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和風光攝影,怎麼來理解極簡主義的主張?

我色我攝


我覺得極簡主義對於人像和風光攝影來說它

弱化了作為主體的人和景,主體通常已經變得很小或者不突出,只是作為一個興趣點或者點睛之筆存在,重在傳達和構建極盡簡潔的畫面和意境的表達



極簡主義攝影的主要特點有:

1.原則“少即是多”。攝影是減法,極簡主義攝影就是極度的減法,少是它的主要特點。

2.色調統一或者說單一。因為極簡主義推崇極致的簡潔明瞭,因此在色彩與色調上也力求簡單,通常與純色為主,色彩更為單一,甚至許多作品都以反差比較小的黑白形式與呈現。



3.大面積留白。在極簡主義攝影中往往會出現大面積的留白

4.畫面寬廣,主體減小,弱化主體強化簡潔。主體在極簡主義攝影中佔的比例面積很小,主體的表達地位不突出,只是作為點睛之筆,重在整體意境的表達。



5.元素少,構圖開放,意境深遠。極簡主義追求的就是極簡,不管主體是人還是物或景,極簡主義畫面中的元素壓縮到極致,構圖方式更加開放,講究的是空寂悠遠,大道至簡。


攝影之眼


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叫做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是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藉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極少化作品作為文本或符號形式出現時的暴力感,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像空間,讓觀者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最終成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極簡主義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是一種設計風格,感官上簡約整潔,整體品味和思想上更為優雅。

人像攝影和風光攝影中極簡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想通的,主要在這幾個方面得到體現。單一的背景、景大人小的構圖、單一的主體,很多時候畫面主體色保持一致。

我個人感覺,要想拍攝些極簡主義的圖片,要想有好的設計構圖,你得拋棄雜念,放棄那些過多的攝影技巧。去追求簡單!

這樣一說,是不是感覺有點想武俠小說中的神功修煉,要想學成,得廢棄之前所學。哈哈哈哈哈哈





抖音搜索XF2011


我主要拍風光,談談自己的看法。剛剛回答了有關“留白”的問題,把自己的看法再說一下。

傳統中華文化圈(包括日韓)書畫建築等藝術中存在著一種“留白”的高級藝術表達形式,主體之外用大面積的空白或重複肌理,一方面襯托強調主體,另一方面更能表達出某種格調或意境。當然留白也不是隨便留的,首先主體要有內涵,另外留的比重、構圖等都非常講究,否則就是簡陋了。西方現代藝術中“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極簡主義潮流正與留白的精神不謀而合,可見中華傳統審美的成熟與超前!攝影屬於視覺藝術,當然完全可以吸收“留白”等各種藝術手法,多思考多練手,更要提高藝術修養,從而提高我們作品的格調。

我平時拍的極簡照片不多,因為碰到合適的場景並不容易,發幾張給你參考吧。(也許有的還稱不上極簡)






獨木攝影


1、極簡主義是指 少就是多,化繁為簡,而攝影的極簡主義凸顯的是是內容少,但是內涵豐富的含義。

2、攝影中如何體現極簡主義。

對比攝影和畫畫。畫畫的在一張白紙上,用手中的筆勾勒看到的、想到的畫面,是一步一步往白紙上添加事物;而攝影是你眼前出現了一幅畫面,你從中篩選、消減,最後目光鎖定在一個局部,一個點。攝影的極簡主義就是從多個元素中拍出那獨特的魅力元素。

3、極簡主義的攝影是指在拍攝的畫面中少量的線條、形狀和紋理,勾勒一幅簡單的畫面,去能夠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


紅番茄炒白菜


看了這個標題,使我想起在上世紀音樂界出現了一種超級虛幻的浪漫主義音樂,一切從簡。午臺上沒有樂隊,只有一個音樂指揮,手中拿著一根指揮棒,音樂指揮的各種呼風喚雨的動作,時而沉默,時而激動,那柔軟輕飄的動作實在就象進入仙境般的世外桃園。具說這是一種完美無暇的創意,是音樂的最高殿堂,是一種音樂的廣矛的天地。結果怎麼樣呢?不了了之,壽終正寢,胎死腹中。


捕影者190


極簡主義攝影是通過儘量減少背景或者前景甚至是單色留白來突出主體。至於簡到什麼程度,這要看拍攝對象如何來表達,只要能充分表達拍攝者的思想,畫面越簡潔越好,但不能為了簡潔而損害主題思想的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