍星空的,但不意味著拍星空只能用全畫幅。結合經濟條件,選擇自己能夠負擔的。


2.鏡頭

鏡頭的話儘可能選擇廣角大光圈的鏡頭。因為想要把地面和星空都儘可能收錄,所以一般拍攝星空都是使用廣角端,一支大光圈的廣角或超廣角鏡頭是星空攝影必備的。要拍攝星空,最大曝光時間有限。在最大曝光時間的前提下,大光圈鏡頭能用更低的 ISO,保證畫質;同時,最大光圈如果不足,也會降低實時取景的亮度,影響對焦和構圖的方便性。

比如 尼康14-24 2.8,佳能14mm 2.8,蔡司15mm 2.8 ,佳能16-35 2.8等,都是拍攝星空的優良選擇,相對價格也是比較高一些的。再降級下來,光圈就沒有那麼大了。比如 尼康16-35/4等。在拍攝效果等很多方面的需求也可能滿足不了,很多方面達不到要求(當然如果本身對拍攝出的照片要求就很低另談),當然價格也是會便宜不少。

當然從實際來說,鏡頭確實是越貴越好,無論是畫質,畫域,呈像等各個方面綜合來講。當然,我並不提倡過度的超值消費,特別是一些剛參加工作收入不高,初學攝影的朋友。但是你的預算其實如果足夠充裕,那麼大的廣角鏡頭是更好的選擇,畢竟到後期提升後自己可能還是會升級更換為這些鏡頭,避免二次浪費嘛。


3. 三腳架

這個在拍攝星空中是不容忽視的,很重要的輔助設備,團控。

來說說三腳架的分類,大致是三種:穩固型、便攜型和低視角。

那麼星空拍攝中,我們主要在意的就是穩定性。穩固型三腳架,顧名思義,注重穩定性,承重量也最高。當需要長時間連續拍攝(延時、長曝)或有較重負擔(如架設赤道儀輔助拍攝)時,這類三腳架最為適用。


4.快門線

控制快門的遙控線,常用於遠距離控制拍照、曝光、連拍,可以控制相機拍照而防止接觸相機表面所導致震動,防止破壞畫面的完整性。星空拍攝的必備。


5.赤道儀

赤道儀主要就是克服地球自轉對觀星和拍攝的影響。在星野拍攝中消除照片長時間曝光而出現的星點拖線現象。赤道儀可以根據拍攝環境和地景的不同,而選擇性的運用。

(圖片中就是輕便的星野赤道儀,只需要將相機連接在赤道儀的雲臺上進行簡單的校對極軸,即可進行跟蹤拍攝)


以上就是星空拍攝應用比較多的裝備,當然自己還可以帶什麼小電筒之類的,全憑個人喜好。


以上僅個人對於星空拍攝的一點閒聊雜談,望採納。

更多照片歡迎關注我的微博 海盜王基德


海盜王基德


廣西三江縣風雨橋星空,尼康D800+金廣角+腳架,F2.8 30秒 ISO2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