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如何打出千斤崩拳的威力?

風捲大地


崩拳直出直入,簡單快捷,實用性強。歷史上郭雲深曾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之美譽,可見練好崩拳對習武者很有吸引力。

要想發揮崩拳的最大威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功架要正確。這是習武首先必須具備的條件,對於形意拳而言,這個功架就是三體式,實際上,真正傳武的功架與三體式比較接近,三體式看似簡單,但如果傳承方面出了問題或者個人理解有出入,結果將大相徑庭。

二是練功需要全身高度放鬆。放鬆是練好功夫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放鬆才能練好全身的協調性,才能練出全身的整體力,才能練出極快的身法步法和反應能力。很多人誤以為形意拳應該是剛猛有力,忽視了放鬆,結果身體發僵,自然練不出較強的實戰能力。

三是動作要高度協調。這個需要明白髮力的具體要領,由哪裡主導,有哪些要求,動作與呼吸和意念之間要密切配合,也就是做到常說的“內三合、外三合”,在此基礎上反覆練習,熟能生巧,達到純屬自然。

四是要注重步法。千萬別忽視了“半步”二字。其實步法是身法的一部分。打人用的是全身的整體力,而不是局部力,運用步法不僅能把握機會和搶佔有利位置、角度,而且能充分利用身體的慣性、衝量,增大擊打的力量,更好地體會用身體打人的境界和效果。

五是要充分運用意念。練功時(動作熟練後)要有假想敵,進步出手時要有破門而出的意念和氣勢,把擊打的力點目標定在對方的身體之後,想象中自己要穿過對方的身體。

六是要善於借勢。不能把對方當成死人或者木頭。對方是活動的、會變化的,所以要根據情況、藉助和利用好對方的態勢發起進攻,利用好時機和間隙,同時也要做好防護。

以上六條都做到了,才能達到一擊必殺的效果。


單氏武技b


試圖讓形意拳打出千斤之大的力的想法純粹是妄想!因為這種想法違背科學規律!技擊時打到對手身上的力的大小不僅跟發力方有關,也跟受力方有關,等於發力方在與對方接觸時間內的平均動量變化率。發力方的平均動量變化量越大,雙方接觸時間越短(擊打接觸時間越短),打擊力越大。接觸時間與雙方都有關係。

太極拳的技法思路之一就是增大雙方的接觸時間。雙方接觸時間每增大一倍,受力方所受到的作用力就會銳減為原來的二分之一。(待續)當雙方接觸時間為無限大時,也就是雙方根本沒有接觸時,被攻擊方所受到的作用力為零。

攻擊方擊打對方時通常必須保證自己不會被反作用力作用而反方向滑動或傾倒。在這樣的前提下,發力方所能發出的力的大小不可能超出腳底與地面之間的增大靜摩擦力,而最大靜摩擦力的值取決於發力者的質量和腳底與地面之間的靜摩擦係數,不可能很大。2012年央視播出的《最高境界的格鬥術一解密太極拳的威力》(由姚宇導演拍攝)顯示,經實驗測的竇春旭、朱立堯、姚宇、張志俊的直拳衝擊力都在30公斤左右。張志俊的衝拳力僅僅26公斤,

在四人當中最小,連張志俊都完全想象不到會這麼小。形意拳的崩拳只會更小,不會更大。

中國武術講究攻守兼備。太極拳專注於防守。太極拳防守技法不是僅僅將對手的力化為無有,而是要不費勁甚至不接觸用力使對手失去平衡。只有太極拳才是真正的內家拳。太極拳是順勢而為破壞對手平衡並保持自身平衡的拳術。破壞了對方的平衡就可以控制對方,既可以使對方瞬間跌仆倒地,也可以使對手晃顫、蹦跳、轉圈、飛出。



太極仁拳


打崩拳的要點是,以頭領身,後腳催動,小臂如鐵,大臂如繩,上步奪位。

身動必先以頭領之,動物搏殺都是頭頂著勁,頭領項豎,身催拳發。

身上產生多大力,首先取決於後腳給地面的作用力,蹬多大勁,地面就給你反彈多大勁,因此崩拳源於腳蹬之力。

打拳時,大臂和小臂一起緊,就成了推力了,不是透力,要打透力,必須得小臂如鐵,大臂如繩。

打崩拳,威力最大的是上步奪位。

古代人打拳,不講究打組合拳,講究一擊致命,因此發力要奪位。

奪位,就是崩拳發力的一剎那,我要佔取你的位置,發完力,我已經站在你剛才的位置。


13483159185黃


用寸勁。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武術套路配合內功心法才能成就一個武功高手。

拳去的路上不要太用力,接近目標的一瞬間,猛然發力,就可以對對手造成最大的傷害。


今憶江南樂


形意拳是中國三大內家拳之一(太、形意、八卦),內家拳不止練外,更重要的是練內


傳承華夏文明


形意拳,練的是身力,腳力以及腰力同時發力可以力發千斤,也就是人身體中所存在的力量,人們好好利用把它激發出來,威力驚人啊,不知道的他們說中國功夫不行,你們練了他就會行的


飛龍267862166


其實就是,一招致敵,


手機用戶50258024911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你身體能承受打出千斤之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