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相國寺是哪年建成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發生在哪一年?

HR175290506


關於開封的大相國寺,人們受小說影響,往往有這樣的概念,大相國寺是唐太宗時建的,這主要來源於《西遊記》中的說法,說是唐太宗進了地獄,給冤魂索命,幸好有判官護持,並且借了債--據判官說:陽間在開封有個叫相良的人,因為經常買金銀紙錠焚燒,因此在陰間攢下金銀一庫,所以讓太宗暫借一下,回魂到陽間時再還。待到太宗復活後,想起此事,於是派尉遲公帶了大量的金銀來找相公相婆“還債”。這倆個老婆子平日只是齋僧燒紙錢,也不知道自己在陰間有鉅額“存款”。見達官貴人們突然上門拜訪,並送給金銀,嚇得說什麼也不敢接收。

唐太宗聽到彙報後,考慮到相良夫婦確實不敢收,於是就給他修造一處寺院,作為生祠,為了避免拆遷,危害百姓,所以特地在城裡“軍民無礙”的地方買了一塊地,造起了一座寺,名為“敕建相國寺”,於是這就是大相國寺的來歷。

但是,吳承恩寫的這個故事,純屬傳說,並非史實,大相國寺,始建於南北朝時的北齊年間,其時正是北齊暴君高洋當政,他荒淫無度,又喜歡大興土木,這座寺就建於此時,本名建國寺。

到了唐太宗年間,早已荒廢無存,僧舍也成為官吏的住宅。到701年,也就是女皇武則天當政的時候,才有一個叫慧雲的和尚把廟重新修了起來,到了唐睿宗,也就是唐玄宗的父親登基即位後,才下旨改名為相國寺 ,並賜寫了“大相國寺”的匾額,這才有了真正的大相國寺,一直傳承了一千多年。

大相國寺是著名的佛家聖地,高僧輩出,在北宋時期,大相國寺也是非常輝煌的,看《水滸傳》中,魯智深到大相國寺時,就寫道這個寺不但有都寺、監寺、提點、院主等領導階層,還有維那、侍者、書記、首座等行政人員,並有塔頭、飯頭、茶頭、淨頭、菜頭、塔頭、浴主等後勤人員,可見此寺的規模相當寵大,比五臺山的寺院要大得多。

在真實歷史上,大相國寺北宋時也確實很宏大,當時有田地500多畝,有僧眾數千人,確實得有像書中描寫的一整套行政機構才能管理起來。魯智深在大相國寺管菜園,應該是在北宋徽宗年間,具體是哪一年,書中沒有確切描寫,而且小說家言,大家如果太認真,就不免有些呆氣。但大相國寺這一段的描寫和歷史真實吻合度還是相當高的,


江湖夜雨


開封相國寺相傳為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故宅。

北齊天保六年,創建“建國寺”後因自然災害被毀。

長安元年(701年)慧雲和尚向百姓募因重新建寺。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下令改名為相國寺 ,並賜“大相國寺”匾。

昭宗大順年間(890-891年)不幸被大火燒燬,後又重新修葺。

明清年間又多次修繕,才有現在的大相國寺。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宣和年間,魯智深因為打死了鎮關西到相國寺剃髮為僧,整天違反寺律,被罰看守菜園,與一群潑皮發生了矛盾,為了制服他們,魯智深徒手拔起垂楊柳。


MT回聲


開封相國寺是

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大約發生在北宋年間北宋徽宗時。




寧靜的心158


相國寺建成有史可考,魯智深倒拔柳是小說虛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