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故事」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這八年

“中國電建是一家全球化、專業化大型企業,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有舉足輕重影響力。”這是11月24日,在參觀北方省投資博覽會上中國電建展位時的評價。

電建集團公司各在贊成員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水電五局在贊比亞深耕細作8年的汗水結晶。2011年,水電五局進入贊比亞市場,迄今已累計在當地參與建設工程項目10個,自建項目2個,涉及合同額達42億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約3000個,為贊比亞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走出去”,芒-塔項目初露鋒芒

2016年4月,一條“非洲最美水上公路”如水上“巨龍”,蜿蜒於贊比亞西南洪水氾濫的巴羅策平原上。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中航國際贊比亞公司總承包、水電五局負責施工的芒古-塔博公路項目,正式向贊方交付使用。這條道路從融資、設計到建設,每個環節都凝聚著“中國力量”。

芒-塔項目所在區域每年12月至次年6月為雨季,此時贊比西河氾濫,兩三米深的雨水浸泡著巴羅策平原,由於道路工程橫跨洪泛平原區,主體路基全部被洪水淹沒,洪水氾濫時,公路路基時常被洪水沖毀。這條道路是科威特和意大利兩家公司先後修建未成完成而留下來的“爛尾路”。“看到被水衝得七零八落的橋基,我們感覺,這條路永遠沒有希望了。”芒古行政區行政長官蘇西庫·卡莫那感到了深深的無助。

2011年7月,水電五局中標參建芒-塔公路34公里道路,拉開了水電五局持續深化“走出去”戰略在贊比亞市場的新徵程。在施工初期,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特種設備需要時常在長滿水草、蛇蟲出沒的泥沼地周邊工作。

雨季中浸泡過的施工便道猶如棉花般鬆軟,給現場施工帶來極大的考驗。2011年9月,項目開工不久,一臺柳工挖掘機在進行路基清淤的過程中深陷泥塘,項目部領導立即組織應急小組,商討搶救受困設備的方案。經現場研究討論果斷決定採用人工進入泥沼地的方式到泥坑給挖掘機掛鋼絲繩,當地僱員斯塔利自告奮勇,高呼一聲:“Let me do it.”他擼起袖子、捲起褲腳、綁上安全繩索,一步步走入渾濁的泥水裡,摸索著將鋼絲繩掛在了受困的挖掘機上。小組成員利用一臺推土機、一臺240挖掘機及一臺350挖掘機共同進行施救,經大家齊心協力終於順利將柳工挖掘機解救出了泥沼地。

類似這樣的情況發生幾次,施工環境惡劣給按時履約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每年僅有的五個月的寶貴施工期,如何利用好時間也是問題。項目部認真分析、共同研討,從時間、空間、人員等方面提前籌劃佈局,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施工措施方案。全體員工不畏困難、奮發圖強,克服有效工期短、地質條件複雜、砂石骨料運距遠等困難,通過6年的艱苦奮戰,共計完成開挖土方19.8萬立方米,回填292.3萬立方米,瀝青混凝土28.9萬平方米。項目2016年4月8日最終得到公路局以及監理單位的一致認可,一次性驗收合格,順利實現項目整體交驗。經過一年的質保期,項目於2017年4月10日正式移交。這條曾受到歷屆領導高注重視的“國家工程”在中國人的手中變成一條造福贊比亞人民的友誼之路。寫下了親筆留言:“中國人幹得漂亮,繼續堅持!”

綠色的草叢、藍色的水域間,芒塔公路如同一條巨龍蜿蜒水上。芒-塔公路自開通以來,已經極大促進了贊比亞交通發展,該項目已經作為贊比亞政府在基礎設施領域宣傳的名片,不僅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明星項目,也為中國電建打開贊比亞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走下去”,從“一”到“十”的深耕細作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縱深推進,正在轉型之中的贊比亞,發展規劃的關鍵所在是交通和基礎設施。有了芒-塔工程施工所建立起來的合作信賴,水電五局先後中標建設了穆巴拉-納孔德87公里公路項目、盧薩卡中材水泥廠房建項目、下凱富峽水電站項目、穆利蘭索洛-欽薩利公路項目、伊索卡-查馬公路項目、穆豐布韋市政公路項目、卡宗古拉大橋邊檢站等10餘個工程項目。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為水電五局深耕贊比亞市場打下良好基礎,水電五局逐步發展成為涉及交通、能源、市政公用、水利和綜合房建等領域的贊比亞項目群。

2017年,水電五局在贊比亞建立、建設區域部,樹立長期經營思路,新建的辦公大樓以及生產生活基地的設計理念和後期規劃充分表明深耕贊比亞的決心和推進“屬地化”的信心。區域總部的建設一方面穩定隊伍,為管理、技術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一心一意放在工作上。更重要的是建立網絡系統,減少經營風險,長期駐紮,進行市場“橫向”經營和生產。同時,承建的項目均為贊比亞國家發展規劃和戰略的一部分,按照分類實施原則,必須進行“縱向”跟蹤實施。這些項目都為贊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高質量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能給贊比亞人民的生活帶來轉變,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提高青年人的知識技能。

“走進去”,多措並舉推進屬地化管理

在國際市場,“走出去”容易,“走下去、走進去、走上去”卻很難。如何破除“中國人來了,中國人走了,中國人又來了,中國人又走了”的困局,是水電五局贊比亞區域部不斷深入思考的問題。為了真正融入贊比亞市場,水電五局利用紮實的屬地化管理措施實現了“走進去”的奇妙化學反應。

隨著水電五局贊比亞區域總部的建立,在贊比亞共聘用當地僱員1126人,涵蓋了鋼筋工、瓦工、木工、推挖裝操作手、汽車司機等30餘個工種,這些僱員中,已經有超過50人走上了管理崗位。與此同時,贊比亞區域的各項目採取“聘用規範化、管理制度化、待遇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保障當地僱員的日常管理。通過當地勞動力市場發佈用工信息,要求應聘人員攜帶個人簡歷、自薦信、工作證等材料,經過程序按需擇優聘用。對瓦工、木工等技術工人進行實際能力測試,按成績評定技術等級後使用;對推挖裝、土方車等操作手按要求持證上崗,並經檢測、培訓達到標準後上崗。為了科學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好當地僱員,因地制宜的制定了10項系列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聘用管理制度、工地進出制度、獎勵、懲罰制度等,切實做到對僱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項目注重保障和維護僱員的正當權益,多方面實施人性化服務,如為僱員配備上鎖的衣帽箱,搭建專用的燒飯爐灶和休息間等。

為緩解當地僱員的管理壓力,減少矛盾和分歧,有利於項目的順利運作,贊比亞區域各項目聘用當地優秀的、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直接進入管理崗位。利用他們在語言、管理經驗和當地法律知識等方面的優勢,對當地人員的招聘、試用、考核、考勤、員工檔案管理、合同履行過程中的爭議、合同的變更和續簽等方面進行全面管理。

水電五局贊比亞區域部建立了屬地員工培訓長效機制,強化內部員工培訓工作,制定了“作業指導書講規範;你操作,我糾正;考核合格後上崗”的培訓“三步工作法”,提高外籍員工的整體素質並注重培養僱員的歸屬感和團隊精神。在穆豐布韋項目,為了讓當地僱員熟練掌握填表、製表和統計方法等工作,提高他們的綜合業務能力,按照培訓計劃,測量隊隊長趙雲龍用一口流利的英語給測量工德韋、實驗員哈里森、辦公室助理喬等進行辦公軟件操作培訓,重點講述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培訓結束後,測量員德韋說:“趙隊長的英語表達很流暢,我們都聽得懂。我們非常珍惜這樣的學習培訓機會,期待下次培訓的到來。”項目部開展培訓工作,挖掘了當地員工的潛力,激發了僱員的工作熱情,實現效益最大化。

為了加強跨文化交流,促進相互信任,贊比亞區域各項目部定期開展聯誼、評比、座談等活動。下凱富峽水電站項目在國際兒童節來臨前夕,以“六一特別關愛活動”為契機,走進項目所在地斯陽衛幕小學開展“大手牽小手”主題活動,為學校486名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分發筆、本、書包等“六一”兒童節禮物,項目人員激勵孩子們勤奮學習,學會用知識改變命運,鼓勵孩子們用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生活,面對學習,快樂健康地成長。

贊比亞100公路項目組織“僱員座談會”,對管理制度、獎懲制度、操作規範、工資和福利等事項進行解釋。現場人員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疑難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僱員們紛紛舉手提問,項目代表詳細解答。通過座談會熱烈的交流和討論,進一步明確了宿管、室長的設立及職責分工,同時,設立了“標兵示範崗”,建立了對當地僱員“導師帶徒”活動機制。

下凱富峽水電站項目針對當地僱員開展“爭先創優”活動,32名當地僱員獲得“2018年度優秀僱員”榮譽稱號。電焊工莫憂拿著剛接到的獎金和食品連連道謝,難掩喜悅之情地說到:“非常感謝組織對我工作的肯定,我感到很榮幸,通過勞動實現了自身價值,我很開心!”力工戴維森感慨道:“今天收穫滿滿,這些食物夠我一個人吃兩個月了,沒想到我只是天天認真綁紮鋼筋還能獲得這個榮譽,我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會更加努力工作。”

“走上去”,當地僱員感謝“Sinohydro”

中國電建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旗艦企業海外營收佔比基本超過30%,中國電建的水利水電品牌“Sinohydro”在贊比亞已經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中國電建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將中國標準、企業文化、價值理念等“軟件”輸送出去,得到了贊比亞當地僱員的廣泛稱讚。

2017年9月27日,31歲的弗蘭克通過考核,進入了贊比亞100項目試驗室工作,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試驗員。因其聰明好學,工作認真負責,技術過硬,動手能力強,於當年底被項目部提拔為試驗室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部的試驗工作,由於工作業績突出被項目部評為2017年優秀員工。當問其在項目部工作的情況和未來的規劃時,弗蘭克高興地說:“感謝Sinohydro,我會繼續努力工作,並儘快獲得贊比亞工程師證書,更好地為公司服務。”

34歲的穆林咖·卡巴魯是贊比亞芒古市人,自芒-塔公路工程施工開始,就在水電五局項目部工作,至今已經連續工作了7年。這7年裡,卡巴魯的生活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由於家裡的經濟收入極不穩定,總是飢一頓飽一頓,吃的“西馬”裡只有玉米麵和西紅柿,生活窘迫,十分無奈。而今,他經常請同事去品嚐他的廚藝,他做出的當地傳統的美食“西馬”,色香味俱全,還特意放了小乾魚、香腸來招待中國電建的同事。他深有感觸地說:“是中國電建給我提供了工作機會,教會我工作技能,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家裡的生活水平提高了,4個孩子也送進了當地學校讀書,家鄉的親戚朋友得知我在中國電建工作,都投來了羨慕的眼神。”

11月21日至25日,借贊比亞北方省投資博覽會參展契機,中國電建集團公司在贊比亞工作的建設者們再次對北方省的小水電、旅遊區進場公路、離網光伏、農業、港口基礎設施等項目類型開發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對北方省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發展現狀有了更深刻理解。水電五局作為中國電建“走出去”的優勢骨幹企業,將立足贊比亞市場,發揮區域部管理優勢、資源優勢、保障基地優勢,真正樹立從“走出去”到“走上去”的“電建品牌”。水電五局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努力踐行集團的“三步走”戰略,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以現場保市場”,突破地域、文化和知識結構等差異,帶著誠信與責任,揚帆出海,駛向更加波瀾壯闊的未來!


「“一帶一路”故事」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這八年



「“一帶一路”故事」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這八年


贊比亞芒古-塔博公路

「“一帶一路”故事」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這八年


下凱富峽水電站調壓井

「“一帶一路”故事」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這八年


贊比亞區域部辦公大樓

「“一帶一路”故事」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這八年


當地僱員正在中方員工的指導下認真學習

「“一帶一路”故事」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這八年


優秀的當地僱員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