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對孩子來說到底好不好?

明天會更好jrtt


我一向覺得孩子不宜過早住讀。


首先,孩子太小,自理能力太差,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一邊要忙著從身到心的適應,一邊還要完成幼小的銜接過渡,


同時還要處理與新老師、新同學之間的關係,就是大人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更何況是一年級的小朋友?

雖然現在寄宿學校的硬件設施都非常到位了,每個寢室又配備了生活老師,但是這些都不能替代父母在孩子身邊的情緒安撫作用。

網上很多教育專家都提出,父母對孩子的性格發展和智力成長都有著重要影響,可是把孩子這麼小就送到學校去了,父母如何去施行這種影響力?


學費再貴,學校的條件再好,老師再貼心,都無法替代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有些家長認為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好學校就是對孩子的愛,殊不知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引導。


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相處得怎麼樣?上課的學習效果消化得怎麼樣?有沒有和同學之間發生矛盾,又是怎麼處理的?


雖然都有老師在,但一個老師負責那麼多學生,難免有時候不能都估計到。



父母不知道孩子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處理方式對不對,很難及時加以指正,就不能有效防止下次碰到同樣情況,孩子還會面對同樣的問題。

上週,孩子的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學校六年級的同學找他們低年級的同學要錢,被要錢的小同學中就有我們家一個。


班主任老師打電話給到我們,放學後,我趕到學校去,及時向老師瞭解了一下情況,並順便和老師談了一下孩子最近在學校的表現,回家以後又再次向孩子強調不炫耀自己有多少錢以及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這種事情當然是當天發現了,當天幫孩子消化掉,孩子印象會深刻一些。


倘若住校的話,孩子被別人要錢,心裡一定是有恐懼的。但面對學校老師,孩子不一定會表達或者敢於表達。


這種恐懼如果不能及時排遣,要壓抑一個禮拜才能在父母面前釋放,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其次,孩子太小,性格還沒成形,價值觀也還有待樹立。這些都需要父母的耐心指引。


有些功課該父母來做的,就不能交由其他人代勞。父母的責任,不是交多少錢昂貴的學費都能替代解決的。

個人認為孩子的適宜住讀年齡段是從高中開始,這個時候,生活獨立自理能力、性格、價值觀都差不多形成,父母該引導的也引導得差不多了,很多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判斷並作出選擇了。


有書知道


我是一名一線教師,雖然是初中的老師,但是我們學校的小學部老師在做報告時也經常會談到這樣的問題。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甚至才八九歲的孩子是否應該離開父母上寄宿制學校?是否應該住託班?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真的奉勸有這樣想法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最好別丟下孩子,別讓這麼小的孩子住校。

首先,孩子年齡太小,仍然是需要接受父母愛的時候。如果這種本應是父母給予的愛卻“給”了生活老師,孩子的成長是不健康的,或者說是缺乏了父母親子愛的基礎。這樣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如孤僻、閉鎖、冷漠的性格,尤其是冷漠的性格最可怕。

其次,孩子會極其缺乏安全感。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處於一種拱形狀態,為時刻攻擊人做準備。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自己的防範意識特強,甚至到了敏感的地步。比如由於與同學發生口角之爭的小事,他也會為此大打出手,且下手很重。心裡總感覺“別人要欺負他”。

第三,寄宿學校的住宿條件如何?這需要考察。如果是條件差的寄宿制學校,對孩子的成長更是一種巨大的摧殘。包括生活老師對孩子身心的摧殘,包括寄宿生的職業病問題,如皮膚病、胃病、中耳炎、蛀牙、扁桃體炎等。由於宿舍人多,當然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睡眠不好,更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

第四,從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到,國外的孩子如果很小就送到寄宿制學校就讀的話,這個寄宿制學校叫“工讀學校”,什麼是工讀學校?自己可以查詢下。可想而知,小孩子住校的危害!

這,作為父母,你不心疼嗎?


最後,用網上盛傳的一段話,送給有這些想法的家長朋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管教,陪伴,等孩子長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會在哪方面收穫,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孩子優秀了,你留錢做什麼?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錢做什麼!

有不同意見,可以參與討論,如果贊同請點贊哦!謝謝


教育苦行僧


一年級算什麼,我們這邊農村老家,幼兒園開始就寄宿了,也就是三歲多的孩子,就開始寄宿,並且還蔚然成風!
具體的呢,就是週日下午,幼兒園的校車,去村裡把孩子接走,週五的下午再由校車把孩子送回來,每次去幼兒園呆五天。在農村,家庭條件都一般,往往一家裡,爺爺奶奶要種地,爸爸媽媽要去打工掙錢養家。普通幼兒園每天早上八點入園,下午五點放學,有的中午還要回家吃飯,所以說一家裡,基本有一個人什麼也不用做,得專門管接送孩子,所以大家都覺得麻煩,乾脆讓孩子周託,省事。我們家呢,當初有孩子要去幼兒園,家裡說,看這周託很省事呀,咱們也這樣吧,我直接懟一句,孩子送到這樣的幼兒園,還不如送到孤兒院,這樣她和沒有父母的孩子有什麼分別!主要是才三四歲的孩子,對外界認知,對自身瞭解都還不成熟,這麼小,就讓他們獨自面對,感受不到家人的存在和愛,實在是可憐。之前親眼叫我老公的外甥女,住了一個學期的周托幼兒園,每次一到週日早上,孩子就表現的分外憂愁,心事重重的樣子,到了下午,狀態更差,等到四五點,幼兒園校車來了,基本就是快要哭了的樣子。有時不坐校車,就由家人送到幼兒園,每次都是拉拉扯扯的,好不容易到了校門口,孩子哭的撕心裂肺的,只得把孩子扔在院子裡,狠心走了,任憑孩子怎麼哭鬧。



所以一般只要我在,我就想辦法不讓孩子去,可是我能做的實在是徒勞。到現在,我自己的孩子,我都是堅持自己帶,即使不是整天陪著,我也讓他們每天能見到我,特別是晚上睡覺時,和他一起說說當天的見聞,幼兒園的事情,然後告訴我的孩子,我愛他們。我常常說,錢很重要,但是孩子更重要,錢可以以後再掙,但孩子童年如果有缺陷,那麼一生可能就留下毛病了。
那麼我們回到題目,一年級的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寄宿學校?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過是七八歲,童年還沒有過完,感情認知也不完整,就這樣把她們丟在陌生的環境裡就算是以後都熟悉了,但到收到的,也不會是家,也不會體會到父母的愛,安全感得不到保證,性格肯定會出現缺陷,從而影響一生!儘管寄宿制學校能讓孩子們更加獨立,更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我覺得,愉快而充滿愛的童年更能溫暖一個人的一生!


夢裡花涼100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了。

大寶去年秋天上一年級,想著我和老公忙生意,二寶也需要照顧,就把大寶送去了我們當地最好的私立學校寄宿。現在已經第二個學期了。但我現在已經在準備給孩子轉入普通的公立學校。

我來說說我的想法。大寶在幼兒園階段,活潑開朗,習慣養成的也不錯。幼兒園上的也是我們這最好的了。原以為私立小學也會好很多。結果一年級上下來,讓我心灰意冷的。孩子半年多來,幼兒園養成的那些良好習慣也基本在同學們的薰陶下基本廢了。老師教課,還得照顧孩子起居。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精力!上次大寶回家,竟然染上了腳氣。我那個鬧心呀!

私立學校,本著盈利為目的。環境各方面要比公立學校好很多。但是,公立學校是國家非營利教育機構,本身在教育資源上就要比私立學校好很多。師資隊伍也是國家付工資。而私立要權衡利益。好多方面達不到公立學校的水平。當然,私立學校也有各個方面都很好的,但是那樣的學校全國都屈指可數,再加上入學條件苛刻,學費昂貴。不是一般家庭能夠上得起的。

以上是我根據我們這邊的情況分析的。每個地區不同,可能情況也會不一樣。


林夕歸夢


“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這裡學習,因為太造孽了!”——私立學校一位年輕女教師的原話!能夠在一年裡就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家長,不僅對自己狠,對孩子更狠!

首先,據我所知,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家長有兩類!

第一:家庭條件富裕,子女上私立學校。

既然你選擇讓孩子讀私立學校,說明你對孩子的發展很用心,也希望自己花的錢能夠有收穫。但是私立學校管理嚴格,有個要求就是必須寄宿制,家長可以在開放日探望孩子,但是時間到了,必須離開。

作為一名曾在私立學校實習的老師來說,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制生活,對孩子來說,真的很殘酷!有的孩子在學校,中午的飯不合胃口,無法下嚥,生活老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像父母那樣細心呵護,於是孩子就餓著,到了晚上,不想吃也得吃!


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很容易產生孤獨感,最大的孤獨就是群體熱鬧,而他一人孤獨!當時,有個學生每節課都“沒事找事”,一會兒肚子痛,一會兒頭痛,到校醫那裡去檢查,啥事也沒有。其實,他就是想在上課的時候溜出去玩,再打電話給爸媽,尋求安慰!

還有個孩子爸媽都是本校高中部老師,很忙,雖然孩子在小學部,但也很少見到孩子。孩子與父母相處時間少,覺得工作佔用了媽媽的時間,於是特別厭惡語文(他媽媽是教語文的,他認為語文搶走了自己媽媽!)其他課接近滿分,語文卻接近0分!


還有的孩子反應慢,做作業速度慢,做任何事情都慢!那時,我就天天晚自習守著他們幾個人,做完了再送回寢室去!說實話,孩子覺得惱火,老師更覺得要命啊!

小結:小學一年級學生自理能力弱,需要家庭的呵護,所以我不建議一年級就寄宿。儘管可以增加在校時間,但是童年少了爸媽的陪伴,不利於健康性格的養成,真的很慘!

第二:地處貧困山區,學校裡家遠,學生必須寄宿。

我到過涼山州黑水縣鄉下小學支教,那裡的幼兒園、學生一年級至六年級都寄宿,大多是藏族孩子。學校條件差,冬天鍋爐不能及時供應熱水,孩子們就端著盆,用山上的雪水洗臉洗腳,小小的手端著盆子,讓人看了十分心酸!可是,那裡的村落散佈,不可能每天跑通宿,孩子呢一週回去一次,有的一個月才回家一次!


由於地理條件限制,所以孩子們必須寄宿制,克服許多困難,這也讓他們歷經磨難,迅速成長!

我的建議:如果你更注重孩子內心感受,請一定不要讓孩子那麼小就去上寄宿學校!如果你本來就忙,孩子每天放學沒有人帶,那麼你還是放在寄宿制學校吧!

(我是 桃李不言夢夢,以上觀點,純屬筆者淺見,歡迎讀者提出觀點,留言討論!)


桃李不言夢夢


本人初中、高中、大學都住校,10年的住校生活經歷,我現在的觀點是,上寄宿學校真的不宜太早。高中開始最好,初中都早,何況小學。

在我看來,主要影響以下幾方面:

一、心理方面

一年級的孩子也就六七歲正是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把孩子放到寄宿的學校住宿,雖然看似是鍛鍊了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但是其實這麼大的孩子看不到父母,心裡都是很孤單的,尤其是受到欺負的時候,身邊沒有父母在,有的孩子就會變的越來孤僻。

記得我們上初一的第一週,前兩三天大家還在住校的新鮮感裡,到了第四天第五天的時候,就開始有同學因為想家悄悄的抹眼淚,而那個時候我們兩週才讓回一次家,到了第一週的週末,一天我們早自習的時候,全班的同學都眼圈紅紅的。

二、親子關係

而一部分孩子,習慣了在學校的獨立,回家後跟父母之間的溝通會越來越少,以至於孩子成年後還是延續這種跟父母相處的方式,影響親子關係。本人可能就是住校時間太早太久,加上工作以後又在外地,現在跟父母總是感覺有一種距離感。

三、身體方面

這麼小的孩子真是長身體的時候,寄宿制的學校雖然也盡力的搭配飯菜,均衡影響。但是孩子吃飯的時候自主性太大,由於沒有父母監督,有的孩子喜歡吃肉的就會只吃肉,造成肥胖,有的孩子只吃素,造成營養髮育不良。

四,人際關係

小學的孩子年齡還小,但是小學校卻是一個小社會,什麼性格的孩子都有,也就自然免不了會有欺負人或者被人欺負的事情發生,但是孩子卻不能很好的處理這種關係,影響孩子成年以後人際關係的處理。

所以儘可能的還是讓孩子在高中的時候再住校,畢竟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陪伴的孩子的時候也就那麼幾年,而且小學本身就是一個孩子培養習慣的時間,學習成績本來就在其次,真的沒有必要那麼早就送孩子去寄宿制的學校


家有早上好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可以回答一下。因為我女兒就是一年級開始住校的,現在是第六年了,每月放假回家一次,一次一個星期左右。三年級之前衣服老師洗、後來內衣自己洗,到現在所有衣服自己洗。我女兒比起不住校孩子的區別就是,自理能力強,學習不要家長操心,不好的地方就是、孩子吃的不好,睡眠不足。如果我有條件我還是不選擇寄宿、女兒在身邊的時間太少了,馬上初中也是住校、高中住校、大學又到別的城市了,畢業又不知道去哪裡了,然後結婚!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人生短暫,我想多陪陪她看看她、在一起的時光每天做好多好多好吃的給她、。。。這種愛一旦錯過都不可能再回來,可惜我已經沒有辦法了,現在為了還房貸我孤身一人在國外,孩子現在更可憐。但是我只有這一條路可走,沒有回頭路。所以有條件還是走讀吧。


請叫我御姐2


對於一年級就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無憂精英菌持反對意見,認為弊大於利,原因如下:

1、 孩子的獨立,不一定只能通過寄宿學校達成

一般來說,很多家長想將孩子放到寄宿學校,原因無非兩種,一是家裡實在沒有精力管孩子或者認為自己管不了孩子;二是要培育他的獨立性;前者確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唯有通過錢來解決,站在這個角度上精英菌能理解。但對於後者,個人認為獨立性的培養和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育,不一定是通過將孩子扔到寄宿學校來完成。孩子的成長,其實更需要家長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反覆教導才得以成型。

2、一年級,還是需要更多關愛和陪伴的年紀

有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沒有進行過多的思考,例如孩子生出來了誰幫忙照顧,孩子的每一個年齡階段需要掌握怎樣的技能技巧,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扮演怎樣的角色,這都是需要不斷地摸索和自我成長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的需求都不同,但唯一不變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愛與陪伴。或許有家長會認為,一年級已經可以獨立了,但是比起冷冰冰的宿舍和學校管理制度,他更需要家長,只需要我們將自己放在手機屏幕上的時間減少,能將自己的脾氣收起來,將自己的耐性撿起來,讓自己能成為孩子最強大的後盾,通過一點一滴的付出,你會慢慢發現孩子將如你期望的那樣成長,因為你能讓孩子除了學會獨立之外,還賦予了他愛別人的能力、大膽地探索世界而無後顧之憂的能力、懂得為人處事的能力,而且這個年齡段剛好就是孩子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的遺憾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我的孩子9月份也要上寄宿小學了,我把我的想法提供給你,互相借鑑一下。

因為寄宿小學離家很近,所以,我想讓孩子中午在學校住,晚上接回家。如果學校不允許,就直接住校。為什麼這樣安排?

首先,孩子需要過集體生活,鍛鍊集體融合能力。其實幼兒園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在學校,下午接回家這樣的生活,所以,不用擔心孩子不適應。



其次,孩子的生活要規律。中午和同學們一起休息,既避免了休息不好影響下午上課,還能給我們這些上班族一點休息空間。再加上很多家長中午只有吃飯時間,根本沒有休息時間,寄宿制對他們更便利。



第三,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沒有父母爺奶在旁邊幫忙,孩子自理能力會更強。比如,早上起床不用大人操心;集體就餐,吃飯挑食問題也能得到改善;洗小衣服等也會慢慢學會。



第四,現在很多小學下午放學時間很早,甚至3:30就放學了,即使調整了也不一定能配合家長的下班時間,所以,選擇寄宿制就是最明智的選擇。



第五,和孩子的交流可能是影響家長決定的最大障礙。我覺得,孩子需要的陪伴不僅僅是寸步不離,更需要的是對孩子的關懷和理解。我覺得平時也可以打個電話問問情況,有時去看看孩子,特別是週末好好和孩子相處也是一樣的效果。



這是我的一點想法,我們互相借鑑吧。


牆上的鵝


正好我昨天打車時遇見了一位家長,就是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寄宿學校的,我覺得可以回答下。

這個家長孩子現在上初一了,男孩,從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始全日制住宿,問起為什麼孩子那麼小就讓住宿,這個爸爸說孩子小時候,自己工作忙,而媽媽還要上班,沒有充足時間照顧小孩子,在公立學校上了不到一年就轉到私立去了。小學在寄宿學校上了六年,去年升初中又找了一個住宿的私立初中。這幾年下來給孩子將近花了小20萬元。


雖然錢花的不少,但是貌似並沒有得到父母想要的那種效果。孩子的胃不是很好,雖然學校伙食還算不錯,但是孩子挑食,長期營養不均衡,有時還吃特別多零食,導致胃不是很好。

而且叛逆,不知道是不是到了初中階段的緣故,每次回家什麼都是跟父母反正來,什麼也不聽話。但是現在大了,想管好像又管不了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還是等孩子大點再上寄宿學校吧,小學太重要了。

一家之言,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