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A股制度不健全,為何不進行改革?

冷劍高懸


很多時候話說起來容易,但事情做起來會很難。

A股三千多家上市公司,數億股民和投資機構,任何一項制度的改革都不會讓所有人滿意。如果一項制度反對意見大就不容易被執行,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熔斷機制,剛執行了沒幾天就被叫停了。



所以呀,任何一個制度的修改在落地之前都廣泛徵求意見,而這個廣泛怎麼才算廣泛呢?是徵求100個人的意見還是1萬個人的意見?只要人一多,想統一意見就很難,人越多就越難。別說1萬人了,就是500個人,只要是經歷不同,出身不同,想統一他們的意見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徵求意見的過程就會很漫長,比如幾年時間。 意見徵求完了,再走各種流程形成一項制度執行下來,執行以後也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這些聲音要不要聽?這些都是問題。

有人說,可以不徵求意見直接執行啊。這樣往往反對的聲音更大,熔斷機制就是很好的證明。好心未必能辦成好事。



再退一步說,一個機制好不容易,花費了幾年時間總算是執行下去了,然後會出現什麼?結果發現這個機制同樣還有考慮不周全的地方,仍然是個不健全的機制。然後還需要對這個機制進行改革。

股市因為牽涉太多人的利益在裡面,無論怎麼改都會有大量的人不滿意,但我們觀察A股發展的這幾十來,制度還是在不斷完善的,至少我們現在A股制度要比剛開始有A股時健全了很多吧?

總要給市場一些時間,沒有能夠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像掙錢一樣,大家都想一夜暴富,但有幾個能真正實現的?


坤鵬論


談改革容易,實行改革難,股民都知道A股是融資場所,缺少了投資功能,股民也知道上市企業套現為主,缺少上市責任感,但這就是A股,走自己的資本路線,紮根了二十八年,牽一髮而動全身,實行起來太難了。

MSCI拒絕了A股三次才納入,富時羅素拒絕了A股兩次才納入,為什麼世界第二大市場會被多次拒絕,連周邊股市都納入的前提下,A股闖關多次失敗。主要的原因就是,1,規則不透明。2,停復牌太隨意。3,各種限制。

其實對於外資而言,都能看到本質,難道只有股民知道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嗎?制度不健全,完全可以參考成熟市場的制度改革,但是A股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想離開,卻又不甘心輸掉錢的市場,一個股民賺錢非常難得市場,只有自己覺醒了,再考慮留不留在股市,想改變股市本質,很難。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改革是一直在進行的,問題不在於改革與否,而是改革的目的。A股的改革是把股市當搖錢樹用,新股發行直接抽血,減持套現間接吸血,違規處理只是象徵性的撓癢,上市的垃圾公司混不下去就清倉減持或質押危機轉嫁給銀行,只要上了市,傻逼都知道該怎麼跑路,套現比搞任何經營都更容易產生效益,所有亂像都源於此根源。


兩壺濁酒.


股票市場也是市場,就像我們家旁邊的菜市場。說股票市場如何管理大家可能不太明瞭,但是說家旁的菜市場如何管理大家門清。菜市場是滿足人們市場供應,為市民服務的市場。市民就是上帝,賣菜的就是為市民服務的。否則你的菜賣不出去。股票市場也是同理,是為股民服務的,股民就是上帝。國家權力是市場監管,監管上市公司必須為投資你公司的股民服務。坑害股民的上市公司,投資股民雖可以用腳投票,但仍是屢屢上當遍體鱗傷。監管部門如果不出面為投資股民聲張正義,弱小的散戶投資股民維權的行為簡直是不自量力。目前股市制度不健全,我認為最主要的是為誰服務的目的不明確。是為企業主服務還是為投資股民服務的大是大非的問題。


人將老


首先你要明白股市為誰服務的問題,從股市第一天開市的初衷就是“為國有企業解困”。而今天的新股發行制度是這樣的:1.限制大股東出售股票,2.允許散戶集中資金打新 3.默許新股炒作連續拉高,高位主力放貨,永久套牢高位接盤俠,然後連綿下跌。

我不評論制度的好壞,這種制度產生的實際效果是:1.用利益誘惑確保新股發的出來;間接製造了數千只高位派發之後穩定下跌的動力源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上市首日任何股東都可以賣出股票,這樣就沒有高價了,可是這樣散戶就不打新了,那麼新股發不出來怎麼辦?所以目前執行的新股發行制度本質上保護的是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不是二級市場的股民。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有種說法是“先把蛋糕做大了再說”。

談改革容易,實行改革難,股民都知道A股是融資場所,缺少了投資功能,股民也知道上市企業套現為主,缺少上市責任感,但這就是A股,走自己的資本路線,紮根了二十八年,牽一髮而動全身,實行起來太難了。

【案例解析】

今天也是收到很多朋友感謝留言,說鄒宇老師你在公眾號(26341288)選出的新華傳媒衝高漲停,收穫了44個點的利潤,請問還有像新華傳媒這樣的短線牛股可以佈局嗎?(沒有把握到的股友某信加我即可)

在講解今天的選股之前,我們先來看下新華傳媒走勢情況,如圖:

新華傳媒在11月14日股價底部企穩信號流出,本人及時發文章講解之後,這隻股票也是連續漲幅超過44%,很多看了本人選股文章的朋友,如果有提前建倉,是不是又賺了一波,應該還賺了不少,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44個點。

愛富龍這隻股票,我們來看,在11月14日選出來後,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45%,這45個點的收益也是很多之前看過本人選股思路的新手股民所能抓到的一波收益。

今天再給大家來選出一隻接下來有望從底部啟動地短線潛力股。

從上圖可以看到,該股在前期一直處於月線下方運行,今日放量大陽線突破月線壓制,主力資金進場意圖明顯。因此本人判斷該股短期有望迎來一波主升浪。至於該股後期走勢,也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新華傳媒、東富龍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公眾號:26341288)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財經看點


有人說A股制度不健全,為何不進行改革?其實A股自從誕生那天起就不停的改革,只是改革的方向有些效仿日本股市,而不是比較成熟的美國股市,在加上A股政策市是獨有的,就成了有中國特色的股市。相對二十年前,A股已經制度完善了很多,股市自從成立那天起就是上市公司的集資抽血工具,股民就是獻血者,所以做A股的股民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被騙子欺騙,就更慘了。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房地產的飽和,A股會成為下一個炒作的目標,到那時,制度也就完善了,我們股民的正當權益也會得到保障。

談改革容易,實行改革難,股民都知道A股是融資場所,缺少了投資功能,股民也知道上市企業套現為主,缺少上市責任感,但這就是A股,走自己的資本路線,紮根了二十八年,牽一髮而動全身,實行起來太難了。

MSCI拒絕了A股三次才納入,富時羅素拒絕了A股兩次才納入,為什麼世界第二大市場會被多次拒絕,連周邊股市都納入的前提下,A股闖關多次失敗。主要的原因就是,1,規則不透明。2,停復牌太隨意。3,各種限制。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本人03年入市,一直秉承一個觀點,順勢而為,大賺小虧,在多年的職業炒股中,已經賺足了資本,也曾多次榮獲全國炒股大賽三甲之列,站在星光璀璨的新浪財經坐講上講解牛股必漲形態,幫助很多投資者改善了操作上的陋習,能夠在股市中盈利,甚至資產翻倍。就比如近期:

23號用一分鐘選股法選出的超華科技,截止目前累計漲幅46%!

23號用一分鐘選股法選出的東方通信,截止目前累計漲幅40%!

23號用一分鐘選股法選出的廣電網絡,截止目前累計漲幅32%!

如果你是炒股的,現如今,你還在虧?為什麼不擦亮眼睛?我們只有尊重市場、敬畏市場、順應市場、嚴格遵守交易紀律才能生存下去,我們只有牢牢把握輸少贏多的機會,摒棄患得患失的想法,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如有需要,海虹老師願成為你投資理財路上的良師益友!

更多選股思路,更多選股方法,更多選股文章,盡在為微信公眾號(海虹點金)!

至少能讓大家解決以下三個問題:短線買賣點問題;個股中線趨勢把握;選股難,買了就跌賣就漲問題。溫馨提醒: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祝廣大投資朋友投資成功。


海姐說財


看到這麼多回答,都是一些騙人的騙子在胡言亂語,答非所問,提醒廣大股民千萬不要上當啊。

言歸正題,有人說A股制度不健全,為何不進行改革?其實A股自從誕生那天起就不停的改革,只是改革的方向有些效仿日本股市,而不是比較成熟的美國股市,在加上A股政策市是獨有的,就成了有中國特色的股市。相對二十年前,A股已經制度完善了很多,股市自從成立那天起就是上市公司的集資抽血工具,股民就是獻血者,所以做A股的股民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被騙子欺騙,就更慘了。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房地產的飽和,A股會成為下一個炒作的目標,到那時,制度也就完善了,我們股民的正當權益也會得到保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也可以留言討論。


穎哥夜話


很多時候話說起來容易,但事情做起來會很難。

A股三千多家上市公司,數億股民和投資機構,任何一項制度的改革都不會讓所有人滿意。如果一項制度反對意見大就不容易被執行,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熔斷機制,剛執行了沒幾天就被叫停了。

所以呀,任何一個制度的修改在落地之前都廣泛徵求意見,而這個廣泛怎麼才算廣泛呢?是徵求100個人的意見還是1萬個人的意見?只要人一多,想統一意見就很難,人越多就越難。別說1萬人了,就是500個人,只要是經歷不同,出身不同,想統一他們的意見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徵求意見的過程就會很漫長,比如幾年時間。 意見徵求完了,再走各種流程形成一項制度執行下來,執行以後也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這些聲音要不要聽?這些都是問題。

有人說,可以不徵求意見直接執行啊。這樣往往反對的聲音更大,熔斷機制就是很好的證明。好心未必能辦成好事。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關注公眾號阿瞞解股。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218796


很多時候話說起來容易,但事情做起來會很難。

A股三千多家上市公司,數億股民和投資機構,任何一項制度的改革都不會讓所有人滿意。如果一項制度反對意見大就不容易被執行,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熔斷機制,剛執行了沒幾天就被叫停了。

所以呀,任何一個制度的修改在落地之前都廣泛徵求意見,而這個廣泛怎麼才算廣泛呢?是徵求100個人的意見還是1萬個人的意見?只要人一多,想統一意見就很難,人越多就越難。別說1萬人了,就是500個人,只要是經歷不同,出身不同,想統一他們的意見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徵求意見的過程就會很漫長,比如幾年時間。 意見徵求完了,再走各種流程形成一項制度執行下來,執行以後也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這些聲音要不要聽?這些都是問題。

有人說,可以不徵求意見直接執行啊。這樣往往反對的聲音更大,熔斷機制就是很好的證明。好心未必能辦成好事。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關注公眾號阿瞞解股。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316140


A股制度不夠健全,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如果說不改革,我認為真的是冤枉了我們的管理層。大大小小的改革或者說變革做了非常之多。

比如,最早咱的大A股也是有國際範兒的,也是T+0的,也是不設置漲跌幅的限制的。所以,你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

某一天漲了5%就大驚小怪的時候,如果一天能夠漲了100%,說的是指數漲了100%,那估計90%的人得樂瘋了,剩下10%的人得急瘋了,買不到啊。

1992年5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取消漲跌幅限制後實行了T+0交易規則。1993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取消T+1,實施T+0。1995年,基於防範股市風險的考慮,滬深兩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又由T+0迴轉交易方式改回了T+1交收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這是交易制度方面的改革,至於具體的上市規則,管理規則,機構設置方面總有很多方面的改革。

當然,在改革的過程當中,也走了一些彎路。比如,在2015年下跌初期,被市場廣為詬病的“熔斷制度”的設計,事實證明,這並不適合A股市的實際情況。而在某些特定市場階段或者背景之下,所進行的“改革”也會做出一些妥協。

A股的制度建設一直沒有停下來,A股的改革也沒有停下來,但是,適合A股的健全的制度,確實需要去完善。現在最先需要確定的和完善的是《證券法》。有法可依,才是改革的根本。

改革,是妥協和權衡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利益的重新調整。而背景就是“保護中小投資者”。也希望中小投資者,學習好現有的制度,並更好的在市場中生存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