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後期顏體,用筆越來越樸拙,有沒有走進醜書的隊伍,給點建議好嗎?

無跡書法


首先我只從技法層面上講,看你的字是會學得好顏體的,有個別筆劃也有幾分像,也是適合學顏體的,但從你自己個人審美和喜愛的角度看,你真心喜歡顏體字嗎?這才是重點,初學者不能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喲,況且顏體更適合與柳體合,不是隨便跟各體都能和諧渾合的,亂合反而容易出“醜書”,而你又提到堵遂良,初學者學顏就學顏,學歐就學歐,專心學哪家都可以。。。

你也許初學顏體並未深入理解顏體也有“拙中見巧”的一面(一般人是發現不出的),看你的字是強化了顏體的“拙”,一切藝術風格都不能過分走向極端,巧與拙都要有一個“度數”,世上所謂的醜書都是因盲目彰顯個性而忽略系統的基礎訓練,卻想走捷徑就走向極端而產生的。

選擇字帖要選自己真心喜愛的,不適合自己的書體就不要選學,免強學也無益,反而添亂,,,學書者必須知道各門各派、各藝術風格是不分上下高低的,誰能分得出歐顏柳趙哪家最好?我也很喜歡古樸雄渾的顏體,但我也知道秀麗的小幅花鳥畫若用顏字題款或許是比不上諸體和趙體好看的。。。所以各家各體是各有長短的,書法是心畫,不適合自己性格和心意的字體就不宜多學,初學書法首先要選正字帖,才能走好下一步。

顏體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端莊嚴正,諸遂良之楷書吸取歐、虞優點而自成方圓兼施、用筆多變的特點,,,我個人覺得顏體與他們在風格上有著極大的差異或較難找到融合點,,,

總之,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最重要的,今人學書法要活學活用才能事半功倍。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用,祝你進步!

夢幻畫派創始人陳展鳴

二O二O年二月二十日午


陳展鳴


你好,我是秋山,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根據我的理解來講的話顏真卿早期的書法風貌,字體工整細緻結構規範嚴密用筆一絲不苟。所以一般初學顏體的人來講《多寶塔》是比較通用的範本,整篇結構嚴密,點畫圓整,秀麗剛勁,雖尚未形成剛勁雄強、沉雄渾厚、大氣磅礴的顏楷風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顏真卿書風的基本格調,該碑用筆多用中鋒,起筆和收筆有明顯的頓按。起筆藏鋒為主,兼用露鋒,方圓並用,有些橫畫起筆較為外露,多不似柳書的齊頭方腳,而是稍存斜尖,並參以含蓄的筆意使之變化豐富;收筆用頓筆和回鋒的較多,強調“護尾”,尤其於橫畫中最為明顯,寫橫行至收筆處,常向右下方重按,頓筆回鋒,體現出顏體的雄渾、大氣之韻,豎畫粗壯,渾厚力強。橫、豎筆畫粗細對比鮮明,富節奏、韻律美感,也把顏體的一個“筋”的意味完整的表達出來。顏體撇畫較輕盈挺健,捺畫卻粗壯有力,有“蠶頭燕尾”之稱,給人以剛健的動感,尤其是捺腳較長,頓挫後踢出開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另外,顏體捺畫的捺腳多與撇畫鋒尖持平或稍低,不似柳體的撇低捺高,而呈現出一種舒展沉穩之美。該碑轉折變化較多,主要有提筆聳肩頓挫和按筆削肩暗轉之法,有方有圓,方圓兼施。具有唐楷“尚法”的典型特徵,結體寬博,布白較勻整,字型稍方,端莊平穩,正氣飽滿,已初顯顏體成熟期的正面示人、雄渾豪邁的書風。

《顏勤禮碑》在拙重中見挺拔雄肆之氣概,《麻姑仙壇記》則在寬博中見空靈洞達之韻度,堪稱顏楷的雙峰並峙。此碑是顏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脫去了初唐楷法的體態。此碑結字端莊,寬潤疏朗,氣勢雄強,骨架開闊,方形外拓,橫細豎粗非常鮮明,方圓轉折的筆法清晰。由於入土較早,殘剝損毀少,又未經後人修刻剔剜,所以能比較準確地體現顏書寬綽、厚重、挺拔、堅韌的風神。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

我的建議是先把早期顏體的風格摸透,結合視頻繼續學習會好一定。個人比較推薦就是以上3本楷書字帖。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序風居士


顏體作為書法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和高峰,對後世書法的影響無疑是巨大和深遠的。單從審美上而言,顏體有幾個特點讓我們後人借鑑:

第一,結字大氣開闊,頗具廟堂氣。顏體不論發展到那個階段:多寶塔也好,顏家廟也好,其結字以合式為主,氣度開張,內白均勻,一派正經,給人以正大氣象,後世很多人都從中得到啟發:如宋徽宗、康有為、啟功等等。

第二,用筆渾厚,入木三分。顏體從早年的多寶塔開始,便以用筆鋪張,筆力渾厚,線質高古為依歸,越到老年,筆力更見古蒼,這也就是所謂的拙。這種古拙渾厚,很多是從篆隸一路的筆法中來,不以奇巧取勝。而從這一路延延續發展的有何紹基、譚廷闓等等。

第三,內白緊湊,張力奪目。顏體以正位勝,內白均勻而緊湊,給人以緊張感。用線粗而厚,將內白擠得密集,極具視覺衝擊力。在這一點上,金農的漆書吸收了這種形式。

第四,上承篆隸,取法乎上。顏體去到晚年,很多筆法與篆隸書相通。如果通了這一路筆法,無疑在上追篆隸時有所優勢。如石門頌、大開通這一路的用筆,開張闊達,氣勢非凡,想打破這種循規蹈矩,可以從這上面去下功夫。而在祭侄文稿中有很多營養也值得我們吸取和學習。

總之,分開討論,顏體不論在外在形式還是內在道理上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資料,其實我們只要拿出一條,作誇張或者相反的做法,就會出現一條我們沒見過的路子,借鑑、探索、嘗試,是我們進步的最好方式。希望能幫到你。











新堂的藝術生活


俊秀與樸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雖然審美傾向不一樣,但與醜書還是有區別。

顏體楷書《顏家廟碑》是顏真卿晚年代表作品之一,厚重、大氣、樸拙。這就是此碑卓越獨特的風格特徵。古樸粗糙,不加修飾。

明代書法家傳山的小楷有古樸味,他寫的楷書《心經》質樸率真,鄧散木《臨池偶得》中說:"傳山的小楷最精,極為古拙,然不多作……″。

清代書法家錢南園,書法得力於顏真卿,他的楷書方正寬博,有雅拙之趣。

有樸拙美的書法結構往往打破常規,有出奇之感。天真爛漫之感。拙中藏巧。樸拙的書法作品貌視平淡,但內含較深功力、技巧、意蘊。內含金石篆籀之氣。

《顏家廟碑》裡的拙是大巧、大美,並非是"醜"。遵循純樸的心境,學習顏體晚年樸拙的書法是可行的。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寫的好,指點一下唄,剛剛接觸顏體字



潯陽一客


只要你真正走進去了,就不會醜。醜書的產生是因為書者並沒有走進去,而它又急於想表現走進去了。還有就是規規矩矩又俗又膩的字也是醜書。再者就是明明可以寫的不錯,為了炒作而故弄玄虛。所以樸拙是文字的一種性格,只要有根有據,有來有去,筆法佈局合乎道理,就是好書法。


清風牧石


不相通。

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媒介、方法、形式和審美。梵高,對音樂一竅不通;畢加索也不會是貝多芬;莫奈也不會是托爾斯泰;

每個領域的學習研究要達到足夠高度,已經是凡人用一生的時間去打磨,更別說幾個領域。

當然中國有些特殊,歷史上我們獨特的文人文化,造就精通幾大領域大神!比如蘇軾和弘一法師,人家真的是繪畫、音樂、書法相同的天縱之才


畫樂寶


顏真卿前後一比較,就明白了。寫楷書時不要忘記他寫的行書啊?非常好的。

然後再往上寫寫秦漢簡,篆書什麼的。

寫的過程自己就明白了。





伍增傑字愚翁書法詩詞


用筆越來越樸拙,這是在誇自己啊。

樸拙之氣是書法的高境界,都是形容書法大家的。樸拙厚重,大氣磅礴。

作者的本意應該是越來越俗氣吧。

堅持學顏體,不可能走進醜書的行列,只會越來越好。你所說的醜書應該是江湖體,目前被網絡所噴的所謂醜書其實都是大家,他們正正經經寫的字都是合乎法度的。

俊秀只是外在美,樸拙是內在美。樸拙不是靠學能達到的,是經過生活歷練才形成的。所謂大象無形大巧若拙,這是境界的昇華,是裝不出來的。

所以,樸拙的層次是書法的高境界。需要堅持不懈,加上對書法的獨到領悟,才能修成正果。





青溪散人


那種奇醜無比的醜書看到就噁心,往醜書發展是在走下坡路。練習書法本來是學習臨摹各種書體的字帖,取各家之精華。厲害的就可以自成一體,流芳百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