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巴勒斯坦被以色列打到快滅亡了,為什麼沒有幾個國家幫它呢?

江南劍俠


中東地區——世界上最動盪不安的地區。

問題描述的不誇張,一個民族恢復了家園,另一個民族被趕出了家園。以色列建國後的幾十年,中東發生了5此大規模的戰爭,這5次戰爭就是阿拉伯國家幫助巴勒斯坦及自己的真實例證。至於其它國家為什麼不幫?這個火藥桶,在沒有觸及到核心利益時,儘量避而遠之,除非你比美國的肌肉硬。

阿以衝突使100多萬巴勒斯坦人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為恢復家園與權利,巴勒斯坦進行了長期的艱苦鬥爭。這種衝突是歷史民族糾葛所致,更是無恥大國將弱小民族玩弄於鼓掌之中的結果。這是一場爭奪家園的較量、民族糾葛的較量、更是大國背後肌肉的較量。下面就簡要介紹一下巴以衝突的前世今生。

(巴以衝突)

一、以色列復國——衝突的導火索

公元前3000年,中東地區就是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公元前1000,希伯來人建國。公元前64年,羅馬入侵巴勒斯坦,慘遭屠殺的猶太人達100多萬。公元132年,羅馬蕩平巴勒斯坦,猶太民族流落世界各地。19世紀末出現猶太復國主義。

猶太民族在英、美資產階級的扶植與利用下開始復國運動。先是與英國人合作,通過了各種宣言及綱領,英國人需要控制巴勒斯坦。英國人在阿拉伯人民的鬥爭下,修改了扶猶排阿政策,迫使猶太人脫英投美。此後,美國取代了英國在中東的位置。

在美國操縱下,聯合國於1947年通過分治決議,成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此決議極不公正,120萬阿拉伯人分到了43%的互不毗鄰的貧瘠碎塊地帶,而60萬猶太人則得到57%的沿海肥沃土地。這個決議分裂了巴勒斯坦,而承認猶太人的合法統治,遭到所有阿拉伯人的反對。1848年美國承認以色列國。

(中東地區國家)

二、阿以衝突——阿拉伯人的訴求

在美帝的支持下,以色列不斷侵略,先後與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國家進行過5次大規模戰爭。這就是宣稱和平使者的美帝所要的結果。

第一次為巴勒斯坦戰爭,1948年,埃及、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及約旦圍毆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以色列獲勝。結果:巴勒斯坦被分解,以色列佔總面積的78%;剩餘面積都約旦、埃及管轄。近百萬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園。

第二次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年,英、法、以三國為佔領蘇伊士運河入侵埃及。結果:聯合國作出停火決議,以色列取得蒂朗海峽的航行權。

第三次六日戰爭,1967年,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入侵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結果:以色列佔領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埃及西奈半島、敘利亞戈蘭高地及耶路撒冷,50萬阿拉伯人成為難民。

(巴以衝突)

第四次十月戰爭,1973年,埃及、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在其它阿拉伯國家支持下,進行了收復失地的戰爭。結果:美帝的插手、聯合國的干預,戰局反轉,阿拉伯國家被迫停戰。埃及僅收復西奈半島5.5%的土地、敘利亞收復37%的戈蘭高地。

第五次黎巴嫩戰爭,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結果:巴解組織撤出黎巴嫩,黎巴嫩總統被暗殺,以色列屠戮2000多名難民。以色列撤出黎巴嫩。

1964年,巴勒斯坦人民成立了解放組織,得到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也受到中國等支持正義國家的支持。1993年,巴解組織與以色列互相承認,中東和平實行歷史性突破。但和談只是邁出了第一步,阿以矛盾的核心是巴以衝突。自古冤家宜解不宜結,但是,複雜的民族矛盾、領土糾紛及個別無恥國家的介入,都使得這一地區的和平顯得遙遙無期。

(巴以衝突)


野史也是史


努力過,結果發現巴勒斯坦是扶不起的阿斗!

巴勒斯坦作為阿拉伯人在加沙地區和約旦河地區建立的一個國家,周邊全部是阿拉伯人建立的國家,可以說是幫手如雲,按理說應該是高枕無憂,生活和睦,但是巴勒斯坦卻又十分的不幸,因為巴勒斯坦有一個十分致命的對手,那便是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犬牙交錯,對於加沙地區和水源地的爭奪一直持續。

因此,二戰結束後爆發的五次中東戰爭幾乎使得這一地區成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戰場,而作為戰爭主要交戰雙方的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國,阿拉伯地區的國家幾乎沒有從以色列身上沾到半點便宜,反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作為阿拉伯國家的排頭兵——巴勒斯坦更是被打的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統治範圍被不斷地壓縮並且被以色列隔離成無數的小塊區域。那麼同一陣營的其他阿拉伯國家為何不主動地幫助巴勒斯坦吶?

實際上是很難呀!為何這麼說吶,因為對手以色列實在是太強了!

以色列的憂患意識和猶太人精明的性格使得阿拉伯國家在五次中東戰爭中都沒有將以色列徹底打敗,反而以色列在長期的戰爭中越戰越勇,最終建立了一支實力強勁的武裝國防軍!甚至足夠撼動整個中東地區的所有阿拉伯國家。

第一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形勢大好的局面下,卻因美國的插手以及巴勒斯坦自身的原因被以色列佔領了一半的國土。也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了!隨後的戰爭,巴勒斯坦的領土被不斷的削減!


中東戰爭在中東,但是戰爭的範圍並不止中東!

作為二戰後,世界格局中的兩大陣營的領頭羊,美國和蘇聯從來不會錯過任何一場戰爭遊戲。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蘇聯為首的國家,對於中東戰爭的戰爭局勢走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一直以來收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的以色列更是在戰爭中大放異彩,因而身為阿拉伯國家排頭兵的巴勒斯坦損失最嚴重。

巴勒斯坦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也是有苦說不出呀!


珞珈山的貓


巴勒斯坦這個國家至今還沒有加入聯合國,也就是說至今還沒有被聯合國承認。但是巴勒斯坦在國際上被很多國家所同情,巴勒斯坦問題,也成為國際各國譴責以色列的重要工具。

巴勒斯坦實際控制的區域不到曾經的20%,其餘部分已經悉數被以色列所佔領。而對於巴勒斯坦,真的沒有國家願意提供真正的幫助嗎?

其實是有的,比如以色列建國以後,埃及就曾組織過阿拉伯聯軍,和巴勒斯坦一起攻打以色列。只不過,由於實力懸殊太大,埃及等國並沒有對巴勒斯坦形成有意義的幫助。阿拉伯聯軍最終失敗,以色列在中東站穩腳跟,以至巴勒斯坦全境幾乎被以色列佔領。

從此以後,埃及等國又與以色列爆發了幾次戰爭,這些戰爭都和巴勒斯坦有一定關係,但此後並非全是為了巴勒斯坦。不過同樣糟糕的是,阿拉伯國家在此後與以色列的戰爭中全部敗陣,幫助巴勒斯坦也就無從說起了。

如果說埃及還算對巴勒斯坦有過實際幫助的國家的話,在埃及衰落以後,阿拉伯世界基本上就沒有再站出來為巴勒斯坦出頭的國家了。而後來以阿拉伯盟主自居的沙特,甚至還與以色列秋波暗送,更談不上幫助巴勒斯坦了。反而是阿拉伯國家世仇的伊朗,還時不時地為巴勒斯坦吶喊幾句,暗地裡也對巴勒斯坦提供了一定支持,藉以對抗以色列,不過根本起不到扭轉巴勒斯坦局勢的作用。

此外,阿拉伯世界之外的其他國家,也基本對巴勒斯坦表示著口頭支持。但是要說到實際上對巴勒斯坦的幫助,就泛善可陳了。因為對於歐美等西方國家來說,以色列就是他們在中東的釘子,這些國家自然是支持以色列的。而西方國家之外的國家,也自然不願意為了一個沒有實際往來的巴勒斯坦,而開罪眾多的西方國家。

因此,巴勒斯坦問題,也只有這個樣子了。未來最好的結局就是聯合國承認巴勒斯坦,至於讓以色列歸還巴勒斯坦的領土,除非以色列自己願意,否則其他國家也不可能為了巴勒斯坦而怎樣的。歸根到底,還是出於各國的利益考量。


蘇綻


簡明回答:1,扶不起的阿斗,專制腐敗不得人心,除了靠精神控制蠱惑對百姓沒有一點關愛;

2,總認不清自己,沒事就惹以色列找揍刷存在感;被還手了就來個惡人先告狀,到處哭訴以色列打他日它老婆;

3,匯合一堆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如真主黨眉來眼去,搞得自己有個政府皮卻有一個恐怖組織身體;越來越被人疏遠;

4,聯合國和世界總是要為世界的先進代表所掌握,落後不自強的總是會被慢慢忘記,以色列的成績完全可以掛冠中東,它的存在將能為中東百姓帶來更多的好處,而那一坨屎的連加沙都管不住的巴解就讓他自己玩泥巴去吧,因為從人本主義出發,不爭氣的孩子總不能打死,但沒有必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了


gabrielgpeng


情況的確是這樣。看看下面這張地圖就可以知道了,巴勒斯坦人已經被以色列切成許多小塊,圈養在綠色區域內,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滅亡了。

1947年,在英美兩國主導下,聯合國通過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成立兩個國家,一個是猶太人國(以色列),一個是巴勒斯坦人國(阿拉伯國)。但是,當時人口占2/3強的巴勒斯坦人,只得到43%的土地(約1.15萬平方公里);而當時僅擁有6%的土地、人口僅佔1/3的猶太人,卻得到了57%肥沃、淡水資源充足且沿海的土地(約1.52萬平方公里)。巴勒斯坦人當然不會答應,於是就在以色列宣佈立國之日開戰了。不過,可憐的是,巴勒斯坦人是越打越慘,打到現在,正好與以色列立國前調了個。(1947年181決議決定巴以雙方的領土劃分圖)

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雖然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所有在此次戰爭中佔領的領土,以色列當然不會理會的。1988年,無奈的巴勒斯坦宣佈建國,由加沙(365平方公里)和約旦河西岸(5800平方公里)兩部分組成,實際控制約2500平方公里,比當初的1.15萬平方公里真是少得多。(從1946到2000年間,巴勒斯坦人不斷被壓縮的生存空間示意圖)

自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中東反以的阿拉伯聯盟已經四分五裂,現時中東各國又是炮火連天,各自顧不暇,早已經對以色列無計可施,巴勒斯坦人的希望以181號決議立國已經是沒有希望了。以色列就多次表明,不會從現在佔有的領土後退半步,不但如此,連戈蘭高地都想永久佔有了,何況巴勒斯坦人的土地?

而且,巴勒斯坦人自己也不爭氣,內部分崩離析,各種極端武裝林立,各派各自為政,各為自己的小算盤打算。巴勒斯坦的兩大組織巴解與哈馬斯就曾經互相還大打出手,別人就算想幫都不知幫誰……更搞笑的是,現時的巴勒斯坦政府每年還得接受以色列所謂代徵的稅收養活,今年7月,以色列就截留了一部分稅收款項,聲稱用於補貼巴勒斯坦襲擊造成的損失。現在的巴勒斯坦人就像以色列家裡養起來的一隻寵物了,巴勒斯坦立國任重而道遠啊。


50後男人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中東地區的兩個國家,兩國之間的矛盾衝突由來已久。以色列,建國於 1948年,經過二戰時期的屠殺,來自全世界的倖存猶太人迴流於此。最新統計是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870萬,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巴勒斯坦,聯合國曾於1947年決定,劃給巴勒斯坦1.15萬平方公里,後被以色列約旦埃及佔領。目前實控面積2500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大部分居於海外,本國居住400多萬人。農業為主,經濟落後。

源於領土和民族問題,兩國之間,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都曾與以色列對抗,現如今為何無人幫助巴勒斯坦呢?



一、打不過。自以色列剛剛建國,阿拉伯世界就聯合發動第一次中東戰爭,隨後到1982年,共發生過五次針對以色列的戰爭,屢敗屢戰,有時慘敗有時險敗。

二、我們來看中東背後的兩大勢力。美國是以色列的鐵桿,不遺餘力的支持。俄羅斯雖與美國不睦,但以色列國民中,有很多是來自俄羅斯的,所以對於俄羅斯還是友好的,俄以兩國沒有直接衝突。



三、大部分巴勒斯坦人流亡於中東各國,一旦再針對以色列,各自國內的巴勒斯坦力量勢必掀起反以洪流,造成各國局勢動盪,因此中東各國對此也是很謹慎的



四、國與國之間的根本關係是利益關係。當前的以色列實力雄厚,

近年又主動交好埃及、約旦等國,弱化敵對環境。而反觀巴勒斯坦,國貧民弱,與各國的紐帶止於民族宗教,因此,得到的支持大多是道義上為主。至於俄羅斯幫助阿薩德政權,是因為敘利亞有其在中東唯一的港口和基地,為維護在中東的利益而出手相助,對於巴勒斯坦,則不具備這一點。

以上就是本人對此問題的看法。


百味乾坤


我一直站在公正的立場去評價以、巴問題、以色列應該受人尊敬!而巴的哈馬斯本質上就是一個流氓無賴加恐怖的反動組織。巴國人民確實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受苦受難、但他們確確實實遭受著哈馬斯的惡魔茶毒!可以說、哈馬斯一天不消滅、巴人民就一天沒好日子過!人民就一天生話在水深火熱之中!巴人民該醒醒了!好好反醒吧?是誰把你們真正不當人?是誰真正把你們望火鍋裡推?又是誰把你們的幸福聖至生命不當回事?該醒醒了!該醒醒了!


偉劍20053979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色列代表著仁愛,和平,公平,正義,自由,民主,代表著獨立進取,勤奮,創新。是一個歷經磨難但不屈不撓以和平建國的偉大民族。短短建國70年,在荒蕪的沙漠上創造了奇蹟,發展成為軍事,科技,創新,教育一流的世界強國。而巴勒斯坦代表著愚昧落後,不思進取,坐吃山空。不思發展建設家園,整天充滿仇恨搞恐怖,向國際社會伸手要錢。以可憐姿態博取同情,內心卻毫無感恩之心,實在不值得去幫。只有個別極少數黑白不分,是非不明的腦子進水國家會去幫助一個愛搞恐怖充滿仇恨不懂感恩好吃懶做的民族。而且以色列建國完全是按聯合國決議而建國,是遵紀守法模範。而巴方卻未遵聯合國決議不按時建國,而且在以色列宣佈建國後第二天,還糾集一幫阿拉伯國家攻打以色列,要把以色列消滅。巴心腸之狠毒清清楚楚,天佑以色列,經五次中東戰爭,打敗了這些侵略者,強盜,從侵略者手中奪取了土地,實在是對喜愛戰爭侵略的強盜最大的諷刺,最公正的報應。

如今,以色列成為中東乃至世界民主進步的典範,是世界各國學習的榜樣。巴勒斯坦只有放下仇恨恐怖,與以色列和平相處,成為以色列國的一個自治區,是最佳選擇,是對巴勒斯坦人民最負責的最好決定。讓人民安居樂業,過幸福生活。而那幾個整天內鬥,貪腐成性,戀慕權利的少數不安全政客應多為底層民眾著想,而不要鼓動人民去以人肉彈的反人道方式犧牲民眾生命去謀取政客利益,太自私太卑鄙!

而國際社會也應本著大局出發,為巴民眾利益著想,別再干涉以色列內政,更不要打著支持巴人民事業的口號去挑動巴與以色列的敵對,充當挑拔離間的不光彩角色。任何國家放下自我的想法,相信以色列會妥善處理好與巴關係,因為這是以色列家事,別人無權干涉插手。希望想幹涉以色列內政的他國好自為之,別夜朗自大愚蠢多動!

向以色列學習看齊,與以色列和好,是所有國的優先選項!


田園山水6


關於巴以衝突問題,還真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

記得縱橫在初中的時候就學習過這段歷史,當時對複雜的國際局勢並沒有什麼瞭解,在看1947年聯合國調節的過程,感覺巴勒斯坦後來的遭遇實在是有點“活該”。

1947年的時候,聯合國曾經干預過,鑑於當時的情況,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開管理,獨立成兩個國家,猶太人組成以色列國,阿拉伯人組成巴勒斯坦,在當時並不是只有巴以分治,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在1947年進行印巴分治。

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不止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起衝突,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經常開火,為什麼我們和巴基斯坦關係那麼好?是因為我們和印度的關係特別不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因為領土分佈不均,三分之一人口的猶太人分到了五分之三的領土,三分之二人口的巴勒斯坦人分到了五分之二的領土,因此不同意,實際上這種分法分多少都分不清楚,所謂清官還難斷家務事,更別說以色列本身和聯合國就有貓膩。

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大打出手,從1946年一直衝突到現在,一場衝突了七十多年的衝突,你說墨跡不墨跡,你說那還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解釋得清嘛!

巴勒斯坦想起來了就跟以色列起衝突,結果就被以色列打一頓,要說巴勒斯坦人是活該呢,是因為巴勒斯坦後來起衝突的原因是想要取得以前劃定的界限,也就是1946年聯合國干預下的結果。

關鍵,巴勒斯坦是越衝突地方越小,到現在巴勒斯坦就剩下2500平方公里了,是聯合國1946年劃界的將近五分之一,你說你是不是活該!

還真就別說沒人管巴勒斯坦,要不是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這,巴勒斯坦早就讓以色列給滅了,能生存下來就是全世界對巴勒斯坦的幫助,以色列是不講究,但是你打不過它有什麼辦法。

很多答主都在試圖講道理,通過歷史、宗教、領土等角度把這個問題掰扯明白,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巴以衝突的這塊地方,其實就是耶路撒冷周邊區域,圍繞這塊領土的紛爭,前前後後好幾千年都沒整明白,還有什麼道理可講,縱橫去年冬天看一個電影《天國王朝》,講述12世紀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國的歷史,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為了這塊地方大大出手,打的那叫一個難解難分,可是誰對誰錯?上哪能分得清!

最後就是,誰的拳頭硬誰就在這片土地上站得住腳,這才是真理!亙古不變的道理!

說到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本身就沒有什麼對錯可言,所以,全世界對巴以衝突能盡的義務就是維持現狀,不讓以色列吞併巴勒斯坦,也儘量不讓巴勒斯坦再要以前的領土了,因為巴勒斯坦每次挑起戰爭都會被以色列一頓胖揍,然後佔領一些土地,仗打到這個份上了,也不知道巴勒斯坦人哪來的勇氣。

全世界也就我們講點江湖道義,深度同情巴勒斯坦,剩下的那些牆頭草誰會在乎你的死活呢?頂多也就是強烈譴責,要知道厲害的並不是以色列,而是以色列後面的米國,關於以色列和米國之間的關係,像看小說看一遍宋鴻兵先生寫的《貨幣戰爭》,在看看五百萬猶太人在米國的影響力就能明白個大概了。


史論縱橫


巴以衝突由來已久,自19世紀末起就有大批猶太人陸續回到很早以前的家鄉巴勒斯坦地區,想要在這片土地上重新建國,這引發了在這裡已經生存千年之久的阿拉伯人的不滿,於是自這個時候起猶太人與當地阿拉伯人不斷髮生流血衝突。



二戰時期,由於受到德國法西斯的迫害,又一大批猶太人回到了巴勒斯坦地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畢,巴勒斯坦地域已有60萬猶太住民。為了解決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問題,在英美的支持下,施行巴以分治,猶太人於1948年在巴勒斯坦地區劃出一塊地盤來支持猶太人建立了一個以色列國。

但由於地盤分配不均,猶太人分到的地盤比較好,這導致了整個阿拉伯國家人強烈的反對,由此開始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一國對抗整個阿拉伯國家,而且英國也一度支持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家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

但後來美國參與了進來,並且堅定支持以色列,英國由於美國也不再支持阿拉伯國家,並且停止向阿拉伯國家提供武器、軍事專家等軍事援助。美國的支持讓以色列迅速調整過來,在之後的戰爭中打的阿拉伯國家節節敗退,並且還佔了巴勒斯坦4/5的領土。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幾乎已經佔了整個巴勒斯坦,巴人流落到周圍阿拉伯國家淪為難民。


在之前支持巴的國家還有的,起碼第一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是支持巴的,雖然也是為了自己利益,但至少是支持的。

但沒辦法啊!硬實力是決定走向的根本,一切支持在硬實力面前似乎是那麼的虛無縹緲。整個阿拉伯世界國家聯合起來還是打不過在美國支持下並且還團結一致的以色列人。在之後的幾次中東戰爭中,也是沒贏過一次,反而吃了不少虧。

所以支持沒啥用啊,支持也打不過,原來有些支持或是有些想支持的國家索性就選擇戰略性放棄巴勒斯坦了。

而且巴勒斯坦的名聲素來不怎麼好,還盛行恐怖主義。巴勒斯坦人在成為難民後,在約旦、黎巴嫩、科威特等國都會建立自己的軍隊武裝,進行武裝割據,發展成為國中國,與當地國家作對,讓有些國家很是頭疼。特別是在科威特,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當地的巴勒斯坦人甚至對曾經接納他們的科威特人反咬一口,反去幫助伊拉克入侵者。


有時候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巴勒斯坦在國外的有些行為讓很多國家對他們印象不太好,甚至是仇視。形象差了,誰又願意幫助它呢?

而且以色列有美國支持,誰敢援助巴勒斯坦,援助巴勒斯坦就是與以色列為敵,也就是間接與美國為敵。為了一個小小的巴勒斯坦結仇於美國,我想沒國家會這樣幹吧?

畢竟巴勒斯坦地區對於很多國家來看實在是沒有什麼必須出手幫助的意義,畢竟又小又貧瘠,幫助了又得不到什麼益處。利益是決定國家關係的根本,有些時候想讓人幫助,得有拿的出手交換的利益,但巴勒斯坦拿不出的。


而且很多國家若站在世界和平化、合理化解決巴以問題的角度都應該會選擇不幫助巴勒斯坦。

畢竟巴勒斯坦地區在以色列的掌控下還是發展的很好的,以色列境內阿拉伯人的生活、工作情況也是相當不錯的。反而是巴勒斯坦一直靠著其他國家援助,指望者別人來養活,還到處搞暴力活動。所以站在合理化角度,各國也希望巴勒斯坦讓步,而不是幫助它。

所以對於巴勒斯坦,幾乎沒什麼國家會出手幫助它,即使有也只會是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埃及與利比亞等中東國家,但它們本身內部都是一團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