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向“黃背心”妥協,新能源汽車 “上位”不可操之過急

據法新社報道,法國延緩提高燃油稅,為期六個月:“為了安撫這個國家,我們和法國總統一起決定暫停燃油稅的增加,任何稅收都不值得將國家統一置於危險之中。”

馬克龍向“黃背心”妥協,新能源汽車 “上位”不可操之過急

總統與群眾的戰爭

這個冬天的巴黎一點也不浪漫,為了推廣清潔新能源,史上最年輕的“網紅總統”馬克龍與16萬“黃背心”產生了衝突。11月末,法國政府臨時宣佈,2019年1月1日上調燃油稅,引起了法國中下階層群眾的不滿。在與總統協商無果後,巴黎發生了“黃馬甲”運動。

柴油車對法國工薪階層來說十分重要,既省油又便宜,一直是群眾的主要通勤工具,因此大家對柴油的價格一直十分敏感。據法新社報道,在過去一年裡,法國柴油的價格已經了上漲了約23%,平均每升1.51歐元,超過歐盟的平均水平,而為推行綠色能源改革,馬克龍宣佈提高柴油稅,這讓群眾倍感壓力。作為《巴黎氣候協定》虔誠的推廣員,馬克龍在環保、節能方面一直十分積極,甚至有些激進。運動爆發以來,政府多次回應稱,不會妥協,傳統燃油對生存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要以新能源取而代之,2040年前將淘汰所有的燃油汽車。

馬克龍向“黃背心”妥協,新能源汽車 “上位”不可操之過急

新能源與舊能源的戰爭

可以看出,法國政府與群眾之間的矛盾也折射出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矛盾。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對各國溫室氣體零排放提出指標,傳統燃油汽車產生大量的廢氣汙染,各國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戰略規劃、技術研發、市場監管等政策推進汽車低碳化進程,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在世界發展的大形勢下,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持樂觀態度,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上路。爭奪新能源汽車市場,提前進入新能源社會,大到國家經濟,小到企業的市場利益都有好處。所以,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狂潮席捲各地。挪威、法國、荷蘭等國頒佈了“燃油車禁售令”;日本政府在氫燃料方面投入巨資;美國代表福特、通用的大力度轉型;我國不斷湧現的新能源車企……新、舊能源的戰爭不斷“升級”,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不能操之過急

新能源汽車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未來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必然。但在初期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入市?無論是爆發民眾衝突的法國,還是與特斯拉頻繁推特互動的美國以及中國,目前大部分國家是依靠政府推廣扶持。基於政策“庇護”和“錢景”,各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熱度居高不下,競爭激烈,但新能源汽車真的適合即刻淘汰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真的會在大部分人期待的2025年就稱霸市場嗎?

此前,許多業內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探索,許多人操之過急。“發展新能源汽車偏離了原來的為百姓服務的主旨,這樣的發展就沒有市場機會”,“當政府力推產業調整時,很容易引發產能過剩”。

不可否認,國家力推新能源汽車是趨利避害,民心所向。但更不可否認,傳統燃油車在消費者心中仍佔有重要地位,新能源汽車的“上位”之路需穩重、務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