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越南軍人打仗很厲害,你認為厲害在哪些方面?

牛頭馬面兩鬼


1954年決定法國在越南徹底失敗的的“奠邊府戰役”中,約59000名越軍在我方大批物資的無私支援下,包圍法軍、偽軍約13200餘人,應該算是絕對優勢。結果整整攻擊了二個月,戰役進程中越軍總司令部因傷亡過大數次改變決心,讓軍事顧問團長陳賡將軍哭笑不得。



為了保證越軍的火力優勢,我們在全軍範圍內挑選出最好的24門美式105mm榴彈炮送往戰場,彈藥、糧食等源源不斷供應不限量,韋國清上將直接出任戰場最高軍事顧問,戰鬥中越軍的步炮協同、基層軍官指揮能力、攻堅技術都暴露出嚴重問題,陣亡人數是法軍的四倍,所以說,我不認為越南軍隊的戰鬥力有多麼強大。

因為在英法美三個曾在亞洲用兵的西方大國中,法軍的戰鬥力無疑是最弱的,即便如此,奠邊府法軍的最終投降,也不是因為士氣因素,無非是彈盡糧絕而已。如果法軍擁有後來者美國軍隊的空運和機降能力,越南人多久能攻下奠邊府真不好說。



越南人民軍唯一可以自豪的,是“作戰經驗豐富”,跟日本人打,跟法國人打,跟美國人打,從40年代一直折騰到70年代後期,一個毫無軍事經驗的農民打上30多年仗,也肯定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兵了,這沒什麼可吹噓的,國情特殊而已。反過來說,如果足夠強悍,也沒那麼多國家去自討苦吃,我倒是覺得,越南女兵“戰鬥力”還成。

從中國古代歷史上看,許多王朝的失敗者和殘部,都南逃到了印度支那半島,反抗意識比較強烈,但戰鬥力就不敢恭維了,道理很簡單,戰鬥力無比強大的話,他們也不需要南逃了。從地緣政治上看,印支三國中的柬埔寨和老撾,其軍事力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越南以20萬百戰之師入侵柬埔寨,當然一戰而就。



這才是79年那場戰爭的重要因素,我國堅決要求越南停止侵略從柬埔寨撤軍,而後者置之不理。在冷戰時期,除去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之外,所謂“第三軍事強國”用兩隻手排也輪不到越南,如此的自稱本來就是夜郎自大和一個笑話。

那場戰爭是在我國馬放南山近20年以後爆發的,在蘇聯的大力支持下,越南軍隊無論在作戰經驗、武器裝備和全民皆兵等方面,其實都對我方構成優勢,為了控制戰爭規模我方甚至沒有動用空軍。即便如此,在付出較大傷亡攻克諒山之後,我軍坦克部隊也完全可以順勢而取前面一馬平川的河內。



之前美軍最終撤出越南,更多的是因為冷戰形勢的變化和國內的政治壓力,而非戰場上如何劣勢,尼克松擊敗約翰遜的主要競選方略,就是從越南撤軍,否則的話,北越軍隊是攻不進南越的,而南越游擊隊每天都在承受可怕的傷亡,完全是以人海戰術應對美軍的火海戰術。

所以,無須過多抬高越南的軍事能力和越軍的戰鬥力,他們確實可以稱為“地區軍事強國”,那是因為在印支半島其他國家太不能打,是在一群菜鳥中羊群裡拔駱駝而已,幾百年來,越南軍隊在印度支那以外的地區,可有打贏戰爭的記錄?


度度狼gg


同意。越軍是非常頑強的。不過到讓我想起中越反擊戰。洽巧我的朋友是自衛反擊戰回來的兵。據他講涼山不好打,山上四同八達,暗堡林立,火力交插,暗堡之間相互支援。如果對地形不熟,根本拿不下來。後來打下涼山後,俘虜了他們的營長,守涼山大概有一個營的兵力,我不記得了。象中國守備陣地一樣,一個兵有好幾件武器。既便這樣我們還是拿下了涼山。大概三天吧!越軍營長戰後給我們總結了三點。一是戰術好,二是火力猛,三是中國人不怕死。雖然拿下涼山,但我們也犧牲了不少戰士,朋友講當時打涼山時,前面衝上去倒下,後面緊跟著又有衝上去,倒下去又衝上去。這種不怕死的精神真的把越軍嚇住了。在此向犧牲的烈士們致敬!


12217781097


呵呵,說到越南軍隊的戰鬥力,我不覺得有多厲害,反而一直覺得是被高估的,網絡上竟然還有人覺得越南猴子的戰鬥力高過PLA?這不是高估是什麼?中越戰爭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是誰?越南軍隊我就沒見過有獨立打大兵團戰爭的能力,辣條一樣的地形註定了只能打打游擊,至於游擊戰誰才是祖宗希望大家能明白!


在中越戰爭中,剛正面、或者縱深地區打防禦戰(比如涼山戰役)、陣地中的硬碰硬、攻堅戰等,人再多、防禦工事再堅硬也照樣不是PLA的對手,結果只能是被揍的頭破血流,說白了就是越南猴子在運動戰、陣地戰以及協同的大兵團作戰方面中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唯一擅長的就是零散游擊戰,在大部隊剛正面被打散以後,能夠迅速做到化整為零,利用地形的優勢展開游擊戰,從而進一步的牽制和消耗對方有生力量!


不說面對PLA,哪怕是在對美戰爭中,越南猴子面對美軍的狂轟濫炸還不是傷亡慘重,美國佬越南戰爭沒打下來真的以為幹不贏你越南?要是不跟你打游擊的話,直接焦土就能堆死你,火力不足、攻堅能力差、沒有經歷過大場面的硬仗、缺少有能力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將領這才是越南軍隊的“優點”,在中越戰爭中,團以上部隊作戰越軍全敗,也就只能在營以下作戰層面稍微有點勝率,這樣的軍隊還稱得上強?你怕不是在逗我?


哨兵ZH


如果說越南武裝力量所屬的軍人打仗很厲害,我認為可能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一是越南武裝力量所屬軍人的耐力。眾所周知,越南是熱帶國家,熱帶國家把這些自然人塑造得矮小精悍,能夠耐熱。熱就容易帶來疲勞感,耐熱就是耐疲勞。我們可以發現,越南參加舉重比賽,都是小級別的,中級別的都很少參加,這與土耳其、伊朗舉重運動員參加所有級別有明顯不同,絕對力量越南武裝力量所屬軍人不行,但是相對力度,他們並不輸給誰。

二是越南武裝力量所屬軍人吃苦精神。越南人能吃苦,大家對比廣西人能不能吃苦,就會略知一二。軍人參軍從前的品質,也決定他們穿上作戰服之後的品質。這種品質發揮在戰場上,就是一支虎狼之師。《康熙王朝》中老祖宗袖子裡的千軍萬馬,就是旗主、親王、貝勒、貴族手中的家丁,他們入關後開始享受了,但是一旦老祖宗讓他們再上戰場,就又變回虎狼之師了,因為他們有了某種力量的驅使,就變得能吃苦了。

三是越南武裝力量所屬軍人靈活運用武器裝備的能力。越南的武器也是進口為主,俄中美都有,陸軍武器中式的多,海軍空軍俄式的多,美式的大多是越戰時繳獲或美軍留下的。能把這三方武器運用好,其實除了越南沒有幾家,能把燒火棍舞出金軲轆棒的風采,這支武裝力量就是厲害的,就是不能小覷的。總體戰爭勝負之外,越南武裝力量所屬軍人給其他國家軍裝自然人的殺傷,也只能是誰受著誰知道。


軍林天下


現在的越南軍人就別提了,軍隊經商幾十年已經殘疾了。值得一說的應該是幾十年前,那個用幾百萬青年生命換來獨立的越南。

熟悉越戰的人都知道,越戰中北越軍隊的意志力強到令人恐懼的地步。90年代中期當時中越關係正常化以後有部越南紀錄片流入中國,其中一個退役中將回憶:大概是1973年前後,當時青壯年男性人口已經非常缺乏了。怎麼辦呢?女人是打不了仗的,主力還得是男人,所以他們師就編入了幾個女兵連。女兵連的作用是在進攻時試探美軍的火力配置,兵力配置,如果美軍人少,就能打,人多就不能打。也就是說這些女兵連的作用就是當誘餌,因為在當時的越南,男人的命已經很值錢了。

然後這位退役中將至少數次親眼看著一個連的女兵上去被幾乎打光。這些女兵也不是傻子,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幹嘛的,無非是廉價的損失了也不會心疼的棋子。但是不會有任何人對此不滿。如此強烈的國家認同感,也難怪美軍一走南越就跪了。

當時的北越軍是很可怕的,越南上空的制空權在美國人手裡,越南的地形就是除了少數城市全部都是熱帶雨林。在這種地方,對於美軍來說,光是保證前線軍隊的補給線都是異常讓人頭疼的大問題。然而北越的軍隊能在前線發起數個集團軍為主力的大規模軍事進攻,在西貢,這個南越和美軍的大本營,能夠突然冒出幾個師的北越軍隊,從後勤補給到部隊集結,美國人都無法想象是怎麼做到的。

我認識的研究越戰的專家們,心中都有一種對北越軍隊頑強意志力的恐懼。

20世紀的“精銳步兵”戰術是中國人搞出來的,但是越南人卻接過了衣缽,將這種精神原子彈加持的“精銳步兵”戰術發揮到了極致。


貞觀防務


越南人打仗厲害,似乎有些道理。

畢竟從其立國開始,越南人就一直在打仗,直到1990年左右,基本打了半個世紀的仗。而且作戰對象,不僅有法國這樣的沒落帝國,還有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以及越南北方的崛起大國,更有柬埔寨這樣的弱國,以及柬埔寨的紅色高棉武裝和後來的反越游擊隊。所以,該國的作戰經驗非常豐富。如果,我們把越南人打仗厲害,理解為打仗時間長,作戰經驗豐富,確實實至名歸。

當然,由於長期作戰,而且得到了蘇聯武器的支援。所以,越南軍隊的單兵作戰能力極為強悍。再加上越南特殊的地質地貌,又讓越南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叢林游擊戰經驗。就是依靠單兵作戰能力,蘇聯AK步槍的性能先進,以及叢林的掩護,越南人讓美國大兵吃盡苦頭。也逐漸形成了所謂“越南人打仗厲害”的神話。當然,恬不知恥的越南也自封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但是,越南人似乎忘記了,打仗厲害不僅僅是單兵作戰能力高強,更要戰略、戰術運用得當。越南人在正規戰獲得多次勝利,大多數是在於法國或者柬埔寨時取得的。對陣法國,是獲得了越南北方鄰居的強力支持,這種支持不僅僅是武器彈藥和裝備上的,更有戰略上的指導,戰術上的設計,才讓越南獲得了“奠邊府大捷”這樣的勝利。而面對內憂外困的柬埔寨,越南人不僅有數量上的優勢,更有質量上的優勢,在正面戰場上大獲全勝,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越南人會打仗。尤其是被稱為“兩山論戰”邊境戰爭時,面對山地作戰,同時對手實力雄厚。越南人在武器方面的劣勢逐漸顯現,在戰術方面的單一也盡顯無疑。除了,偷襲和炮擊兩個招數之外,就已經是黔驢技窮。在遭受諸多損失之後,不得不和北方崛起大國一起坐在了談判桌上。那時候,越南人的作戰呢能力,才是真正的體現。


潞州節度


越南,包括整個印支地區的地形主要是亞熱帶山嶽叢林,這種地形嚴重限制大兵團作戰和先進武器裝備的性能發揮,相反有利於小規模輕裝部隊的秘密集結、滲透、突擊、快打快撤。當然這也要看一支軍隊的組織紀律性和戰術素養。

北越軍剛開始跟法軍作戰的時候,也是比較慘,缺乏正規作戰能力,遊擊習氣濃厚,對法軍只能襲擾,無法殲滅法軍成建制的有生力量。於是胡志明向我國求援,才有了援越顧問團,陳庚、韋國清先後幫助北越指揮了邊界戰役、奠邊府戰役,桂林步校更是培養了大批北越基層軍官,北越軍才從游擊隊轉變成了正規作戰能力強的軍隊。

越軍在很多方面都是仿效我軍,不管是統一前還是統一後,蘇/俄軍的那一套不怎麼適合越軍。所謂的越軍打仗厲害,也是這個原因,倒不僅僅是因為常年打仗。例如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撤,越軍學的很好。組織紀律性強,這也是越軍學習好的地方。

不過,越軍在山嶽叢林地形以外的作戰能力恐怕就差了,特別是大兵團作戰、聯合作戰等,因為其沒有條件,也沒有實際需求。(S)


聯合防務


最近在看越南作家保寧的經典作品《戰爭哀歌》的中文版,除了這部作品遠超中國當代文學,特別是戰爭文學的高度,在世界文學行列中也是一部傑作。它對戰爭的反思力度,與身處其中的人的狀況的描寫非常動人。

它裡面也有對越南人作戰能力的側面描寫,雖然裝備上不如美國,但越南人的游擊戰,戰術上一點不輸美國,作戰能力很強。

美國人對越南人的作戰能力更是記憶猶新,整整八年越南戰爭都沒能將越南拿下,反而讓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之中,最後狼狽而歸。越南人的作戰能力可見一般。

大導演庫布里克的《全金屬外殼》,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除了展現對越南戰爭的反思,也展現了越南人遊記戰的厲害。

越南人的這種作戰能力除了與越南熱帶雨林的天熱適合游擊戰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有關外,從四十年代開始,越南接連與日本,法國,美國和中國作戰,最後幾乎都沒落得多少下風,作戰能力在不斷增強。

你覺得越南現在的作戰能力如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點擊看大圖

薩沙個人認為,越南軍隊是東南亞聯盟中最強悍的軍隊。

即便放在全世界範圍,任何一個超級軍事強國,也不敢隨便攻打越南。

我們可以看看越南的歷史。

從40年代開始,越南先後同日軍、法軍、美軍和我們作戰,一直打到80年代,前後作戰長達40年。

在和這些軍隊的作戰中,拋去具體戰役不談,越南軍隊是相當驍勇善戰的。

在奠邊府戰役中,越軍前仆後繼拼死突破法軍火力封鎖,將防禦的法軍都驚呆了。

在美越戰爭也是一樣,北越軍隊雖然幾乎每戰都失敗,但仍然堅持苦戰多年,硬是拖垮了美國人。

在中越戰爭的1979年戰役中,我軍宣佈共殲敵57152人(擊斃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一說俘敵1766人)。

注意,殲滅敵人5萬人,俘虜才1766人。也就是,擊斃擊傷50個人才能俘虜1個,這個比例是相當低的。

而且,被俘越軍最高軍銜只是一個上尉。正常來說,俘虜1700多人等於俘虜了1個團,而最高軍官竟然只是一個連長,可見越軍作戰的強悍,軍官幾乎無人投降。

而這1766人中,正規軍野戰部隊其實並不多,更多的是地方武裝。

點擊看大圖

輕視越軍的人,看看以下的一段記載。

解放軍炮兵團團長回憶老山戰役。

對7.12敵人反撲我們有警覺。判斷敵人可能於12日凌晨5時發起進攻。

零點,我準備好2.5個基數的炮彈。3點,上級給了三個點,讓用三個連進行擾亂射擊,打一個炮標準。我說,太少。問步兵,說前面沒情況。

我指著沙盤問步兵團長張友俠,如果你是越軍指揮員,早晨五點攻擊,部隊現在應該擺在哪?

他一指清水河以北300米那片地方,說當然在這,只能在陣地前500米以內,不會以外。我說,英雄所見略同,我要打的就是這。

可上面給的點是1000米以外。

我們報告了炮指,說明理由,副師長說,行。我決定了三個點,6個連一起給我幹(開炮)。

隔了十分鐘,又打第二次,媽的,沒反應,前沿陣地觀察說沒動靜,我不信,給我打照明彈,結果不是說什麼也看不見。我想算他媽白打了,沒情況,虛驚一場。指揮部下令睡覺,這是三點過,所有的部隊都睡了。

(實際情況:越軍已進到我陣地前500米以內地段內。趙團長組織的兩輪射擊,準確地打在敵隱蔽的戰鬥隊形中,兩個營長當場被擊斃,兵員死傷慘重。失去指揮的部隊沒有暴露,輕重傷員無一呻吟。傾刻,照明彈起,嚴密偽裝的越軍蜇伏如前,重傷員至死不動,紀律與素質令人瞠目。)

五點,到五點不得了啦,越軍都措到前沿,所有陣地都接了火。審俘才知道,越軍傷亡那麼大,軍心亂了,硬是沒動,隱蔽的真好。無線電也沒叫喚。

越軍一上來,前邊叫炮火,上邊讓我打。打什麼?打自己人?參謀長提醒我,封鎖陣地前沿,打他的後續梯隊。我一聽,對,到陣地前沿的頂多一個連一個排隊,可後面還有一個營一個團。火箭炮一口氣打了十三個齊射,85加農,100迫,152榴,就在陣地前200六處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來回打,形成一道火牆,用炮彈封鎖得死死的,炮管真的打紅了。那一天我的團幹進去了一萬多發,到中午12點,2.5個基數全乾光了。

張友俠一聽炮彈沒了,兩臂一攤,一下子背過氣去。沒了炮火封鎖,他一個團怎麼也擋不住越軍6個團的衝擊,抽耳光掐人中給掐過來。

早晨一開炮,我就讓車隊出發,給我拉炮彈,紅河州調了470多輛卡車給我搶運彈藥。等炮彈的空兒,越軍佔領了164高地。下午1點鐘,炮彈上來了,一頓砸過去,他一個營只剩下6個活著的,山頭削平了兩公尺,我們一個排15分鐘就拿了回來。

越軍狗日的頑固得很,硬碰硬,沒什麼說的,真也不怕死,真一批一批往上衝啊,越軍傷亡3700多人,死屍把山坡都給蓋滿了,當時葉帥看了錄相以後說:淮海大戰以來還沒見過這麼多敵人屍體!


薩沙



這位越南兵在玩自拍,挺潮呀!可惜沒有自拍杆。

受早些年“民間口頭文學”的有意無意的影響(現在仍然有部分影響),一些人不加思考的認為越南軍隊打仗很厲害,要不然為啥打敗了髮國又打敗了米國?然後又“抬高”越南士兵的能力說什麼:他們叢林戰水平世界一流,連美軍都害怕……云云。實則,整個越南戰爭期間美軍與越共領導武裝的傷亡比超過了1:10,也就是說美國及其僕從國(韓國、澳大利亞、泰國……)加一起死了6萬人左右、南越死了13萬人,而越共死了110萬人,還有超過33萬人失蹤。甚至美軍“海豹特種部隊”創造了消滅越軍1000人,自身僅傷亡3人的懸殊對比。


越南海軍陸戰隊,老式的蘇制PT–76水陸兩棲坦克仍然在使用。

打仗是否厲害,首先要看民風強悍、有尚武精神!但是,越南從清末就成了髮國的殖民地→到了二戰還被日本人佔領了幾年時間→二戰結束髮國重返“印支半島”,越南開始了民族解放運動→髮國敗走,米國人來了→到了1975年才實現國家統一。從1945年至1975年用了30年的時間,並且還是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大力幫助下得以完成!否則僅靠越南這種連一發子彈都不能生產的國家,單獨完成統一大業簡直就是登天!這也直接印證了越南軍隊根本就是“戰五渣”,要是有保衛國家的本事何必讓人反反覆覆的欺凌?所以,從越南國家近代史來看,其軍隊就沒啥戰鬥力。

當然打仗時間久了,包括普通民兵在內的一些人,有些戰鬥經驗也是必然的,能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人都算是“精英”,但這些所謂的“精英”的技戰術水平也是到了極限,欺負一下週邊的柬埔寨、老撾湊合,遇到強大的武裝力量和沒有人支持越南的情況下,他們這些所謂的精英戰場表是現不盡如人意的!
總體來說,越南軍隊沒有進行過軍一級別的戰役,而師一級別的指揮統籌協同能力也很差,從其與我軍爭奪老山戰鬥就能看出來:指揮體系凌亂,呆板、通訊不暢(排裡一部步話機都沒有)、戰備物質嚴重短缺(每個士兵僅90發子彈和兩枚手榴彈)、死抱著營團級集群衝鋒……4–5團兵力圍攻我軍1個團,最後仍然被我軍逐一殲滅與擊退!這種以卵擊石的行為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創傷。

軍隊講就的是集體主義,而非個人主義,個人在戰鬥中也許有英勇表現,但“渾身是鐵能碾幾顆釘”?而集體主義則需要國家的支持,因為國家是大集體!大集體要是“積貧積弱”也就體現不出來所謂的軍隊作戰能力強悍,越南國家這個大集體過去、現在,從來沒在東南亞稱雄過,勉強利用國家統一戰爭的餘力侵略了一個比他們更弱的國家……最後越南也是在耗盡了自己國力之後,灰溜溜的撤軍了。
兩個越南妹子拿的槍,準星全包、摺疊三稜軍刺……這倆明顯的特徵就是56式衝鋒槍。

國富才能強兵,否則就是“窮兵黷武”,在外國支持下完成了國家統一,然後就的認為自己是“第三軍事強國”,這顯然是現代版的國家級阿Q精神勝利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