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撲蝶時不小心聽到祕事,為什麼要嫁禍林黛玉?

少讀紅樓


小一來為寶釵鳴不平了,先別急著噴,請聽小一說的是否有理,咱們擺事實,講道理,和諧社會,切勿浮躁,淡定、淡定!



是的,小一是釵粉,也是黛粉,更是紅粉。紅樓裡的女兒和大家一樣,人無完人,有優點,也有缺點,不能因為她的一個缺點就把人一棍子打死。小一不認同鳳辣子的狠毒勁兒,但十分欽佩她的口齒和才幹。人們都說寶釵假,我就問你一句,現在的你,敢拍著胸脯說,你不如寶釵假嗎?你比黛玉真嗎?我想,這樣的人一定是鳳毛麟角。在這個複雜的社會里,大多數人都是戴著面具生活,學會了世故和圓滑,摒棄了初心和純真。

回到題目,寶釵為什麼要嫁禍給黛玉?她是有心還是無意?

小一認為,寶釵的做法雖欠妥當,但“嫁禍”這個詞用得過分了,還談不上如此。此舉呢,寶釵是有心的,但也是無意的。

先回顧一下事情的經過。

這天是芒種節,大觀園的女兒們在忙著祭餞花神,小夥伴們正在愉快地一起玩耍。

這時,心細的二木頭環顧四周,“咦?林妹妹呢?怎麼沒在?難道是在睡懶覺嗎?”

寶釵接話了,“姐妹們等著,我這就去找她過來”。



於是乎,寶釵就往瀟湘館去了。可不巧,寶玉前腳剛進了瀟湘館,寶釵便停住了。此刻,倘若她後腳跟著進去,黛玉定是要生疑的。想當初“探寶釵黛玉半含酸”那回,林妹妹醋勁不小喲,指桑罵槐、夾槍帶棒的,搞得氣氛有點兒僵。“何必討這沒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回去找其他姐妹玩兒吧!”

轉過身來要撤,忽然看見一雙美麗的蝴蝶,寶釵忍不住了,一定要捉到它,來吧,小蝴蝶,到姐姐的掌裡來。一路追著過去,蝴蝶這個壞傢伙把寶姐姐引到了是非之地滴翠亭。這時的寶姐姐也跑累了,“小蝴蝶,今日暫且放你去,姐姐不陪你玩兒了”!



正要往回走,忽然聽見有人在說話,也是好奇吧,豎起耳朵瞧瞧。額,今天出門沒看黃曆,怎麼這麼不順,尋顰兒未果,撲蝴蝶不成,怎麼又趕上了這檔子事?不好,要被發現了。

還沒想到完美的說辭,突然,咯吱!小紅墜兒推開窗,驚見寶釵小姐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個藉口脫身再說。

寶姐姐故意放重腳步,笑著脫口而出,“顰兒,看你藏哪裡!”邊說著邊故意往前走兩步。

此時,小紅和墜兒嚇了一大跳,我膽子小,小姐姐你不要大白天嚇人啊喂!what are you 弄啥嘞?

寶釵又問起二人,“老實交代,你們把林妹妹藏哪兒了?”

“我們不知道啊!”

“胡說,剛才還看見她的身影呢,她就在這裡玩兒水,想要嚇她一下,剛要走近前來,被她看見了,怎麼朝東一繞就沒影了,奇怪!肯定是你們幫她藏起來了。”

做戲做全套,寶釵說著就進到亭子裡假裝找了一番,果真不在,差不多了,撤!“這丫頭一定又去鑽山洞了!”笑著說道並輕鬆地走了出來。

就是這樣!小一認為,出來的寶釵是長舒一口氣的,終於脫身了。但她難免會愧疚起來,情急之下光顧著自己了,棄車保帥,黑了林妹妹一回,於心不安。罷了,總之,自己沒事就好,管不了那麼多了,量那兩個小丫頭也不敢找黛玉的麻煩。

寶釵人設,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寶釵只會躲是非,而不是招是非。她知道小紅是個古靈精怪的人兒,寶釵不是惹不起她,怕她狗急跳牆,而是沒必要,撞破不說破,大家臉兒上都過得去。要不然,眼下豈不會生出許多事來?小紅若像司琪那樣苦苦哀求、跪地不起,或是像金釧兒那樣以死相挾,怪麻煩的,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吧!乾淨利落,及早抽身。

寶釵並非惡毒之人,她不是腹黑的白富美,而是有涵養的大家閨秀,那些背地裡耍心機的伎倆,她是看不上的,因為她心有壯志,正派大氣。這是無心之失,絕非故意嫁禍。寫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般豪放詩句的才女,才不是一個小肚雞腸、陰險狠毒的婦人呢!

寶釵是有心的,她有心金蟬脫殼,她有心撇清關係。但她也是無意的,她無意去傷害惺惺相惜、我見猶憐的林妹妹。從後來的她教導黛玉少看雜書、給她送燕窩來看,她沒有傷害林妹妹的心。

薛林二人雖然性格相反,但並不敵對,她們反而是欣賞並敬佩自己不存在的那一面。她們是優於賈家姊妹的比肩者,若沒有賈寶玉這呆子攔在薛林中間,二人一定是百合向的劇情,二人會成為一輩子的好姐妹也未可知。

寶釵剛撲完蝶就被黑嗎?



寶釵撲蝶是一個重頭戲,和黛玉葬花、湘雲醉臥、晴雯撕扇如出一轍、異曲同工,是那麼美好、生動的畫面,描繪出了端莊寶釵活潑靈動的那一面,和黛玉相似的那一面,鮮為人知的那一面。

曹公剛寫完這麼好的寶釵,就馬上又去黑她由贊轉貶嗎?給她安一個狡詐的標籤嗎?這畫風和節奏轉變得太快,寶寶跟不上啊!

小一覺得不會吧!是不是故意讓讀者誤解呢?造就一個虛假的表象呢?我們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啊!

釵黛二人的關係不一般。



先問一個問題,出門碰見了熟人,別人問你怎麼在這?自己來的嗎?你是不是可能會說我是和某某一起來幹什麼的,即使某某並沒有來。這個某某,可能就是和你關係好的人,和你親近的人。這可能就是人的本能,在緊急情況下,來不及思考的情形下,只會想到最熟悉的人,於是張口就說了出來。

寶釵本來就是來找黛玉的,說辭沒有想好,在小紅推開窗的那一剎那,寶釵脫口而出林妹妹,可能都沒過腦子。既然話已出口,錯著也要把它說完,錯就錯到底,圓話不出岔。

素日裡,黛玉和寶釵一向交好,黛玉與寶釵之間的關係比與其他姐妹們的關係還要親密一些,寶釵說出這話並不惹人生疑。

其實,這裡可以隨意說出其他名字,比如探春、鶯兒、平兒,那麼多人呢。如果,寶釵說,“探春,哪裡走?”有點怪怪的感覺,她們的關係有這麼好嗎?

寶釵說出的是黛玉的名字,足見黛玉在寶釵心中的分量,可見二人的關係並非一般。曹公這麼安排,可能也是為了增加二人的衝突和互動吧,釵黛合一,共用判詞,有釵的地方有黛,有黛的地方也會透露釵。

林妹妹是萬能的免死金牌。



再說了,黛玉被當做擋箭牌也不是一次了,就連知己寶玉也做過這樣的事。林妹妹被當成擋箭牌,別人也不是為了害她,而是為了救人或自救。

賈赦要納鴛鴦為妾,平兒幫著好姐妹鴛鴦懟了平兒的嫂子,此事傳到了邢夫人這裡。王熙鳳假裝叫平兒來,實則為護平兒讓丫鬟豐兒謊稱平兒被林妹妹請去了不放人。

清明節,藕官在園子裡燒紙錢,不小心被婆子發現了。寶玉為了護她,搬出來林妹妹。燒的不是字紙被看破後,寶玉繼續編,說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而燒,婆子可得罪不起賈母的心肝寶貝,小事化了。

黛玉為什麼老是被人當做擋箭牌呢?除了招黑的體質和直率的性子、犀利的口齒,恐怕就是她的咖位大、分量足、光環強,搬出來好用,屢試不爽。賈母的心肝寶貝二號,是大家惹不起的存在,恭維還來不及呢,哪裡敢去得罪?除非,你不想在賈家呆了!

寫得有點多了,感謝支持!


一抒己見


我認為寶釵是故意嫁禍給林黛玉的,寶釵與黛玉表面是一對好姐妹,實則上兩人早就暗流湧動,相互較勁了。

很多人都說黛玉小心眼,動不動就拿話損人,牙尖嘴利的不懂人情世故,可這其實跟黛玉從小生活的環境與她本身的性格分不開的。黛玉從小就聰敏過人,可身體卻不太好,所以在家中那就是掌上明珠,一個聰明而被寵愛長大的孩子,那心靈都是十分純粹,不太會懂得掩飾自己內心的。所以她說話難免就會有些尖酸,有點小任性了。所以她吃寶釵的醋時,她也是表現的十分的直接,從來不藏著掖著。

而寶釵,她出生在商人家庭,從小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她也成了一個對人情世故十分達練的圓滑之人。賈府上上下下都被她打點的妥妥的。可這樣的人看上去對誰都好,但實則內心最是無情。她一切以利益為重,但凡是誰要是觸及到她利益,她都找機會給你整回去。

且說她去撲蝶聽到密事,按平常般人來講,如果被發現那就鞋底抹油趕緊溜得了,可她偏反其道而行,反而迎上去還假裝來找黛玉的。如果有親覺得她是急中生智,那為什麼偏偏不是說找別人?說到底,她早就把黛玉當成了自己的頭號敵人了。能給敵人制造麻煩,聰明的寶釵是絕對不放過的。

現實生活中,像寶釵這樣面熱心狠的人還真不少,有事她們都放在心裡,對你有意見也不提,還表現出分關懷你。可誰知道她背後又會使什麼絆子呢?

所以找朋友寧可找像黛玉這樣的,有啥事直接說出來,雖說難聽一點,但至少不會背後給你便壞。


悅讀會


在《滴翠亭貴妃戲彩蝶》那一回,寶釵隔著窗戶都能聽出是寶玉的丫鬟小紅在說話,寶釵很厲害。

要知道小紅可是連寶玉自個都不認識的。

當寶釵聽到小紅和墜兒對話的時候,作為大家閨秀的她不是應該趕快離開嗎?

她卻“煞住腳往裡細聽”,這該是她這大家閨秀所為。她這“煞住腳往裡細聽”就已然破壞了她的形象。


小紅私相授受,她在亭子外聽到,第一反應是怕對方知道自己聽到而“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一個大小姐,倒忌憚起一個小丫頭。

寶釵為了順利金蟬脫殼,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黛玉。

只聽“咯吱”一聲,寶釵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往哪裡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那亭內的小紅墜兒剛一推窗,只聽寶釵如此說著往前趕,兩個人都唬怔了。寶釵反而向他二人笑道:“你們把林姑娘藏在那裡了?”墜兒道:“何曾見林姑娘了?”寶釵道:“我才在河那邊看著林姑娘在這裡蹲著弄水兒呢。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還沒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見我了,朝東一繞,就不見了。別是藏在裡頭了?”一面說,一面故意進去,尋了一尋,抽身就走,口內說道:“一定又鑽到山子洞裡去了。遇見蛇咬一口也罷了。”一面說,一面走,心中又好笑:“這件事總算遮過去了。不知他二人怎麼樣?””

演技高超,實在佩服。


這一回,寶釵的精明機智以及內心的小自私小陰暗寫絕了。如果不是心裡對黛玉有芥蒂,怎會第一時間想到她?赤裸裸的嫁禍啊。

唬得小紅信以為真,拉著墜兒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這裡,一定聽了話去了!”“要是寶姑娘聽見還罷了。那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露了,怎麼樣呢?”

林姑娘哪裡會做出這等事呢?她在跟寶玉鬧彆扭呢,正準備去葬花。


清心一棧


一直以來,不少紅迷都對寶釵撲蝶一回的文字津津樂道,很多人也在爭論:寶釵到底有沒有嫁禍林黛玉?她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今天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寶釵撲蝶發生在原文第二十七回,與黛玉葬花在同一回,這是曹公匠心獨運,這一回不僅寫出了寶釵不為人知的少女情思(喜),更寫出了黛玉寄人籬下的孤獨淒涼(悲)。曹公通過這樣一喜一悲的強烈對比,寫出了寶釵和黛玉在賈府的生存現狀。

寶釵撲蝶這一日恰好是四月二十六日,為芒種時節,眾人都在園子裡祭花神,不見黛玉,寶釵便說:“你們等著,我去鬧了他來。”但寶釵並沒有進入瀟湘館,因為他半路看到寶玉進去了。在這裡,曹公有一段寶釵的心理活動描寫:寶釵便站住低頭想了想: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兒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喜怒無常;況且林黛玉素習猜忌,好弄小性兒的。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罷了,倒是回來的妙。想畢抽身回來。

從寶釵的心理活動我們看得出,她對寶玉和黛玉之間的關係觀察的很清楚,她瞭解寶玉的性格,更瞭解待遇的秉性,她說黛玉是“素習猜忌,好弄小性兒的”。這個基本可以看作是黛玉在寶釵心中的定評,由此可以推斷出,她平日也沒少受黛玉的“猜忌”和小性兒的“傷害”,只是裝作不在乎罷了。

寶釵最終之所以退出來,一個是怕寶玉不便,一個是怕黛玉嫌疑。我們看寶釵心思,進不進瀟湘館都要考慮這麼多,想這麼深,縝密成熟到簡直令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少女的心思,可這就是寶釵。

剛寫完寶釵的縝密成熟,緊接著曹公筆鋒一轉,為我們展示了寶釵可愛少女的一面:撲蝶。也是這兩隻上下翩躚的蝴蝶,把寶釵引向了滴翠亭。

原文: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將欲過河去了。倒引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寶釵也無心撲了,剛欲回來,只聽滴翠亭裡邊嘁嘁喳喳有人說話。原來這亭子四面俱是遊廊曲橋,蓋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鏤槅子糊著紙。

寶釵這時候已經到了滴翠亭的外面,且聽到亭子裡有人說話。按照孔老夫子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處世格言,以寶釵“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性格,以她在賈府素日為人,本來可以悄悄地離開,也應該悄悄地走開,這樣就不會有後來嫁禍之事,但寶釵並沒有離開。

原文:寶釵在亭外聽見說話,便煞住腳往裡細聽……這一句話,徹底暴露了寶釵素日行徑,作為賈府的客人,她平日為人上至賈母、王夫人,下至婆子丫鬟,無不敬服,然而於此無人之時,寶釵卻成了一個偷聽的“小人”,邁出了令人不恥的一步,大大有損閨閣女子德行。每讀到此,不禁令我大為驚異,繼而不寒而慄,這樣的事情,寶釵是第一次做嗎?

寶釵一字不落地把小紅和墜兒的話全部聽了進去,她聽完這些話之後,又有一段大有深意的心理活動:寶釵在外面聽見這話,心中吃驚,想道:“怪道從古至今那些姦淫狗盜的人,心機都不錯。這一開了,見我在這裡,他們豈不臊了。況才說話的語音,大似寶玉房裡的紅兒的言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鑽古怪東西。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

我們看,首先寶釵為這次的竊聽下了定論,說是“姦淫狗盜”,且單是聽聲音,她就是判斷出了這是寶玉房裡的小紅,而據前文我們知道,寶玉見了小紅根本不知道她是誰,而寶釵聽聲音就知道,可知她對怡紅院的人事有多上心。

不僅如此,寶釵對小紅的評價,可以說是把小紅打入了“姦淫狗盜”的行列,說她是“眼空心大”說她“是個頭等刁鑽古怪的東西”說她“人急造反,狗急跳牆”……各種人生攻擊和汙衊之詞,我們怎麼也無法想到,這些話都出自寶釵的心理活動!

寶玉都不認識小紅,而寶釵早已把小紅的秉性摸的一清二楚,她還只是個連寶玉身都近不了的丫鬟,那麼晴雯、襲人、麝月、秋紋、碧痕等寶玉身邊的一等丫頭就更不用說了,由此不難推斷:寶釵簡直就是個情報高手,無形之間,早已掌握怡紅院一切動態。

小紅自然不是普通丫頭,不僅有幾分姿色,且聰明伶俐,她跟墜兒的一番話說完,忽然意識到可能隔牆有耳,於是開了窗子,這時候寶釵早已想好了金蟬脫殼的法子。

原文:只聽“咯吱”一聲,寶釵便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那亭內的紅玉墜兒剛一推窗,只聽寶釵如此說著往前趕,兩個人都唬怔了。寶釵反向他二人笑道:“你們把林姑娘藏在那裡了?”墜兒道:“何曾見林姑娘了。”寶釵道:“我才在河那邊看著林姑娘在這裡蹲著弄水兒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還沒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見我了,朝東一繞就不見了。別是藏在這裡頭了。”一面說,一面故意進去尋了一尋,抽身就走,口內說道:“一定是又鑽在山子洞裡去了。遇見蛇,咬一口也罷了。”一面說一面走,心中又好笑:這件事算遮過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樣。

這段話裡,寶釵為了脫身,連續三次提到黛玉的名字,目的自然只有一個,讓小紅和墜兒相信,剛剛在窗外的人不是她,而是林黛玉,她是為了追黛玉剛剛跑過來的。

這即是寶釵嫁禍林黛玉的證據。很多人都說,寶釵不是有心,她本來就是去找黛玉,不巧聽到了這些話,於是脫口而出就說了黛玉的名字,這樣的推斷很難令人信服。別忘了,在小紅推窗前,寶釵是有一大段心理活動描寫的,她完全有時間離開,或者另想別的辦法脫身,哪怕用自己的丫鬟鶯兒,但她偏偏把這個黑鍋甩給了黛玉。

我們不得不思考,寶釵為什麼要嫁禍林黛玉呢?黛玉孤苦無依,寄人籬下,對任何人幾乎都造不成威脅,但卻成為最佳的嫁禍對象。薛寶釵根本沒有考慮過黛玉的處境,也沒有想過嫁禍黛玉之後還會發生什麼,她只是要脫身,要“事不幹己”,要“明哲保身”,要保持她在賈府眾人眼中一貫的正面形象,別的事情都與她無關!

薛寶釵腹黑嗎?心機深嗎?我想,也未必。她在賈府也是客人,哥哥不成器,母親遇事犯糊塗,她是整個家庭的“核心”,她要確保自己不跟賈府任何人和事有瓜葛糾纏,她要時時維護和保全自己,不讓自己惹上任何麻煩,但卻總忍不住要對她生存的賈府有更多瞭解,以便以後遇事可以進退自如。所以她常常去賈母、王夫人處閒坐聊天,常常把襲人喊過去聊天,無形中就掌握了賈府所有人事信息,包括小紅等人。

她嫁禍黛玉,可以說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但未免顯得自私,陷黛玉於非人境地,把髒水都潑給了黛玉,使得她在賈府的處境更加不利。黛玉葬花詞裡唱出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已經明確交代了她在賈府的處境,而寶釵毫無疑問也是“風刀霜劍”之一。

那些還在為寶釵鳴不平的,不妨再翻到後文看看抄檢大觀園一回,寶釵是如何片葉不沾身地從大觀園搬出去的,她太知進退了,什麼時候該進攻,什麼時候該抽身,早已看的一清二楚。玩笑時,她是知冷暖的姐姐,但當大觀園甚至賈府出現狀況時,她又能把自己摘得一乾二淨,這就是寶釵的世故。細思前八十回,你找得出寶釵的破綻嗎?


少讀紅樓


在《紅樓夢》的閱讀愛好者中,總會有很多對人物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對於林黛玉和薛寶釵的關係。

比如說,她們真的如表面上看的那麼好嗎?更或者說薛寶釵是真的完美無缺善良大方嗎?也或者說林黛玉是不是真的那麼小性子不容人?種種討論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就成了造就紅學熱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對於寶釵撲蝶師不小心聽到了丫鬟紅玉和墜兒之間的談話,為什麼要嫁禍給林黛玉,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也都是大家對薛寶釵人品的爭論點。

丫鬟紅玉和同是丫鬟的墜兒之間談論的是秘密,也就是榮國府禁忌之一,然而剛好被撲蝶後找林黛玉和賈寶玉的薛寶釵在路上聽到了,不巧的是薛寶釵事後發現自己躲不及,於是想到了一個金蟬脫殼的方法。


她假裝在追林黛玉的模樣,還假裝對著前方說了一句“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一面說一面還故意往前追。那丫鬟紅玉墜兒推開窗聽見薛寶釵這麼說還往前跑,她們就慌了。

可是接下來薛寶釵還要再補一刀,笑著對著兩個丫鬟笑著說:“你們把林姑娘藏在哪裡了?”丫鬟說:”我們何曾見過林姑娘?”薛寶釵卻道:“我剛才看到林姑娘在這裡蹲著玩水的,本來想悄悄的嚇一嚇她的,可是還沒有走到她跟前,她看見了我就轉身不知道朝哪個方向藏了起來。”一邊說著還一邊假裝到兩個丫鬟身邊尋找。最後走的時候嘴裡還說:“一定又是鑽進山洞裡去了....”

在榮國府大家都覺得,林姑娘是個與大家都不同的人,所以作為丫鬟的她們根本不知道如果林黛玉聽到了這件事,事態會怎麼發展,她們當然害怕。再者,這事情萬一敗露,所有的怨恨絕對是要算到林黛玉頭上的。薛寶釵高明,林黛玉看似沒有後臺,卻又似乎後臺最大,因為她是老祖宗最痛愛的外孫女,是賈寶玉心裡最重要的林妹妹,想著賴到她的頭上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種種下來,我相信,在曹公的心裡是不願意把薛寶釵寫的太腹黑的。然而她如此嫁禍,把自己完全摘得乾乾淨淨,這或許可以歸結於她是出身經商世家的本能反應吧。但是不管怎樣,這個暗虧林黛玉是吃定了,並且是她心目中那個對她最好的寶姐姐指定給她的。



我承認,我並不覺得薛寶釵是蓄意要嫁禍,但是就算是情急之下做了這樣的事情,她就逃不掉自私自利,且有些損人利己的詬病。認命吧,已經洗不清了,好在薛寶釵的汙點並不是太多,所以總體來說也還算是瑕不掩瑜的周全人。


夢歸秦淮


這一段歷來是寶釵的黑歷史。

寶釵在滴翠亭外聽到亭內寶玉的丫鬟紅玉與墜兒在說賈芸的事情,寶釵聽到心中吃驚,因想到:“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沒趣。”由於她已經到了亭外,躲不了了。所以使了個“金蟬脫殼”的法子,故意喊“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還問紅玉墜兒:“你們把林姑娘藏那裡了?”把自己的困境化為烏有。

這一段歷來槽點很多,有人為薛寶釵辯白說首先寶釵沒有偷聽人家談話,是無意中聽見的;其次,奴才又不會將主子怎樣,難道小紅和墜兒真的會去陷害黛玉?

對於上述辯解,我想說,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跑題了。滴翠亭這個事件的真正說的寶黛愛情悲劇。

寶釵撲的是“一雙玉色蝴蝶”,暗喻二玉一對戀人,薛寶釵要撲滅寶玉和黛玉的戀情,取而代之。活活拆散這一對“一上一下迎風蹁躚”的蝴蝶,而不考慮對方的感受。怕讀者看不懂,作者特意安排寶釵偷聽環節。小紅是林黛玉的雛形,小紅和賈芸的故事就是寶玉黛玉戀情的副本。

“顰兒,我看你往哪裡藏!”這是書中畫龍點睛之筆。這是在暗示:“撲蝶”的最終指向是林黛玉。既不是蝴蝶也不是小紅,蝴蝶只是個比喻,小紅只是個副本,寶釵要撲殺的是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感情。既然小紅私遞手帕是“姦淫狗盜”,那麼林黛玉和賈寶的私遞手帕也屬同樣性質,理當撲殺。


祁門小謝



我認為薛寶釵在這件事上確實是嫁禍於林黛玉。

在這一回中薛寶釵本來是打算到瀟湘館找林黛玉出來玩的,結果看到賈寶玉去找林黛玉了。

曹雪芹在這裡對薛寶釵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細緻的描寫。

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兒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喜怒無常;況且林黛玉素昔猜忌,好弄小『性』兒的。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罷了,倒是回來的妙。

我們來看看寶釵的心思有多麼縝密,考慮問題多麼周全。一件小事都能分析個一二三條出來。

接下來,寶釵看到一對玉色大蝴蝶,在自由自在地飛舞,十分有趣,便想捕捉了玩耍。

看這段文字也很有趣啊!這兩隻蝴蝶偏偏是玉色的,是不是代指林黛玉和賈寶玉?由此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起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化蝶》。

寶釵捕蝶之行為令人細思極恐!蝴蝶是沒有捕到,飛走了。也就是說以寶釵個人的力量是沒法拆散寶玉和林黛玉的。

寶釵被被蝴蝶引到了滴翠亭邊,聽到有人在裡面說話,就留神細聽。注意文中寫得是“細聽”倆字,也就是有意而為之,絕非無意中聽到的。

寶釵把小紅和賈芸那點事從頭到尾聽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在心理評判了一番。書中寫道:

“怪道從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盜的人,心機都不錯。這一開了,見我在這裡,他們豈不臊了。況才說話的語音,大似寶玉房裡紅兒的言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鑽古怪東西。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

寶釵的這段心理活動給我們提供了好幾條信息。她說人家姦淫狗盜之徒心機不錯,其實在順便說自己也不是好人,偷聽牆角,心機重。從說話者的聲音就可以判斷說話人是誰,說明她對賈府的人瞭解的比較透徹。這個小紅是寶玉的丫鬟,因為不是貼身服侍的,所以見寶玉自己一開始都不認識她,而寶釵卻憑藉聲音就能猜出她是誰,這心機得有多重,對寶玉的事得有多上心啊!

像這樣一個心機如此之重的人,你說她用金蟬脫殼計,嫁禍林黛玉是無意之舉,我是不會相信的!


凡眼看紅樓


在紅樓夢第27回中,小紅和墜兒在談論賈芸和小紅以手帕傳情的密事,不料被寶釵無意中聽到並打斷。

情急之下的薛寶釵靈機一動,大叫:“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並接著問嚇懵的兩個丫頭:“可曾見過林姑娘?”分分鐘將偷聽的鍋背到了林黛玉身上。

這份“情急”其實還是有一番深意的,首先薛寶釵肯定不是張口胡說的主兒,在被發現之間,她心裡必定是打了無數個小九九,甚至可能將賈府的小姐們在腦子裡過了一遍,最後選擇“林黛玉”,不可謂是胡亂。

薛寶釵在《紅樓夢》裡的形象與王熙鳳相似,除了性子上沒鳳辣子刁鑽,但辦事手法和處事能力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在大觀園中,幾乎是聽不到旁人議論薛寶釵的錯處的。

這得益於她是商家出身,父親早逝,上有一個不中用的哥哥薛蟠,下有一個天真浪漫的妹妹薛寶琴,和母親寄居在賈府,為了薛家,薛寶釵可謂是有著極致的智慧和心思,大觀園一眾小姐丫鬟,都不是她的對手。

讓林黛玉背鍋,不光是急著脫身,在我看來是有著小小的洩憤之由的。

總所周知,林黛玉受盡賈母的寵愛,自大進府就跟著賈母住在一處,養在身旁。

大觀園裡有這番待遇的,也只有賈寶玉一人了,這兩個玉兒,成了賈母的心頭肉。

但賈母對薛寶釵,一直是淡淡的,只因她不喜姑娘太過懂人事看眼色,反倒對懵懂的寶琴喜愛有佳,更有將寶琴配給寶玉的想法。

高下立斷,將鍋扔給賈母心中的小紅人是最合適不過的。


壹條電影


為什麼要嫁禍林黛玉,薛寶釵這時候已經把賈寶玉作為她畢生努力的目標,而林黛玉就是她目標實現的最大絆腳石,她心裡有多想嫁給寶玉,就有多忌諱黛玉;這跟黛玉忌諱她一樣,應該是更有甚之而無不及。



林黛玉是為了自己的愛情,而薛寶釵是為了整個家族而戰。她平時心裡嘴上表現的很大度,因為不是愛寶玉,而是處心積慮必須得到他。愛情是盲目排他的,事業是籠絡謀劃的。林黛玉處處吃醋惹眾人嫌,薛寶釵卻是在長輩下人面前顯示了她大方得體的優勢。



首先寶釵撲蝶的無心之說,也就是她沒多尋思就嫁禍給黛玉,無心之失。這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她時刻惦記著嫁給寶玉,也就時刻想起來怎麼除掉黛玉。在她心裡影響她和她家族未來最重要的人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一個是目標,一個是絆腳石,所以第一時間能想起來頂包的人肯定是黛玉。



其次是有意嫁禍黛玉,這種可能性更大。畢竟她在偷聽談話期間有很多時間可以走掉的,她還尋思小紅是個刁鑽古怪的丫頭尋思了一大段,卻不走人,到最後無法脫身,這說明她為了接近目標寶玉,連寶玉房裡二等丫頭小紅秘密都不想放過,已經極盡手段,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於不顧。然後文中寫她想好了脫身之策,所謂想好了,那就是有時間思考,她思考的肯定是怎麼對自己利益最大化。她首先是有意偷聽,主要是寶玉房間裡的人,因為是目標周圍的人,對她而言都是極感興趣的;而且思考了脫身之策,對自己是萬無一失,林黛玉卻是無辜躺槍。一箭三雕,既掌握了目標周圍的情況、自己又脫了身、還栽贓了絆腳石。



總之,按照今天官場說法,薛寶釵是一個厚黑學專家,她心裡沒有多少愛情,只有目標。當然她也是一個可憐人,她的家族振興大業全在她身上,她培養自己的目標就是一個看起來識大體顧大局、卻心機滿腹後宮爭鬥的皇妃人選,可憐才高八斗愛情至上的林黛玉之於她是小菜一碟,她嫁禍林黛玉,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這是寶釵最為人詬病的一個地方。

寶釵溫柔敦厚,待人接物成熟老練,分禮物的時候,連最被人忽視的趙姨娘也有份,小丫頭們也願意親近她,而黛玉就不同了,除了紫鵑雪雁,沒有聽說哪個小丫頭和她親近玩耍的,因此“人道黛玉不及”。

但是,最溫柔敦厚的寶釵,卻在滴翠亭外拉黛玉出來躺了個槍。



紅樓夢的第二十七回,在芒種節,大觀園有祭祀花神的風俗,眾姐妹都出來玩耍,獨缺黛玉,寶釵想去找她,不想碰到寶玉,寶釵擔心黛玉小性,就獨自出來玩耍。 路上,她遇到兩隻玉色蝴蝶上下翻飛,寶釵想撲來玩耍,就一路追到滴翠亭,無意聽到了小紅和墜兒的秘密。

原來,小紅和墜兒在討論手帕被賈芸撿到的事情,這在古代是大忌,私相授受有傷風化,是人倫大防。

這個秘密是足以讓丫頭趕出去的,而且隨時可能被扣上不守婦道的名聲,參照金釧,只有跳井的下場。

寶釵在外面聽到她倆的對話,眼看她倆就要破門出來,寶釵擔心她們惱羞成怒“人急造反狗急跳牆”,就採取金蟬脫殼的法子先發制人,故意放重腳步笑喊“顰兒,我看你往哪逃?”,還質問二人把林姑娘藏到哪去了,然後藉故笑著走了。

可以說,這個主意真是好極了,一箭雙鵰,不但緩解了自己的尷尬處境,還使黛玉“刻薄小性”的名聲更加了一成,以後黛玉的處境只有更加為難。果然事後紅玉道:“若是寶姑娘聽見,還倒罷了.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露了風聲,怎麼樣呢?"

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且不說寶釵本身就是找黛玉的,最先想到嫁禍的自然是黛玉,即使是別的由頭,寶釵最先想到嫁禍的,依然可能是黛玉——她們是有競爭關係的。

同時,如果說找別的姑娘,都是賈府的主子,而她和黛玉是賈府的親戚,這個時候推黛玉出來是最有益的。



很多人認為,這是寶釵的汙點,栽贓嫁禍,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試探人性,設身處地為寶釵想想,在那個時刻,她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而且黛玉之前“刻薄小性”的名聲並不是因寶釵而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