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祛溼氣?

李官成423


堅持每天中醫科普,我是吳醫生,多關注!

很多人知道自己身體溼氣重,這個從一些身體的症狀就可以得到判斷,比如經常感覺舌苔厚膩,經常感覺全身睏倦,皮膚油膩,皮膚容易長溼疹,都是體內溼重的表現,但其實很多時候,單獨採用祛溼的方法,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

祛溼要從根本去治療,找到溼產生的根源,這樣祛溼才能夠取得根本的效果,很多時候跟生活飲食習慣也有關係,比如經常吃過生冷肥膩油膩,或暴飲暴食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導致體內溼氣重,這些生活習慣如果自己不調整,是沒辦法靠藥物去徹底改善的。

很多人體內溼氣重,其根本的原因在於脾胃的功能差,脾胃不好,消化不良,胃腸容易積食,容易產生寒溼或溼熱,所以,兼顧調理脾胃,採用健脾的方法,也是祛溼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伴有脾胃陽虛的,可以先用溫陽驅寒的方法,伴有體內溼熱的,可以兼用去溼清熱的方法,這些結合症狀的不同,採用的治療方法都不相同的,而不是體內溼氣重,就當成採用祛溼的方法這麼簡單。

藥物的治療,只是從一個側面的幫助身體恢復,最根本的還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從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等多方面去調節自己的身體狀態,才能夠讓自己保持良好的脾胃狀態,才能夠化除溼氣產生的原因。

多關注,訂閱查看更多中醫知識!


吳醫生說中醫



瀚銘媽媽


這是國醫大師們研究的建脾胃,去脾溼的食療方:山藥,蓮籽,薏米,芡實茯苓,雞內金,六種食材,各取相等份,磨成粉,每早丨O克,開水沖服。(蓮籽,薏米,芡實炒熟)此方絕對可靠,無負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