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夕那一天,按照風俗習慣依次要做什麼?

Rose2045963


應該是除夕。

一年中農曆最後的一天,指歲末除舊佈新,也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除夕這一天是個很重要的日子,各地的風俗也有所不同。以我老家來講,這天要早早起床,簡單吃頓早飯就要開始為除夕夜做準備了。

首先是貼對聯,貼門神,貼福字,掛燈籠,然後一家人開始忙活團圓飯,這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飯,雞鴨魚牛羊肉,山珍海味樣樣俱全,不在量,在於豐盛,意味著辭舊迎新,親人團聚,吃團圓飯前要先放鞭炮,吃完飯後要去祭祖,祭祖我們當地叫“上亮”,要在墳上點蠟燭,上香燒紙錢放炮。

這一切結束後基本就是晚上了,有一個環節就是長輩要給小輩發壓歲錢了,還有洗澡,洗完澡就該穿新衣服了,全身裡裡外外都要新,之後按傳統還得守歲,守歲這段時間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點心、水果、聊天、看電視,過凌晨十二點開始放煙花迎接新年。





淺陌風塵


因為工作在外地,好些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但回想起小時候老家過年的味道,總讓人心馳神往的。

一到除夕這一天,準備過年的東西已基本採購完,個別覺得量不夠多的就再買些。我們這兒自古有這樣的傳統,除夕這一天是天下集,各個市場開放,到哪裡都有集趕。這是最後一天,零敲碎打的趕緊買上。

過年需要炸的東西,今天要炸。蒸雞燉鵝熬豬頭,素包肉包年糕都要做好,各樣的東西備齊,忙活了一年,過年就是好好的享受一番。這些東西早備下,正月裡來客就省事了。

過去年代柴火不夠燒,大人們把刨出的樹骨墩垛好,除夕早上用鎬劈開燉豬頭燒大火,大人們掄開膀子,可賣力氣。過年的氣氛感染著每個人,家家戶戶瀰漫著燉肉的芳香。

該掃的擦的都清掃遍了,辭舊迎新,女人們特別用心,裡裡外外忙個不停,收拾得井井有條。不留一點死角,把一年的晦氣這會全部清洗掉,好迎接新年的開始。

接下來就是貼對子、過門錢、年畫、掛燈籠,家家張燈結綵,氣象更新。

下午主要任務是家族請家堂。本族的男人們都要到長支,輩分最高的家裡,擺好貢品,請列祖列宗回家過年,這是傳統。給列祖列宗髮香火,元寶紙錢,燃起一大堆火光,煙霧繚繞。眾人在族長的帶領下,依次向祖宗的牌位跪拜叩頭,燃花放炮,感謝祖宗的庇佑。

因為製作的東西多,晚上這頓飯不大用怎麼吃就飽了,馬上就要進入忙活年夜飯。

女人們在忙著調餡、擀皮,包好以後端到院裡凍著,男人們則幫著摘菜洗菜,孩子們也來趕熱鬧,做不好還非要幹。小孩子攪和,常逗得大人們哈哈大笑,吉慶又祥和。除夕的夜晚,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八點準時開播的春節晚會,是除夕夜的一道大餐,孩子們早已等候在電視機前,相聲小品輪番上演,舞蹈魔術引來陣陣喝彩,明星們輪番登臺亮相,年輕們眼睛最亮。中途酒菜上來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美酒佳餚,舉杯慶賀,向老人敬酒。這一刻,全家人聚合在一起,其樂融融。

當午夜鐘聲敲響的時候,每個人都在跟著電視裡的節奏齊聲喊著"過年了!!!"

孩子們早跑到外面放鞭炮了。

這一刻,是對新年的祝福,是對新生活的期盼,每個人的心裡都洋溢著幸福和歡樂。











閒雲野鶴23754147


除夕那一天

春節(除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民除夕那一天有著共性的習慣。一,全家人團團圓圓過大年。二,貼春聯。三,除夕午餐是一年中最豐盛的,全家人團團圓圓地開杯暢飲。四,燃放鞭炮。(1,早起吃接年飯時燃放一次。2,豐盛年飯時燃放一次。3,除夕夜接神重點燃放一次)。五,新春歡快的舞曲更使全家人心情快樂。六,有信仰的中午和除夕夜飯前必上香上供。七,看春晚,包餃子。八,長輩給晚輩壓歲錢。九,除夕夜接神燃放煙花爆竹等。十,合衣守歲。

我家過年另有三大亮點。一,我祖籍是河北省風雲縣順天府高家莊,古狀元高文舉那時立《家譜》供之於春節間,千百年來一直流下來,我現在是子孫滿堂,春節期間幾代人須上香上供下跪叩頭的。祖先們與我們共同歡度新春佳節。二,為“保家仙”上供公豬頭,魚,雞和水果。在我人生最難時遠道而來一大師,卦之讓我供之乃過難關也。為感恩,每逢春節或初一和十五供之。三,為“財神”上香上供。次子中學畢業後常在祖國各大城市於建築業,他在瀋陽找一名師卦後花重金請了“財神”放老家供之。兒和兒媳常年打工在外是人財兩旺……孫子事業有成……因此春節或初一和十五必供奉之。

除上述習俗外,“除舊迎新”的習俗也很流行,春節前屋內外,院子及周圍必須掃除乾淨,人們的衣著從內到外須新衣服。

多少年春節我寫對聯,“龍鳳呈祥人財旺,鶯歌燕舞福滿堂”。


gzj6068


除夕這天,,筆者現在住的地方。準備年夜飯,有雞有魚,有葷有素。這裡的豐富的年夜飯是中午吃的。飯後貼春聯,在房門上倒著貼福字,意思是福倒了。寓意很好,下午早早準備包餃子。和麵,剁餃子餡,準備妥當,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圍在桌前,特別是有孩子在外上學的,或工作的。

如果是成家的,他們一回到老家過年,這個家更熱鬧了,孩子們說著外面的見聞,或他們聽長輩們說村裡的變化。

除夕,一年中最後的一天,是個大團圓的大節氣。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地過大年。包餃子好了,有的人家開始煮,餃子熟時,家裡人就去放鞭炮。

霹靂啪啦的鞭炮聲和五顏六色的煙花在村莊上空,不斷的響起,和綻放。人們興高采烈地過大年。

家家戶戶看春節聯歡晚會人們對節目裡的內容評頭論足,各自說著自己的喜好。

你不用去看,誰家的鞭炮一響,餃子準熟了。也有的人家包餃子好了,先守歲,快到十二點了才煮熟,有的孩子困了就睡著了,把他叫醒,孩子也不鬧,吃了餃子一會接著睡。

除夕的晚上,這裡還興給五福的或同性的長輩拜年。有的父親領著孩子,有的幾兄弟一起去拜年。拜年是自己家族人聯絡感情的最好方式,到了主人家,特別是有上了歲數老大爺或老太太跟前。你甜甜的叫一聲,大爺過年好,或大太太過年好,你看把他們美的,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他們一樣會說,好好,大家都好,燃後給你到茶,請你吃瓜子花生糖果。

如果你是年輕的或在外工作的,到了長輩那裡,他們會熱情的誇你,有出息。有本事。還說,這人就是要讀書啊,讀書能長見識,可以長期看看外面的世界。

人們到親人們,有的還到挺好的朋友們家拜年 。說說這一年的變化以及其它的話題。其樂融融。看了這家,再到那家。

在鄉村,除夕晚上到親人或朋友們家拜年,成了一段特別美麗的風景。


胡五妹1964


應該是除夕。

一年中農曆最後的一天,指歲末除舊佈新,也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除夕這一天是個很重要的日子,各地的風俗也有所不同。以我老家來講,這天要早早起床,簡單吃頓早飯就要開始為除夕夜做準備了。

首先是貼對聯,貼門神,貼福字,掛燈籠,然後一家人開始忙活團圓飯,這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飯,雞鴨魚牛羊肉,山珍海味樣樣俱全,不在量,在於豐盛,意味著辭舊迎新,親人團聚,吃團圓飯前要先放鞭炮,吃完飯後要去祭祖,祭祖我們當地叫“上亮”,要在墳上點蠟燭,上香燒紙錢放炮。

這一切結束後基本就是晚上了,有一個環節就是長輩要給小輩發壓歲錢了,還有洗澡,洗完澡就該穿新衣服了,全身裡裡外外都要新,之後按傳統還得守歲,守歲這段時間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點心、水果、聊天、看電視,過凌晨十二點開始放煙花迎接新年。


翡翠玉文化


除夕就是最後一天的意思,因為在除夕夜最能代表的就是辭舊迎新。

辭舊歲:貼上新的春聯,全家準備新的食材,一起包餃子做年夜飯。請灶王爺回家。這些都是最具代表的傳統文化。

迎新年:社會文化變革至今,吃年夜飯,看春晚,一家人相聚嘮家常。新年鐘聲敲響,各家一起放鞭炮,接新年,吃新年第一頓飯,一般都是餃子。

這樣的傳統習俗,在今天看來確實有的部分已經變為了一種回憶,但是正是這些美好的回憶,讓我們偉大的中華名族民俗得以傳承和發揚!


領秀婚禮文化傳播


三十早上起來先來一掛炮仗,然後做早飯,一定要有魚。然後就收拾族譜,擺供桌,放在中堂。中午吃好吃的。下午包餃子。天黑了就去祖墳請祖先回家過年。然後吃餃子看春晚,打麻將打撲克。半夜子時起來發子祭天放煙花。然後就拜年去嘍。


每日微察


除夕是一年裡最後一天,大家天沒亮就殺雞拜神祀祖,鞭炮不斷,飯後就忙活貼春聯,家家戶戶都在忙活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威仔翡翠


初一一般就是早上起來吃餃子 放炮 然後在自己家族的親戚拜年 打牌


丫頭有點刁1


您說的是除夕吧,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人們把過年的東西備好後,要祭祀祖先,通常還會有守歲的傳統,守候新年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