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橋下空間成“唐僧肉”!執法部門拆除鄂東三地28處違章

楚天都市報12月12日訊(記者梁傳松 通訊員呂繼高)2010年,鄂東長江公路大橋建成後,橋底下的空間成了香餑餑,鄂州、黃石和浠水三地附近部分人員看中了這塊免費的資源,便陸續搶佔了橋底下的空間建起了倉庫、門面房等。12日上午,在經過多次下達拆除通知無效後,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路政執法總隊武黃支隊(下稱武黃路政支隊)、浠水縣散花鎮政府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對散花鎮李渡村、塗墩村和沈墩村佔地5.4萬方的違建群落進行了集中拆除。

公路桥下空间成“唐僧肉”!执法部门拆除鄂东三地28处违章

據鄂東長江公路大橋公司一負責人介紹,該大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滬渝、福銀、大廣三條高速公路的共同過江通道,其橋下空間分別隸屬鄂州、黃岡、黃石三個行政區域管轄。自2010年9月大橋建成通車以來,公路沿線部分村民看中了橋下的空間,將其中的空擋圈圍起來,建起了倉庫、工廠,並租賃給一些個體經營戶從事經營生產活動。

期間,路政、城管部門多次制止,但村民和執法部門打起了“游擊戰”,白天歇工,夜晚搶建,經過漫長的發展,橋下的違法建築發展到28處,總建築面積達18.3萬餘平方米。橋下空間內,大面積堆積的砂石料、私搭亂建的窩棚、雜亂無序的電纜、隨意堆放的燃油桶等雜物給橋樑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公路桥下空间成“唐僧肉”!执法部门拆除鄂东三地28处违章

為此,2010年至2017年期間,武黃路政支隊先後多次向屬地管理的鄂州市政府、黃石市政府、浠水縣政府和城管部門、安監部門專題報告橋下空間隱患情況。今年9月19日,在鄂州市政府的協調下,武黃路政支隊聯合鄂城區政府、公安、城管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鄂州區域汀祖鎮、花湖開發區的15家共計1.2萬平方米的違法建築物進行清理拆除。

12日,武黃路政支隊、散花鎮和鄂東橋公司聯合組成的拆違指揮部,抽調由路政、城管等80餘人組成的拆違行動組,調配10餘臺機械車輛,集中開展對鄂東長江大橋浠水縣散花鎮區域違建專項整治。當日上午,記者隨執法人員在現場看到,位於鄂東長江大橋浠水散花段橋下,建有多家門面房,經營著餐館、倉庫和裝飾材料公司。部分違建的業主自覺在進行搬運室內的物品。上午10時許,執法人員陸續對此處的圍違建築開始進行了拆除。

公路桥下空间成“唐僧肉”!执法部门拆除鄂东三地28处违章

湖北高速武黃路政支隊長汪家聲介紹,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共拆除違建房屋1800平方米,圍牆1750米,清理堆積的砂石、土方26000立方米,勸離搬遷工廠、修理廠6家,門面房8家,治理長度達2000米,佔地面積54000 平方米。

汪家聲介紹,拆除這些違章後,鄂東長江大橋公司將對拆違區域實施封牆打圍,並安裝監控設施實行24小時監控,杜絕違法搶建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