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延禧宮到底是誰住的?真的是令妃住的嗎?

馮潘


延禧宮

延禧宮,為中國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東北下角。

建於1420年,初名長壽宮。

1535年改稱延祺宮。

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1686年重修。

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中文名:延禧宮英文名:Yanxi Palace建築類型:皇宮建築地點:北京市動工日期:1420年所在地:北京故宮東六宮區的東北下角

延禧宮,為中國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東北下角。

建成於明代,當時這裡是妃嬪的寢宮。

康熙二十五年 (1686) 重修。

前殿懸乾隆皇帝御筆匾額“慎贊徽音”,東壁懸樑詩正所書 《聖制曹後重農贊》,西壁懸《曹後重農圖》。

道光二十五年 (1845),延禧宮被焚。宣統時期 (一說咸豐年間),將被焚燬的延禧宮改建成水晶宮。



沿革

延禧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之後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

清朝又改稱延禧宮,並在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及之後的嘉慶七年都曾重修。

鄰近延禧宮附近的蒼震門,是宮女太監們出入後宮的唯一門戶,出入人員繁雜、關防難以嚴密,因此自紫禁城始建後直至清亡,延禧宮多次毀於祝融之災,宮人只能詮釋以陰陽五行之說。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十五年(1845年)、咸豐五年(1855年)等年間,延禧宮均發生火災,尤其在道光二十五年最為嚴重,正殿、前後殿和配殿均燒燬,僅餘一座延禧宮宮門。



重建以後,咸豐五年延禧宮再度燒燬後,便一直保持著破敗的狀態,到了宣統元年,清王朝的掌權者隆裕皇太后,決定再度重建延禧宮,並依當時的掌權太監—張蘭德向隆裕太后所提議,在延禧宮原址上修築一座水晶宮,以銅鐵為樑柱,玻璃磚為牆壁和地板,整體建築建在一個直徑長達數丈的水池上,以鎮祝融之災,並由隆裕太后題匾曰“靈沼軒”。

水晶宮的建築工程一直到宣統三年(1911年)冬季都還未結束,最後因國庫負擔不起只得罷建。

留下了這座皇宮中的西洋爛尾樓。

1917年張勳擁溥儀復辟,延禧宮北面的部分未完工建築被飛機炸燬。



1931年,故宮博物院在延禧宮遺址上修建了一座文物庫房,為了讓庫房能和故宮其他建築相平衡,所以在庫房上又覆蓋了一層黃色琉璃瓦。

1949年以後,延禧宮文物庫房分別為中國古陶瓷研究中心和中國古書畫研究中心使用。

2010年,延禧宮對外開放,舉辦古陶瓷標本展和中國古文字展。



附屬建築

目前延禧宮的原址上並未有任何建物,而在過去,除去名為延禧宮的正殿以外,還有;

• 延禧宮前殿、後殿

• 正殿的東、西、南、北這四角各有一座配殿



建築格局

延禧宮原與東六宮其它五宮格局相同,為前後兩進院,前院正殿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室內懸乾隆皇帝御筆匾曰“慎贊徽音”,東壁懸乾隆《聖制曹後重農贊》,西壁懸《曹後重農圖》。

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

後院正殿5間,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



居住者

延禧宮在明清兩朝都是一座冷僻而陰森的宮殿,寵妃或皇后都不願選擇居住於此,因此居於此宮之嬪妃地位都甚低。

• 清康熙朝;常在徐氏及兩位徽號不詳。

• 清道光朝;玲常在、田嬪、成貴妃。

• 以上幾位嬪妃事蹟不詳、而在延禧宮生活的紀錄也幾乎沒有。



改成外國文物館

2013年12月8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寧波召開的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計劃將延禧宮建成故宮的外國文物館,此舉填補了我國沒有外國文物館的空白。



有一視覺YYSJ


《延禧宮略》火了延禧宮和令妃,結果讓很多人都去故宮裡找尋它的痕跡,以至於現在的延禧宮都成這樣了(如下圖)



那麼延禧宮到底是不是令妃住的呢?它又住過誰呢?

首先延禧宮的位置不太好,是東六宮中最偏僻的,而且還靠近宮人們出入內廷的蒼震門,這個在《如懿傳》裡也提到過。



所以這個宮殿經常住一些不受寵的妃嬪,至於令妃有沒有住過,史料上並沒提及。

不過在這裡住過的妃嬪倒是有幾個可以喊得出名兒的,比如道光帝的成貴人和恬嬪。

這裡主要說說恬嬪吧。



這個可憐的女人是唯一和延禧宮共存亡的!

延禧宮愛著火,尤其是道光二十五年時,一場大火將這裡燒的只剩下宮門,結果在裡面居住的恬嬪也因此喪生。



說起恬嬪,她從道光未登基就嫁給了他,是側福晉,結果道光當皇帝后只給了她個嬪位,還賜居如此偏僻的延禧宮。

不過恬嬪也倒安樂,雖然死前只得了嬪位,但也沒爭搶,一輩子安安靜靜的生活在延禧宮。



恬嬪,恬淡一生,這也許在道光後宮也算幸運,因為道光脾氣很古怪,動不動就折磨妃嬪,搞降級,比如祥妃,生了皇女被封妃,結果生完皇子後不知咋了又被降為貴人。

所以,恬嬪二十五年未升也未降,也許也算一種幸運。


宮殿君



最近,《延禧攻略》熱播,這部劇除了捧紅令妃之外,也捧紅了令妃的居所——延禧宮。在劇中,瓔珞有了位份以後,就住在了延禧宮裡,並在這個地方經略後宮。而在歷史上,令妃也的確住在延禧宮。但除了令妃之外,延禧宮裡其實還住過多位妃嬪。


你可能還記得,《甄嬛傳》裡的安陵容也住在延禧宮,不過,安陵容這個人物本身就是虛構的,姑且不論。

那麼,延禧宮中真實住過的其他妃嬪都有誰呢?在此之前我們先梳理下延禧宮的前世今生。


延禧宮始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

最初的時候,這座宮殿叫做長壽宮,嘉靖年間,又改名為延祺宮,明代晚期,再次改名為延禧宮,這個名字沿用至今。可見,從永樂十八年到清代滅亡,延禧宮共在帝制時代存在了近500年。


明朝的時候,延禧宮就是用來給妃嬪居住的,然而因為記載的缺失,住過長壽宮、延祺宮(即後來的延禧宮)的妃嬪已經不得而知。不過,我們倒是能列出清朝住過延禧宮的幾位妃嬪。


首先是康熙皇帝的徐常在和兩位不知名的答應。在清朝後妃的八個等級中,常在是倒數第二等,而答應是倒數第一等,因為身份太過低微,所以這三位算不上名人,也沒有留下什麼記載。

乾隆時候,延禧宮成為大名鼎鼎的令妃魏佳氏的住所。


這個人物就是《延禧攻略》中大熱的魏瓔珞原型啦!起初,她本是乾隆的一個貴人,後來,地位一步步上升,到乾隆繼後烏拉那拉氏被廢以後,她已經成為令皇貴妃,也就是後宮實際上的掌門人。十年以後,魏佳氏去世。又過了二十年,令妃的兒子皇十五子永琰登基為帝,追封母親為皇后。掌管後宮十多年,又生了一位皇帝兒子,所以,這位令妃魏佳氏應該算的上是“名人”了。

道光的時候,延禧宮也住過幾位妃嬪,其中,包括恬嬪富察氏,成貴人和玲常在。後兩位位份太低,暫且不論,單看恬嬪。恬嬪自道光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是伺候在側了,等到道光登基,被冊封為恬嬪,從此以後直到去世,一直居於嬪位,沒有任何晉升。可見,道光對這位恬嬪的寵愛極其有限。如此看來,這位恬嬪也稱不上是“名人”。

對比儲秀宮、景仁宮、鍾粹宮等宮殿,延禧宮實在算不上一個有名氣的地方,在延禧宮的歷代主人中,數來數去,也只有一位令妃算得上名人。可見,在古代的紫禁城中,延禧宮的確稱得上默默無聞了。如今,因為《延禧攻略》,延禧宮迎來了自己的春天,說來,這棟古老的建築還真的得感謝於正呢。

參考文獻:

王鏡輪:《走進紫禁城》,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張加勉:《解讀故宮》,合肥:黃山書社,2013年。


生猛歷史


令妃從妃位開始住的儲秀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