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發佈會:迴應爭議 堅守“九二共識”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路梅 鄭巧)國務院臺辦12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在會上對江丙坤的辭世表示哀悼,並回應了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馬曉光14次提及“九二共識”,並呼籲臺灣當局重回這一共同政治基礎。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副理事長、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近日不幸辭世。馬曉光在發佈會一開始首先對此表達痛心與不捨。他表示,江丙坤先生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長期以來不辭辛勞,奔波兩岸,為推進兩岸經濟及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改善發展殫精竭慮,貢獻良多。

關於落實“31條”(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新進展,馬曉光介紹,又有河北省等6個省市推出具體措施。此外,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山東省臺胞投資保護條例》是中共十九大以來省級層面出臺的第一個關於臺胞投資促進及權益保護的地方性法規,將有助於優化臺商在大陸的投資環境。有臺灣公司、導演和演員參與的電視劇《幸福一家人》近日創收視佳績。馬曉光說,這充分體現了“31條措施”出臺後,臺灣演藝人員願意來大陸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合作。

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等活動近日舉行,馬曉光高度評價活動成果。他指出,本次年會充分體現了峰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體現了兩岸經濟合作對兩岸企業有利、對兩岸同胞有利,也充分反映兩岸工商界在合作受益中不斷走近走實的趨勢。今年的棒球聯賽則呈現比賽規模更大,參賽地域範圍更廣,比賽組別更全,交流內容更豐富,持續時間更長,傳播更廣等6個新特點。

對於兩岸近期爭議問題,馬曉光直指問題癥結在於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他指出,民進黨當局應改變錯誤的、對抗的兩岸政策。如果無視臺灣民眾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發展兩岸關係的強烈願望,繼續違背民意,執迷不悟,只能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

臺灣麵包師吳寶春日前表示支持“九二共識”,以身為中國人為傲,遭到島內“臺獨”勢力攻擊,臺當局領導人更稱其為“政治壓迫”。馬曉光表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臺灣人也是中國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礎。吳師傅的聲明表達的是正確認知和正常感情。綠營政客和“臺獨”勢力對吳師傅的瘋狂圍攻才是政治扭曲,才是政治迫害。面對臺灣民眾改善經濟民生,改善兩岸關係的迫切要求,民進黨當局毫無反省之心,一再企圖通過政治操作來製造悲情、煽動對抗,眼下又企圖轉移焦點、緩解壓力。

對於臺陸委會稱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對臺灣是“矮化”,又稱希望臺灣海基會與海協會恢復對話,馬曉光指出,兩岸協商對話是建立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之上的,2016年之後,兩岸之間不能對話的原因和責任是清楚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才能得到維護和增進。

馬曉光還表示,只要對兩岸關係性質和兩岸城市交流性質有正確認知,兩岸城市交流合作就能夠展現廣闊空間。堅決反對以各種政治理由、出於各種政治目的干擾和破壞兩岸正常經貿交流合作。也希望臺灣方面儘快檢討並放寬那些包括對陸資限制在內的不合理政策。

今年是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10週年。馬曉光指出,兩岸“三通”為增進兩岸同胞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再度奉勸民進黨當局,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來,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兩岸關係,不斷擴大兩岸“三通”的外溢效應,使更多兩岸民眾特別是臺灣民眾享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

發佈會上,馬曉光還就美國對臺軍售、島內“臺獨”團體成立等問題表達了立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