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生了四個女兒,老公還讓生

和婆婆聊天,想起老家的一個本家嫂子。那個嫂子叫梅花,快60歲了。

梅花嫂子是個熱鬧人,以前我每次回去,她都會過來聊天,所以別人我沒有記住,但是對於梅花嫂子卻印象深刻。

我問婆婆,梅花嫂子最近幹嘛呢?

婆婆說她忙著帶孫子,七個孩子,夠操心的,每天忙得她飯都沒空吃。

我說:不會吧?她不是就兩個兒子嗎?哪裡來的七個孫子?

婆婆說:大兒媳婦家四個閨女,二兒媳婦家,兩個閨女,一個兒子。你梅花嫂子,這兩年可是老的快,頭髮都白完了。

我心想,這麼多孫子,可不是老得快嗎。但是又想,不對啊,肯定是為了要兒子,她大兒媳婦,才拼命地生吧。

已經生了四個女兒,老公還讓生

一問婆婆,果然是的。婆婆說,大兒媳婦,又懷上了,明年開春了,又該生了。他們找人看過了,要生夠五個閨女,才能有個兒子。

我突然覺得那個大兒媳婦有點可憐,問她就願意生嗎?

婆婆說,她願意啊。

梅花嫂子家的大兒媳婦,我只記得白白淨淨的,很文靜。我們結婚那年,回婆家,那時候我見過那個大兒媳婦。那時候她剛嫁過去半年,肚子已經顯懷了。

後面幾年,我懷孕生孩子,回去婆家比較少。也沒有刻意地打聽他們的消息,一晃,五年過去了。

沒想到,那個文靜的大兒媳婦,按照一年生一個孩子的速度,行走在她的人生路上。

02

對此,我很感慨,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有這樣的女人?

但是我婆婆覺得很正常,覺得我這個不願意繼續生的,才是不正常的。

和婆婆溝通不了,怕就此引起家庭矛盾,我趕緊打住了。

我問婆婆,那她家男人願意讓她生嗎?我知道我梅花嫂子,作為婆婆,肯定是沒意見的。

婆婆說:願意啊,幹嘛不願意。

我又問:梅花嫂子二兒媳婦家,已經有個孫子了啊,按理說沒有必要非要老大家也生一個吧?

婆婆說:他們就想一家一個孫子啊,好事成雙啊,多好啊。

我已經被雷得說不話來。平復了好一會,我私下和我家青蛙先生感慨:那個大兒媳婦,怎麼就願意生那麼多呢?並且他們家只有她老公一個人在外面打工,一個月三千多塊錢,要留點自己花,剩下的,要寄回去。就那麼點錢,要養活一大家子人,怎麼活啊?

青蛙先生說:別人的日子,我們管不了。可能我們覺得不能接受的,在別人看起來很正常呢?他們沒我們這種意識,覺得那樣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是啊,說到底是認知不同。

在我們看來,時代早就變了,不可能還有這種思想。但是,現實生活並不都是這樣。

就像是青蛙先生說的,梅花嫂子的大兒媳婦,讀書不多,嫁人之後,又沒有工作,全靠她老公那點工資。而她又生活在老家,接觸的人層次也有限,所以認知一直停留在過去,也是正常的。

人跟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往往是認知能力。

有句話說,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決定著ta生活的樣子。深以為然。

03

幾年前,剛開始寫作的時候,認識一個文友桃子。桃子比我大3歲,我們很投緣,在網上聊得很開心。

因為投緣,我們差不多都知道彼此的生活狀態。那時候我剛認識青蛙先生不久,而桃子已婚。

桃子在一個小鎮上當語文老師,她老公是親戚介紹的,他們是相親認識的。她老公家在鎮上開了一家傢俱店,生意還不錯。平時傢俱店進貨,銷售,主管都是她老公。

因為她老公經濟條件不錯,所以很多人覺得桃子嫁給她老公是掉進福窩裡了。桃子自己倒是沒有太大的感覺。

因為結婚多年她覺得她和老公無法溝通。

也許是夫妻之間的交流真的太少,桃子的老公也意識到自己和老婆不在一個頻道上。他和店裡的一個服務員好上了。

桃子想要離婚,雙方父母都不同意。桃子媽媽甚至覺得很多女人,不都是這麼過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何必那麼較真呢?

加上他們生活在小鎮上,桃子又是老師,離婚總感覺不好。

但桃子還是堅決離了。為此,她媽氣得幾年都不讓她進門,差點和她斷絕關係,後來還是在她姐姐的勸說下,又接納了她。

離婚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周圍同事的議論,親人的不理解,加上學生家長的一些議論。

桃子也覺得壓抑。

我問她後悔不,桃子說:不後悔。我知道,這段婚姻,我其實也有錯。因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但是我選擇離婚不是勇敢,而是我明白,這樣的婚姻,對我對他而言,沒啥好處。

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忙著生孩子,養孩子,沒有和桃子聯繫。

再次聯繫上的時候,桃子已經調進他們市文聯工作了。她已經遠離了家鄉小鎮,有了新的幸福。

聊起過往,桃子很感慨地說,要是沒有那段過去,也許我不會這麼努力地寫,不會有現在的機會。

現在想來,桃子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有合適的愛人,幸福如意。看她的照片,眉眼間都是笑。和以前愁眉苦臉的她,真的是判若兩人。

有時候想想,桃子能有現在的生活,真的還得感謝她自己吧。她意識到那樣的生活不合適,所以勇敢地把自己解脫出來了。

所以說,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其實也是可以決定她的人生高度的。

04

自從開始寫故事之後,後臺主動找我傾訴的讀者也很多。

很多人都是過得不怎麼如意,在矛盾,在糾結,在掙扎,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期待著我能夠幫他們想辦法,解決問題。

比如說有人一直覺得老公外面有人了,不想成全他,想要拖死他。可是男人才不這樣呢,人家在外面過得舒服自在,有人照顧,有如花美眷陪伴。女人這樣堅守,不離婚,最後呢?苦的還是自己,熬到人老珠黃,什麼都沒有,不值得。

但是很多人就是過不了自己心裡那一關。

也有人原生家庭不好,一直被父母各種打壓,要求補貼家裡的兄弟姐妹。自己也覺得不公平,但是最後還是乖乖地去補貼。有時候生氣,也想算了,但是想想,就這一次吧。結果一次,一次,又一次,循環往復,被家人死死拖著,沒有原則和底線,甚至很多人連累了自己的小家庭。

說到底,都是由他們的認知水平決定的。很多讀者甚至會覺得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但是我們也幫不了他們什麼,一個人的覺醒,還得靠他們自己。

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別的辦法沒有,最好的還是學習,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

哪怕先天我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少,但是隻要你想學,想努力,有一顆想要改變的心,去不斷突破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