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如果年羹堯和十四阿哥一起舉兵擒王,雍正能否退位?

可樂男孩


《雍正王朝》這部分其實非常燒腦,比真實的歷史還有意思,反映了一個公司老闆管理和培養屬下之難。

年大將軍和十四爺能夠配合的機會,只出現過兩次。

第一次,康熙逝世之前,十四阿哥任康熙欽點的大將軍王。

而年羹堯從四川巡撫升陝甘總督,負責十四阿哥的糧草供給。

第二次,康熙逝世,雍正即位以後,年羹堯被雍正點為大將軍,十四阿哥在守皇陵,和喬引娣妹子愉快滴玩耍。後來年羹堯惹得眾怒,雍正差十三爺去請十四爺出山,畢竟是親兄弟,人家十四爺回答——你才出山,你們全家都出山。

首先說第二個情況,十四阿哥在康熙欽點自己為大將軍王的時候都搞不定,那麼在雍正繼位以後,法理,情理,人際關係上,更搞不定,所以即便雍請他,他也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個被把玩的小寵物,所以自然不接招。他是獅子大開口,要麼皇位讓給我,要麼就別找我——

十四阿哥其實倒不是想當皇帝,就是不服,其實都過去十幾年了,還沒想通,既然大位是名正言順傳給雍正的,為什麼十三阿哥要去豐臺大營帶人勤王,以及年羹堯為什麼要斷自己糧草?

十四阿哥其實忘了,舉薦他當大將軍王的是他四哥,而當他在前線的時候,在背後弄他的,把他禮物換成死鷹的是八爺黨,而雍正雖然控制了年羹堯,但是實際上是喊年羹堯及時給十四弟送糧——

十四阿哥其實就是被八爺這種專搞陰謀壞事的人禍禍了,禍禍得一輩子仇恨雍正。好好一個人才就廢了,可見八爺這種人殺傷力之大。

再來說第一種情況,雍正繼位前,年羹堯有沒有可能和十四阿哥聯合呢,他只可能是夢想,雍正的防範措施有一萬步。

這裡有一個很奇妙的地方,雍正的人年羹堯升遷四川巡撫,是八爺給康熙舉薦的,年羹堯這個傻子還上趕著去找八爺,這個已經惹了四爺生氣。所以才有了18集裡,罰跪,倒洗腳水這個事。

八爺藉助雍正在太子案上的疏忽,通過舉薦這件事,把雍正的人年羹堯拉倒自己身邊,這讓年羹堯產生了誤會,以為自己飛黃騰達,要靠八爺。

年羹堯倒是想順杆爬,見著人就巴結,但是他不曉得他這樣做,就逼死好多人。

第一個,四爺很尷尬,有苦說不出來。

第二個,鄔先生和秋月沒法愉快地玩耍了。

第三個,李衛不得不離開王府,被派去“盯住他”了。

兵部直管年羹堯,所以年羹堯這些搞不清楚上頭關係,又只知道順杆爬的下屬,彷彿覺得管理戶部的四爺不行了,而管理刑部的八阿哥,或者管理兵部的十四阿哥,對自己有利。所以,這個時候雍正已經可能失去對年羹堯的控制了,年羹堯也學會了當前一套背後一套,洗腳水都不倒了。

對此,雍正不得不祭出最聰明的一招,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一招——寡頭合作。和表面上自己的的對手,十四阿哥聯合。第一整治手下,第二打擊敵人。

所謂八阿哥的人十四弟,其實是雍正舉薦的。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十八集,四阿哥給十四阿哥準備了壽禮,帶他一起去見皇額娘,這個就是感情上的拉攏。其次,私下聊天的時候,兩個人說好了,四阿哥向皇阿瑪舉薦十四弟做大將軍王,而十四弟向皇阿瑪舉薦年羹堯從四川巡撫升為陝甘總督。這一招太極,超級絕妙。

雍正至此就已經扳回一局了,你八阿哥慷他人之愷在朝堂上舉薦我的人年羹堯,讓他對我的信任動搖了,那我就在朝堂上當著你的面舉薦你們的人十四弟,讓你們懵逼,產生間隙。

而十四弟舉薦年羹堯其實正中四阿哥下懷,年羹堯骨子裡是個哪裡有糖就到哪裡,誰有權力就跟著誰走的人,那麼十四弟這麼一舉薦,他就成了十四阿哥這個大將軍王屁股後頭的人了。是不是四爺的人不知道,但是至少不是八爺的人了。

雍正這樣做,以退為進,表面上是舉薦了十四爺,實際上離間了十四爺和八爺黨的關係,還解除了八爺和年羹堯的關係。

各個擊破以後,那麼問題來了,年羹堯會發揮關鍵作用,他倒向誰,誰就可能贏,而年羹堯卻沒辦法倒向十四爺,因為,他手上那點糧食,是雍正從戶部調撥的,他手上押糧兵丁的軍餉,是四爺發的,他以為自己是個關鍵角色,其實自己只不過是兩個老闆商量好的局裡面的一枚棋子而已。

很早之前做局的時候,十四阿哥希望雍正舉薦自己,因為他是不信任八阿哥的——

八爺黨面對利益的時候,自己就出現了間隙,因此雍正利用這個機會,支持了十四弟——當然全力支持我兄弟啦——

然後順勢挖了個坑把自己那個不聽話的下人年羹堯先從八爺那裡奪回來。所以他給十四弟說,我可以給你糧草,但是關鍵的官職陝甘總督是具體經辦的,職位很重要——

十四爺順利上鉤,自己提出來舉薦年羹堯——

這樣一來,年羹堯就到了十四阿哥手下。

當十四阿哥出征的時候,年羹堯反覆往回看,表情很懵逼,其實是在看四阿哥——

而四阿哥,其實對他也是不太放心的——

而年羹堯前腳走,後腳就娶了秋月,既是拉攏,也是控制——

其實年羹堯這個時候心裡面是千萬個問號的——八爺?十四爺?四爺?你們在下什麼棋,誰才是最粗的大腿?所以他其實只能根據慣性,既然四爺你舉薦十四爺,又是我老主子,那我就聽你的,而工作關係上,十四爺是我上級,我又得跟著他,但是暫時吧,糧草這種事,我又只有聽四爺的........@#!$%&&)........

然後四爺這邊,你年羹堯離開了八爺,跟著十四爺去了西北,我再來慢慢來處理你和十四爺的關係。

第一,糧草供應是戶部供應的,我管理戶部的四阿哥不讓你運,你想支持十四爺也不行,所以,十四爺誤以為是年羹堯不給自己糧食,殊不知,是雍正制約著年羹堯。

而雍正怎麼制約年羹堯呢,一個細節——

年羹堯有十四爺要的糧,而年羹堯的軍餉,要四爺給,而四爺只認李衛。

所以四爺的第一道保險是年羹堯,雙保險是李衛。年羹堯不給十四阿哥糧,十四阿哥這個大將軍王就坐不穩,而李衛不給年羹堯軍餉,年羹堯就連押糧的人都沒有。

注意“所欠軍餉”。年羹堯自己的稀飯都還沒吹涼呢。

最經典的地方就是,18集第35分鐘,前一個畫面十四爺才吐槽完年羹堯,後一個畫面就切到年羹堯,他一臉的惆悵,翹首企盼信使,而糧草其實一直準備好了——

如果說年羹堯是雍正的人,拖欠十四阿哥糧草是心安理得的,所以根本沒必要這麼急,這麼惆悵,這裡反應他這個表情,其實就是表現他其實很想把糧食給十四阿哥送去,因為他知道自己這裡扣扣索索的,和十四阿哥的關係就完了(其實已經完了)。

所以他最後讀完雍正的信的時候,是一副吃 xiang 了的表情,嘴角帶有冷笑——

內心潛臺詞是,我孫猴子到底是逃不出你如來佛的手掌心啊,本來想巴結十四阿哥,結果被你控制得牢牢的,我都一品大員了,其實不過還是你雍正一顆棋子。

雍正王朝,所有的細節都信息量巨大,神劇一部啊。


HannibalLecter


首先看這個問題,年羹堯跟十四阿哥一起勤王,這個王說的是雍正。

他們倆有可能一起勤王嗎?他們倆會分別得到什麼呢?

年羹堯出身雍正潛邸奴才,是雍正一手調教出來的得力干將,如果年羹堯倒戈,他會得到什麼呢?他得到的會比幫雍正定江山來的更多嗎?顯然不會。以年羹堯的性格桀驁不馴,寧可明刀明槍跟別人拼死到底也不會做叛變的事。

假如年羹堯跟十四阿哥真的串通一氣了,真的就能扳倒雍正嗎?其實也未必。雍正還有一個掌握兵權的十三弟允祥,十三阿哥在軍中威望很高,京畿重地周邊的兵權全部掌握在他手裡,還有護衛九門的隆科多加在一起,年羹堯跟十四阿哥未必能佔上風。

雙方曠日持久對壘之時,雍正肯定佔上風,畢竟是以全國敵一隅。


敷衍比欺騙更罪過


在清朝的歷史上有一個歷史之謎“雍正登基之謎”雍正能夠從“九子奪嫡”之中勝出確實讓人意外,因為當時全天下人都是保舉八阿哥上位,再不行也是讓十四阿哥上位。曾經得罪天下百官的雍正登基眾人確實不服,那麼就出現了“雍正篡改遺詔”“雍正弒父”等等。



其中八爺黨是聽到康熙說的話了,但是卻不想承認,而十四阿哥一直在外地,當時擔任“大將軍王”是最可能成為皇帝繼承人的。但是聽到雍正登基十四阿哥心中肯定不服氣啊。認為當初位給自己。所以處處與雍正作對。那麼這個時候擁有兵權的十四阿哥為什麼不趁著新皇登基起兵造反呢?



第一點:師出無名

當時雍正登基的消息已經傳到天下每一個角落了,所以說十四阿哥想要起兵造反總找個合法的理由吧。如果連理由都沒有直接告訴手下我們要起兵造反。恐怕沒有幾個士兵願意冒險。就算冒險去了,那麼這些士兵(包括十四阿哥)的家屬還在中原呢。



如果你們起兵造反的話,家屬肯定會被雍正處置,所以說就算十四阿哥想造反士兵也未必會跟隨。十四阿哥想用一地去和一個國家抗衡是不可能的。當初吳三桂的實力多麼龐大不是依然失敗了嗎?

第二點:距離太遠



十四阿哥遠在邊疆,消息傳到十四阿哥這裡最起碼也要十天,十四阿哥想要造反就要帶著這幾十萬大軍行走起碼一個月。哪個時候天下已定。雍正肯定會安排應對策略的。



如果十四阿哥當時領兵就在北京附近的話說不一定還真會起兵造反,當時當時北京周邊的軍隊是十三阿哥的老部下,而九門提督又是站在雍正身邊的。

第三點:糧草供應



打仗打的並不是你有多少兵,而是你有沒有後勤物資的保障,當時雍正登基的時候已經控制了十四阿哥的糧草。當時供給糧草的是川陝總督年羹堯。年羹堯是四爺的包衣奴才。所以說十四阿哥的大軍與其說是十四阿哥控制的不如還是雍正掌控的。

另外當時雍正已經考慮到十四阿哥起兵的事情,將糧草供應改為一天一供應。這時候如果十四阿哥想要造反,恐怕剛起兵就沒有了糧草供應,這仗還怎麼打。


奇趣視劇


首先,反,這是個概念問題,年羹堯是漢臣,連雍正的奴才都算不上(清,只有滿旗子弟在權高者時才配稱為奴才)。充其量在雍正剛掌權時內憂外患時只是一個好用的棋子罷了。十四王爺在康熙在位末,最大的功祿是大將軍王,雖手掌兵權,多處戰功。但雍正登基時已在多道聖旨下削弱殆盡。

拋卻這些雜事不提,如果在雍正根基未穩之際,十四王爺放下滿漢芥蒂,合理,睿智的善用,聯合年羹堯還是有機會的。1:順應謠傳之力(康熙臨終聖旨上要把皇位傳於十四阿哥),名正言順發兵。2:合理利用八阿哥跟雍正黨羽之爭。趁虛而入。3:結合舊部,趁兵不認主之時,年羹堯也握之兵善加用之。一舉出擊,可成!

但這一切都是謬想。在當時的封建禮志政治背景,歷史背景,文化背景下十四王爺都不會這樣去做。故這兩位在以後的漩渦中,也只能成為了百姓的談資而已。


路過風景路過你58


是可以逼雍正退位的,天下的事情哪有不可能的發生的,我們舉個例子,劉邦上山起義,毛澤東上井崗山起義,看似力量薄弱,最後不都反弱為強嗎?我們來說十四阿哥與年羹堯聯手的事,很多對歷史熟悉的人都認為他們不會聯手,其實是少了張儀蘇秦這樣的人物運作,假如他們聯手,打敗雍正就不是難事了。

1.十四阿哥如果和年庚堯聯手,大軍掌握在手中,軍事上佔有絕對優勢。

2.雍正不是給十四阿哥一四一糧嗎?那就兩個方面籌集糧食,第一派兵奪取糧倉,第二民間募糧,第三籌集資金,打仗哪裡不用錢的。

3.戰略上佈局,讓年羹堯帶領軍隊攻打京城,四處混亂,攻打不是目的,目的是擾亂京城。十四阿哥趁機向雍正要求提供軍餉,回京平復叛亂,雍正答應就帶兵如京,雍正不答應就繼續派兵襲擾京城。

4.引用外援,聯合八阿哥,他是有實力的人,讓他幫忙籌集資金,聯合反雍正的臣民,在朝廷上形成架空勢力,用計謀除掉雍正的肱骨大臣。

5.裡應外合殺入宮內,宮外有十四阿哥,宮內有八阿哥,還有年羹堯等人,試問雍正拿什麼來抵擋。雍正依靠的人中,軍事力量較強的是十三阿哥,可以派人將他扣住,讓雍正失去軍事力量。


委以心誠


假設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蠢!王室的內鬥精彩不斷!諸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讓人產生聯想!王子奪位都是🈶️心的人勝出!其實就是探子的功勞!年大將軍的忠誠及言行舉止都在四阿哥的監視之中!十四阿哥被奪去兵權也是在權謀的計劃之中!

倘若年某人沒有令四阿哥滿意行動,他就不會有這個機會!在皇權的謀劃中,眾皇子顯然不是四阿哥的對手!十四阿哥雖有領兵的才華但戰跡平平。更談不上有更大的謀略!相比之下,年大將軍的謀略遠勝過老十四!他們都是不同權力陣營的兩個派別。要舉事:恐怕還沒有行動。年某人的人頭早就落地!因為四阿哥的臥底是最出色的!諸多秘密都逃不過四阿哥的眼睛!

八阿哥收買官員,而四阿哥收買能人,那怕是囚徒也不放過!有才能的人都在四阿哥的陣營中!老十四隻是八爺黨的一個附庸!一個離心計就讓老八與老十四產生不信任。這證明八爺黨情報工作差到極點!

老十四及年大將軍表面威風!實際卻都是蠢貨!一個缺德才寡!一個居功驕傲自滿!確實不知道如何設計他們能有取而代之的驚天之舉!太蠢了!


第二名75581787


不能,不可能,年羹堯和十四立場不同,年羹堯和十四不可能同時反。

理由,年羹堯是臣,是雍正的奴才,天下是滿人的天下,年羹堯也是十四的奴才,。十四和雍正之爭,是內部之爭,兄弟之爭,無論誰當皇帝,都還是滿人的天下,自家的天下,年羹堯反了就不同了,那是大道之爭,天下改姓,易主了,十四不會反,反而會去平定年羹堯造反。

所以說他們同時造反是不可能的,後面的就不用討論了!


沒什麼1692840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和14阿哥如果要一起舉兵,對抗正在如日中天的大清王朝,簡直如螳臂擋車,自取滅亡。

一個受到朝廷節制的邊疆大員,如何去與一個運轉正常的國家機器進行對抗,就算他倆同時連兵一處,也不一定能夠獲得民心,士兵的支持擁戴,任何一個盲目的決定,都會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吳三桂就是一個鮮活的榜樣。


我行我素狂野世界盃


年羹堯是雍親王府的包衣奴才,老十四和雍親王是兄弟,雍正和老十四是兄弟爭奪王位,但是都是愛新覺羅的天下,只是皇子不同而已,但是年羹堯起兵,那就是滿漢對立,臣子造反,謀權篡位了,十四不僅不會跟年羹堯反,反而會幫雍正打壓年羹堯,所以根本不存在十四和年羹堯一起反。


娛樂公益天使


雍正能從眾兄弟中脫穎而出,登上大位,有那麼容易被拉下來麼,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帝王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