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書法的通用標準有哪些?能否給出簡單可行的評價標準?

皇甫荔


書法藝術,持別是毛筆書法,可以說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傳承方式,稱得上是國粹。學會欣賞書法作品,是一件很高雅很享受的事情。如何才能更好地去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我想一方面,自己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掌握必要的文學常識和歷史典故等知識;另一方面,必須要有相應的書法基礎知識(比如書體有楷書、隸書、行書、草書、大篆和小篆等),否則欣賞書法作品就無從談起。

欣賞書法有哪些要點呢?建議可以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先整體上去觀察一幅作品,觀察字形的大小、長短、伸縮、開合以至用筆的輕重疾徐,墨色的濃淡枯潤變化,筆意的氣韻連進等等。如王羲之的《蘭亭序》,終篇筆意首尾呼應,偃仰起伏、似欹反正,筆斷意連、一氣呵成。所以在欣賞書法時,一定要看作品佈局上是否達到了上下承接、左右呼應、通篇團聚不散的藝術效果。第二,作品章法的佈局是否符合自然美的法則。章法是從整體上看書法作品的印象與效果。它包括了書法作品的正文與落款、分行與布白、落款與印章等多方面的關係處理。第三,觀察作品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進而注意用筆、結字、章法、墨韻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備,生動活潑。第四,局部欣賞完畢後,再退立遠處統觀全局,校正首次觀賞獲得的“大概印象”,重新從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欣賞時應隨作者的創作過程,採用“移動視線”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後(語言、時間)順序,想象作者創作過程中用筆的節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變化,思索作品中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氣息和作者的人格修養、審美情趣、創作目的等等。希望以上所說方法對您有聽幫助,也歡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見。


陽光草原牧哥


崔寒柏(可以度娘)有個觀點,我非常贊成:隨意書寫是書法的靈魂(主要指日常行書,筆者注)無論是軟筆書法、或者硬筆書法!

先說軟筆書法,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是在王羲之醉酒情形下,隨意書寫,一氣呵成的!美在何處?


大小呼應,露藏結合顯章法美!行書,包括硬筆行書也如此!藏的太多就無力,露的太多,就張牙舞爪!蘭亭集序就是恰到好處!

用筆靈活,20個“之”、7個“不”、神態各異,無一相同,雖然醉酒下,寫漏寫錯了很多字,但這並不太重要!

祭侄比蘭亭還要“塗鴉”呢!

隨意寫,才有靈魂,才有這麼多變化!

誠然,《祭侄文稿》,的確寫的東倒西歪的,但是這是信稿,是悲憤狀態下,而隨意寫的信稿!

前文寫到侄兒小時候的美好記憶,後面寫到,如今只能找到他的頭顱!

將軍撕心裂肺的痛,化為道道濃墨,肆意揮灑,所以,信稿大氣磅礴,蒼涼悲壯!

一千多年後,依然能讓人感到,顏真卿的真性情,這是有魂、有感情的作品!

再說硬筆:

我一向有個觀點,初學者練字,所學的硬筆書法若無實用性可言,真不如直接改練軟筆書法,這會走的更好,更遠!

誠然,若是軟筆書法已經達到一定高度,拿硬筆書法打下醬油,那就另說了,真高手也確是如此!

這也是為什麼,能寫好硬筆草書的人很少,而能寫好硬筆草書的高手,往往軟筆草書造詣也頗深,索興練下硬筆,開拓下新的領域,也真的挺好的!


而很多硬筆初學者,並無軟筆功底,也急於硬筆臨摹古代的草書、狂草!由於沒有良好的楷書、行書功底,更無軟筆基礎,硬筆臨寫的草書,結體呆滯、線條做作,也更談不上隨意、自然、有靈魂了!

當然,自娛自樂倒也無妨!

實事求是講,硬筆書法的表現力,確實差軟筆太多了,米芾的“八面出鋒”,若是用硬筆學,能寫出個所以然嘛?

我喜歡自然書寫,隨意書寫,關於硬筆行書審美,有以下認識:

好吧,個人認識尚淺,但是真實!


一筆一紙一個人


簡單可行的標準,不太好說。因為書法是我們獨有的書寫藝術。從古至今,已經把書寫的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相融合並且遠超書寫的範疇,跳出了以文字內容表達感情的方式,用筆墨線盡情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以及內心世界。獲得李更大的自由空間。不再受制於”法“,也就是規範,多少藝術大師為其痴狂。但題主想要一種簡單可行的評價標準。我想了想漢字的通用標準有很多:有神、有氣、有骨還有血肉。

在這裡我不想長篇大論。

就一點吧,也是很簡單的一點。直觀感受這個字正不正。

比如"中”字。不論變化幾何,形式幾何。這個字重心與左右結構一定的穩固的。不能給人一種倒下了的感覺。也就是一些人常說的肉中有骨。

不知道這個算不算簡單直接。當然還有其他的,一個字的結構,整篇書法藝術的結構。佈局,乾溼等等。也都可以進行評判。當然,個人的審美得跟的上。

多看好字,多寫,多對比,對總結。相信題主也一定會有成為大師的一天。


文清


書法到了明代,進入總結與創新的階段。只因相關人士的格局、邏輯、敏感方面的侷限,這些工作成了豆腐渣工程,後代修修補補也難於再現生機。新時代應當有新氣象了,不能不有新標準作為基點。

書法已經有很多分枝,故而人們說起來頗多爭議,只好分而述之。

1、學問型書法,是書法的基本型。評價的標準就看創造的新高度、建立的新規則、改善的教學法,對公共書寫進展的作用。更精、更美、更適應人的書寫,就是更好。

2、文化型書法。一件書法作品,如同一篇文章、一首詩,反映了時代精神,能夠廣為流傳,讓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起到文化的作用。作品產生影響的廣度、深度、強度、靈敏度就是標準。

3、演藝型書法。用書法作品表現自己、表演別人,字如其人,就是表演藝術。演藝的標準就是象那個人,音容笑貌、生動傳神。

4、娛樂型書法,與人互動娛樂、或自娛自樂。炫目、震撼、刺激、互動等效果就是標準。

5、修煉型書法,以氣血意念調書寫,以書寫調意念氣血,書法就是修煉。身心素質、生活質量的改善就是目的,也是標準。

6、商業型書法,書法作品是為了收藏、增值。這樣的話,稀少、特別就是標準。

總之,書法或其作品因其目標、作用、效果的不同有不同的標準,而不是以自己簡單的標準去度量複雜的世界。

辭不逮意,勿為忤也!

你贊成了,吾也不孤!


一點清風O學寫漂亮字


本人以為,欣賞書法的通用標準,由淺入深,依次是:①筆劃、字形是否規範,是否符合該字體的一般寫法;②看作品結構是否合理,行氣是否順暢,書寫手法是否絢麗多姿;③作品風格是否與主題契合,動力能否充分體現,篆隸楷能否飄逸靈動,行草能否抑揚頓挫,整幅作品是否渾然天成、妙趣橫生!


雨夜鋼琴是我


我覺得每位書法老師的風格不同,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各有千秋。


石朝暉書法工作室助理


用筆用墨及章法


賈慶軍jiaqingjun


欣賞書法的通用標準以神、力、韻三字為主,有力乃有神,有神乃有韻。

信筆是書家大忌,寧不足,不要過,求其平淡天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