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在銀行存款是窮人貼補富人?

皮皮魯股


為什麼說在銀行存款是窮人貼補富人?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銀行存款的利息低於通貨膨脹的速度,低於貨幣供應量增加的速度,一年的銀行存款利息在3%左右,有的銀行高點,有的銀行低一點,平均一年利息3%。

而我國通貨膨脹率一直沒有真實的統計,但是貨幣增加有央行每個月的統計數據,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1.32萬億元,同比增長8%。也就是說我們的貨幣供應量每個月都在增加,增加了貨幣供應量,貨幣是不是在貶值,肯定不會增值吧。

實際上我們的通貨膨脹率是超過銀行存款利息的,通過筆者找到的數據判斷應在5%至6%,如果這樣計算我們在銀行存款每年是賠錢的,我們的存款利息低於了通貨膨脹率。而富人在銀行貸款的利息減去了通貨膨脹率後,實際支付給銀行的利息是很低的。

所以,從銀行貸款越多的人越佔便宜,在銀行存款越多的人越吃虧,這就是窮人把錢存進銀行變象補貼富人道理,也是為什麼窮人會越來越窮,而富人會越來越富。窮人想把錢存到銀行過安穩日子,而富人拿著窮人的存款去賺錢,實際支付的利息與通膨相抵後基本是零成本,想明白這個道理後你應該會明白,這個時代必須要學會財富管理,學會投資理財,把錢都存進銀行是最吃虧的。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

。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基本上可以這麼說,窮人喜歡存錢,而富人喜歡借錢。這是因為對窮人來說,存錢是“喝牛奶”,對富人來說,存錢是“宰奶牛”。

經濟學家林毅夫說“窮人把錢存進銀行,是在補貼富人以及大企業”。

中國的國民儲蓄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儲蓄金額超過1萬元。這其實是一個很矛盾的事實,一方面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國民儲蓄率由高居世界第一。明明知道往銀行存錢不能保值,大家為什麼還要把錢存進銀行呢?

這樣的做法,主要是出於預防風險的考慮。即所謂的“預防性儲蓄”。未來的生活充滿不確定性,而未來的收入也不一定穩定,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定的儲蓄,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開支。窮人存錢,更多的是出於防範風險而非投資增值的考慮。

那麼反過來,富人為什麼喜歡借錢呢?因為在通貨膨脹、貨幣 貶值的情況下,持有貨幣是吃虧的,負債反而是有利的。並且,富人的控風險能力比起窮人來要更強。當窮人為了抵抗風險而把錢存進銀行時,富人就從銀行把錢借出去。他們往往有著更為廣闊的投資渠道,可以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錢在窮人手裡可能只是牛奶,但在富人手裡,往往就是奶牛。

企業也有著相似的情況。蘋果公司兩千多億美金的現金和投資,其中就有向美國借的500億。並且,借錢還可以在稅前扣除利息,幫助企業少交稅。


大貓財經


這只是一種感覺。

感覺上都是窮人在存錢,富人在欠錢。



其實背後本質的意思是,我們將錢存入銀行,而銀行將這些錢再貸給需要的人。

再加上還有一種窮人才存錢的詭異思想,

所以可能從感覺上,是窮人在貼補富人。

但存錢的也不光是窮人,存款額很高的人也有。

進一步說,從資金使用及家庭理財角度,銀行存款是必須的,因為他流動性最好,還有一定收益,甚至廣義的存銀行還包括購買銀行理財,這些,都是個人資產保值增值的一種方式。



另外,銀行貼補所謂的“富人”,也不完全正確,存款再貸的對象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同老百姓,比如個人一/二手房貸款,法人的部分也是貸給了企業,並不是進入個人的腰包,企業最終還是要還錢的,如果不還,他的資產也就沒了,而且,選擇企業也有著一套嚴格的過程,不是想貸就能貸的。



而借給企業的本質,其實來說就是支持地方經濟,地方經濟活躍向好了,居民們才能享受到。


路漫漫吶喊


這話是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講的,話糙理不糙,略微辛酸、講出了現實。

何謂銀行?通俗理解就是經營貨幣通融的金融機構,再講得接地氣一些,就是拉存款、放貸款、賺利差,當然,銀行業務遠不止這麼簡單、這麼講方便理解。

我在銀行工作多年,歷經多個崗位和職級,我的客戶就是各種個人、單位,見過不少所謂的“窮人”和“富人”。



窮人為什麼把錢存銀行

因為窮人希望生活安穩、需要安全感,省吃儉用存著不多的錢,放在銀行供兒女用、養老用、衣食住行用、備不時之需用,正是因為把錢看得精貴、想過的安穩,才不願承擔過多風險,他們知道不能指望利息增值,只求那種一點一滴積累的滿足感,是他們懶惰、不上進嗎?並不是,他們要的是內心的平靜和安穩,“窮”的只是金錢物質,他們也為社會做著貢獻、也值得尊重。



富人為什麼敢於負債、敢於貸款

銀行絕大部分放貸資金來源於存款,放眼A股、港股、美股乃至全球股市,上市公司中99%都有銀行借款,100%都有負債。

借錢不等於沒錢,正是因為富人相信自己判斷、敢於投資、敢於利用資金槓桿,才會從銀行借錢來加大力度經營。在我們普通人眼裡,銀行貸款利息高不可攀,但在企業主、上市公司老闆、財團掌舵人眼裡,銀行資金價格在所有金融機構裡面算是相對便宜的,屬於低價槓桿,哪怕是華為、騰訊、阿里,都有大量銀行負債,貸款利息相對公司成長、現金流豐沛、產品利潤率來講是可以承擔的代價,這就叫利用槓桿助力快速發展。



觀念不同造成窮人、富人資金運作上的差異,窮人放在銀行的存款得來不多的利息,銀行把資金貸出去,富人利用貸款搏的是數倍甚至數十倍於貸款利息的收益,當然,富人承擔更大的經營風險。

其實沒有絕對的窮人和富人,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即便是商界鉅子也會有銀行存款、即便是一般人也可能有信用卡負債,往上數三代或四代、大家都一樣,只有踏實努力、不斷奮進才能提升自己、創造價值~


關注【放牛王二娃】,掌握更多財經知識。銀行、財會等問題可直接私信。


放牛王二娃


通常來說,窮人賺得錢不多,當然要多留點錢應急,而富人則不同,賺錢速度快,不需要存太多的錢,而且對於富人來說,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做負翁,其實身背一屁股債是對抵通脹的最佳方式。你想如果物價年年在隱情的大漲,如果你揹負一身的債,以後隨著物價的飆升,其實你真實的還款額度是被稀釋了的。就像美國政府為啥要背上一屁股美債,為啥喜歡政府高舉數萬億赤字?就是如果美元貶值,他的這些債券真實的購買力就會被稀釋掉了。

事實上,窮人貼補富人這個概念是沒錯的,原因是目前實際通脹率超過3%,而我們銀行裡面的利率再上浮也不超過2%,對於窮人來說長期的負利率,把錢存銀行,就等於是貨幣貶值,將來錢會越來越不值錢。而對於富人來說,他們最樂衷於貸款,只要能從銀行裡面貸出款,也不管房貸、消費貸、過橋貸,你只要把錢貸出來,我就有途徑很好的利用它。

正是由於人民幣長期對內處於貶值狀態,於是對於貸款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由於銀行利率長期處於負的狀態,對於儲戶來說真的是很不利。而對於銀行來說,就是拿儲戶的錢去貸給貸款者,這等於拿窮人的錢去貼補富人,因為對於儲戶來說,越會越來越發毛,越來越不值錢,而對於有錢的貸款者來說,我拿了錢可以讓錢再生錢,屆時不僅可以抵禦通脹壓力,而且還貸時,等值貨幣的購買力可能還不如之前借貸款的時候呢!

正因為如此,近年來銀行存款大量的都跑到去理財了。所以在人民幣長期處於購買力下降的趨勢中,銀行存款是窮人貼補富人是對的。當然富人來說,貸款的錢也不是白拿的,融資也要有一定的成本的,不過靠借錢提前享受人生或去加本杆投資,這本身是與窮人在生活觀點上的大不同。


不執著財經


在銀行存款是窮人補貼富人這一說法,最早是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提出的。這樣的說法就如平地一聲驚雷那般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接下來,坤鵬論就試談為什麼會有在銀行存款是窮人補貼富人的說法。

從金融機構的運作方式來看,窮人可不是大多數金融機構服務的主要對象。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其主要目的是盈利,怎樣才能讓盈利數字最大化呢?顯然窮人的存款是遠遠不能滿足銀行的需求的,因此銀行就把目光轉向了富人。

把窮人存在銀行裡面的錢來投資富人,讓富人賺錢來達到收取高額利潤的目的。銀行就是運用這種不費吹灰之力的方式就坐收漁利了,實屬高明。而這種方法的實質說到底也就是窮人在補貼富人。至於銀行,只不過是充當了中間人的角色。

從通貨膨脹的角度來看,窮人存在銀行的錢財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速度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例子。說是在1977年,湯婆婆在銀行存下了可以買下一套房子的400元錢。33年後,這400元存款產生了438.18元的利益,扣除中間幾年需要徵收的利息稅2.36元,湯婆婆連本帶息僅可取出835.82元。

在當時那個年代,400元可以買下一套房,沒想到在經過33年儲蓄後,一套房就不見了影兒。由此就可以知道,存款是應付不了通貨膨脹的。窮人把錢存進銀行不但不能使之成為富人,反而自己的錢被銀行當做了賺錢的資本。試問,這樣的行為不是窮人補貼富人是什麼呢。

從富人投資的角度來看,存銀行是窮人補貼富人也是沒錯的。富人最擅長使用的賺錢方式就是“借雞生蛋”。何謂借雞生蛋呢?借雞生蛋說白了就是“錢生錢”。想要錢生錢,那也得有本錢才行吧!首先要明確的是富人不可能有那麼多錢去投資不同的項目,那麼錢從哪兒來呢?

答案就是窮人在銀行的存款。富人通過與銀行達成協議,在銀行借得投資項目需要的資金,然後用這筆錢去投資,去賺錢。賺錢之後,應約給銀行回報利潤。窮人就這樣毫不知情的被銀行和富人給“算計”了。綜合以上三點,窮人就是典型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坤鵬論


窮人錢到銀行是因為窮人沒有賺錢的門路,只能靠存款取到較低的利息;而富人來銀行貸款是因為有好的投資渠道,貸款投資產生的收益遠高於貸款利息部分,所以窮人和富人之間的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窮人的思維是:錢存在銀行沒風險,另外還有利息,所以大部分窮人把錢存在銀行;

富人的思維是:有了錢才能生更多的錢,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錢!

所以最後形成了這樣的循環:窮人存錢到銀行-銀行放款給富人-富人賺錢後拿出一點錢發工資給窮人。通過這樣的循環推動了社會財富的不斷積累。

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


財經微世界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窮人為什麼會把存款放到銀行裡面呢?我們先想想

第一條 窮人掙錢不容易、如果容易就不是窮人了!既然掙錢不容易 ,那麼手裡可用資金不是很多!想到後面需要買房、買車!就要額外增加一點收入、怎麼增加收入呢?就要把手裡資金放到銀行裡面產生一點利息、給自己增加一點額外收入!很多人可能會說放高利貸 或者p2p 說實在話、窮人知道掙錢不容易、根本不敢弄什麼高利貸或者p2p 。萬一弄不好 本金都沒有了!特別是農村人 在外面打工一年回來存在農村信用社!大家都知道現在存款利息很低啊 下面是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表(最高期限為五年)


大家可以看到五年整存整取 利率為5.1 !一般窮人存錢都是一到三年左右 利息大概在2.5-3.75之間!

第二條 我們再談談富人 富人的話顧名思義就是有錢人 既然是有錢人那麼掙錢門路肯定多 同時車子、房子肯定都有了 甚至是有別墅、頂級豪車!富人為什麼不把錢存到銀行裡面吃利息 ?富人都是向銀行借錢 為什麼借錢?因為銀行貸款利息也不高 富人有項目可以掙到高於貸款利息 所以就向銀行貸款借錢!富人借的錢來自於哪裡 來自於窮人在銀行存款!相當於間接窮人把錢借給了富人!所以說銀行存款就是窮人借錢給富人 貼補了富人!


喜歡答題的耿


不管富人 窮人都會把錢存在銀行裡,也都會找銀行借錢。但由於富人存的錢和窮人借的錢在各自財富佔比較少,所以大家的影響就是窮人存錢,富人借錢。那麼,為什麼窮人要存錢?很好笑是因為有富餘的錢了這部分錢用不上所以存銀行裡。那富人為什麼借錢?因為缺錢。窮人錢富餘,而富人反而缺少,很好笑是不是?

往下走,為什麼窮人會錢富餘呢?那是因為錢在窮人手裡才富餘,窮人沒有生財之道,就是有也太少。而富人的生財之路很多,需要用錢來生錢的地方也多,所以富人才缺錢,才需要借錢。

問題得關鍵是誰能利用閒置資源或最大化利用資源(包括銀行的錢)來投資,能理財,能為社會生產出產品和服務誰就能掙到錢。


默守沵的情王偉


這句話說的對。銀行的確是窮人補貼了富人,不光是存款,貸款也是。下面來分析下……

1,長期以來,我國銀行存款基準利率大幅低於通脹率。(我國通脹率計算本來就存在統計問題,房價不統計在內,房屋統計的是租金上漲)……通脹率減去存款利率就是窮人的損失。

2,長期以來,銀行貸款利率遠遠低於社會貸款利率水平。富人能夠從銀行貸款取得低成本資金,可笑的是,這些資金很多是窮人存的。

3,存款目前還是存在,大額存款利率可以協商,小額存款利率沒得選。……有人說,這是大額存款營銷成本低……這個站不住腳,現在互聯網應用,已經完全彌補了,小額存款的成本高的問題。

舉幾個例子,

1,從房產交易可以看出來…富人從銀行貸款買房,利率很低。窮人不買不起房,只能存款。富人從銀行貸款享受到房價上漲的增值…損失的就是買不起房子窮人,不斷存款,存款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現實。

2,窮人打工,攢錢存銀行,因為沒有可以投資的渠道,只能低利率存款。老闆可以從銀行貸款出來,再來賺錢…!窮人的存款在物價上漲中,越來越不值錢。老闆囤積資產,漲價賺錢。

窮人雖然沒有錢,發不了財,但是很開心,因為他沒有辦法。

注意…本人銀行信貸員20年,炒股韭菜20年。將發佈兩種內容…1,腦洞新聞…快樂生活。2,成功學內容……如有興趣,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