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葉藝蘭的一些心得

葉藝是國蘭藝術發展的一個嶄新的支流,它以變化多、審美對象更復雜(現代已把葉藝和花藝結合起來,追求花葉雙全,從而大大拓展了蘭花的欣賞視角)、栽培技術要求更高為特點,引起了廣大蘭藝愛好者的關注。在葉藝栽培實踐中,有二個問題是很多蘭友所關注的:一是葉藝究竟是否可以施氮肥,或者對健壯且藝相較穩定的苗是否可以適度施氮肥,以進一步促進蘭苗的壯大和提高抗性;二是葉藝苗出青芽究竟要除芽還是留著任其生長變化。

1.首先要明確葉藝蘭栽培的目標或落腳點。葉藝作為國蘭藝術發展的一個嶄新方向,它的審美觀和趣味中心與傳統花藝有著很大的區別,嚴格意義上講葉藝是以葉的色彩對比和變化為審美對象,花藝則以花的香和型為趣味中心,色處於從屬地位。由於葉藝與花的性狀在細胞遺傳基因的穩定性上有很大的差異,前者遠比後者穩定性差,所以葉藝更富於變化,與後天的環境有緊密的關係,即後天因素對葉藝的作用遠比花藝大,甚至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葉藝栽培的目標應是:提供葉藝藝相穩定或促其向預定方向發展的栽培環境。落腳點是未來而不是現在即使今後的葉藝更漂亮,藝相更高,至少要達到保持現有的藝相。如這個栽培目標能確立,則不難看出,葉藝栽培不能以蘭草現在的藝態作為依據,藝好就認為必定成高品位的藝蘭,可以高枕而臥放縱管理了,其實葉藝蘭的栽培是一個永無止境的保藝促藝過程,可以說葉藝除了邊藝(黃、白鑲邊)外,沒有真正絕對穩定的品種的,現在藝相好,不一定今後每年都好,它只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過程,這也正是葉藝富於挑戰性的藝術魅力所在。所以認為藝好可以適當施氮肥以促進蘭草的生長,藝差才要嚴格禁止不施氮肥的觀點我個人認為是危險的做法。之所以這樣說,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我們應正確認定氮肥對葉藝的影響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的?科學研究與實踐早證明,氮是合成綠葉素的主要成份,氮含量高的植物葉色會變得濃綠。我在葉藝實踐中也做過一次對比試驗,用同種先明後不暗的斑縞藝分二盆,一盆嚴格不施氮肥,一盆按花藝的栽培模式管理(生長期葉面噴0.1%尿素和磷二鉀),光線條件一樣。第二年,不施氮肥的出藝穩定,而另一盆就模糊了,並且越到後來綠葉素越多,再次年,後者完全返青。現在還在試驗中,看返青後究竟能否恢復葉藝?多久開始恢復?能恢復到怎麼樣的程度?所以氮肥對葉藝的影響可以肯定總體是負面的。當然提出適度施氮肥在健壯穩定的葉藝苗上,從辯證的角度也是有道理的,那是是基於維持蘭草正常生理對氮元素需求的角度說的,以在保持藝相的前提下促使蘭苗更健壯。然而這畢竟是從理論的角度看的,在實踐中究竟怎麼樣的"適度"才適當和怎麼樣實現這個"適度"實在很困難。反而作為一個藝蘭的觀點存在,在觀念上很易對蘭友尤其是初學者誤導,認為葉藝可以施氮肥,就放心去施,再加濃度上的偏差、肥源肥性的差異,初學者一不小心就倒藝。既然葉藝追求的目標是葉上的綠葉素缺損造成的色彩,而這個色彩的顯性性狀又是很富於變化甚至不穩定的,所以如現狀好就去施氮,就為下代藝相的變壞提供了機率,這就與我們葉藝栽培的目標――"著眼未來更好的葉藝"相違背了。因此就是要為使健壯且藝佳的苗提供適度的氮肥,最好也還是通過栽培介質所含的氮元素來提供如採取勤換介質的方法為穩妥,而應嚴格避免使用速效的化學氮劑直接施肥。

2.關於出青芽的處理。葉藝出青是很常見的現象,尤其剛下山的期待品,由於環境劇烈變遷,出青率更高。對它的處理,我實踐的感受是:總的及時分離青芽是原則。但具體必需視蘭草的情況。下面以先明藝為例:

(1)父代是壯苗的,出芽全青,只要六月底前,毫不留情地去掉,以促使再發芽。一般如是偏縞藝,青芽往往出在青的一側,而有縞的一側進藝可能性最大。所以我在實踐中一般對葉藝的出芽特別注意跟蹤觀察,在青的一側的芽出來後,只要長到有1cm高度還看不出藝,即摘去。如同時有二個芽,則摘青側留有藝側。如是中透、圖斑縞、虎斑、蛇皮等沒有縱向藝向差異的藝類,除芽後第二次再出青芽,就基本可以認定此期待品種藝相穩定性差,品質就低了。一般再觀察二年,無進藝趨勢就可以淘汰了。

(2)父代弱苗,由於考慮保種的問題,就要謹慎,一般只能讓青芽長成苗,儘量保護父代草不回掉,到11月或次年二月底三月初馬上分離,分別栽培。我今年有一箇中縞品種,去年春天下山,每芽只有3葉的二苗龍根苗,當年出一芽,全青。我不敢動它,盡力保護老草不回,新芽成苗,今年二月翻盆分離,現在老草出了一苗4葉的中草,居然進藝成很亮麗的中透高藝,而青芽出來的仍是青葉。由此可見,栽培葉藝,應以保持藝相的穩定和發展為第一要,即使要復壯蘭苗也必需在保持藝相的前提下出進行。不能通過先讓苗返青,以提高成活率(返青後肯定能大大提高抗性,生長也會加快),再期望青葉品種復藝,這樣既浪費寶貴的時間,又很難保證青葉品種能否再重現原來的藝相。風險很大。當然葉藝目前是蘭藝中最高的技藝,本身風險性比花藝大得多。我真心忠告新涉蘭藝的朋友,最好先別急於實踐很高品質的葉藝品種,而老老實實地打好花藝栽培基礎,等花藝得心應手時,玩葉藝自然水到渠成了。否則十有八九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栽培葉藝蘭的一些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