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舉取士,精英治國,為什麼還是避免不了一治一亂的惡循環?

千千千里馬


中國兩千年以來的“一治一亂”,根源並不在於精英治國,而是在社會本身的問題。

中國的社會變遷,一直以來都是以農業發展為主的變動。

而在沒有科學技術加持下的中國農業發展,長期以來的硬性指標,只有兩個,一是人口,二是土地。

人口代表著勞動力,只要勞動力充足,農業就能快速發展,而耕地相對而言,是不怎麼會變動的。

但是當人口發展到一個水平,耕地就沒有辦法來滿足人口了。人越來越多,但是耕地不變,就意味著一些人會失去土地,而在以農業為主要生產力的古代,失去土地也就意味著失去生命,這種思維貫穿了整個中國封建王朝時期。

如果是按照相對理性的發展,或許人口增長到耕地無法接納的程度,還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但其實這種發展,從來都不是理性的。

任何社會都會因為財富的分配而產生不同不同階層的人,隨著階層的不同,就會導致不同的利益訴求,普通大眾只希望擁有能夠養活家庭和傳給子孫的土地,而富裕的地主們,卻希望擁有更多的土地,獲取更多的利益,這是人性使然。

所以土地兼併就開始了,隨著土地兼併越演越烈,自耕農越來越多地淪落為佃農,而佃農們無法承擔賦稅和地租以後,階層矛盾就會達到無可調和,彼此搏命的程度。

而這種土地兼併的問題,是歷代的統治階層所無法解決的。並不是他們意識不到,也不是他們不想解決,而是沒有解決的可行性辦法。

從科舉制度培養出來的國家精英,無論他們之前來自什麼階層,最後他們都會變成同一個階層,那就是地主階層,因為這是農耕社會的根本利益所在,誰又能忙活半輩子,不求名不求利的呢。

要讓他們自己交出土地來緩和社會矛盾,我相信或許有的精英會這麼做,但絕對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而這極少數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維護政權,勢必會遭到所有地主階層的一致抵抗,因為這是背叛,是在從他們的手中變相奪取利益。

整個統治階層都是社會絕大多數的對立面,又怎麼能要求他們高尚到自挖牆腳呢?

就好像美國一樣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你要讓政客們為了國家政權的穩定,去大刀闊斧地剝奪資本家的利益,這可能嗎?剝奪資本家的利益,也就是在剝奪他們得利益呀。

所以中國古代的“一治一亂”根源在於,當兩個階層社會矛盾無法調和以後,勢必需要重新洗牌來確定新的階層,而這種洗牌都是建立在戰爭的手段之上。

戰爭以後,舊政權以下的大多數地主階級被消滅,大多數人民死亡,就空出很多土地,然後新的政權再把這些土地分配給自由民們,自由民們又成為了新的地主階級來維護新的政權,如此惡性循環而已。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討論交流,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緣説


中國古代改朝換代的原因,是因為獨裁的政治體制的原因,科舉制度杯水車薪,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官與民、富人和窮人的矛盾無法調和,是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

我們看中國歷史,像唐太宗李世民和漢文帝劉恆這樣的好皇帝,是鳳毛麟角的。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像朱溫、李存勖……這樣殘暴的皇帝。朱元璋雖然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但是,他殺人不眨眼的惡習,令人不寒而慄。

我國從漢武帝執政時期,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就被禁錮起來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自由思想社會令人神往!

漢朝因為中後期執政的皇帝,都是兒童,權利到了外戚和宦官手中。他們橫徵暴斂,驕奢淫逸,老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爆發了農民起義,農民起義被鎮壓下去後,權利到了曹操、孫權和劉備的手中,漢朝名存實亡。

唐朝亡於安史之亂。唐玄宗李隆基執政後期,貪圖安逸,重要奸相李林甫、楊國忠,放縱大將安祿山和史思明,直接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後面的唐朝皇帝,始終無法擺脫藩鎮割據的噩夢,最後爆發了黃巢起義,導致唐朝滅亡。

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從建國之初,就面臨外患,靖康之恥,令人不寒而慄。趙構建立南宋,冤殺岳飛 ,最終改變不了宋朝滅亡的命運,被外族所滅。

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的進士們,雖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是,他們的思想始終被禁錮起來,思想十分僵化 ,這是皇帝有意而為之。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是獨裁政權,它無法調和官與民、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一旦遇到大旱之年,老百姓餓殍遍野,必然爆發農民起義,推翻封建王朝,週而復始,循環不斷。

獨裁政權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民主政權才會永葆青春!



美食家106


古代科舉制度,考取的一些人可能很有才,也可能有德,但人性是自私的,在沒有外界的監督下,權力必然會腐敗!你我概莫能外!

腐敗到一定程度,朝廷需要大量資金運轉,必然會橫徵暴斂,貧富差距加大,老百姓吃不飽飯,必然會造反!這就是中國五千年一直走不出這個怪圈?

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為什麼穩定?因為現代的民主法制制度,牢牢的把權力關進了籠子,公民通過選票來選擇能為人民服務隊公僕,幹得好,繼續幹幾年,幹不好,彈劾下臺……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地區,封建專制國家只剩下十幾個了!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前媒體人胡新成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總體來說,還是因為社會制度的問題,導致中國一治一亂。封建王朝前期人口與土地矛盾比較小,而後期往往變得比較尖銳,最終爆發農民起義,天下大亂。

近現代以來,西方確立了選拔官員的文官制度,而該制度跟科舉制類同,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至今還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適應能力。為西方國家不斷的輸送有能力的政府僱員,這些人員保證了政府的良好運轉。

中國的科舉制度誕生在封建社會時期,而封建社會的基礎說白了就是人口和土地。

一個王朝在剛建立時,由於戰爭、瘟疫等導致土地大量空閒、荒蕪。而王朝建立者往往採取修養生息的政策(興修水利、減免賦稅),並保證低層農民的土地不被侵佔,這段時期歷史上如: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等。

但是,隨著王朝的發展,新興權貴階層逐步發展壯大,而人的貪慾隨之膨脹,他們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侵佔弱勢群體的土地,他們佔有龐大的土地卻想方設法逃避國家的賦稅。如此,導致國家、低層民眾,變得越來越窮困,中間的權貴階層卻變得越來越富有。

此外,科舉制度需要下面的學子長期進行學習,能夠支撐起這筆費用的家庭,很多又是出身地主家庭,他們高中進士後,入朝為官,很多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撈取自己利益,進一步攫取低層民眾的財力,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正是這樣的寫照。隨著世代為官與人口的增加,窮困的低層大眾,直到忍無可忍時,爆發起義,而國家又無力在短時間辦進行安撫、鎮壓,導致社會動亂。

科舉制度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選拔官員的制度,但是,它也需要其他方面的建設來一起配合,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江楓漁燚


無論何時何代,精英治國皆為亡國之兆。

何謂精英,一個精英之詞就將絕大多數人排除在外。人口基數越大,精英們搏殺出位就越不擇手段。

心術都用在害人之上,還哪有多少精力參政。

精英,是一群脫離普通人的人。而社會大多數是普通人組成,普通人的利益會被精英們侵蝕。

精英,是一群象牙塔內的花朵。在核心圈人五人六。一旦失事跌入凡塵,多數連活都活不下去。一旦將這些人指派到戰場,指揮千軍千軍難還。指派成基層軍官,潰敗也沒什麼稀奇。

精英,天然代言者為權貴。因為他們是精英,所以要吃好的,住好的,享受最好的。誰能滿足他們,顯然國家政府是不可能滿足的。權錢交易而已,結黨營私罷了。

精英,心理苦讀寒窗十數年。一朝登頂放肆驕縱是對自已的佳獎。要權有權,要錢有錢。為何還要與自已過不去,享受生活有何不可。

精英,因為是精英。為建功前還能做人,一旦建功慾壑難填。稍有不順心違逆,違法亂紀也就不為奇怪。

精英,培養的精英無論用何種手段培養選拔,都是工具與利刃。而非國之棟樑幹才,精英可用不足依靠。精英不過是人才選撥中的一個部分而非主要,用精英充斥政府就等於讓木偶成為菩薩。精英是一群有形無魂的美玉,看著好看實則無用。

精英,任何一種人、一群人、特定的人充斥政府都是取死之道。政府國家需要的每一個人才都要打磨選拔十幾二十年方堪一用,人心信仰理想之鑑定之後方可委以重任。

所謂精英培養是社會國家的需要,卻絕不是政府中央的迫切需要。沒有經過淘沙的精英其價值還不如一塊頑石更值得信賴。

精英,當精英成為世俗標籤時,精英效率連孩童一半效率都沒有了。精英不是年少芳華雙十初,精英不是學歷證書一大把,精英更不是一群粉黛官、富、星二代們。

精英臉上有歲月,精英心理有刀傷。精英身軀不再全,精英腰桿始如初。精英年華不在,精英病魔纏身。每一個精英就是一本書,每一個精英就是一段歷史,每一個精英背後都有很多乏味故事的重複。


鼎承紋



陽光18486


歷史的發展自有其週期性,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用句書面語來說,則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人類社會由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是由低級的社會形態向高級的發展歷程,也是生產力發展,帶動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展,更多的人參與到國家治理的過程。


中國封建社會,精英治國從貴族到士大夫再到民眾,即世襲的貴族,到秦軍功封賞,秦漢察舉制,到隋唐科舉,後世明清廣泛的民間人才選拔精英,民眾參與治國數量與程度加深,都伴隨著封建君主專政王權的強化過程。比較明顯便是丞相一職,權力的不斷削弱。皇帝的權力實際上在不斷的強化中,科舉不過增加了皇帝可用之人範圍和數量。在明朝中後期,士大夫階層和皇帝爭權更成黨禍之害。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皆是人治而非法制社會。即使法家治國,亦不過王者之好。開國的君主皆雄才大略,懂得順勢而為。新朝初立,皇帝往往會吸取前朝滅亡的經驗教訓,革弊除積與民休養,除舊佈新。

由於皇位的繼承家族化,基因會不免發生退化。未世之君往往昏聵或無力年幼,如果有為之君出現,挽狂瀾於危世,也會有不少"中興之世“。由於王權的繼承人具有不同的素質,其統治下的國家就會有不同的局面。明君用能臣治世,帝王之術,不過用人之術也。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文官的選拔制度,科舉制的先進性和侷限性的體現。為了確保手中家天下的權力,皇帝選才標準以德為先,第一條便是忠君愛國,才能為己所用。多少有識之士不能投上所好,而懷才不遇,才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嘆。才科舉考試八股化,也不過其扭曲具體的體現。

當然從門閥士族,到科舉選拔產生的新貴,士大夫階層成為權力的實施者後,容易為利益所誘惑,成為大地主豪強的代言人。他們本身也是其中一員,整個統治階層由於缺乏有效的約束和監督,由皇帝的能力和好惡仼免,就不免沆瀣一氣,欺下瞞上形成任人唯親,結黨營私的腐敗局面。由此國家危機和矛盾不斷加深,在天災人禍外力的打擊下,走向滅亡。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的小鹹🐟,期待你順手點評,手有餘香哦!

元元的天下


其實一治一亂循環的關鍵還是在於土地。

漢民族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民族,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大多數古人的生活方式。

以古代的生產力條件與水平,其土地的產出是有限的,也就是說這個土地上能夠承載的人口也是有限的,當有限的土地無法承載土地上的人口時,自然也就是亂象爆發的時候。

歷朝歷代的疆域雖然大小有區別,但可用耕地的面積大致還是相等的,以當時的生產力條件和作物的種類,北方是草原不適合耕種,西北是戈壁,南方是雨林,真正適合耕種的黃河長江流域基本都在主要疆域的範圍內,而有一種研究更是說長城位置的變化,其實代表了降雨線與可耕種地域的變化。

當大致可以耕種的土地面積確定了之後,那麼大致可以養活的人口的數量也就確定了。

而這個是客觀條件,並不會因為統治者是否是精英就能改變,正因為這一點,大多數正常王朝的壽命也就是200多年,這就是這個客觀因素造成的。當然如果王朝不是精英控制,自己政策胡來,那麼可能幾十年就亡國了,這就純屬自己作死了。

如此大的土地,只能承載這麼多的人口。

在王朝開始的時候,由於經歷朝代更迭的大規模戰亂,人口數量大量的減少,大量的土地荒蕪。在這種情況下,人少而地多,有充足的土地和資源可以養活剩下來的人口,只要王朝的政策得當,百姓休養生息,那麼自然而然的人口就會得到恢復,國家就會欣欣向榮,幾十年生息之後,人口與土地達到了平衡,國家迎來了盛世。

然而再往後,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土地開始漸漸不堪重負,無法支撐起人口的數量,什麼土地兼併這些不過是表象,因為不管怎麼兼併,土地還是那些土地,能養活的人還是隻能那麼多的人。這只是加劇現象,就算沒有土地兼併,最後這個循環還是無法避免。

當這個發展到達了頂端,多數人因為吃不起飯或者生活艱難而被迫反抗的時候,王朝就開始出現後期的亂局,而隨著亂局的加劇,國家開始不可控,戰亂無法避免,人口大量死亡,於是一個新的朝代建立,由於大量的人口死亡,土地又有了富餘,新的輪迴開始。

這是一個死循環,因為當時中原的人口已經足夠多,多到並不是你採取發動一場戰爭,死亡個十來萬人就可以減緩的,而且周邊又沒有耕地搶,那麼想要延緩這種情況,要不就是主動控制人口,要不就是大幅度提高土地的產能。

清朝之所以有康乾盛世其實並非因為他們的政策有多好,更多的是因為玉米、紅薯、土豆等的引入,使得很多以前無法種植水稻這些的荒山都能耕種,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當然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現今糧食儲備,人口控制,國際糧食貿易,雜交水稻提高產能都是為了避免這樣情況的發生。


葉飄刀


霧裡著花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在其封建制度的本身。

縱觀歷史,每個皇朝,原本草根出身的新皇帝皇族、新貴族及新舉的士子們,會兌變成新的權貴。在皇權穩定後,都會忘記他們的初心,會相互爭利,與民爭利,封建制度本身又對權貴們缺乏一種有效約束的制度。廣大民眾的基本政治權利和基本的財產權利,得不到有效保護。會逐漸被新貴們剝奪怡盡。這樣勢必導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被新朝所取代。如此往復。

史家評說“久治必亂,亂久必治"的現象就會出現,這就是他的主要原因所在。



霧裡看花130812208


中國古代科舉取士,精英治國,避免不了一治一亂的惡循環,主要和守業君主的進取心不足、能力不強,以及大臣們要麼控制朝政,要麼不作為有關!

相對於創業之君,守業之君,一來由於不是通過長期血與火的洗禮淘汰出來那麼精英。同時由於守業之君也沒有創業之君那樣的危機意識,因此不可能會有更強的進取心。這樣的結果,如果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則還可以做一個守成之君。但是,一旦氣候異常、災害頻發,則人民苦難、邊疆少數民族襲擾,能力和進取心都沒有創業之君強的守業之君,必然手忙腳亂,甚至處理不好導致亡國!


而大臣們,面對精明強幹、每天想打了雞血一樣創業之君在一起,必須殫精竭慮才能獲得信任,一旦稍有懈怠或略有貪腐,輕則丟官、坐牢,甚至被滿門抄斬。具體可以參考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治下的各位大臣。而到了皇朝末代,守成之君,顯然由於沒有那麼強的能力,即使有很高的進取心。由於沒有摸爬滾打的經歷,因此無法使大臣心服口服,從而即使採用嚴刑峻法,也無法調動大臣的積極性,甚至會使大臣消極怠工,最終導致皇朝覆滅。具體參考崇禎皇帝治下的各位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