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人有一噸金牛 新掌門人穿舊布鞋


華西村位於於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西。說到華西村,已故的老書記吳仁寶格外讓大家懷念,他艱苦創業的故事先不說,就他心裡總裝著百姓,見不得窮人受難的故事就讓人感動。他和兒子扶貧時,總讓兒子兜裡裝幾千元,適時送到困難者手中。華西村富裕之後,近7年來, 幫帶周邊20個村共同發展,建成了一個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達30340人的大華西,組成了一個“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機場”的鄉村。

1961年建村時,國家正在困難時期,為了改變“高田崗,高田崗,半月不雨苗枯黃;低田蕩,低田蕩,一場大雨白茫茫”的貧窮面貌,吳仁寶老書記為村民們制定了《十五年發展遠景規劃》。村民們靠著“頭昏肚痛不算病,腰痠肩痛不脫勁,爛手爛腳不缺勤,不達目標不罷休”的幹勁,靠人拉肩扛把零星田塊改造成高產穩產大田。近年來他們與時俱進,謀求更大的發展,建成了水果、水稻、水產、蔬菜、花木、苗圃、禽畜為一體的科研基地。

大家知道光憑種田,即使產量再高也掙不了多少錢,要不大家都說無工不富呢。華西的工業從一盤石磨、一座小五金作坊開始,以滾雪球的方式逐步做大,現在他們的123家企業生產裝備精良,創造出了系列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最近幾年,加大調整提升力度,促進冶金、銅業、化纖、毛紡等產業發展,摸索了一條“技術改造,節能降耗,新品研發,循環利用”的新路子。 工業的發展使村民們的錢袋子飽了起來,現在村民們人均年收入達9萬元。


2012年 ,華西村大型文化工程“華西村博物館”剪綵,首屆文化藝術節也一併拉開帷幕。 博物館由1比1複製的故宮太和殿、乾清宮、東華門、角樓和紅牆等巨型建築組成,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遊客到這裡恍若進入到故宮博物院,讓許多沒有機會到北京的遊客一睹皇宮的風采。館內設書畫館、古陶瓷展區、工藝美術精品展區和文化藝術創作館,展覽名家大師的字畫、雕刻、玉器、瓷器、繡品、金屬工藝品等萬餘件,讓遊客一飽眼福。

2011年村民們每戶出巨資共籌資30億元,蓋起高328米的“黃金酒店” ,該酒店是國內最大的單體酒店之一, 頂部的61層有空中花鳥園、空中游泳池;酒店二樓設有2000平方米的商業區,其奢華程度讓遊客歎為觀止,讓國外賓客感嘆中國農民的大手筆。帶領華西發展的老書記吳仁寶曾幽默地談及大樓為啥蓋328米?那是因為北京最高的樓328米,華西村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筆者說句笑話:華西村是不是富可敵國了?

在“黃金酒店”龍希國際大酒店60層, 穩穩站立著鎮樓之寶——號稱“價值3億元人民幣”的金牛。據傳奇人物吳仁寶介紹,這頭一噸重的金牛很快就增值三成。大樓共74層, 已成為華西村新的地標性建築。華西村雖然有這樣的物質條件,可村裡新的掌門人吳協恩,卻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農民的簡樸本色。夏天平時也就身著一件普通白襯衣, 口袋裡別一支價值1.2元的簽字筆,腳蹬一雙鞋幫已磨損的布鞋,他們艱苦樸素的傳統代代相傳。


華西村創造這樣的神話,一靠堅持實事求是、實際出發的作風;二靠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三靠依靠幹群團結、齊心協作的合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雖然我們不低估群眾的力量,但也不能否認吳仁寶老書記等一班領導人的重要作用。他們用畢生精力開闢了一條“要讓窮人過上好日子的共同富裕之路”, 如今,吳仁寶雖然已長眠在他為之奮鬥終生的熱土,但他的思想和精神仍在華西人生命中延續,鼓舞著大家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