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和饅頭哪個升血糖快?


一般情況下,升糖指數越高的食物,消化就越迅速,吸收也就越快,一定時間內對血糖水平的增長也就越明顯,所以,我們通常可以利用升糖指數來比較哪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更加顯著;對於饅頭和米飯來說,二者的升糖指數相差並不大,米飯約為83,饅頭約為88,也就是說,單從升糖指數來看,二者幾乎並沒有什麼區別,想比較它們對血糖的影響就只能從其他方面來考慮了,比如熱量;

我們都知道,攝入的熱量越多,對血糖的影響也就越大,為了幫助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水平,我們限制了患者每日攝入的總熱量,所以會有很多患者經常出現吃不飽的尷尬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建議病人多吃些低熱量的食物,這樣就能多吃點,既不會導致熱量超標,也不會總是吃不飽了;


二兩白麵饅頭所含熱量約為221千卡,二兩熟米飯所含熱量約為116千卡,也就是說,攝入同等熱量的情況下,米飯多出饅頭近一倍的量,這意味著如果我們選擇米飯做主食的話就可以多吃點了;

所以,米飯比饅頭更適合作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當然,並不是說饅頭不能吃了,畢竟大多數的北方人還是喜歡以饅頭為主食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做成——雜糧饅頭,就是以小麥麵粉為主料,摻雜部分玉米麵或蕎麥麵、豆麵、高粱面等粗糧雜豆類麵粉做成的饅頭,因為這些糧食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能夠降低食物中葡萄糖的利用率,進而達到穩定血糖的目的!



綜合內科張醫生


提到血糖,就不得不提到GI。GI也就是血糖升成指數,通常是反映了一個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的能力。 食物升糖指數在55以下,為低GI食物,也就是引起血糖波動小;在75以上的話,就屬於高GI食物了。現在我們吃大米、饅頭,都是屬於精加工的食物,很多營養物質在加工過程中被分離出去。因此大米饅頭裡面含的大部分都是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糖分的含量也就是糖水化合物的含量)。 而饅頭的GI值是88,米飯的GI值是83,都屬於高GI的食物。因此,在選擇的時候 ,可以選一個加工程度低的大米,麵粉。在吃的同時可以搭配粗糧類食物。飽腹感更強些,血糖波動會小些。


營養師張淋琳


這個問題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血糖指數(GI),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的一項生理學參數,能準確反映食物攝人後人體的生理狀態。高GI食物進入胃腸道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入血快、引起的血糖峰值高;而低GI食物則相反。所以,低GI食物對於血的影響小,更有利於血糖的穩定。

用公式表示為:

GI=(含有50g碳水化合物某食物的2小時血糖應答/50g葡萄糖的2小時血糖應答)×100%

常見食物的血糖指數如下圖:

米飯的GI值為83.2,饅頭的GI值為88.1,因此都是高GI食物,在穀物主食中儘量選擇低GI的粗糧,如蕎麥麵、燕麥片、玉米粉、豆粉等。而且粗糧還富含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助於改善糖耐量。

飲食療法是糖尿病藥物治療的基本,其目的在於維持藥物降糖的療效,防止和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因此飲食療法中要注意以下原則:

  • 合理供給總能量,保持理想體重

總熱量的需要量要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力活動量、病情等綜合因素來確定。首先要算出每個人的標準體重,可參照下述公式:

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或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0.9;

女性的標準體重應再減去2kg。算出標準體重後再依據每個人日常體力活動情況來估算出每千克標準體重熱量需要量。

結合自身的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生理狀況、體力活動強度及合併併發症的情況制定個體化的熱能供給方案。即攝入足夠消耗即可,不可過多攝入熱量。

肥胖者要嚴格限制總熱量和脂肪含量,給予低熱量飲食,每天總熱量不超過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為宜,待接近標準體重時,再按前述方法計算每天總熱量。另外,年齡大者較年齡小者需要熱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熱量要少一些。

  • 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

  因素,適當降低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給有助於血糖控制。

  • 微量營養素及膳食纖維

 可溶性膳食在胃腸道遇水後與葡萄糖形成黏膠,從而能減慢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從而降低餐後血糖和胰島素的水平。非可溶性纖維在腸道內吸收並保留水分,且可形成網絡狀,使食物與消化液不能充分接觸,可使葡萄糖吸收減慢,從而可降低餐後血糖,改善糖耐量和減少降糖藥的用量。

  • 適量蛋白質

  • 限制脂肪和膽固醇

具體要怎麼安排飲食?

1. 食物多樣化避免單調

為了保持血糖平穩,儘量固定飲食模式,每一餐主食的攝入量、蛋白類食物的攝入量儘量相對固定。但是,天天吃一樣的容易單調且會影響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為了保證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飲食應該多樣化。即使是同一種食物,在一天內出現兩次,也要儘量選擇不同的烹飪方法。

2.定時進餐

三餐按時,有利於生物鐘的建立,使體內定時釋放出以胰島素為主的相關激素,便於控制血糖,避免出現低血糖。

3.合理安排餐次

根據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結合患者的生活習慣及工作特點,決定給予一日三餐,還是一日4~5餐。對於血糖控制平穩、生活作息規律、採用口服降糖藥的患者,建議一日三餐。對於血糖控制不佳、採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可在一日三餐的基礎上,加餐1~2次。

4. 主食中選擇部分粗雜糧

想要平穩餐後血糖可在主食中選擇一些谷薯類雜糧,比如:在製作主食時可加入部分小米、黑米、綠豆、薏米、蕎麥、赤豆、燕麥、玉米碴等雜糧。另外,也可採用新鮮的玉米、土豆、山藥等薯類替代部分主食。但是,粗雜糧不宜過多添加,以免增加胃腸道的消化負擔,佔主食的三分之一即可。

5.糖尿病不是不能吃水果,可以適當吃一些水果,比如,蘋果,桃,橘子,西瓜等,但是不能吃多,一般是在兩餐之間食用,同時應該減少一定量的主食,調節應用。


百科名醫


如果是剛蒸好的白饅頭和剛燜熟的大米飯,白饅頭的升糖指數比大米飯略高一點

(饅頭GI:88.1 米飯GI:83.2)

對於大米飯來說,我們有辦法讓它的升糖速度變慢。

如果是吃剛燜熟的米飯,血糖在短時間內會很快就升上來,如果是把米飯放涼了再吃,血糖是緩慢上升的。

因為放涼的米飯當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做 抗性澱粉,抗性澱粉與普通澱粉是完全不同的,由於胃難以進行消化,所以不會被小腸吸收,而是直接進入到大腸,大腸再將能量全部釋放。食用不易提高血糖值的涼米飯,胰島素的分泌也會變得比較平穩,還可抑制脂肪的積累。

如果是涼米飯難以下嚥,可以炒熟了吃,加雞蛋碎、火腿丁、肉丁、黃花丁等,也可以加入海鮮,如蝦、蟹······

如果想要吃麵食,我們也有一個方法,就是費點勁需要您自己發麵做饅頭或者是蒸糕

食材用料:麵粉、發酵粉、小米粉、菊粉、熱水

<1> 把菊粉倒入熱水中衝開,靜置放涼

<2> 把麵粉、發酵粉、小麥粉和放涼的菊粉水混合揉成軟麵糰放入蒸籠中醒發到兩倍大小開始蒸

菊粉,口感微甜,可以替代糖,是一種膳食纖維,完全不為我們人體供能,甚至可以幫助降糖降脂。它是腸道益生菌最好的糧食,能夠調節腸道,讓你有一個怎麼吃都不胖的腸。


大醫惠眾


對於正常人,吃嘛嘛香,不用考慮吃饅頭和米飯哪個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只考慮哪個更好吃。而對於糖尿病患者,“糖”可是個敏感字眼,哪個食物含糖量高,哪個食物含糖量低,相信很多糖友都爛熟於心。但其實,很多食物並不是含糖量低就能放開吃,含糖量不高就不能吃,而是要考慮其升高血糖的能力。提到食物影響血糖的能力,就不得不提一個被稱之為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東東,簡稱GI,它表示某種食物升高血糖效應與標準化食物(通常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應之比。通俗地說,就是指人體食用一定食物後引起血糖上升的速率(也就是快慢),通常可以反應一種食物能夠引起人體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

具體標準就是:食物GI>70為高GI食物,它們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食物GI<55為低GI食物,它們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食物GI在55~75之間稱之為中等GI食物。

對於米飯和饅頭這兩種常見的主食,很多糖友都會想知道它倆PK誰會更勝一籌。由於我國地大物博,米的種類分為秈米、粳米、糯米、香米、雜交米等,而秈米又有早秈米、中秈米、晚秈米。而饅頭由於原材料的不同,也分很多種類。字不如表,表不如圖,給大家兩張圖表,家裡常吃的是哪一種,可以對照下面的圖表,找到相應的GI值,然後再做個比較。

從下表可以看出,不同種類的米飯和饅頭GI的確是不同的。


Blue Health 營養師團


如果沒有其它併發症,糖尿病患者最大的困擾並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吃到含糖量高的食物,於是天天不厭其煩地問這個能不能吃,那個適不適合。可以說,這種憂慮的生理狀態,才是糖尿病患者難以戰勝的敵人。

血糖生成指數,即GI,在80年代提出,它指的是機體攝入任何含相等量碳水化合物食物後,餐後2小時血糖變化的一項生理參數。這個指數可以用來衡量某種食物對血糖濃度的影響。一般GI值低於55的食物,稱為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多數人給糖尿病患者推薦食物,也是以這個作為參考。

血糖生成負荷,即GL,是把食物的GI值乘上攝入食物的實際碳水化合物的量,也就是把食物中糖類的質量與數量相乘,用來估算食物對血糖產生的效應。一般GL值低於10的食物,稱為低血糖生成負荷食物。

從以上可以看出,GL值是一個綜合值,相對來說,參考價值更大一些。相關數據顯示,米飯GI值為83.2,GL值為21.5,饅頭GI值為88.1,GL值為41.4。這個數據和水稻、小麥的品種、加工程度、烹飪方法等等都有關係,因此,這些條件不同,數值也會不相同。以這個數據中的GL值作為參考的話,饅頭升血糖要更快一些。

(網上的血糖負荷表,可以作為參考)

不過話說回來,糖尿病人需要這麼嚴格控制飲食嗎?事實上 ,多數糖尿病患者通過藥物或胰島素,完全可以把血糖控制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選擇低GL值的食物,時間一長,可能容易血糖偏低,感到體弱無力,頭暈眼花,身體會越來越瘦弱。另外,只選擇一類食物吃,還可能會造成某種營養元素缺失,引起其它病症。

如果你是北方人,習慣吃饅頭,不建議貿然改變飲食習慣,以免身體不適應。可以按平時飯量減量吃饅頭,多吃一些蔬菜,這樣既能吃飽,也不用擔心血糖變化太快。另外,雜糧饅頭以及雜糧飯,引起血糖變化的程度也要低很多。如果覺得口感不好,可以白麵饅頭與雜糧饅頭一起吃,精米混合部分糙米一起做雜糧飯。總之,注意控制血糖是好事,但是也不必矯枉過正,平時按時按量用藥,注意膳食平衡,合理飲食,多吃蔬菜瓜果,不管饅頭還是米飯,吃飯時細嚼慢嚥就可以了。


朱毅


對於題主的問題,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在同等重量的前提下,無論是吃白米飯還是白饅頭,對於餐後血糖的升高速度都是非常快的,所以對於糖友們而言,這兩種主食都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但是米飯和饅頭畢竟是我們傳統飲食習慣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食,難道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來說就得放棄了嗎?

吃還是要吃,但我們需要掌握主食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粗細搭配,粗多細少,讓米飯和饅頭變變顏色。

l 做米飯的時候,加入一些粗糧(如燕麥、黑米、玉米、小米等)和雜豆類(如紅豆、綠豆、扁豆、飯豆等);做饅頭的時候,用全麥粉來製做或者在白麵中加入一些蕎麥、黑米麵、玉米麵、小米麵等;這樣的米飯和饅頭吃進去後,在胃腸中的消化吸收速度慢了,自然血糖升高得也就慢了。

l 友情提示:糯米、黃米由於黏性較大,升高餐後血糖也很快,所以不要和大米一起混搭。

二、主食的烹調加工方式也會影響餐後血糖。

l 糖友們一定要避免喝那種煮得時間很長的又爛又稠的粥,因為更容易吸收,所以會顯著升高餐後血糖;相反如果是那種湯多米少的稀飯,就會好很多。

l 發酵麵食要比不發酵麵食升糖作用強。

l 加了油的主食,如油條、蔥油餅等餐後血糖較低,但由於所含油脂多,能量高,所以不在糖尿病飲食推薦之中。

三、巧搭配也有意外驚喜。

l 單獨吃米飯、饅頭、麵條等升糖快,但如果和肉類、魚蝦、蔬菜等一起吃就會使餐後血糖大幅降低。

l 主食的進餐順序要靠後,也會降低餐後血糖的。

正確的進餐順序是這樣的蔬菜→魚肉蛋豆製品→主食

四、不要忘了控制主食的量

控制攝入量是關鍵,前三點做得再好,但最後吃得過多,一切努力也都白費了。

作者:李慧藝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大連營養師俱樂部培訓講師


營養百事通


白米飯和白饅頭升血糖速度差不多,可謂半斤八兩,如果非要做個比較的話白饅頭略勝一籌,也就是白饅頭升血糖更快一點,不過這種比較沒有實際指導意義。

每種食物都有血糖生成指數(GI),它反映的是食物中糖類消化吸收速度的快慢,一般把葡萄糖的GI定為100,通過試驗計算出其他食物的GI。GI數值在55以內的食物識“低GI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多選一些低GI的食物;GI數值超過70的是“高GI食物”,糖尿病患者要儘量少吃;而GI數值在55~70之間的是“中等GI食物”,糖尿病患者可適當選用。

白米飯的GI為83.2,白饅頭的GI為88.1,兩者都屬於高GI食物。它們進入胃腸後消化的都快,葡萄糖釋放快、進入血液後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得都高,所以比較白米飯和白饅頭哪個升血糖更快沒有多少實際意義,莫不如想辦法把GI值降下來。

同樣是主食,全谷雜糧的GI值就比白米飯、白饅頭低。比如,全麥饅頭、小米飯、小米粥、蕎麥麵饅頭、燕麥、綠豆、紅小豆、大麥等的GI值通常在60—70之間,屬於中等GI食物,糖尿病病人吃主食時可以適當選用GI值偏低一點的。

另外,食物搭配也會影響GI的大小。單獨吃糧食時,GI較高,升血糖較為強烈,如果搭配上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其他食物,則升血糖速度明顯減慢。如單獨吃大米飯的GI為83.2,米飯和魚一起吃,GI為37;單獨吃白饅頭GI為88.1,白饅頭和芹菜炒雞蛋一起吃GI為48.6。因此,主食類食物不宜單獨食用,應搭配肉類和蔬菜一起食用,以降低進餐後血糖水平。

作者:王興國,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遼寧省營養學會副會長;新浪微博醫療大V;中國營養科學傳播之星,從事臨床營養治療、營養培訓教學和營養科普傳播20餘年,出版《吃的百科》《長胎不長肉》等科普書籍20餘部。



糖尿病人在控制血糖時,其中飲食調節是很重要的內容,米飯和饅頭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主食,但是對於糖友們來說,吃饅頭升血糖比吃米飯高,很多人就只吃米飯,下面我們來簡單看一下米飯和饅頭升血糖的情況。

從熱量上來看,每百克米飯含347千卡而饅頭含349千卡,在升高血糖能力方面基本上是相當的,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這是生面和生米所含的量,畢竟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沒有人吃這些生的米和麵的,等到做熟以後,面和米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饅頭1兩所含的熱量是110千卡左右,米飯含的熱量是70千卡左右,從這我們就能看出來同樣克數的饅頭和米飯,饅頭升高血糖比米飯高,很多人因此只吃米飯不吃饅頭,這是一種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對於糖友來說,可以在饅頭的白麵里加些雜糧,那麼血糖值就不會那麼快的升高了。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其實沒有必要糾結到底吃米飯好還是饅頭好,熟話說被吃麵南吃飯,只要是食用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保證日常代謝和活動,其實這樣的主食就算是及格了,不過要想達到優秀的話,還應該讓主食升血糖能力下降,但精白米飯和精白饅頭都很難做到這一點。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變高了,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食物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都會經過細緻加工,而細緻的加工雖然提高了口感,卻變得更容易消化,加工工藝中去除的營養成分更多,對我們反而是一把雙刃劍。特別是主食類食物,大米中的麥麩、粗纖維成分在加工中大量被去除,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都偏少,而口感細膩,增加了消化吸收速度,所以飯後容易導致血糖上升過快。小麥粉(做成麵食)就更不用說了,粉末的消化吸收率更高,而如果是精緻的小麥粉,做成饅頭後就更容易讓人血糖飆升。

所以,無論米飯也好,饅頭也罷,最好是採取一些科學使用方法,比如,在米飯中加入粗雜糧、雜豆、薯類,這些富含B族維生素又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有利增加食物在胃的停留時間,降低消化速度,從而降低血糖升高速度,麵食可以多選擇雜糧麵點,粗糧麵點、全麥、燕麥、蕎麥麵點,這樣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的升高速度。總體來看,饅頭由於是用粉末做成,所以GI(血糖指數)比米飯更高,更容易讓血糖上升,而總熱量饅頭也較高,所以細說饅頭的血糖升高速度要高於米飯,不過兩者其實都應該用科學方法食用,避免血糖升高過快。吃主食的食用多配合蔬菜、肉類一起食用,不要一個勁就吃主食,這樣也能增加胃消化時間,讓血糖不至飆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