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多老戲骨都在演戲,為什麼濮存昕卻說“我演的東西沒人看”?

九月晴天


濮存昕屬於對演戲有個人追求的演員,影視劇來說需要協調演員場地機器,各方面的因素,濮老師說不希望被影視演繹騷擾,看來他已經對影視劇的操作失去了希望。

確實現在的影視劇很多流量小花都可以參與,模特可以當演員,主持人可以當演員,歌手也可以當演員,這就讓很多沒有演技的演員走向影視劇,排擠了很多演員的發展空間。

濮老師看慣了娛樂圈的紛繁複雜,更加忠於藝術創造的本身,所以專注於舞臺劇,接的舞臺戲已經排到了明年!果然藝術家在民間,小丑在殿堂。





六六愛吃糖


濮存昕說自己演的東西沒人看,是在抱怨市場亂象還是因為不肯放低身段?

近日,濮存昕接受了記者的採訪,面對記者的提問“您接下來的工作計劃是繼續在話劇舞臺還是做影視作品?”,濮存昕回應:沒有影視作品。記者問:是因為更適應話劇的工作節奏嗎?濮存晰無奈表示:我沒有機會的,影視作品沒有我的活

接下來他還強調:我演的東西沒人看。

65歲的濮存昕看起來比以前蒼老了許多,曾經他也是一名大眾男神啊!天生單眼皮,一臉正氣,在影視劇中也多以正面形象示人,比起現在的一些塗脂抹粉的小鮮肉真是man太多了。

濮存昕算是娛樂圈的老人了,星途一帆風順,年輕的時候就憑藉《清涼寺的鐘聲》明鏡法師一角,一舉成名。

1991年就開始演戲,到現在也才不到50部作品,回頭想想其實濮存晰演過的戲並不算多,但是他曾經塑造的眾多形象卻讓人記憶猶新。

媽媽輩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這部1996年播出、央視大力推薦的電視劇《英 雄 無 悔》,濮存昕扮演的高天,曾是眾多女孩想要嫁的人:

別說是很多70後80後的偶像,90後對他也不會陌生,2013年的電視劇《推拿》,濮存昕就在其中扮演男一號沙復明。這是一個很悲情的人物,折射出社會底層那些盲人群體的現狀。

記者自稱是90後,也很喜歡看濮存昕的作品,濮存昕苦笑,你這是在奉承我啊……我指的是現在這個影視劇市場的生態(有)問題。

濮存昕話裡有話,似乎是在對現在的娛樂圈存在諸多不滿。

如今影視圈有很多老戲骨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也有一部分在頑強的支撐,比如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將夜》,就邀請了很多老戲骨給新演員陳飛宇、宋伊人陪跑,其中倪大紅、金士傑等人的演技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讚揚。

所以,濮存昕口中所指的影視劇沒我的活,我演的東西沒人看

,究竟想表達什麼?

明明還有那麼多的老戲骨活躍在舞臺上,除了校園劇,幾乎所有的影視劇都需要年紀大的演員來做配角。

主演《推拿》時,濮存昕已經60歲,像他這樣60歲還能演主角的,真是鳳毛麟角了。最大的問題就是題材難找

如今影視市場多以年輕演員為主導,反應中老年人的題材,近些年可能就是《父母愛情》、《人民的名義》、《鄉村愛情故事》系列……這些片了。

什麼年齡就該演什麼角色,總不能讓一個60多歲的人去演一個年輕小夥子,濮存晰說影視作品沒他的活,我只能理解為他對於角色的選擇是寧缺毋濫。沒有內涵的人物,他不屑於去演。

回望他以前所演過的那些影視劇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對角色和劇本都是相當挑剔的——他演過的影視劇大部分口碑都很高,並具有藝術價值。

(《最愛》劇照,左為濮存昕)

所以不是影視劇市場沒他的機會,而是他不想要那些機會。

身為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表演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副會長、重慶大學客座教授以及全國政協委員等多重身份的他,不可能會接演“不合適的劇”。

加之如今市場的正劇太少,能拍出《人民的名義》那樣的口碑的,10年都碰不到一回。

身份擺在這裡,反而話劇舞臺更適合他。

(舞臺劇——《哈姆雷特》)

很有趣的是,和他一起演話劇的胡軍,參演的電視劇《將夜》正在播出。胡軍與他不同,沒那麼多身份的桎梏,想演什麼就演什麼。在這部劇裡,胡軍就頂著一個泡麵頭演個大反派。

濮存昕說,影視計劃已經沒有提前一年的事了,意思就是:以前那種花很長時間找合適的演員,又花很長時間慢慢拍攝的電視劇不再有了。

現在的電視劇七八十集,大部分只需要三四個月,全程在橫店拍攝就可以完成(參考《孤芳不自賞》等古偶劇)。對於濮存昕這種追求完美的演員來說,快消品電視劇不可忍受。

加之自己長期職責所在,俗務纏身,又要演話劇,根本就沒有那個時間去接檔電視劇的角色。

所以,我覺得有些人認為濮存昕不願放低身段去演配角,是對他的一種誤解。曾經在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的時期,濮存昕就數次申請卸任,理由是“

行政工作會妨礙演員創作”。

他對藝術是認真的,配角或者主角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合不合適。

一生執著於藝術,從無緋聞,從小粉到大的男神,我從來沒有看走眼過。


墨娛


濮存昕對拍電視劇要求很高,屬於極少數有良心和對藝術負責任的好演員。九十年代末一部反咉公安生活的電視劇《英雄無悔》,他和袁立,張力維,李婷,王玉璋主演的這部劇很受歡迎。

他說他拍的戲沒人看,這的確是大實話。現在是看臉的年代,用的是流量明星。主創人員關心的是收視率,觀眾享用的是快餐文化。有些老戲骨還在演戲,那也是紅花需要綠葉配,吸引中老年觀眾的關注,提高收視率而已。個人淺見,僅供娛樂。





13576295920宇



濮存昕說“我演的戲沒人看”是對作為演員自身的嘲諷,是對社會現實的痛訴,當然也是一個事實。


不可否認,喜歡濮存昕的人大有人在。當年的濮存昕憑藉電視劇《英雄無悔》火遍大江南北,那個時候的濮存昕英俊瀟灑,渾身上下充滿正義,是無數人內心深處的偶像。時至今日,在那一代人心中自然磨滅不了濮存昕的形象。


濮存昕是一個真演員,他是實實在在的想把戲演好。他說“他們上學的時候,學的是真實人物的塑造”。每一次他演戲他都會真的把自己放到戲裡面,使自己真正融入角色中。拍攝《清涼寺鐘聲》時,他就把透發剃了,經常與明陽法師打坐、學法、聊天,實實在在的把自己當成一名僧人。以至於有上山的人,誤以為他是五臺山的僧人。就是這種韌勁,他得到觀眾認可,憑藉《清涼寺鐘聲》走紅。


從小的良好家風使得濮存昕內心充滿正義與公益,多年來始終不忘慈善。他把自己的經歷更多的投身到慈善工作中去。以至於拍戲的時間越來越少。現在的他年紀已經大了,自己也沒有了當初的人氣,雖然是一名演員,卻很少要影視作品,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當然,他對這個社會的現實也是有不滿的。現在已經與當初演《英雄無悔》時候截然不同了。在這個流量當道、顏值當道的時代,觀眾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去品評作品與演技,演技並不一定能夠換來經濟價值,以至於很少有人真的去投資一部適合濮存昕這一類演員的戲。


沒有人看他的戲不是一句假話,說一個沒有不可能,但是真正以濮存昕的性格,拍攝一部適合他的戲,收視率或者票房真的很難會太高。


在我看來,濮存昕只要繼續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慈善工作就足夠了。


雨天論娛樂


而在當下影視劇的氛圍下,所有影視作品均為流量明星所定製,針對老戲骨的影視資源越來越少。比如,人民的名義,那些40多為老戲骨的傾情演繹,總片酬不到5000萬。這與范冰冰這樣的流量演員來說,還不夠她一個人補稅的1/16。

很多老戲骨依舊在演戲,只是資源少了很多。濮存昕老師說自己演的東西沒人看,其實在說明目前影視圈存在的問題,與自己的風格不匹配而已。這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的,還有胡軍,王斑,陳小藝,陳道明,朱時茂、陳佩斯等。他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行政,話劇等工作中,為人民藝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如今娛樂的愚民與演員的流量化,一切都向著利潤的方向發展。通過對現在逃稅和明星投資的監控,希望可以改變一下現在的影視市場結構。在推出的主題旋律電影、電視劇,也是對目前影視劇市場的一種調整。


所以,濮存昕的這句話,也是對影視劇期待調整的一種期望吧。


菁致



牧虎堂主人


這是濮存昕近幾年的作品。彭德懷元帥和領養是2016年的作品了,一個是開國元勳從軍經歷,一個是都是親情劇,都不是熱門題材,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更根本的原因是,宣傳明顯跟不上,彭德懷元帥我還聽說過,剩下的八個作品,除了闖關東,我聽都沒聽過。。。現在我老家的父母都不怎麼看電視了,有手機有網絡了,選擇多樣化之後,你宣傳跟不上,怎麼跟其他作品競爭,一些三流網劇都比這些作品的宣傳力度大。酒香也怕巷子深!



給我留門


放眼望去,整個娛樂圈的流量都在那些當紅小花小生上面,其實很多人看中的不是她們的演技,就是單純的吃他們的顏。相反,那些真正在演戲的人,演出的電視劇影視劇往往收視率不如預期,並不是他們演技不好,很多表演藝術家演的戲收視甚至比不上演員演的戲,說明現在追求深層次的東西的人越來越少了,當然並不否認現在的年輕演員中也有戲演的很好,很敬業的。但現在的演藝圈跟當初的已經不能比了,很多經典的東西正在逝去。所以,那些真正的好演員往往接不到好角色,而那些明明沒有演技的人還一而再再而三的演各種主角,毀了經典,毀了角色。往往都說,一個角色能成就一個演員,其實,一個演員也能讓一個角色成為經典。我們都要為這些默默演戲的老戲骨正名,你們很好,演藝圈需要你們這樣的人來糾正不良風氣。


娛知事兒



DDyq123


陳道明、濮存昕、蔣雯麗、蔡明出演的所有角色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一成不變、如出一轍的機器人。

把電影當話劇演的不倫不類、不三不四、非驢非馬、非僧非俗!讓人味同嚼蠟、食如雞肋、枯燥無味、興味索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